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400000068

第68章 新中国的象征(3)

1949年7月4日下午3时,第6小组第1次会议在整修后的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会议由叶剑英主持。会议决定: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名义向全国公开发布启事,征集对国旗的意见和图案,由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3人草拟征集条例送筹委会批准;设立国旗图案评选委员会,并由叶剑英、廖承志、李立三、郑振铎、张奚若、蔡畅、田汉、翦伯赞等8人组成初选委员会。

7月上旬的一个晚上,为筹备新政协忙碌了一天的周恩来,回到住所时已是凌晨3时了,他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等他签发的关于征集国旗图案设计征稿启事清样,立即坐下审阅起来。这份200余字的征稿启事,周恩来改动和增添了14处之多,可见他对这份启事的重视。7月10日,征集启事送新政治协商筹委会批准,7月14日送至各大报社。

1949年7月15日至26日,《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新民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等各大报纸连续刊登经周恩来审批、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批准的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国内其他报纸、香港及海外各华侨报纸也及时作了转载。启事原文如下:国旗,应注意:(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为主,可用其他配色。启事中提出了拟制国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并拟定8月20日为截止日期。

拨动亿万人心弦的启事一经发出,举国上下涌起热潮。东西南北各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在心中想象着,描绘着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在那些把自己对祖国一片深情和赤诚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的人们中,既有各党派的高级领导人、人民军队的将军、著名艺术家、学者,也有普通军人、工人、农民、学生等。朱德和驰名中外的学者郭沫若、艾青等都亲自设计了国旗图案。投稿地区以东北、北平、上海为最多,遍及全国各省区。未解放区也有不少稿件经新华社香港分社转来,个别的也有从未解放区经邮局邮寄的。

在世界各地,千千万万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和港澳同胞,也纷纷把他们对祖国新生的无限喜悦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深情憧憬,溶人彩笔,精心绘制出一幅幅国旗图案设计稿,飘洋过海,寄到北平。也有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朝鲜等国寄来的,甚至从美洲还寄来了23张图稿。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到当年8月,仅一个多月时间里,筹委会第6小组收到的应征国旗图案多达2992幅。这一幅幅设计稿,饱含着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对新中国的衷心拥护和殷殷关切之情。

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国旗初选委员会的成员们,既充满自豪感,也深感责任重大。为选出最充分表达全国人民共同心愿的图案。8月中旬,他们在北京饭店413号房间设立国旗图案选阅室,分类陈列全国应征来件,认真审阅挑选;从8月22日至9月14日,第6组先后4次召开会议以及若干次座谈会,尽量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经过第6小组成员和评选委员会专家们的反复商榷讨论,将应征稿件大致分为四类并提出初步意见。

第一类,镰锤交叉(有的称为镰刀斧头),并加五角星的。这一类数量最多,其中还有变体,如镰锤有国际式与中国式。此类图案开始赞成的人不少,如陈嘉庚先生就专门设计了中国式的镰刀斧头图案,他还说,中国有中国式的镰、刀、斧头,不能因苏联用了,我们就不用。这是最好的代表工、农建国的图案,许多来稿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但这一类无论其形式如何变换,大家觉得仍有模仿苏联国旗的感觉。

第二类,为嘉禾齿轮并加五角星或不加五角星。这一类,大家认为在形式上难以配合得当,不够美观,且画面构成复杂,与“简洁”之旨不符。

第三类,以两色或三色之横条或竖条组成旗面。在左上角或中央置镰锤或五角星或嘉禾齿轮。这一类,大家认为一半模仿美国国旗,一半模仿苏联国旗构思设计,也不足取。

第四类,旗面2/3为红色,1/3为白、蓝、黄各色,并加有红色或黄色的五角星。其变化则为红色旗面,加黄色长条一道或两道,代表黄河和长江等,五角星位置也各有不同。这一类,多数人认为美丽大方,寓意也好,可供挑选。郭沫若、朱德都设计过这两类图案。

经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前三类图案不合国体不能采用,比较可供参考的只有第四类。为了更广泛地征求意见,评委会从应征稿中精选出38幅图案,并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把这38幅图案编成一册《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每幅图案编号并附解释词,但不写明作者姓名,以避免因人选图的偏见。

