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400000079

第79章 盛大的开国大典(4)

这一天,齐越和丁一岚在话筒前站了近7个小时,但他们不觉得累,越播越起劲。这两位播音员以无比豪迈的气概播出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情景,向亿万人民宣告:巨龙醒来了!东方破晓了!

丁一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开国大典时,她穿了一件蓝色双排扣列宁服,与齐越并肩肃立在话筒前。

丁一岚,抗战爆发前,在天津三八女中上学,在校时,受一些中共地下党师生的影响,参加了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卢沟桥事变后,她和许多平津流亡同学长途跋涉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学习一年后,于1938年到了华北敌人后方,做妇女工作,1942年后到晋察冀日报社工作。

日本即将投降的前夕,晋察冀日报社接到朱德总司令下达反攻命令的新闻电讯稿。当时还没有广播电台,报社就连夜组织宣传队去附近领导机关宣读。

“丁一岚,你的声音还挺响亮,将来我们解放大城市,有了广播电台,你去当播音员好了。”丁一岚读完电稿,同志们纷纷跟她打趣,24岁的丁一岚笑了。

真没想到。张家口解放后,丁一岚真成了播音员,从那时到1985年离休,她整整干了40年的播音工作。

2.5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

开国大典前夕,修建国旗杆成为整修天安门广场工程中的重点任务,建筑工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刻苦攻关,完成了国旗杆的紧急修建任务。

1949年的秋天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

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迎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修整天安门工程计划,建设局局长赵鹏飞任总指挥,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国旗杆。

修建国旗杆是修建天安门广场整个工程中的重点任务,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因为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将要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赵鹏飞深感责任重大,他经过周密布置后决定: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板等建筑设计交由建设局建筑师钟汉雄负责;旗杆的结构设计由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治远完成。

林治远接到任务后,感到无比激动,他感谢党和政府对自己的信任,但他也十分清楚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

当时,要求旗杆的高度应与天安门城楼同高。林治远经实地测量,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

35米,在现在来说,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当时,刚刚解放的北京,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用于做旗杆的材料都是相当困难的。

林治远绞尽脑汁,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市自来水公司。于是,林治远立刻奔赴那里,在自来水公司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焊完之后,经测量为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林治远显得有些无奈,便将焊接后测量的结果报告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了汇报,当场进行研究,还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确定国旗旗杆的高度可以定为22.5米。

最后安装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建设局车辆厂金工车间用4根无缝钢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由局企划处钟汉雄建筑师负责设计,陈干建筑师按国旗规定图样进行匹配设计。升旗方式,原定由人工手抽旗绳升降;施工负责人是建设局三科哈汝俭工程师,并由他按设计在实地测量将旗杆定位。

开工后,国庆筹备小组领导同志来现场检查工作时提出:升旗要自动的,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旗就更好了,更有政治意义!这个意见立即付诸实施。赵鹏飞亲自部署研究自动升旗方案,并将任务交给了林治远。

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林治远接到任务后到,找来了建设局搞机电的技术员梁昌寿,和他一起研究自动升降的开关设施。他们首先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国旗自动升降,升降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国歌奏完后,国旗升到顶端并自动停止。

根据这个方案,梁昌寿先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只要升降速度设施碰到两端的钢球,便会自动停止升降并自动断电。

方案得到批准后,林治远和梁昌寿便立即进行安装调试,试验升旗运行正常,升旗所需时间符合要求。

一个月后,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杆制作工程完毕,国旗杆也竖了起来。为了毛泽东主席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操纵升旗开关,林治远设计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导线通过修东西长安街道路工程埋设的钢管横穿过长安街,跨越金水河,然后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当中,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

林治远、梁昌寿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部位。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城楼上反反复复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当认定自动升降设施运行情况正常,没有问题时,才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杆周围的脚手架。

至此,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高高地竖立于天安门广场上。

1949年9月30日晚间,林治远、梁昌寿为了保证第二天升旗仪式万无一失,再做最后一次试验。但万万没有想到,一直运行正常的升降开关,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故障。

