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300000012

第12章 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3)

或为石室藏经,或为佛教供养法物、寺院供养具,其实诸家所言均为佛教寺院或石窟藏经,性质类同却有所区别。作为佛教供养经、寺院供养具,与我们所论藏经洞藏经受辽朝末法思潮与相应应对措施影响,而“存经以备法灭”的性质与事实相去甚远。供养经纯为供养,不可以流通,也不会让人们轻易阅读查看,等同于佛的法身供养;供养具者则就没有这方面苛刻的要求与限制,显得很模糊。但都是佛教现实所作所为,所求为现世功德福报,而为了末法的存经则是为了未来世法灭后的重振佛教,当然就不是仅为供养所用了。

对于藏经洞第17窟是否即经藏原本所藏之地,意见有别。荣先生认为由于三界寺本身就在莫高窟,而且推测应该与藏经洞第17窟不会太远,因此一旦灭佛的消息传来以后,道真与三界寺的僧人一道把本寺的藏经及其它圣物一并藏人此窟,并在外面画壁画以为掩蔽。其实第17窟作为高僧影堂,被后世用作石室藏经之所在,也并不与佛教经义相悖。文先生解释说莫高窟是佛教圣地,第17窟又是洪辩生前的禅堂、死后的影堂所在,是一处十分庄严的地方,完全符合寺院供养法物存放地的环境要求。这种处理方式在佛教中称为“装藏”,一般是装经入佛像或佛塔,但是此次规模太大,装入一所洞窟,这种装藏是与佛的法身舍利等同看待的。除此之外,笔者推测大概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到藏经洞封闭的11世纪初期,曾作为晚唐五代初期河西都僧统的洪辩的禅窟影堂早已不为人们重视,洪辩的影响力也已成为历史,同时作为家窟的吴姓家族也似乎在敦煌没有多大的势力,因此洪辩影窟被改造也就成为必然。或如上山大峻先生所言,在藏经洞保存有大量的吐蕃资料,包括藏文和汉文二种文字,极其特殊。其中又有极为详细的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佛教资料,集中表现在吐蕃统治时期敦煌著名的僧人法成、昙旷等人的论著、讲学笔记、佛经注疏等的完整保存。而同时在藏经洞发现最多写经的寺院三界寺和净土寺,正好又是吐蕃统治时期二大寺永康寺和永寿寺的改名延续,这二所寺院一定保存最多的吐蕃统治时期的资料。在归义军时期,人们为了消除吐蕃统治时期的影响,大概也是对那一段屈辱史的憎恨,因此决定把吐蕃统治时期的资料一并封存,而选择封存的地方正是吐蕃统治时期最为活跃的“吴家窟”。

二是在莫高窟选择作为秘密性埋藏东西的洞窟,莫高窟南区洞窟基本全为佛教洞窟,其中有佛教壁画与彩塑,作为信众信仰,是不可以这样处理一所佛教洞窟的。而洪辩禅窟正好非佛教圣像洞窟,是僧人洞窟,这样就不存在对信仰冲击的问题,没有思想负担。因此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洪辩像被移出洞窟,如对于佛教造像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由于洪辩禅窟是属于洞窟中的洞窟,从方位上来讲特别具有隐蔽性,封闭门口然后重修壁画可以天衣无缝,而如果对于其它洞窟而言,如果选择一所大小合适的洞窟,由于洞窟有敞口前室,至少也有正向的甬道,封闭洞窟,和原来的砾石崖面形成极明显的对比,使人一望而知,何以谈到隐蔽性。同样的情况也在莫高窟北区洞窟存在着,因此北区洞窟也不适合于成为藏经洞。

荣新江先生认为藏经洞的封闭原因,是曹氏归义军晚期避黑韩王朝说。该王朝是由中国古代的突厥和回鹘民族建立的,这是新疆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王国,对于新疆的伊斯兰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所到之处毁寺逐僧,敦煌僧侣们感到了威胁。更为直接的事件,也是最大刺激和促使敦煌僧人们进行佛经等佛教宝物封存的原因是1006年信仰佛教的于阒王国被黑韩王朝灭亡。于阗与敦煌曹氏归义军政权关系极其密切,二家互相联姻,常年使节不断,于阗在当时是曹氏归义军政权有力的外交盟国,二者互为左右臂。既然如此,于阗灭亡于黑韩王国,肯定对处在沙州的归义军政权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黑韩王国不信佛教,信仰伊斯兰教,如此信仰佛教的敦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于是僧人们为了以防万一,商议的结果是决定封存三界寺的佛经文书及佛教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便于1006年后进行了有计划的封存,并在洪辩影堂做些手脚以求掩人耳目。

于阗灭于喀喇汗王朝对敦煌的影响是不是真的如此之大?