评选国旗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大多数人一开始就比较倾向于选择复字第32号五星红旗图案,但又觉得周围四个小五星分别代表四个阶级的提法不妥。

还有不少人对旗面左上方一颗大五角星、中间加一条黄杠(代表黄河)或两条黄杠(代表黄河、长江)的图案表示出很大的兴趣,认为这样的图案设计颇具民族特色。但是,反对的人也不少,而且还很强烈。反对的理由是:祖国南方尚有一些地区正待解放,中间加一条或两条黄杠,容易误解成南北分裂的含义,不能体现祖国统一,因此不宜采用。

在毛泽东主持讨论国旗的座谈会之前,张治中来到毛泽东的住处。他是国民党政府的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当双方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为国民党政府拒绝后,他留在了北平,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政协一届会议。

闲谈中,张治中问毛泽东: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国旗图案,你的意见呢?

毛泽东说:我同意一颗星加一条黄河的。

张治中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坦诚直言:我反对用这个图案,红旗是代表国家和革命的,中间这一杠,把红旗劈为两半。不变成分裂国家、分裂革命了吗?同时,以一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像孙猴子的金箍棒。

毛泽东说: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不少人很主张用这一图案,并且也举了很多的理由,我再约大家来研究。一定要选一幅让大家都觉得满意的。

9月25日晚上,中南海丰泽园内灯火通明。毛泽东、周恩来召集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治中等8位代表协商讨论国旗等问题,他们带来了与会代表的各种不同意见。毛泽东对评选委员会精选送审的多件国旗图案设计草图,逐一细细晶阅后,环视一遍在座各位,讲了张治中对一星一河旗的意见,然后,郑重地说:反对采用一道黄杠加五角星的图案的在大会里只占1/4到1/3,要通过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样不够圆满,我们一定要选一幅让全场一致通过的才好,大家再想想。

接着,他说:我们脑子里老想在国旗上标出中国特征,因此,画一条横杠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的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特征,苏联国旗上的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哪一国都可以有同样的斧头镰刀;英美等国的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征。代表国家特征可在国徽上表现出来。

具有艺术家眼光的田汉几次从这张五星红旗的设计图稿前走过,又几次恋恋不舍地转身回去端详。也许是心电感应,他总觉得这面五星红旗眼熟。中国的国旗就应该是这样子。

田汉终于举起这张薄薄的纸片,大声对毛泽东说:“很理想的画面,只是上面的镰刀斧头是否必要?”

这是一幅毛泽东接过图稿,眼睛一晃:这张不错,不错,镰刀斧头可以去掉。

座谈会上,大家终于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五星红旗作为国旗。

但是,一些人就五颗星的书面解释提出一些问题。如果说四颗星代表四个阶级,恐怕不妥。假如将来进入社会主义,国旗不是又要改了吗?有3个人都是这种意见。“那我们把说明改一改,不说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毛泽东说“我看这个五星红旗好,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毛泽东的高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梁思成说:“五星红旗图案很好,多星代表人民大团结,红底代表革命,表示革命人民大团结。”

在政协最后表决国旗图案时,前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邵力子站起来发言说:图案设计我没什么意见。但是,大星小星的提法有些不合适。中国语言上,小星被称作姨太太的,这不好。立刻有人提议把小星二字可改为小五角星。这时,全场热烈鼓掌通过。其余的代表也发表了各自关于国旗图案的不同意见,议论最多的还是邵力子关于小星的提法。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不懂古文的人不知道,知道的人并不多。大会还是通过了这面国旗,只是避开了小星的提法。

至此,再也没有什么意见了,只等表决。

9月27日,新政协继续举行大会,周恩来主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国都、纪元、国旗、国歌方案,表决前,由沈雁冰作关于拟制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报告,并将五星红旗图案展开在主席台上,大家热烈鼓掌,并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图案各项提案。

