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300000013

第13章 敦煌藏经洞藏品中新发现一件纪年最晚之绢画(1)

——兼及敦煌藏经洞的封闭年代

公维章

一 (泰山学院)

斯坦因所获敦煌藏经洞藏品中,有一件绢画,编号为S.P.32(Chxxxvii004),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此画为绢本着色,纵152.3cm,横177.8cm。全图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正中药师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一手托钵,一手作说法印,药师佛左右有众弟子、菩萨围绕。中部左为骑象之普贤菩萨及其侍从,右为骑狮之文殊菩萨及其侍从。下部左为如意轮观音菩萨一身,中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一身,右为不空羂索观音菩萨一身。上部药师佛的前方有一香案,香案之前有一大块长方形墨书发愿文汉文题记,为从左向右竖书。此题记的笔迹墨色已经淡褪,后来经人以红外线照相拍摄,绝大多数字迹才约略可识。对此汉文题记的辨识,1978年,日本学者藤枝晃的辨识如下: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愿先亡□□

6.妣□姪□法界苍生,同沾慧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9.弥……离达悉□笔

1982年,英国学者韦陀(Roderick whitefield)的辨识如下: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千手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为先亡□

6.□□□法界苍生,同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

9.建造毕。

1992年,台湾学者金荣华对此题记的第8行进行了重新推断,并以藤枝晃、韦陀的录文互校,并参酌题记照片,重录其文为:

1.敬画药师如来法席

2.一铺,文殊、普贤会一铺,千手

3.千眼一躯,如意轮一躯,不

4.空羂索一躯。

5.以此功德奉为先亡□

6.妣□□法界苍生,同沾慧

7.□共登觉路。

8.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

9.弥……离这悉□笔

在此汉文题记的下方有两行横写的藏文,依据卡玫女士(Heather Karmay)的译述,文义如下:

辰年,比丘荜央(dpal—dbyemgs)敬画药师如来、普贤、文殊、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羂索观音诸像,以此功德,祈愿己身康健,众生普济。

关于此画年代的判定,关键是此画汉文题记的第8行,而第8行诸家录文又各不相同,但据金荣华称:

兹以放大镜细辨这张以红外线拍摄的题记照片,记年月日的这一行,“丙”字清晰可见,“辰”字则模糊难辨,但依藏文题记的“辰年”,“丙辰岁”三字可以断定无误。其次,“九月”二字也明白可识,而其下的干支则无法看出,“朔”字也难辨明。然而往年记时,先记月初干支为“某某朔”是固定形式,所以“朔”字也可以确定。再下面的“十五日”三字可辨,接着的干支,也就是这一行的最后两字,地支“巳”字很清楚,“巳”字上面的天干则笔迹几乎已都褪失,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所以,就初步的辨识而言,这一行的实录是:丙辰岁九月(?)(?)朔十五日(?)巳。

从此可以看出,藤枝晃、韦陀对此行的录文也是符合以上“实录”的。而金荣华却否定藤枝晃、韦陀的此行录文:

就藤枝晃的记载看(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九月辛卯朔”就是九月初一的干支为辛卯,今检《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都不是辛卯。现依此画风格,将这“丙辰岁”置于隋唐两朝再检索。则隋唐两朝共有六个“丙辰岁”,而在这六个丙辰岁的七十二个月里,初一的干支是“辛卯”的,只有唐显庆元年(六五六)的十二月初一。可是在用红外线拍摄的题记照片中,“九月”两字是很清楚的,所以月份不会有误。如果“九月”不误。那么“辛卯”两字就必然有误。“辛卯”两字若有误,则十五日的干支也必然不是“乙巳”了。就韦陀的记载看(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也都不是癸卯。此外,倘使这“丙辰岁”果如韦陀言是唐开成元年(八三六),那么那一年的阴历九月初一是“丁卯”,不是“癸卯”;十五日是“辛巳”,不是“丁巳”。