从9世纪中开始成立的地处祖国极西以喀什为中心的喀喇汗王朝与10世纪初(五代初)兴起于内蒙古东境辽水上游潢水(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的契丹人所建立的辽朝(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东部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是有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的关系。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0世纪初,契丹族在其领袖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统一各部,建立辽朝。当时正值中原五代梁朝开始后不久,河北藩镇割据,梁朝势力衰弱,无力西顾,辽太祖阿保机除南逾长城,攻扰梁、唐的北方外,还曾于天赞三年(后唐同光二年,924)西征西域,攻占过天山北麓的北庭,其势及于阿尔泰山,震惊西域。于是喀喇汗王朝在成立之初即远到辽朝朝贡,成为辽国的属国。《辽史》卷36《兵卫志》“属国军”条所记载包括有沙州回鹘、甘州回鹘、高昌、于阗、阿萨兰回鹘(喀喇汗王朝)等诸多西北西域少数民族和国家。查《辽史》卷70《属国表》及《辽史》的有关记载,喀喇汗王朝自成立初从933年开始朝贡辽朝,至lll2年,一共有记载的达11次之多。《属国表》中之“阿萨兰回鹘”经魏良搜先生、程溯洛先生考证即为喀喇汗王朝。至于喀喇汗王朝大约同时期与北宋王朝的通使朝贡二位先生同样作了钩沉,结果发现自1009年至1088年有50次之多,或1009至1124年共计有41次之多。资料大多来自《宋会要辑稿·蕃夷》四和七,及《宋史·于阗传》,时间是于阗被喀喇汗王朝合并后,反映的全是喀喇汗王朝的于阗和北宋往来的记录。

回鹘人当时和北宋与辽均有较为频繁的通使贸易往来,回鹘人到北宋首都开封和辽朝上京出使贸易的路线,极西从喀什起,经过叶儿羌(今莎车)、于阗(今和田)、古楼兰(今米兰县一带)而抵敦煌。由敦煌东向,再分两道:南道经过肃州(今酒泉)、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秦州(今天水)、西京(今西安)而达北宋的汴京;北道则穿过今内蒙古阴山山脉、杭爱山脉,走草原直达辽上京。

既然如此,也就是说敦煌归义军与喀喇汗王朝当时同为辽的属国,同时都与宋有往来关系,均与辽与北宋有频繁的互使贸易往来,二地与辽的关系均至为友好,而且喀喇汗的使节又要经过敦煌前往北宋。同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辽国信仰佛教,喀喇汗王朝必当十分了解,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二国的交往。敦煌也是佛教圣地,归义军政权、沙州回鹘均信仰佛教,常有来往的喀喇汗人也不会不知道。更何况到了归义军晚期,敦煌地区基本上是沙州回鹘人的天下,作为与回鹘关系密切的喀喇汗王朝一定和敦煌有较为紧密的往来和关系,作为敦煌当时力量主导的沙州回鹘人还不至于对于阗被喀喇汗王朝所灭就发生如此的恐慌,要避难而大封经书佛画。

即使真的是因为逃避喀喇汗王朝的战争,那么有几个问题是无法解释的:一是为什么要把敦煌所有文字资料的东西全部放人其中,特别是那些在今天是十分珍贵,但在当时却是完全作废的社会文书与写本,因为这些东西与佛教没有多大的关系。二是为什么在后来没有发生与喀喇汗王朝战争的情况下,敦煌本地人不再把这些东西重新取出来呢,因为这种时间相隔一定不是很长,会有相当的一部分当事人存在。作为佛教藏经,“从在封墙外绘制了壁画看,应是封闭时就没有打算再开启,封闭之后也未再开启过;也就是说,本就不曾藏入寺院贵重物品。既然如此,收藏者又有什么必要,非将敌人毫不在意的东西,分从各地运来秘藏呢?”而且事实上如果是由于避难,那么敦煌人更应该保护的是那么多的洞窟壁画与彩塑,而不是那些经卷写本。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者主要反对尊像,而我们看不到任何与保护洞窟有关的信息。如果持西夏之乱说与喀喇汗王朝侵入说的意见成立,那么就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整个第16窟就是为了藏经洞而重修,但这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为如果特别着急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像第16窟这样大的洞窟要重修一遍是要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与当时历史背景的考察不大符合。而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与第16窟一样,在重修时间、内容题材等各方面十分一致的还有如莫高窟第233、256、152、16、94、130、29等一大批洞窟,且均为大中型窟,都是以所谓有东壁门上之末法度人千佛变之千佛画洞窟.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曹氏归义军节度使等人的功德大窟。显然是一个时代的造像题材,与营建洞窟的主要潮流,而不是为了封闭藏经洞的行为所为。因此文正义先生疑问“17窟外及其封面的壁画,乃是修缮16窟及诸多窟龛时所为,并非专为掩蔽17窟所绘制。若为避难而仓皇为之,决然是草率从事,不可能绘制得如此精美。而且绘制整壁的作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假以相当长的时日;若说是战事迫在眉捷,又安能如此地从容不迫?”

