登陆注册
19912700000017

第17章 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1)

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只有将那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转化为一种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经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见识,增强我们的各项能力,才能使我们能够面对绝大部分问题时有能力解决。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解决更多问题,使自己比别人显得更优秀,就必须要虚心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牧童画家——王冕

在王冕7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因为家庭贫穷,母亲就靠给人家浆洗缝补衣裳挣钱,供他在村上的学堂读书。

几年后,他的母亲实在支撑不住了,便对儿子说:“儿啊,你父亲死后,我一个寡妇人家,只靠替人家浆洗缝补挣来的钱,实在不能再供你读书了。”王冕人虽小,却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他说:“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给人放牛,既快活又可以赚回几文钱。假如我想要读书,依然可以带几本去读。”就这样,王冕不再去学堂读书。

第二天,母亲带他到邻村的秦老汉家里。秦老汉牵出一头水牛交给王冕,指着门外不远处说:“离这里不远有一个七泖湖,湖边尽是绿草,你把我的牛牵到那里去放。牛吃草,你可以在附近的垂杨柳树下乘凉。每日三餐我管,每月再给你10文小钱,只是你要勤快些。”等王冕要牵着牛出门,母亲送出来,替他理理衣服,嘱咐道:“你须要小心,不要让人说不是。放完牛,早些回家。”王冕答应着,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王冕自此为秦家放牛,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遇到秦家送些腌鱼腊肉给他,他都舍不得吃,而是带回家递与母亲。每月发的工钱,他从来不用来买零食,而是攒到二三十文,就到卖书籍、文具的小贩那里买几本旧书。每天他把牛拴在水草丰美之地,自己坐在柳荫下读书。

光阴荏苒,转眼间三四年过去了。王冕已经看了许多书,唐诗、宋词不知记了多少。这一天,正值黄梅季节,天气异常闷热,王冕看书也觉得疲倦了,就收好书在绿草地上呆坐着。不一会儿,浓云密布,一阵大雨瓢泼而至。大雨过后,云彩渐渐散去,透出一片日光,照得满湖通红。湖边上的山峦,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煞是绚丽。杨柳枝都像水洗过一样,是那样清新。湖里的荷花透着水气,格外娇艳,荷叶上水珠滚落。王冕看着美景,心里不由得赞叹:“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不错呀。只是这儿没有画工,不然画几朵荷花,该有多好。”他转念想:“我为何不自己画上几朵呢?”

从此以后,王冕攒钱不再买书,而是托人到城里买些胭脂铅粉回来。他开始学画荷花。说是学,其实根本没有人教,只是自己摸索。初时他画得不好,但他坚持画下去。3个月后,他画的荷花颜色、形态异常逼真,而且是那么精神,简直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是刚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亲们见他画得如此出色,就拿钱来买,王家的日子渐渐宽裕起来。

又过了几年,王冕不再为秦家放牛,而是每日画几幅画,读些古诗文,且不愁衣食,怡然自得其乐。王冕天性聪明,读书又用心,故不满20岁就积累了许多天文、地理、经史方面的学问。但他不求官爵,亦不交纳朋友,只是读书。他见《楚辞》上峨冠博带的屈原志向高洁,便做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宽大的衣服。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就用一乘牛车载着母亲,他自己戴了高帽,穿着阔衣,各处闲游。人们见他如此不俗,都很羡慕。

王冕是一位画没骨花卉的名家很快传遍了整个诸暨县,县令听说他画得出众,便要他画24幅花卉册页送给上司,以博得上司欢心。王冕慨然允诺,画了24幅花卉交给县令。县令见了大喜,将这些画送给老上司危素。危素是位有些眼力的人,见到这些画,就觉得作画的人不同凡响,打算召见。不料,王冕称病不去。危素不悦,即遣人去寻。王冕听说以后,就打点行装要出门躲避。秦老汉过来劝他,说他太不识时务。王冕却说:“知县倚着危素的势,在这里鱼肉小民,无所不为,我誓不与这样的人结交。”于是,他辞别了母亲,到外地去游历。