金荣华否定藤枝晃、韦陀录文的理由是“自东汉迄宋,所有丙辰年九月初一的干支都不是辛卯,……也都不是癸卯”,这种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在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使用的是敦煌当地历法——敦煌历。此种历法与中原历法略为不同的是,非闰年时,每月的朔日干支,两者相较,有时相同,有时相差一、二日(据敦煌现存的30余件敦煌具注历,未见有相差三日及以上的)。闰年时,敦煌历与中原历的闰月有时并不相同,如敦煌遗书北图位079《唐贞观八年五月十日高士廉等条举氏族奏抄》文末题记为“大蕃岁次丙辰(836)后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鲁国唐氏菇茗悟真记”。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此年中原历闰五月。以此为例,我们比较一下二历朔日干支的区别。此年敦煌历闰三月,正好是中原历的四月,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原历四月为庚午朔,三月为大月,即30天。而据此敦煌历“后三月庚午朔”推算,若此月为小月,即29天,则敦煌历四月为己亥朔;若此月为大月,即30天,则敦煌历四月为庚子朔。则此公元836年的四月,若敦煌历闰三月为大月,则二历四月朔日干支,敦煌历比中原历晚30天;若敦煌历闰三月为小月,则二历四月朔日干支,敦煌历比中原历晚29天。以此推断,若为闰年,再考虑大小月因素,有时敦煌历比中原历某月的朔日干支相差为29至31天。金荣华根据中原历法去比对敦煌所出土的敦煌文献,而忽略了敦煌历的存在,其所得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关于此画的绘制年代,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唐开成元年(836)”,一种是“唐大历十一年(776)”。首倡“唐开成元年”说的是韦陀,其在《西域美术》中首倡此说,其理由是根据其录文“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及此汉文题记下的两行藏文题记,而判定这“丙辰岁”就是公元836年,即唐开成元年,因为那时候的敦煌正是吐蕃统治时期。韦陀的这一判定,其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因为此藏、汉并用的题记文字,只是显示了这幅佛画的供养僧人荜央是藏族,不一定是吐蕃统治敦煌期间才有的现象。另从此藏、汉题记来看,此画为荜央与另一位汉族供养人共同出资绘制的。从敦煌的历史来看,此种情况只能出现于吐蕃统治敦煌及以后的时期。另外,若据藏文题记中的“辰年”而判定此画是吐蕃统治敦煌期间所画,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敦煌文献中有时干支纪年下并用地支纪年。如S.1947va《咸通四年(863)敦煌管内寺窟算会》载“大唐咸通四年岁次癸未河西释门都僧统,缘敦煌管内一十六所寺及三所禅窟,自司空吴僧统酉年算会后,至丑年分都司以来,从酉至未一十一年。”。很明显,此文献中“从酉至未”的“未”为“癸未”。又,S.6781b《丁丑年正月算会帐》载“丁丑年正月十一日,就库算会,北梁户张贤君乙亥年丙子贰年课应见纳及沿梁破余,谨具抄录如后:准契见纳油数。先乙亥年八月与后于都师文进手内纳油壹斗肆胜,都师原惠于贤君手下领亥年秋季油五斗”。此文献中的“梁户”为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中的常住百姓中的一种,则此文献为归义军时期的作品。此文献中的“亥年”为乙亥年。正如金荣华以上所言“倘使这‘丙辰岁’果如韦陀言是唐开成元年(八三六),那么那一年的阴历九月初一是‘丁卯’,不是‘癸卯’;十五日是‘辛巳’,不是‘丁巳’。”学术界多追随韦陀的“唐开成元年”说。另一种说法是此画绘制于“唐大历十一年”,主张此说的是金荣华,其根据是依据其录文“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而得出的。笔者不同意此说。若为“唐大历十一年”,题记就不会称“丙辰岁”,而称“景辰岁”,因为在吐蕃于唐贞元二年(786)占领敦煌前,唐代的避讳制度在敦煌是严格执行的,凡“丙辰”皆作“景辰”,此为避唐高祖李渊之父李晒讳而致。据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70“旧唐书避唐讳”条载“旧书避唐讳,凡丙皆作景。”唐前期,这种避讳制度在敦煌乃至吐鲁番是严格执行的。如现存于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前室南厢的《大历碑》及此碑文抄件敦煌遗书P.3608文末皆称“时大历十一年龙集景辰八月旬有十五日辛未建”。“大历十一年”为丙辰年,则此“景辰”实为丙辰。吐鲁番阿斯塔那第210号墓出土的《唐显庆三年(658)具注历》第7行有“□日景戌土成”、第24行有“七日景戌土建”。此二处“景戌”实为丙戌。而敦煌现存的30余件中唐及以后的敦煌具注历中,只有后唐时期的一件称“景辰”外,其余的皆称“丙辰”,不避唐讳。所以,从“丙辰”来看,此画应绘制于中唐及其以后。