当天,大会的一位同志来到美术供应社,把一份五星红旗图案和制作要求交给了赵文瑞。要求她在政协大会闭幕前,制成这面五星红旗。

刚刚从家庭妇女成为工人的赵文瑞,是这次美术供应社参加怀仁堂布置工作的,她被分工制作窗帘和台布。她的缝纫技术是很好的,在过去苦难的日子里,缝补浆洗是她求生的本领。那些年,她吃住全在那一台缝纫机旁,没日没夜地踩机器,扎窗帘和台布。

为了合格的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赵文瑞从前门外瑞蚨祥绸布店买来大幅的红绸料和黄缎料。按照尺寸,她用黄缎子剪出两颗大五角星,八颗小五角星,精确地贴在大红绸面的正反处。五角星对齐以后,赵文瑞开始了缝制。因为没有大桌面,她就趴在地板上,一针一线密密地缝起来。

这时,离开政协闭幕只有48小时了,赵文瑞困了,仍一针一线地走着匀称的针脚。稍不留神,刺破了手指,一滴血珠渗进红布。9月30日下午1点,第一面五星红旗终于缝好了。工作人员直接把它送到怀仁堂会场。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闭幕式上,主席台的一侧走出3个军人,他们在主席台上撑开一面特制的五星红旗。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毛泽东和六位副主席庄严、肃穆地站在国旗前面。

会后,报纸上公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案》:“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底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图案的原设计图大五星中有镰刀斧头,经讨论删去。关于国旗象征的说明是根据毛泽东讲话记录写的。国旗制法说明,原稿说这个星对那个星,弄得很复杂。周恩来要胡乔木、梁思成和彭光涵重新写制图说明,使人看了就能制作标准国旗。国旗制作说明是梁思成改写,胡乔木修改定稿的。9月27日通过后,即向全国发出。《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国旗制作说明》。说明中这样提到: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四颗小五角星均各有一个尖正对大五角形中心点。说明规定了国旗的形状、颜色和通用尺度。这个制作说明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1990年6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经讨论,此制作说明作为国旗的标准制作说明。在公布的《国旗法》上,该说明被法律明文确认为标准制作说明。

3.2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人们或许会以为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美术大师,其实不然。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报道经济新闻的人。他叫曾联松,历任上海市一、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委,1987年离休。

曾联松原籍浙江瑞安,少年时代酷爱书画,写得一手好字。但他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贫穷落后的悲惨境况,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去攻读理工,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是,他天真、幼稚的愿望,在旧中国根本行不通。于是,他又发奋攻读经济。曾联松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他眼见祖国倍受列强蹂躏,金瓯残缺,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真是心如火焚。“九·一八”事变后,他曾和爱国学生一起,走上瑞安街头,宣传抵制日货。1935年,又在南京勇敢地参加了响应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集会游行,并且在党的引导下,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过军阀割据、外侮入侵以及白色恐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挑起内乱,把中国人民投入到水深火热之中去,对此,曾联松恨之入骨。所以,当解放战争取得了一个个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是多么激动和兴奋啊!上海解放后,曾联松天天到街头参加群众联欢。

《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后,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诞生了,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国旗,新中国的国旗,应该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傲!他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他在谈到当时心情的时候说:“建立新中国,一直是萦回在我心头的愿望,一经看到她如旭日东升般展现在面前时,我能不为之兴奋吗?因此,当我从7月份的报纸上读到全国政协筹委会关于征求国旗的通知之后,即埋头于设计之中。”他说:“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从事美术设计的,当时之所以不量力度德,亦不计工拙,想到去设计国旗图案,实在是一种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一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使然。”

曾联松为设计图旗图案夜以继日,他反复琢磨《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国旗图案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既要包含各种特征,又要做到庄严简洁,因此要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兰时的上海,正值7月的酷暑季节。曾联松伏案挥汗如雨,常常废寝忘食。但是,画稿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曾联松仰望群星闪烁的天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吗!