走出家乡的王冕,到大江南北的许多名山大川、城镇村落游山逛景,访问风土人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他把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去,画艺有了很大长进。后来,王冕隐居于九里山的水南村,自号“老龙”,把草堂取名为“耕读轩”,继续过着隐居的生活。

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宋濂

小时候,宋濂特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自己根本买不起书籍,只得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看。宋濂借书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借书时,都跟人家讲好还书的期限,到时归还,从不违约。见他这样守信用,有书的人家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般的书,宋濂看过一遍就归还了,但有一次他借到一本很好的书,越读越喜欢,于是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约定的还书日期马上就到了,怎么办呢?

他只能夜以继日地抄写。当时正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砚台里刚刚磨好的墨汁一会儿就结成了冰块,宋濂的手指也冻僵了,但他不断地用嘴哈着笔墨和手指,继续抄书,毫不懈怠。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天气这么寒冷,还是等天亮再抄吧。人家又没有催着要。”宋濂说:“不管人家催不催,到了期限就得归还。这是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最起码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说话做事不讲信用,总是食言,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宋濂终于赶在约定期限的前夜将书抄完,并连夜给人家把书送去。借给宋濂书的这位富家子弟十分感动,又主动提供了许多书籍让他拿回去看。这样,宋濂才得以遍观群书。

20岁以后的宋濂求知欲更加强烈。他觉得自己虽然读了很多书,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对许多问题仍然是一知半解。为了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他经常徒步跋涉到离家100多里的地方,向有名望的老前辈请教。

有一年冬天,宋濂向一位着名儒学大师请教,并事先约好了见面日期。可是他出发的那天,偏偏下起了鹅毛大雪。宋濂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眉头也不皱,依然打点行装,准备上路。母亲说:“这样的天气哪能出远门呀?再说,去老师那里的道路早已被大雪封住。你的旧棉袄,怎么抵挡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如果今天不去,我就要失约了;失约是对老师不尊重。”说完,他就冒着大雪出门了。

宋濂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顶着凛冽的寒风,历尽艰辛,到晌午时分终于赶到那位老前辈那里。这位老前辈是威望极高的儒学大家,想要向他讨教问题的青年学子早已挤满一屋子。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又极为严厉,学生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呵斥。宋濂毕恭毕敬地站在旁边等候。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他便小心翼翼地提出疑问,然后躬身施礼,等待解答。没想到老前辈眉头一皱,十分不耐烦地说道:“你是怎么做学问的,难道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吗?”宋濂刚开始吓一跳,继而愈加礼貌周到,颜色愈加和悦。等到这位老前辈变得心平气和了,宋濂才又一次提出问题,请求老前辈讲解。正因为宋濂如此谦恭谨慎、虚心好学,那位老前辈才传授给他不少心得。

那位老前辈看着宋濂身上的冰花和鞋上的积雪,很是惊讶。当得知宋濂是从百里之外赶来请教问题时,他便当众夸奖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后来,随着宋濂学识的增长,这位老学者已经不能够传授给他更多的学问了,就给宋濂推荐了另外一位更高深的学者。

宋濂对这位老前辈千恩万谢,之后带着老前辈的亲笔信去更远的地方寻访那位学者。当时是数九寒天,大地冻得像一个冰坨。宋濂却穿着草鞋,背着简单的行李上路了。他顶风冒雪,爬上高耸入云的大山,穿过幽深的巨谷,艰难地向学者住的地方跋涉。两只脚冻得裂开无数道皲口,他也不觉得疼痛。等他赶到客店的时候,四肢都冻僵了。客店的伙计用温水给他擦洗,然后盖上被子。过了很久,宋濂才暖和过来。

求学期间,宋濂每天吃的是粗食淡饭,穿的是露着棉絮的破旧棉衣,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根本没有闲暇考虑吃穿之类的享受。宋濂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终于成为学贯古今的大学问家。

