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2400000012

第12章 北平和平谈判(3)

李德邻之举动,不符合政党政治之程序,因他事先并未经中常会讨论亦不符合宪法,因我国宪法有责任内阁制的规定,行政院应向立法院承担责任,总统之决策,就经行政院协商同意。哲生兄,南京已在中央炮口威胁之下,为安全起见,我已决定将中常会迁至广州办公,你亦可考虑将行政院南迁,请立夫考虑将立法院也南迁至穗。

孙科得到蒋介石这一指示,当即将内阁要员邀集于沪,并议决于2月4日,行政院迁广州办公,身为代总统的李宗仁对此一无所知。一时间,中华民国出现了“一国三公”的局面。

2月5日,毛泽东发表文章讥讽道:这个所谓“政府”究竟还存不存在呢?它是存在于南京吗?南京没有行政机关。它是存在于广州吗?广州有行政首脑。它是存在于上海吗?上海既没有行政机关,也没有行政首脑。它是存在于奉化吗?奉化只是一个宣布“退休”了的伪总统。

同一天,中共发表声明,宣布不承认南京政府。

李宗仁心烦意乱,当即打电话给白崇禧抱怨道:“键生,我这总统怎么当?命令不行,用款不着,调后不应,今府、院分裂,便使和谈无以进行,中共对我也失去了耐心,如何是好?我看解散孙科内阁,重组行政院的好!”白崇禧道:“德公,你的难处我知道。你看了第六期《中国新闻》没有?那上面有篇文章,名曰《评孙科组阁》,文中析说,孙内阁以举党一致自诩,号称巨头内阁,它却偏偏没有桂系中人,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蒋氏引退前的有意安排。

他怎会让我们轻易推翻?京沪数十万大军是他的,孙科在广东又有势力,当此大局重危之际,我们当急谋与广东军事领袖至诚合作,轻易决定宁、粤分裂,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我觉得德公应采取以柔克刚之策,以虚怀若谷之举,争取舆论,分化蒋、孙势力。只要把广东军事领袖争取过来,则孙内阁不推自倒。”

李宗仁表示赞同,遂派黄绍癝赴广册游说,与余汉谋、张发奎、薛岳等人握手言欢,李宗仁并任命刚从海外归来的粤籍将领李汉魂为总统府参军长,并为与粤军将领联络的热点人物。蒋介石虽对李宗仁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幸灾乐祸,但对于李的分化活动,也不敢忽视,他命陈立夫急赴广州。此前,孙科已遵蒋命,任命张发奎为陆军总司令。

陈立夫到广州后,即与孙科密商,邀请立法委员克日南下到穗赴会,凡愿赴穗之立委,每人送船票一张,美金100元,抵穗后每月可领取300港币之特别津贴。李宗仁见情势日紧,遂决定出马,纡尊南降。不过考虑到国家元首的名分,遂美其名曰“南巡”。

关于李此行目的,当时舆论评析道:报纸载南京20日电读称“据李代总统亲其计者,李氏因在京久候孙院长不至,而且外界谣传纷纭,为安定大局计,决定亲自赴穗,移驾就教,以消释各方误会”而外国记者报导其秘密与部院开会及内阁改组酝酿有关;苏联通向社南京23日电:“立法院下届大会正式事程序虽尚在准备中,但其最先可讨论者,即为第一检讨阁政情,要其辞职。第二,请令政府机关返京,”于是得出客答案:李宗仁此行南巡主要目的是对穗方进行南心运动,表面劝行政院返京,实际上乃压迫孙科下台,桂系要主行政院,使蒋实力分离。

2.3可笑的南巡

2月20日,李宗仁纡尊南降,在广州天河机场受到粤方军政显要非比寻常的热烈欢迎。李虽立尊总统,但态度谦恭,对孙科尤甚,左一个“拜望孙院长”,右一个“务请返京主持一切”,使孙科极为尴尬被动。在作完官场应付之后,满面春风的李宗仁在众人簇拥下驱车来到薛岳官邸,与张发奎、余汉谋、薛岳等粤籍军要“叙旧言欢”。

次日,正逢昔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做寿,李借机前往庆贺,手书“如冈如陵”寿屏了幅。陈济棠自三十年代割据面被蒋搞垮后,只在抗战时出任过一届农林部长,时只存国民党中委一空衔。陈虽羽翼被剪,实权被夺,但在粤仍为一元勋人物,粤将余汉谋、徐景唐、李扬敬、李汉魂等都出其门下。