同类推荐
  • 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梁平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跟随梁平的笔端,我们沿长江、嘉陵江溯流而上,一路奔跑、沉潜、翱翔,同他的爱与恨,他的愤怒与期冀、疼痛与愉悦同频共振。重庆,这是生养梁平之地,更是造就梁平之地。在他轻灵如诗的文字中,我们仿佛得见他锥心泣血的笔墨、响遏行云的呼号、掷地有声的追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他关乎大悲喜和大彻悟的哲学问道,是他寻求死之尊严与生之庄重的心灵追索,答案不言自明。
  • 天下第一楼

    天下第一楼

    本书是著名编剧何冀平的剧本集,收录了她有代表性的两部剧作—— 《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天下第一楼》主要讲述了名噪京华的老字号福聚德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危机四伏的福聚德在掌柜卢孟实的苦心经营之下逐渐有了起色,但最终还是在东家两位少爷、员工、官府等内外逼压下走向了衰败。《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至今演出五百余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保留剧目之一。同时,《天下第一楼》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的专著。“命题”与“范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主要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内涵及形式特征。古代诗文词赋小说戏曲及书画等各体文学艺术理论中都有大量的命题。本书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索,力图全面阐释古代文论命题之性质、特点、功能及当代价值。
  •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传奇梦幻系统

    都市传奇梦幻系统

    流星闪烁,机缘天降,巧合无双,林峰,一个普通的房产中介,得到遥远星系的梦幻系统,从而高歌猛进,一飞冲天,成为一代传奇,社会上的名流,世界性质的富豪,隐秘世界的强者,成为这个时代的标杆,成为了一个永久的传奇,腹黑,冷酷,无情,护短,一代都市传说就此起航......
  • 问道鸿蒙天

    问道鸿蒙天

    大道歧路,直通于天,此道至难,有进无退。纵使道旁风景独好,亦当目不斜视,一心大道。然则行于大道之上,终有英豪令人心折,面对此等人物岂能不止步观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个少年站在山顶看向天穹:我要做天下的止观峰!天下修士,为我止步而观!
  • 养兽成妃之妖夫绝宠

    养兽成妃之妖夫绝宠

    她是新世纪展露于世界头角的符术师,却因为一支神之符笔穿越异世。本想做一只无忧无虑的小可爱,却没想到还碰上了一个大妖孽,偏生要将她绑在他身边!诶诶,好像有些不对,这大魔头怎么对她这么好呢?那好吧,她也勉为其难地喜欢你一点吧~看夫妻二人携手杀烧抢掠,做一对逍遥快活的小祖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的我在末日

    无敌的我在末日

    单身汪高峰直播时被金手指砸晕,醒来已是世界末日。面对铺天盖地的丧尸和变异动植物,高峰内心丝毫不慌。因为,我已经无敌了啊!
  • 美男过来kiss一下

    美男过来kiss一下

    一个女生怀有目的的来到人类世界,却阴差阳错的遇到了他。本来,他也是心怀鬼胎。可是,他们都不知道一个词,日久生情。本是假意,却成真情。两个人又该如何面对家族,面对未来?
  • 重生穿越司

    重生穿越司

    想要弥补往日的遗憾吗?想要报仇虐‘渣夫’‘狠三’吗?想要幸福一生吗?感觉生活无趣,想要重拾激情吗?来重生穿越司吧!只要你在重生或穿越时改变世界发展,便可开辟新的世界,属于你的世界!这里奖金有长生不老、有力量强大、有过目不忘、有美丽到完美无缺……你还在等什么?重生穿越司——最好的选择!你值得拥有!废章里面的,都别看啊~~~~写了十多万字,冬末发现那会儿写得BUG多,还漫不经心的。所以决定重新写。直接看下面的现代篇哈~~看了别忘了收藏一个。看冬末这么有诚意的十多万字都推翻重写了,就知道冬末对这文有多心诚了。直接废十多万字的诚意,保证此书不烂尾不坑。爽文风格。爱爽文的亲们,不要大意的跳坑吧~~
  • 火影之苍叶流火

    火影之苍叶流火

    叶轩穿越成鸣人,临死前的父母寄托了火的思念,驰骋在忍界之中,凄厉的黑暗终有一天会被火焰照亮。本文依旧以鸣人为主角,走修罗路线。
  • 忆昔君初纳采时

    忆昔君初纳采时

    她是王爷小女。他是一朝太子。他们拥有相同的姓氏。他们年少相识,相知,相恋。作为皇帝,后宫只她一人。他曾深情缱绻,为她做只属于她一人的诗。奈何命运弄人。忆昔君初纳采时,与子成说作比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