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36

第36章 流放岁月(2)

“我想削除朝廷官员后代子孙的官爵荣衔等一事,我们不要开其端。不要忘记,这种情形也许有一天会落在我们后代的身上。再者,司马光和韩琦的子孙受皇家恩赐已经十年左右。一旦削除,近乎残忍。”

章惇说:“不然。韩维辞官也不过在数年之前。”

曾布又接着说:“已经有六七年之久了。再者,他当权的时间也不久。要坚持惩处后代,那就只惩处司马光和吕公著的后代好了。我觉得咱们不应当惩罚所有他们的后人,只要削除死者的爵位也就够了。”

章惇说:“这又有什么用!甚至开棺鞭尸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害处。把死人降级,他们又吃了什么亏?咱们能做到的最实际的,就是惩处他们的后人。”

曾布说:“你若那么做才满意,可是咱们还再多想一想,我也没有别的,只要咱们千万别创下先例。”

曾布以富有经验者的声音这样说,章惇后来果然作法自毙。他对苏东坡兄弟苛酷无情,在苏氏兄弟流放期间,他都不愿人家有一个舒服的住处。子由贬谪在雷州时,他把子由从官舍中逐出,迫得人家向民家租房居住。章惇立刻利用这个机会,控告苏氏兄弟借用官势,强租民房。这个案子又经官家调查,子由拿出租约为证,才算了事。后来,章惇也流放到雷州同一地方,也轮到他租房居住。当地老百姓恨此奸贼,对他说:“我们焉敢把房子租给你?以前我们把房子租给苏氏兄弟,几乎惹上了麻烦。”章惇并不是有虐待狂,他只是一心想报仇,又怕不把敌方斩草除根,怕有一天会东山再起。除去韩维之外,所有官吏都远贬到南方或西南,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或充军,或当酒监,仇恨不太深者担任太守职务。甚至年迈苍苍的文彦博,与人无冤无仇,四朝为官,在九十一岁高龄,也降级罢黜,遭受屈辱,一个月之后,便呜呼哀哉了。吕大防、范祖禹、刘挚、梁焘,都在流放中丧命。以上最后二人同死在七日之内,而此时章惇曾派出两个特使向各流放中的官员暗示自杀之意,使人相信他们都是被暗杀而死的。章惇胸中仇恨会如此之大,他竟发出命令不许梁焘运尸回籍,归葬祖茔。这是中国人认为最残忍的一类行为。

章惇最恨之入骨的莫如刘安世,因刘安世曾反对朝廷赦免他。朝廷曾派一个使臣远至南方把老太后的一名秘书处决,章惇也要他去看刘安世,因为当时刘安世也流放在南方,让使臣暗示刘安世自杀。刘安世是有名的好人,使臣竟不忍心开口。章惇不能达到目的,乃和当地一商人勾结,给他一个税吏的职位,让他前去谋害刘安世。这个商人已经在前去害人的途中,匆匆忙忙之下去完成此项杀人的任务,以使刘安世来不及逃脱。刘安世家已听到有此消息,全家正在哭泣,但是刘安世本人则泰然自若,饮食如常。半夜时分,此商人到达,走到门口,竟口吐鲜血,倒地而亡。刘安世后来竟得寿终正寝。

在此惨酷的迫害鬼影的幽冥地界里,范纯仁的性格人品还放出一道光明。苏东坡遇见名相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甚早,那是在苏东坡和父亲弟弟三人入京途中,在江陵小住休息之时。后来一直相交甚善,彼此敬慕。但是苏东坡与他的交情不像和另外那两个姓范的朋友--范镇和范祖禹之间那么亲密。范纯仁为官清白,为名相之子,而且是接受太后遗诏的两位大臣之一。年轻的皇帝知道他的名望,所以迄今还未予加害。在四月,苏东坡与另外三十人同遭流放之时,范纯仁请辞官归隐。在他力请之下,皇帝允许他退隐于京都附近家中,而章惇则想把他和那三十人一同流放。

章惇说:“他也属于那一党。”

皇帝说:“纯仁公忠体国,并非元祐党人,他只是要辞官退隐而已。”