李宗仁看准了这一点,在急需联络粤系人士,收揽广东势力时,当然不会放过促陈出山的打算。于是贺寿之余,李、陈闭门深谈,对华南防卫、陈氏出山作了一个完满的决定,也即请陈接任李汉魂遗缺,出任海南岛行政长官,陈也慨然应允“勉任艰巨”。其他将领如张发奎等一向与蒋有矛盾,在倾向上与李宗仁极易合拍,余汉谋、薛岳等虽与蒋关系较深,但这里除了蹲在广东,已再无别的出路,既然李宗仁已成了“代总统”,将来时局如何演变,也未可知,维持住与桂系的关系对他们有益而无损,故李宗仁莅穗两天,瓦解孙科在粤势力的工作进行得颇为顺手,拿李幕的话来讲即“大有斩获”。

孙科原以为自己在广东根基深厚,但经李这一“降尊纡贵”后,粤方舆论已显然对己不利。粤籍大员纷纷附和李议,要孙返京。在这“委婉劝陈”包围之下,孙科不得不向李低头,答应要把行政院搬回京城。李宗仁粤行大功告成,带着衣锦还乡的心情,于出巡后第三天就由穗飞桂,在家乡桂林享受一番“万人空巷,欢声雷动”的殊荣。继而又飞长沙,与程潜作一短暂晤面。尔后,结束了他任代总统后的第一次华南几省的巡视,于25日返京。

李宗仁这次为期5天的南巡,自觉收获巨大,故相当得意。本来李就有改组孙内阁之想法,只是时机不成熟。如今孙科有了粤援,倒阁水到渠成。因此在孙科未返京之前,在李宗仁默许下,立、监两院就开始了对孙科的群起责难,孙抗命将行政院迁穗固是质询重点。待孙科灰溜溜从穗来京后,又受立、监两院鸣鼓而攻,指责为“和平之障碍”、“民国以来最恶劣无能之内阁”在一顶顶接踵而至的帽子下,孙科被扣得毫无招架之力,自知已无法保持其行政院长地位,乃于3月8日向李宗仁提出辞呈,孙内阁就此倒台。

孙科内阁垮台,行政院迁回南京,表面看来似乎是李对蒋的一次胜利,其实并不尽然。当初蒋介石怂恿内阁南迁,目的主要在于给李制造些麻烦,警告李宗仁在和、战问题上不致脱离其掌心走得太远。孙内阁迁穗后,舆论对孙不利,对蒋幕后指使也有责难,蒋怕激起掣肘之目的已达到,见好就收,乃转换一副面孔,示意阎锡山出面“协调府院矛盾”,并暗示:继任行政院长人选让李自行决定。蒋这一推一拽,只为达到一个目的,让李乖乖听其指挥。李宗仁明知如此,但一时也无法摆脱蒋的控制,只有慢慢在削夺、分化蒋系势力上下功夫,于是在物色行政院长继任人选上,李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与白崇禧几经磋商,最后选中了何应钦。

李、白之选中何应钦,乃是想利用何来“潜移东南,默化中枢。”因何在黄埔系中渊源甚深,不少蒋少干将乃何之学生。然何虽素称蒋的人,但他们两人间,经常有某种冲突和意见。另外,何在关键时刻并不完全与蒋一致。且何在黄埔系中与陈诚矛盾极深,而与桂系李、白比较接近,历史上还有过合作奋斗的经历,李、白邀何主持行政院,既可借何为中间力量,黄埔系军人亦有所控制。

3月9日,李宗仁亲赴上海,敦请何应钦接受提名。何应钦,敬谢不敏,急得李连声道:“敬之老弟,还记得在十六军时你我在南京合作奋斗的历史吧!敬之老弟,那时蒋先生辞职啊,可是你我合作奋斗,终于取得了龙潭大捷!现在,历史正在重演,蒋先生又辞职了,南京再度重危,当你以前的朋友孤立无助时,你能无动于衷吗?”何应钦态度有所缓和,说:“最好听听蒋先生的想法。”李宗仁忙道:“好好,请吴秘书长这就打电话去。”当下,吴忠信拨通了溪口的电话,蒋答道:“让德邻弟自己安排一切,我是个退休的人,还能说什么呢?”何应软得此回答,不寒而栗,道:“你,你还是让我远离政界的好。”

德公,我求求你,求求李宗仁不允,又对吴忠信说:“礼卿兄,辛苦你去趟溪口,请求蒋先生为敬之老弟说几句话。”吴忠信地是从上海飞赴宁波,转车至溪口谒蒋,向蒋作了汇报,蒋深知何应钦其人,相信何的出任不仅不全让桂系夺了他的部队,相反更有利于他对李、白的控制。于是在何受李、白邀,却战战兢兢不敢拜命时,蒋反而作出劝何组阁的表示,于是何立即提出要以蒋之亲信黄少谷当行政院秘书长,实际欲以表示自己愿接受蒋的监督。即便如此,在立院临时会议正式通过由何出任行政院长的当日,何回到家中即有其贵州老乡谷正纲“恭候”多时。