他们以一面代旗,安装好后,按动升降开关按钮,这块红布徐徐地向上升起,但红布升到旗杆顶部后,马达却没有停止运行,把这块大红布绞到旗杆顶的滑轮里,马达不能转动,旗子也退不下来。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全部拆除,人上不去,无法修理。

林治远、梁昌寿感到事关重大,心急如焚。建设局局长曹言行、副局长赵鹏飞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看完现场,弄清故障原因后,赵鹏飞迅速与消防队联系,请消防队火速增援。消防队运来了云梯,升起后仍差几米够不到旗杆顶,大家更加焦急了。见此情景,赵鹏飞又找来能熟练搭棚彩的兄弟二人。兄弟两人来到旗杆下,毫不犹豫地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云梯顶爬到旗杆顶,把那块大红布取了下来。此时,市长聂荣臻和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也到了现场,对故障进行了分析,并责成有关人员检查时一定要细致,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

林治远、梁昌寿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他们从头到尾,对每一部位、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修理。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才确认国旗升降设施没有问题。但为了防止意外,经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同意,林治远安排梁昌寿守候在旗杆下面,准备万一毛泽东按动电钮时国旗升到顶还不停,便立即切断电源。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诞生了。

这天,林治远奉命在开国大典升旗时,站在毛主席身旁协助升旗工作。升旗电钮设置在一个三脚架上,林治远经工作人员指点,把三脚架放在毛主席将要站立的地方。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登上天安门城楼。3点整,历史性的时刻来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

这句话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赶紧小声提醒道:“请毛主席升国旗。”林伯渠又大声宣布了一次,增加了一个“国”字。

毛泽东听到“请毛主席升国旗”后,便大步走到升旗按钮前,用力地按动了电钮。

那面巨大的国旗缓缓地被蓝天搂在怀里,定格在22.5米高的白色铁杆上。

2.6广场上的第一支礼炮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这一天,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庆典的第一项仪式是鸣放礼炮。为保证完成礼炮鸣放任务,新中国第一支礼炮队紧急筹建,短时间的强化训练后,于庆典当日,排列在天安门前1949年8月,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庆典工作进入了倒计时。按照日程安排,10月1日庆典的第一项仪式要鸣放礼炮,但当时我军尚没有自己的礼炮队,为此,迅速组建一支礼炮队成了当务之急。

阅兵庆典指挥部,经过商议,决定将组建礼炮队的任务交给华北某炮兵部队。

新中国成立前的炮兵部队,所拥有的火炮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其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有美式、德式、法式、苏式,也有中式。因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为此,决定采用中式山炮。冲式山炮是一种步兵伴随火炮,炮身短、口径小、重量轻,同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确定礼炮的炮种之后,便开始挑选队员。鸣放礼炮,是开国第一次,也是举世瞩目的事情,为此挑选礼炮手极其严格,其条件是政治必须合格,身体素质要好,技术要精湛,现时表现要突出。

炮兵排长冯福祥,入伍十几年里,立下大小战功十多次,在抗日战争中,用7发炮弹击毁日军三座水泥碉堡,他第一个被选中。

几天之后,经过严格地挑选,300多人的礼炮队组成。

时间紧,任务急,刚组建好的礼炮队,立即集中到北京北苑基地进行训练。为确保训练的安全,礼炮弹头全部卸掉,只留下炸药。这样的礼炮弹,打出之后,只发出响声,但不会伤人。

这支礼炮队由108门山炮组成,分为两组。至于为什么是54门炮一组?有人说象征中国当时有54个民族,有人说另有涵义。一时间众说不一。

关于大典中鸣放的数量,毛泽东说:“开国大典的礼炮要鸣放28响。”他叫大会筹委会的唐永建起草个说明。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礼赞。

礼炮队的训练是艰苦的,所有队员每天都是头顶星辰而出,日落西山而归。54位装填手要在同一秒把炮弹塞进炮膛,54位拉火手要同时拉火。必须保证28发无头炮弹在二分半钟全部炸啊,难度确实很大。

在礼炮队训练期间,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参加开国大典部队的训练十分重视,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聂荣臻司令员等领导人曾几次到北苑,检查训练情况,当他们得知,队员们对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演练,有的动作甚至进行了几千次、几万次的操作时,高度评价了他们,夸赞他们练得好,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万无一失。

礼炮队的队员们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艰苦的训练后,操作动作达到整齐划一,每门礼炮发射炮弹的速度从最初的每分钟5发,提高到每分钟15发!