章惇说:“但是他之辞官表示不服,显然他与元祐党人同调。”

范纯仁并未家居甚久。吕大防,他虽然并非重要领导人物,但为政斐然可观,现在已经七十多岁,身老多病,已然在外流放一年有余。按照儒家人道精神,如此相待,实属不仁。但是没别人敢挺身而出,为此老人一言相救,只有范纯仁肯冒此风险。范纯仁的亲友都设法阻止他,但是他说:“我年近古稀,两眼将近失明,难道还愿贬谪外地跋涉千里吗?但是此事我义不容辞。我知道后果如何,但是势在必行。”他上疏当朝,请恕此老相,自己当然也被流放到南方去了。

老人欣然就道,由孝顺和睦的一家人跟着。每逢子女痛骂章惇,他就制止他们。一次,翻了船,他被救上来,衣服全都湿透,他转身向子女们戏谑道:“你们把这次翻船也赖章惇吗?”他几乎眼睛已经看不见,但是仍然和家里人过得很快活。后来,这位年轻皇帝去世后,新皇帝即位,对他爱顾有加。朝廷派御医前往诊治,并想要他重任宰相,但是他谢绝不就。在他遇赦之时,他家已经有十余人贫病而死,他自己则死于北归途中。

这次迫害自然也包括苏门四学士。流放出去的人也难落得消停,因为他们在流放中时,官位还继续贬低,而且还随处调动。朝廷为迫害元元祐大臣,还特别设立机构,所以元祐大臣无一得以幸免。此一机构把由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至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十年,太后摄政期间官方的资料,全予归档,甄别管理。只要开口反对王安石的财政经济政策,即以诽谤神宗论罪。在他们经详细调查之后,先后惩处了官吏八百三十人,分类档案计有一百五十二卷。终于在建立元祐党人碑时,迫害达于极点。元祐党人碑见第一章。

三月里,子由遭到罢黜,他是一直反对归回祖制的“绍述”政策。但是他遭罢黜的方式,足以证明那位年轻皇帝的昏庸。子由从历史引证前例,表明后代帝王往往修正前代帝王的政策。在那些伟大帝王之中,他引证的是汉武帝,在汉武帝统治下,中国的疆土开拓到突厥以外各地。那时章惇尚未拜相,当时有一李姓官员,想把子由的地位取而代之。他向年轻的皇帝说,子由把神宗比为汉武帝,是对神宗不敬。小皇帝对历史无知,便信以为真,便削除子由的官职,发到汝州为太守。数月之后,又调到高安。

流放岭南

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章惇为相,他首先向苏东坡开刀。苏东坡是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个人。他被罢黜,剥夺了官阶,调充英州太守。他并非不知道会有这类情形,不过不知道第二次迫害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皇太后去世后,在往定州就职前,他正式辞行时,皇帝未允谒见,他就觉得危险即将到来了。他曾先后教过那个年轻皇帝八年之久,对他很了解。一年以前,他曾在一道表章里向小皇帝说得很露骨,倘若他不纳臣子的忠言,苏东坡宁愿做“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也不愿在朝中担任侍读之职。

可是来日如何,他并不真知道。左降英州太守并没有什么特别苦吃。章惇也算他的故交之一,在年轻时他和章惇往陕西山中游历,苏东坡曾戏称章惇将来会杀人不眨眼,不过二人还始终算是朋友。他自己的遭罢黜失官,他倒不以为奇。向朝廷弹劾他的数十条罪名,也是旧有的,而且已经弹劾多次,不外乎是“诽谤先王”,这个罪名是攻击元祐旧臣的陈词滥调。而罪证是在皇太后摄政期间,他代拟圣旨罢黜王安石一派小人。他代拟一般的圣旨倒无何重要,因为他是奉太后之命行事的。罢黜苏东坡的圣旨如下:

若讥朕过失亦何所不容,乃代予言诋诬圣考。乖父子之恩,绝君臣之义,在于行路犹不戴天,顾视士民,复何面目?汝轼文足以惑众,辩足以饰非,然而自绝于君亲,又将谁怼?