此君为拥蒋之死硬分子,蒋“引退”时曾痛心嚎啕,又对张治中拍案高骂,现来何这里声言要与何“好好谈一谈。”在蒋如此关照之下,何应钦对蒋奉命惟谨,动辄向蒋请示,不敢越雷池半步。李宗仁交办的事,何内阁却无一实现。如李宗仁向行政院提出免去参谋总长顾祝同职务,由白崇禧继任,并提出要蒋把运到台湾去的大量黄金拿出部分支配时,何则首先向蒋请示。溪口的复电为:“参谋总长顾祝同不能动,白崇禧千万不可用,台湾金子李宗仁不能管。”何接电当然不敢违命。为此,白崇禧愤而怨何“为人懦弱,没有魄力。”何反唇相讥说:“你们不怕同蒋介石闹翻,我却不能这样办。”何如此怕蒋,怎能指望他在将、李之间起什么积极作用。李、白原欲以重组新阁分化蒋势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

3月20日,李宗仁把何应钦为首的内阁名单提出交立法院审批,立法院以209票对30票通过。

3月24日,何应钦率内阁成员宣誓就职。当天,召开行政院临时院会,通过了和谈代表团成员名单,李宗仁在稍稍安定了后院之后,便急匆匆地打出一张也是惟一一张能对蒋有威胁力的牌,与共产党谈判。

3.北平和谈中的南京政府

在国民党、李宗仁、共产党、中间势力之间有一个神秘的穿梭人物,他就是桂系的立法委员黄启汉,他最近披露了许多北平和谈的密事:1948年底,李济深让黄给李宗仁、白崇禧转一封信,让他们与美蒋分手,与共产党合作。开始,李、白未置可否。后来,李、白觉得此机可用,便派黄启汉左右联系,并一度接受包括“惩办战争罪犯”在内的中共八项和谈条件,其目的有二:一是拖延时间,延缓中共渡江;二是利用惩办罪犯一条逼蒋出国,以便桂系一统天下。这就是李宗仁和谈有腹稿,这是一条缓兵之计。

3.1李济深给白崇禧一封密信

1948年12月22日,他找到佳系立法委员黄启汉,对他说,李济深曾写过信托人带给李宗仁和白崇禧劝他们认清形势,同蒋介石决裂,向人民靠拢,但均未得复音,也不知道他们收到信否。李问黄启汉可不可以带他的一封信到武汉去见白崇禧,争取他起义。黄启汉听了很高兴,立即答应愿意去试一试。李济深当即拿出一小块白绫条子,上面写好了他给白崇禧的亲笔信,嘱咐黄启汉妥为收藏带去。此时,白是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在武汉一带指挥着批一兵团陈明仁、第三兵团张淦、第十兵团徐启明、第十一兵团鲁道源及第十四兵团宋希濂等部队共约40多万人。李济深写给白崇禧的亲笔信原文如下:

健生吾兄勋鉴:

革命进展至此,似不应有所徘伽观望之余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至所望于故人耳。革命原是一家,革命者不怕革命者,望站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立场,依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反独裁、反戡乱主张,赞成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联合政府,立即行动,号召全国化干戈为玉帛,其功不在先哲蔡松坡之下也。详情托黄启汉面陈。

专此即颂筹祺。

弟李济深上

2月22日

此外,李济深还和黄启汉讲了许多道理,要黄启汉转告白崇禧。黄启汉和李告别后,一面收拾行装和办理一些业务结束手续,一面去函给白崇禧,告知有要事将去武汉见他。

1949年1月中旬,黄启汉得白崇禧复信表示欢迎他去。与此同时,黄绍癝忽然到了香港,他向黄启汉和黎蒙(桂系在香港办的《珠江日报》社长)打听李济深的行踪,而这时李已从香港坐船去华北了。黄很失望,但他并没有告诉黄启汉他来香港找李济深的目的。黄启汉也没有告诉他关于李写信要黄带给白崇禧的事情。

黄启汉于1月15日到广州,19日到汉口。这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在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白崇禧见到黄启汉带来李济深的信,喜出望外。他吩咐黄启汉,对任何人都不要透露这封信的事情,黄启汉唯唯诺诺。实际上,在车过衡阳的时候,黄启汉碰见李任仁从桂林来,转车去武汉,他说是应白崇禧的电召去商量要事的,黄启汉估计一定是白叫他去商讨时局问题,同时黄启汉相信李任仁是赞成李济深之主张的,所以黄启汉悄悄地把李济深写给白崇禧的密信让他看了。