虽然聪明,但仍坚持学习——刘晏

刘晏自幼就非常聪明,特喜欢看书,于是小小年纪就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章来。725年的一天,唐玄宗李隆基率领文武群臣到泰山封禅,借以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车驾行至兖州时,年仅10岁的刘晏赶到行宫,声称要向皇上献上一篇颂赋。唐玄宗听说一个小童要献赋,感觉很新鲜,就答应见他。

只见小刘晏缓步走进大帐,轻轻跪伏在地,认真地打开自己写的《东封书》,用那带着稚气的童声朗朗诵读:“英明的主上,封禅于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开元盛世,仁德布于天下,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其情楚楚动人,其声脆如黄莺,竟没有一点畏惧之感。玄宗皇帝高兴地看着刘晏,听着娓娓颂德之声,惊讶地说:“10岁的小孩,竟然能够写出这样的颂词,可见我大唐天下,真是人才济济啊!”可是他转念一想,这样小的孩子,竟有如此好的文采,是不是有人事先为他写好颂词,然后让他在这里卖弄?想到这里,唐玄宗命宰相张说亲自考查刘晏的才学,以鉴别真伪。

张说是当时的文士领袖,极有才华。他听皇上吩咐,不敢怠慢,当面出题,要考考小刘晏的才华:“你看过围棋对弈吗?”刘晏一脸天真,自信地说:“观弈、对弈都可以。”张说笑着说:“以‘方’‘圆’‘动’‘静’

为首对赋怎么样?”刘晏毫不含糊:“请吧!”文武百官看刘晏要和宰相张说对赋,都来了兴致,玄宗皇帝也高兴地看着他们如何对赋。

张说略一思索,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刘晏小脑袋一晃,立即作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众大臣一听,连声夸赞:“奇才!难得的奇才!”张说见刘晏果然才华出众,于是认定《东封书》是他写的,并立即向玄宗禀报,说:“这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啊!”然后又向玄宗举荐道:“我以为,陛下应该为刘晏授予官职。”唐玄宗允诺,笑着问刘晏:“你想当什么官啊?”刘晏一脸稚气,指着张说回答:“跟他一样,当宰相!”玄宗哈哈一笑,说:“容我日后再任命你为宰相,现在先当正字吧!”

这样,年仅10岁的刘晏就当上了秘书省的正字,任务是校对皇家藏书中的一些错误。官虽不是很大,但却是皇帝直接任命的,这无疑给聪明好学的刘晏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刘晏才10岁就成为朝廷官员,被视为一大奇闻。人们奔走相告:“秘书省来了个神童。”

没过多久,宰相张说到秘书省来探望刘晏,一见面,就问:“秘书正字,你任职以来总共正了多少字?”刘晏一本正经地回答:“天下字皆正,只有‘朋’字还没有正。”张说听了,又惊又喜,夸赞说:“答得好!”原来,“朋”字古时候写作“凤”字,篆书写法是歪的;楷书中的“朋”由两个“月”字组成,也是歪向一边的。而且,当时唐朝的官员朋比为奸的现象很严重。刘晏的回答一语双关,实在是绝妙。

唐玄宗听说这件事后,更加喜欢这个小神童,时常带他到后宫玩耍。杨贵妃见了,还把他抱在膝上,给他梳头,有时带他一同去看舞蹈表演。有一次,着名的杂技艺人王大娘正在表演“戴竿”的节目。只见她肩上扛着一根很长的竹竿,竿头上有一个瀛洲仙岛的模型,一个小孩手持五彩棒在“仙岛”上载歌载舞。杨贵妃看了,非常满意,就对刘晏说:“能否吟诵王大娘的竹竿?”刘晏即刻吟出一首《咏王大娘戴竿》:“楼前百戏竞争新,惟有长竿妙入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着人!”唐玄宗和杨贵妃连连夸赞,并当场赐给他一支象牙笏和一件黄绫袍,以示勉励。