苏东坡现在要跋涉一千五百里,自中国的北部到中国的南部。他觉得他一生只是一站一站地往前走,而现在只是在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步,这旅程是他呱呱落地时已由神灵决定,不过到现在他才充分明白罢了。在他五十七岁时,他已经饱历命运的荣枯盛衰,现在命运的转变在他也不以为奇了。命中注定他最后要完全与政治断绝关系,要符合他的夙愿,使他去度求之已久的常人生活。他现在向前行进,无忧无惧,心中一片安谧宁静。在过去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何等问题,何等情形,他都以真诚勇敢之态度相向,他愿把一切付诸天命。

苏东坡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份,横越中国南部巍峨雄伟的山脉,受难之中却有一分卓然不群的优越感,他与家人起程南下。他弟弟子由已然在汝州上任,离国都很近,苏东坡先去看他,在金钱上弄得些接济。苏东坡对理财一事,并不见长。虽然在皇太后摄政九年期间,他走过一段好运,但时常各地调动,俸禄随即花光。另一方面,他弟弟子由宦途较为平稳,直升至宰相之位。苏东坡前去时,子由只能给他七千缗,供他家人在宜兴安居之用。他从子由处回来,发现又官降一等,但到南雄的派令并未改变。他给皇帝上了一道使人读之恻然的表章,请求允许乘船南下,作为对老师的一点儿恩宠。他怕陆行一千五百里,会身染重病而死于道侧。所请得蒙恩准,他送全家,包括三个儿媳妇到宜兴的苏家。大家泪眼相望,苏东坡决定只带朝云和两个小儿子同行。

他们到了南京对岸的仪征,已经是六月天气,迫害元祐儒臣的行动正在雷厉风行,名公巨卿之遭流放者,已有三十余人。苏东坡现在是第三次降官。他已经不够太守的资格,而是改派到广州迤东七十里的惠州充任建昌军司马。情况已完全不同,他决定让次子回宜兴农庄去,自己只携二十二岁的儿子苏过、朝云、另外两个老女仆前往。他的门人张耒,这时是靖州太守,派遣了两个老兵一路伺候他。

但是沿途穿过美丽的乡野,经过高山深谷,看动人心神的急流高山,苏东坡都充分观赏。他坐的是一只官船,在九江迤南鄱阳湖停泊时,出乎他意料,第四道命令又来到,又把他贬低官阶。运输官听到这条命令,派一队兵来要将船收回。兵来到时正是半夜。苏东坡与军官商妥,许他在船上住到次日中午。这时离通往南昌的湖上码头还有十二里。他若运气好,明天午前能到南昌,就安全无事;若遇逆风,他和全家以及行李就只好被抛下船来。他到龙王庙去祷告,因为龙王是主管水上安全的。他向龙王陈明他如今身陷困难,他说明天早晨若到不了目的地,便须露宿野外了。他刚一祷告完毕,一阵强风吹来,船帆涨满,船向前行走极快,还不到吃早饭时间,船就到达了。后来,在他回程时,他写了一篇祭文,向龙王道谢。

在九月,他跨越有名的大庾岭,大庾岭在中国古代为赴广州的旅客必经之地。这道关隘是一条遥远危险的旅途,通过之后,便到了另一个境界,多少旅客往往是有去无回的。一条铺石头的路,在关隘两侧各有三四百码长,道旁有浓荫茂密的树,为旅客遮蔽太阳,供旅客歇息。行人到此,不由喟然兴叹,多在岩石上题诗寄慨。立在此处山峰上,头上云天,不过咫尺,苏东坡觉得自己犹如梦游,不复知自己肉体之躯在何处所了。从那样高处,他能看到人的渺小,行为的卑鄙,山上的清风把他胸中的尘思俗念,一扫而空。横过了关隘之后,他游历今日的南雄和南华寺--中国佛教禅宗的圣地。