最后简要回答一下藏经洞的封闭时间。毕素娟先生考察认为抄有辽朝僧人诠明著《妙法莲花经玄赞科文卷第二》的P.2159vl传人敦煌的时间为曹宗寿、曹贤顺的1006~1020年间,再次印证了敦煌与辽频繁交往的关系及其集中时间段。前文已述,敦煌与辽的交往,集中在归义军曹贤顺1014—1036年的前期102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辽朝末法思潮对敦煌影响最大的可能性就在此一段时间,因此藏经洞封闭的时间在此间段或稍后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时间段与现今学术界的大多观点较为一致,也与藏经洞文献有最晚纪年的俄藏F.32A《施人记》咸平五年(1002)的时间相差不是很远,更何况大多学者主张此1002年并不能准确代表藏经洞文献的时间下限,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星云日记41:生死一如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一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用钱之道”、“大事与小事”、“生死一如”、“千里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现代人的心灵圣经;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弘一法师半缘艺术半缘佛,将两世人生集于一身,虚云大师世寿120岁,经历过五朝四帝,两位大师的经历与才华令世人瞩目,本套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高僧大德的觉悟,为人处事的标竿。40副插图,含弘一法师亲笔书法。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人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风奇谈

    一风奇谈

    躺在屋顶看着自己,是做梦还是灵魂出窍?朦胧中同黑白衣人相谈甚欢,是梦境还是真实?让一风带你领略尘世间奇谈怪事......
  • 我的武魂是外挂

    我的武魂是外挂

    一个武魂的觉醒,就有着一条轨迹的运转,这就是因与果的相伴。 一个外挂武魂的觉醒,一个不一样的征途! 【新人新书求支持!】 【本文半皮皮】交流群:795117047~
  • 媚型妖精建个后宫养男宠
  • PUBG南国最相思

    PUBG南国最相思

    「电竞之光的游戏天才×花式成盒的插画鬼才」赛场上的狙王N神所向披靡,是多少职业选手的噩梦,在役期间花名无数:狙神、绝地杀神、N神、南神…但和相思梓一起打游戏的时候,南国瞬间变成人肉四级甲、移动四级包、绝地好司机…被直播间狂喊:昏君。当职业选手对上“游戏白痴”,被嘲“昏君”的他该如何护她周全?当陷入真人版“饥饿游戏”的两人,该如何识破阴谋并救出众人?领奖台上万众瞩目的南国第一次拿起话筒发言,却没说任何获奖感言,只有一句“我的小朋友叫相思梓,今天官宣!”话毕,底下哭倒一片。南国一把抱住相思梓转身替她挡住了射来的子弹,“梓儿,躲好。”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我有一双血魔瞳

    我有一双血魔瞳

    《网游带我去修炼》已开新书,希望支持!萧三因位一次高考失利,穿越到异世大陆。获得天赋血魔瞳,究竟血魔瞳能修炼到何等阶段?能否实现他的英雄梦想?金刚决、咆哮之力、风云动、流行刀法、嗜血领域等技能不断提升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命运的捉弄两世相隔?
  • 离歌(四国名将系列之太傅篇)

    离歌(四国名将系列之太傅篇)

    [花雨授权]?他,是她曾经的丈夫啊,怎么会出现在敌国的阵营里?还做了敌国的军师?!她如何能原谅他的背叛?她如何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士兵?她是否应该放下情思,以大局为重,即使他曾是她的丈夫,她也绝不能对他手软?!
  • 夜妾:失贞代嫁

    夜妾:失贞代嫁

    他,丰旭国最年少的“战神”,残忍的掠夺是他的天性,嗜血的暴戾是他的作风。本是平淡相遇,却因为她的一双素手,让他回眸,流连。折断了她所有的羽翼,让她成为他的禁脔,沦为他的玩物。只是,她不甘……一粒打胎药,她走出他的世界。再见之时,他是当朝驸马,她已为人妻。往事如风,早已远去。却不想,望着那一家三口和乐融融的甜蜜,为何他的心还是会痛?运筹帷幄,不折手段,只为他心中那解不开的劫!奈何世事无常,一切皆在棋中,谁也逃不过宿命的纠缠。当揭开那不为人知的真相后,换来的,却是天崩地裂!
  • 民国豪商

    民国豪商

    漂泊随迁客,纷纷避祸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李永升很不幸,别人重生都是来到太平年做个太子、状元什么的,他却来到风云诡谲的军阀混战时代。虽为一介商贾,却心怀天下,天地不仁,他将如何自处?
  • 夏天味的糖

    夏天味的糖

    一位男孩在初中时期对一位女孩说:我只喜欢你一人。女孩很感动的说:好。没过多久,女孩出于私心离开了男孩。男孩很伤心,从此以后性格大变。男孩以为不会再为女孩儿动心。高中开学了,同桌是一位相貌平平的女孩。可就是因为那个女孩,男孩说: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