对此画年代的考定,首先要确定此画绘制年代的上、下限,然后再对汉文发愿文题记中的“丙辰岁九月(?)(?)朔十五日(?)巳”进行考证。据唐智升《开元释教录》,不空绢索类佛典的初译为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于开皇七年(587)译《不空羂索咒经一卷》,千手千眼观音类佛典的初译是在初唐贞观年间,如意轮观音类佛典的初译是在初唐武则天时期。但莫高窟如意轮观音变、不空弱索观音变首次出现于大历十一年的第148窟。又据前所述,至迟在“大历十一年”时,在敦煌地区还严格执行唐代的避讳制度,故此画上限不会早于“大历十一年(776)”。另外,从敦煌文献中有纪年的文献来看,吐蕃占领敦煌前,多用中原年号纪年;吐蕃占领敦煌及归义军时期,时用干支纪年。另据前所述,有汉、藏僧俗共同出资绘制供养佛画,从敦煌的历史来看,只能出现于吐蕃占领敦煌及归义军时期。再从此画的风格及用色来看,此画绘制于中唐以后。从以上因素综合考察,此画绘制年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吐蕃占领敦煌的“贞元二年(786)”。其下限不会晚于敦煌藏经洞的封闭。而对敦煌藏经洞封闭的时间,学者们有不同意见,但大都认为莫高窟第16窟甬道表层壁画大致属于曹氏归义军晚期或西夏早期重绘的,而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为1036~1227年。西夏早期则为11世纪末12世纪初,故此画年代下限不会晚于12世纪初叶。8世纪末至12世纪初期间的“丙辰”年有唐“开成元年(836)”、“乾宁三年(896)”、后周“显德三年(956)”、“大中祥符九年(1016)”、“熙宁九年(1076)”、“绍兴六年(1136)”。而据前金荣华所称“这一行的最后两字,地支‘巳’字很清楚,‘巳’字上面的天干则笔迹几乎已都褪失,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在六子甲子中,地支为“巳”的组合有“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五个.而以“‘巳’字上面的天干……只能看出是一在顶端以一横起笔的字”来看,所以这“丙辰岁九月十五日”的干支必然是“己巳”、“乙巳”、“丁巳”三者之一,即为“丙辰岁九月乙卯朔十五日己巳”、“丙辰岁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丙辰岁九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三者之一。

同类推荐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心经随喜

    心经随喜

    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历史、观赏艺术,但谈着聊着,却又印证了佛法不离人生。此书是胡兰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孕育了他之后写作《禅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1314次告白:捡到呆萌小娇妻

    1314次告白:捡到呆萌小娇妻

    她是苏家收养的养女。他爱她,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微微动心;她躲他,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想尽各种办法躲他。当腹黑总裁遇上呆萌小助理,苏慕泽每天想的就是:吃掉她,吃掉她,吃掉她...“苏...苏慕泽,我要抗议。”“老婆,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乖~”
  • 遇鬼难安之情缘难断

    遇鬼难安之情缘难断

    “还记得我吗,阿宁”一个男人的声音出现在我耳旁,当我再转过身时却什么也没有回到宿舍倒头就睡谁能想到Z市的风真的很邪连想都不能想从此以后就过着不仅要被上司压着头顶还要受一只死鬼的威胁...
  • DNF之法师游记

    DNF之法师游记

    唐凯意外被哥布林“召唤”到了《地下城与勇士》之中,然后哥布林成为了他的奴隶……在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他又该如何成为强者。“哦,在这之前,我得先填饱肚子,生活总是如此的艰难。”唐凯如是想到。
  • 耽美之花城至宝

    耽美之花城至宝

    花城至宝,能换取天下的至宝究竟是何物?盗贼又会如何从花城城主手中夺得至宝,他又会不会成功呢。
  • 火影之夏

    火影之夏

    在修真界如蝼蚁般,可是他却活出了蝼蚁的尊严!在忍界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到来打破了忍界原有的秩序,看他如何改变忍界,给你们一个全新的忍界,前所未有的忍界!时空的错乱,各种穿越,实力的增长,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快穿之徒儿回家了

    快穿之徒儿回家了

    她是他的劫,他是她的劫。寒皎当师父时,天地混沌,他把那团清辉抱在怀里,轻轻低哄;寒皎当徒弟时,她将他带回来细心教导,给他自己唯一的柔软;后来,他散尽元神逼她就范。三千繁世,她寻寻觅觅,一一找回,终于从了他所愿。【“笙笙,你看这些为你所造的世界,你喜欢吗?不喜欢就毁了罢。””师尊,你到底……承不承认,说不说,你心悦于我啊……“”寒皎,我带你回家。“】
  • 超凡时代的马斯特

    超凡时代的马斯特

    穿越了十六年的马斯特在十六岁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金手指,也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超凡力量。于是,他也开始追寻这个力量,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女王你别闹了

    女王你别闹了

    “我爱你,愿意死在你手里。”他闭上了眼睛,“动手吧……”
  • 葬古神帝

    葬古神帝

    任你风华绝代,败尽九天十地。吾,一剑葬之。【学生】【穿越】【剑修】【神转折】
  • 白希传

    白希传

    “白希,我愿为你种十里梅林、满池荷花与十里桃花,你可愿回来?”“顾云庭,我恨你!喝你血,吃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