在南雄和广州之间,他碰见道士老友吴复古。从此之后,在苏东坡流放期间,他一直与吴复古交往很密切。吴复古是一怪人。在过去那些年,在苏东坡的生活里,他曾在不同的处所突然出现。苏东坡第一次遇见他,是在济南,后来又在京城碰见他。此人从事何种活动呢?难道他没有职业?他何以为生?他与苏东坡要好,难道是有所求取?特别是等到苏东坡在朝得势之时?可是他向苏东坡从无所求,也不曾求苏东坡为他转求他人。过去不知他流落何方,而现在又忽而相遇,不在别的地方,偏偏在此,苏东坡又遇到他。吴复古是真正的道士,身体精神,轻松自在,一心无忧无虑,这是道家极其重视的,由于身体强,欲望少,他们大多能过一种为人所艳羡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要获得此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必须摆脱名利,吃粗茶淡饭,穿衣住处不讲究,步行千里,睡在旷野,不视为苦事。吴复古对此世界一无所求。他时隐时现,等于随时提醒苏东坡,倘若他不为政治所纠缠,他就过那种飘荡不羁的日子。

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是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前两年,苏东坡到了惠州。好多事对他都显得新奇,可是又似乎熟悉。广东是亚热带,他看见橘林、甘蔗、荔枝树、香蕉园,还有槟榔树,绝不是个不适于生活的地方。有两条河自北流入,在城东汇合。前半个月,苏东坡在地方太守礼遇之下,住在政府官舍中。他立在两河汇合处的合江楼上,看见宽广的溪流在下面城边流过,对岸归善县的县城,就建筑在陡斜的山坡上。沿河是岩石和巨大的石卵,闲散的人正在那儿钓鱼。城的正北就是罗浮山和象头山,他知道以后他会去揽奇探胜的。

这里就是中国的南方,和他以前所想象的不一样,处处是浓绿的草木和亚热带的水果,的确是“岭南万户皆春色”。当地百姓看见苏东坡这位诗人,都觉得惊讶,不知他为何故被贬谪到他们这个地区来。苏东坡想到苏武,苏武被匈奴单于流放到漠北,从没料到在暮年还能回到中国;他又想到管宁流放到辽东,竟愿居住在那里终身不去。惠州很美,当地居民也对他很好。等后来他迁到对岸的嘉祐寺之后,他说不久“鸡犬识东坡”了。

在对岸松风阁里他写了一封短笺,把他对人生的态度表现得最好。搬到嘉祐寺之后,他常在山顶的松风阁里流连不去。一天,他正回家时,看见松风阁高高超出树顶之上,他的两条老年的腿感觉到疲倦。他忽然想:“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若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如今他又恢复到“依然故我”了。在广州之时,他买了些上好的檀香,现在喜欢闭门静坐,细闻此香味,思想往日过错。有时窗外凉风徐来,他下午酣睡,等屋顶一个乌鸦把他唤醒,忽然觉得自己已然无官一身轻。看见宽阔的河面反光,映入书斋,他心想,这与明月在天一样好。他不懂为什么有人以为天空有云、有月光会更美。他以为天空无云,正如一尘不染的良心。他给朋友写信说:来此半年,已服水土,一心无挂虑,因为已经乐天知命。黄州老朋友陈慥写信说想来探望,由汉口到惠州有一千里之遥。苏东坡给他回信说:

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孔子云“虽蛮貊之邦行矣”;岂欺我哉!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所以云云者,欲季常安心家居,勿轻出入。老劣不烦过虑……亦莫遣人来,彼此须髯如戟,莫作儿女态也……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二子作诗骚殊胜,咄咄皆有跨灶之兴。想季常读此,捧腹绝倒也。今日游白水佛迹,山上布水三十仞。雷辊电散,末易名状,大略如项羽破章邯时也。自山中归来,灯下裁答,信笔而书,纸尽乃已。

同类推荐
  • 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

    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

    狼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动物,狼凭借着它天生的本性在残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狼性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现代企业所缺少的东西。华为被认为是最具有狼性的公司,它像狼一样思考、像狼一样行动,并以狼的凶犯迅速膨胀了自己的努力。为了保持狼性,任正非敢于“顶风作案”。他是中国企业家的“带头大哥”和标杆。《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任正非:马钧品任正非》以大师的视角来圈点中国标杆的管理与决策。
  • 名人传