自此,刘晏的“神童”之名愈传愈远。京城的王公贵族听说后,纷纷前来探视,有的是来测试他有没有真正的学问,有的是来恭维。刘晏虽然年纪小,但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虽然聪明,但知道的东西还很少。于是,他利用在秘书省当差的机会,大量阅读皇家藏书,增长各方面(尤其是经邦济世之学)的学问,从而为以后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张仲景

张仲景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启蒙之后,他不仅学习一般的儒家经典着作,还喜欢博览群书。他对读前人留下来的医学着作(如《黄帝内经》)情有独钟。当时,他家乡一带瘟疫流行,许多人因为缺医少药,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张仲景见此情景,非常伤感,心里常想:“我要是个出色的医生,能把这些人的病治好该多好啊!”

张仲景的同族亲戚张伯祖是当地的名医,瘟疫流行之时,经常到附近各个地方给人治病。对此,张仲景很是羡慕。有一次,邻村一位老大爷患了伤寒病,家人来请张伯祖去医治,正巧张仲景也在张伯祖家里,张伯祖就带着他一起去诊治这个病人。张仲景看到这个人病得很重,心里为张伯祖捏了一把汗。可是经过用药,患者很快痊愈。张仲景亲眼看到张伯祖高超的医术,赞叹不已。他十分羡慕地问:“你的医道这么高明,是从哪里学来的?”张伯祖听了笑着说:“我行医多年,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医生,就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句话深深地埋在心里。之后,他问张伯祖能否收他做徒弟。张伯祖知道他聪明好学,人品又佳,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自从拜师之后,张仲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钻研医药、精究方术上面,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出色医生。有时候,他跟着张伯祖外出给人治病。在这个过程中,他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和气色,研究各种疾病症状与药理的关系。有时候,张仲景在家里钻研各种医学典籍,思考书本上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是否相符。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他对于医药理论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有时候,张仲景晚上睡觉时想到一个问题,就赶忙记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到师傅那里请教。张伯祖见他如此虚心好学,就把自己掌握的医术尽数传授给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张仲景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师傅的指导下读完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书籍,还搜集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偏方。张伯祖逐渐发现,张仲景的医术不在自己之下,甚至在许多地方超过了自己。有一天,他对张仲景说:“我已经不能再教给你什么了,现在你的医术在我之上,如果你还想进步,只能自己摸索了。”听完这番话,张仲景说:“师傅给予我的已经够多了,师傅的恩德徒儿永不会忘记,徒儿要把师傅的事业发扬光大。”从此以后,张仲景自立门户,各处行医。

张仲景出师不久,就因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有一次,张仲景拜访同郡一位高士何颙。何颙和他交谈以后,发现他意志坚定,志存高远,就说:“你如此热爱医学,又不乏天赋,而且勤奋有加,将来不论做官还是写诗词文章,都不一定能有多大成就。但是,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肯定绰绰有余。”张仲景微笑着说:“我平生的志愿就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同类推荐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雪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雪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影视文学教程

    影视文学教程

    “电影与文学”既是文学院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公共课开设。本教材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文学与电影关系的主要问题为线索,按照章节将教材分为导读和选文两部分。导读内容应凸显历史进程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所在。所选文章力求具有代表性,涵盖中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立场观点。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总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第二部分,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第三部分,共同面对文化理想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第五部分,改编的差异性研究。
  •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高分作文不是梦:跟着名师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是一本关于作文小窍门的书,也是一本关于寻找写作快乐的书。书中记载了小草老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一个个故事。在故事里,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小草老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带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丽世界中。
  • 工科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工科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工科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文集,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处于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处于深化改革,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质量问题牵动人心的重要时期,由重庆交通学院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与教学管理工作者多年来在工科数学教学与改革方面研究成果的汇集。该文集的主要特色正是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以工科数学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创造教育为主线,通过创造教育理论与数学教学理论有机融合的系统研究,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科数学创新理论体系和一套在工科数学教学中分层次、分模式、分时段的创新教学实施方案体系。
  • 教育的使命