1949年9月20日,政协开幕式,礼炮队首次亮相,晚上7点整,轰!轰!轰54门礼炮,迸射出54团红色的火球,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

1949年9月30日清晨,礼炮队将108门山炮自东向西地摆在了前门东侧的空地上。这是按指挥部的要求,再一次进行实地演练。礼炮队员们从礼炮的摆放位置、到规定时间内装填炮弹、引爆动作等都进行了反复校对和测试,直到检查合格后,才收炮。

10月1日上午,108门山炮背向天安门,炮口向南,一字排开在礼炮场上。

为了防止火花散落,卸掉弹头的炮弹口被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礼炮手们把炮弹擦了一遍又一遍,整齐地码放在山炮的后侧。

此时,天安门广场,已是鲜花和彩旗的海洋,30万军民聚集在这里,迎接开国大典庄严时刻的到来。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首长登上天安门城楼。

3点整,开国大典开始。

毛泽东走到城楼正中,亲自按下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第一响礼炮鸣响了。炮声震天撼地!这炮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两分半钟,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端,第28响礼炮刚好结束。没有漏响,没有哑炮,没有前后不一。

共和国年轻的礼炮队,出色地完成了共和国开国庆典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出色完成,凝聚了礼炮队员们辛勤的汗水。

2.7两套阅兵方案

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举行阅兵的设想,在1949年的7月底就明确了,参加阅兵的部队陆续赶到集结地点,开始分列式训练。而开国阅兵的地点,此刻还在讨论之中。

华北军区司令部拟定了两套阅兵方案。

第一方案,是在城里天安门广场举行,受阅部队成检阅式队列立于天安门东西两侧。第二方案,在西苑机场阅兵。两套方案都附有一张部队位置及阅兵进行路线的详图。

两套方案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天安门阅兵,优点很多,它地处市中心,领袖、军队和群众水乳交融,场面可以搞得轰轰烈烈。最主要的是阅兵台可以采用天然地形——天安门城楼。而且天安门周围公路四通八达,很容易集中分散。但是,天安门阅兵的缺陷也是无法弥补的,当日的城市交通要中断4小时以上。那时长安街远没有后来这么宽阔,只能横排通过步兵的十二路纵队、骑兵的三路纵队和装甲车的两路纵队。

西苑机场跑道很宽,没有阻断交通的后顾之忧,已经有了一次阅兵的经验了。华北军区为了欢迎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在这里举行了一次万人以上观看的检阅式。但是,在此阅兵也有不妥之处。这里没有检阅台,应付临时性的小场面检阅还凑合,要举行开国盛会就必须搭三两个坚固高大的看台,工程大、花钱多不说,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安门壮观。另外,西苑机场距市区较远,数十万群众来回困难,不易参加,对扩大人民解放军的影响是个大损失。从阅兵部队来说,也只有一条跑道可以进退,极不方便。

从华北军区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论证者的天平明显倾斜于第一方案,即在天安门阅兵。这份报告在党中央的办公桌上,度过了17天。

开国大典的日子一天一天接近,周恩来权衡再三,终于下决心,用毛笔签署了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荣臻)担任,阅兵司令员请朱德同志担任。

周九二阅兵在即,周恩来想起了南苑机场的那支为保卫政协会议、保卫北平安全和准备去解放台湾的刚刚成立的飞行队。如果我们的飞机也能飞一下该有多好啊!