    名人传

    世界上优秀的传记作家有不少,但像罗曼·罗兰这样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家写传记的,在我看来恐怕只有一个茨威格可以与之相媲美。罗曼·罗兰是写小说的,茨威格也是写小说的,传记差不多只能算是他们的副业。而罗曼·罗兰的传记,也没有茨威格的传记规模宏大。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陇上翘楚:人物卷

    陇上翘楚:人物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 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精忠报国凌云志:岳飞

    从细节人手,为你描绘了岳飞峥嵘的铁马生涯,描述了他青年时代的贫苦生活、辗转求生的艰辛路以及他不灭的壮志。精彩地描绘了岳飞参与和指挥的各种激烈的战役,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将的风采,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看出一颗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为你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战神”岳飞。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想活的好好的

    我想活的好好的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我死后哪管他天火焚城!但问题是我想活得好好的。(这是一个游走诸天的故事)
  • 你早就被我预定了

    你早就被我预定了

    小可爱季萌发现自己动心了,对象还是隔壁那个很帅的大魔王!小可爱:这一定是我的错觉?!可是为什么他连打架的样子都那么好看,看他拒绝别人的告白我那么开心,一对上他的眼神我的心就怦怦跳,本以为这样的暗恋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某天,班上来了一位漂亮的转学生,这种平静的局面才被打破了......*本以为爱情是一个人的单恋,后来才知道是两个人的双向互动。——季萌初见你就已是命中注定,一眼万年的缘分只能发生在你我身上。——李佑礼(甜宠文,1v1双洁)
  • 千年寂寞之引吭高歌

    千年寂寞之引吭高歌

    如何向喜欢的人表白?被喜欢的人拒绝后如何逆袭?爱人突然提出了分手,如何挽回?还在犹豫困惑吗,来书中寻找答案吧,相信一定能使你充满困惑的内心豁然开朗。深呼吸,静下心来,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吧!
  • 夫人今天回家了没

    夫人今天回家了没

    【女主威武霸气逗趣美人,男主冷酷傲娇可爱boss,协议婚约,前期恋爱甜到爆,后期虐渣爽到爆】传闻中,一向厌恶女人、冷厉狠辣的顾总裁,自从结婚后,一直在演绎真香现场。—结婚前,顾权年不屑一顾:“时莞,别做梦了,我是不会娶你这种女人的!”—结婚后,顾权年翘班回家:“时莞,你为什么今天还没回家?我都等了你一整天了!!”—谈恋爱现场,时莞到处吃喝玩乐,游于万花丛中,奈何身后总粘着顾boss!—虐渣打脸现场,时莞一个完美的回旋踢,使得骂她的人扑通一声献上膝盖。—众人高呼:“顾总夫人威武霸气!顾总夫人……您家顾总……又来了!!!”
  • 将军夫人是小兵

    将军夫人是小兵

    一场长期的战争,让两个陌生人相识、相知。她,身为女子,替哥从军,不输男子。渴望着有朝一日光耀门楣,名扬内外。他,骄傲的将军之子,不愿活在父辈的光芒下。从无人知晓的“庸才”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神将。她,为了家族,难以透露女子身份,将内心情感埋藏深处,渴望着有朝一日功成身退。他,发现对“兄弟”的异样情感,不愿冒着失去她的风险捅破这层窗户纸,宁愿默默守护。得知那小家伙喜欢自家媳妇,还大方的让他们在自己眼皮下品茶聊天。暂定每日7:00更新
  • 蒲公英的悸动

    蒲公英的悸动

    有时候也会想要一个人走一走,偶尔也会忽然好想那些老朋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天在哪里

    明天在哪里

    苦金的短篇小说《明天在哪里》《听夕阳》就是这方面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不仅揭示出新一代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心绪,还透示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道远而任重;在艺术表现上也广采博取,写活了两个土家族儿童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民族心理状态的新的发展,使作品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儿童特点浑然一体,也使儿童文学民族性更为丰富。
  • 千金食治

    千金食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