黄启汉对白崇禧说,根据任公(即李济深)和黄启汉在香港谈话时的分析,蒋介石败局已定。中华民族已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何去何从,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不进行认真、严肃、慎重的考虑。白频频点头表示对此无异议。黄启汉继续告诉白,任公说他自己并不懂得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他相信共产党、毛泽东是真正为国家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一切稍稍具有一点正义感、民族感的人,都应该赞同和掩护他们;何况蒋介石统治中国二十多年,已经把国家弄得一团糟,凡是有志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如今蒋介石即将彻底垮台,谁还再跟他走,那是再愚蠢不过了。

也许有人以为过去曾经反过共产党,现在怎么能够合得来?任公说,过去是过去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我们也要向前看,莫要向后看。任公说到他自己,不是也反对过共产党吗?但此一时彼一时也。过去不认识,今天认识了,只要现在我们所作所为,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新中国,就会化敌为友。

同类推荐
  • 胶片·哈哈镜

    胶片·哈哈镜

    本书是《惊蛰诗丛》丛书中的一部,丛书由四部诗集组成,收录了四位山西诗人近年来优秀的诗作,是一部极为难得的诗歌自选集。
  •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本书摘取了许多有关于成功励志的精品故事,以此来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晴日的雨

    晴日的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包括:亲情乡情、情驻校园、情寄江月、诗情偶寄。
  • 1980年的物质女孩

    1980年的物质女孩

    我们诞生在八十年代,被人从七十年代的末政车里挤出。从此,这一生,都要以八十年代自居。当八零后的写手越来越烂漫张扬的时候,我们要承担下这个年代带给我们某些事加的标签,然后以虚弱的声音辩解:我们是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过渡的一代,在我们身上,没有八十年代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却握有七十年代的怀旧情结;没有七址年代最清晰的愤青语言,却相信八十年代最昂扬的个人奋斗;我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生的一代,也是最后经历过凭票供应生活的一代;我们是可以普遍享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也是最先面临更多竞争与打击的一代……总之,我们这一代人,因为这样独特的地位与经历,而拥有了更加独特的特性与符号。
热门推荐
  • 弃少也是帝少

    弃少也是帝少

    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遭遇,云江市,命运的转折点。看弃少如何反转人生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雾都孤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雾都孤儿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娱乐圈里遇良配

    娱乐圈里遇良配

    女主在娱乐圈里面只是一个新手小白,却还是靠自家哥哥的关系进年娱乐圈,失去了一心一意护着自己的经纪人,但后来成功逆袭娱乐圈。
  • 属于你我的岁月

    属于你我的岁月

    从秦九上初中,第一次遇见裴昭时,第一眼就觉得他是高冷、难相处的高分学霸。于是,裴昭莫名其妙就被秦九冠上了“大佬”这个名号。还叫的越来越溜了??“大佬,吃辣条吗?”“不吃垃圾食品。”“好吧,这可是限定口味,不吃就没了。”“……”裴昭朝秦九伸手“给我一包。”“……说好的不吃垃圾食品呢。大佬你的高冷呢?”……【又甜又虐,校园,久别重逢,励志】
  • 发现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

    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品一杯茗茶,馨香绕怀,久久不忘。读一本好书,如与伟人对话,智慧之光映射身心……
  • 萤

    剑挥向别人的那一刻,斩断的,是一个故事黄蔷薇的花语是永恒的微笑,与你一样
  • 冰山校草碰上冰山校花

    冰山校草碰上冰山校花

    她,赵沫曦,是一个孤儿,在一个雨天,被一位老奶奶带回了家,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让她变得像个冰山一样。他,顾晨,是一个大少爷,从小父母就忙于工作,让他变得孤僻、对人冷淡。在闺蜜和朋友地撮合下,他们会怎么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剑学院的男剑士

    圣剑学院的男剑士

    在女性骑士的年代男性骑士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碧血瞳:帝妃倾城

    碧血瞳:帝妃倾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世,她被人渣刺杀。今生她是再不想和一些男人有接触。可是她只是在森林里随便走了走都能被魔帝大人捡回去当宝…是她的魅力太大了吗?面对这位无耻的魔帝大人,她表示很无奈。“你究竟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行吗。”魔帝大人可怜兮兮的眨眨眼睛,“小颜儿,是你偷了我的心,所以你要对我负责!”回到家族之后,长老们嫌弃自己是个废柴。她轻轻一笑,吹响手中的玉笛:“你们要不要,和我的灵兽玩玩?还有,谁告诉你们,本小姐是废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