    教育的使命

    博采教育家之长,汇聚教育家智慧,确立自己对教育的信仰和理念。信仰和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
热门推荐
  • 首富的儿子你不懂

    首富的儿子你不懂

    废柴林浩十八岁生日得知自己是世界首富的儿子,还获得了一个极品贱人系统。堂堂首富的儿子,竟然要依靠不断打脸贱人升级!并且打脸贱人的方法是比他们更贱!恶人还需恶人磨,贱人还需贱人治。首富的儿子你不懂。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恶魔术师

    恶魔术师

    我们身边谁是魔?他们出自哪里?重新聚集想要做什么?如何找到魔?找到背后的黑手?看主人公周公瑾引领各路人马一步步揭开魔的秘密。
  • 愿用深情共余生

    愿用深情共余生

    订婚当天,男朋友牵手的却是自己的亲妹妹!她在众目睽睽下拉了前男友的哥哥当垫背,还不怕死的强吻了他。从订婚现场出来,某男就要扯证!扯证就扯证,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女神逆袭更女神

    穿越之女神逆袭更女神

    ——明明是任人追捧的大明星,为什么就一下穿越到一个任人嫌弃的胖姑娘身上!不过咱们女神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分分钟减肥给你看,白莲庶姐和恶毒后妈来找茬,就问你脸被打的痛不?可为什么这姑娘是个有婚约的,对象还是个王爷,这让我怎么撩小哥哥呀,难道这是想让我红杏出墙~。谋王爷邪笑:“听说王妃想红杏出墙?某小怂包一脸谄媚:“王爷,您听谁说的呀?我有你这么帅的一批的相公,我是脑残才会红杏出墙,嘿嘿”!
  • 家有萌妻甜蜜蜜

    家有萌妻甜蜜蜜

    “想离婚,除非我死。”“老公,我错了,我再也不敢……”少女捂着嘴不停往后退,高大俊美的男人步步紧逼,把她圈在怀里。秋卿卿是修炼千年才修成人形的桃树精,她只想当妖,却被江斯年宠得无法无天,最后从妖变成人。(宠文,一句话简介:宁为你跌进红尘,做个有痛觉的人,你是我的一眼万年。)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转身遇见你

    恶魔转身遇见你

    一个混世女大魔王的女转校生的到来,把整个学校都闹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她还过得心安理得。一入学校就惹火了一个恶魔,赏人家一个后跟摔。还入住人家的校草公寓,我去,你还上演个武侠宫斗片。上演灰姑娘的戏码,这丫的还街头揍混混,上演个英雄救美。这还不止,这丫的缺德到连小屁孩的钱都坑,还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良心过意的去吗?,瞧瞧,报应来了吧,栽在别人手里了。他道:“从现在开始,她就是我XXX的女朋友。”我操,不带这么坑的,不就是玩游戏输来的男朋友吗?何必这么较真呢?!!!
  • 绝世风华大小姐

    绝世风华大小姐

    她本是一名冷血的特工,却没想到被自己最爱的人和自己的好妹妹陷害致死,来到了这个时代。她,丞相府嫡女大小姐,虽蛮横无理,但娘亲乃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女子,爹爹宠爱自己,没想到却被自己的庶出的妹妹和自己的未婚夫推入悬崖。时间交错,她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她,她会在这个异世里,活出属于她的风采。
  • 风尘侠客:自由

    风尘侠客:自由

    一个人想要得到,就必定要失去;一个人失去了,却只能不停地寻找。一个追逐自由的少年,在得到自由的时候他到底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可以?假如少年失去了自由,他又要追寻到什么时候?人们喜怒哀乐,平凡还是热烈,究竟是谁来抉择?命运究竟掌控在谁的手中?我们真的喜欢做我们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