194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组成。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有作战能力的飞行队。

9架野马式P——51型美制战斗机高昂着头颅,一字排列在南苑机场。

这种飞机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性能最佳的战斗机。

几位P——51战斗机的飞行员正躺在停机坪飞机的翼翅下,眯起眼睛看着天。

自飞行队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到达这里,为保卫北平不停地飞行。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倦意。

两辆吉普车由远而近,在他们的面前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聂荣臻司令员以及航空局局长石伟等人微笑着走下车来。

他们是来看飞机和飞行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经典诗文集-桃花扇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70年,2010年12月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被称为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经他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
  • 五万言

    五万言

    《五万言》是一本丰富而充满智慧的书,也是韩东的首部言论集。所谈及的内容从诗歌、小说、电影的创作,到关乎人生、社会、哲学的思考,到对艺术、命运、时代的反思,无不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爱。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由一路开花编著的《总有些青春要辜负》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丁玲全集(1)

    丁玲全集(1)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易烊千玺:飞鸟海鱼何以故

    易烊千玺:飞鸟海鱼何以故

    【新文已发:《易烊千玺:千与千寻故人归》因为淡圈,更文少只胜少,望周知】想起第一次,岁月静好,夕阳西下,如果她提前掉头走,如果他不再多看一眼,那么,飞鸟和海鱼相遇的意外,或许永远都不会发生。飞鸟和海鱼的爱,超越天空和海洋,但他愿意跨过天空和海洋去爱她。“风在哪,蒲公英就在哪.海豚在哪,海就在哪.飞鱼在哪.海鸟在哪.你在哪,我就在哪.”倾注一生,爱其所爱,无怨无悔.
  • 乱世十二

    乱世十二

    这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着人类以及妖怪,恶魔,魔法师,天使等……在这里分为十大神秘联邦以及五大灭神联邦。他们分别为保护人类和骚扰甚至涉杀人类……从名字就看出哪个是正哪个是邪。也可以说,这是一场无限制的战争……轮轮回回,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为人不知道的秘密,就让他(她)帮我们揭晓吧。
  • 大学不大

    大学不大

    这本书,我想写大学的生活,是生活,包括学习爱情理想生存。
  • 火影之长发绾君心

    火影之长发绾君心

    【有宅斗倾向】【人物崩坏迹象】嫁给他的第一天起绾月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不会安静到哪里去,却不曾想是这样的。读者交流群:904712488
  • 城主太猛了

    城主太猛了

    城主大人,你的城有多大?心有多大,城就有多大!城主大人,你的心有多大?天下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 青鸿剑仙

    青鸿剑仙

    仙路漫漫,大道苍茫。九域神州,任我逍遥。紫云少年陆恒得青鸿遗宝,机缘巧合下踏上仙路。入宗门,拜仙师,青鸿一剑断乾坤。斩邪魔,夺机缘,万法通天破苍穹。且看少年陆恒如何步步为营,笑傲神州,登上那虚无缥缈的仙界之巅。
  •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一夜缠绵,却是个素不相识的陌生男人。她恐慌之下落荒而逃,以为会就此别过再不相见,却不想,这个男人竟然再度出现......恩怨纠葛、爱恨情仇一旦开始上演,也就意味着她彻底对眼前这个男人缴械投降。这怎么可以!她,绝对不会被这个男人吃定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相信你会到达明天

    她们是华语媒体中最炙手可热的女主播,对于经常在电视屏幕里侃侃而谈、风姿绰约的她们,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她们从默默无闻的青年成长为优秀女主播的艰难和她们在幕后的奋斗与艰辛,却知之甚少。本书将为你展现柴静、董卿、侯佩岑、谢娜、柳岩、朱丹、阿雅、王冠等18位魅力女主播不同于荧幕前的别样生活,展现她们身上的正能量,带给读者追逐和实现梦想的希望、勇气与力量。
  • 平平无奇小美女

    平平无奇小美女

    新晋小生深夜发文疑似和女星林时月恋爱中!林时月V:也不红,倒是爱蹭我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