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89400000026

第26章 京剧之光

在电影业发达以前,老北京居民的娱乐生活中,看戏是最重要的项目。由于北京城历朝历代都不乏外来人口会集,市民们兴趣广泛,各路地方戏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与忠实观众,确实是“你方唱罢我登台”。黄梅戏、昆曲等等,都不如京剧幸运;自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以后,北京城似乎对这项戏剧艺术情有独钟,慷慨地贴上自己的标签,将之命名为京剧(俗称京戏)。北京是一国之都,所谓京戏自然也就是“国戏”——正如若干年代后北京话被定为普通话一样。徽班进京,走的是“上层路线”,从此京剧艺术便发扬光大、风靡全国,获得了唯我独尊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本土戏剧艺术的重大代表(或曰“国粹”),堪以和外来文化(譬如西方的歌剧、话剧乃至交响乐之类)抗衡。

徽班进京;最初赢得了游手好闲、附庸风雅的八旗子弟欢迎,于是有了“票房”、“票友”等特定的概念。这是京戏在清朝时得以“流行”的基础。正如《“批判”北京人》一书指出:“票友唱戏犹今之唱卡拉OK,自娱自乐也……最初是三五同好者凑在一起,拉起胡琴唱小段,既不带锣鼓场面,也不对外演出,纯粹自娱自乐。后来票友活动逐渐变到大场面上,开始唱整出的大戏,甚至粉墨登场,对外演出。”至于清末北京二黄(即京戏)流行,“因走票而破家者比比皆是”(见夏仁虎《旧京琐记》),那都是玩物丧志的结果,不能说是京戏误人子弟。

为了便于票友们的享乐,京戏有一部分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茶馆,但大多是清唱,这样的场所也叫清唱茶楼或茶社。和饮食文化接轨,既满足口腹之欲又兼顾声色之欢。若欣赏完整的正宗京剧,还得在设备完善的戏园子里,不仅音响效果、舞台效果好,而且氛围逼真,容易“人戏”。可见京戏虽有娱乐消遣的一面,但毕竟还是个严肃的剧种,需要感情投入的(或曰参与意识)。京剧行业之所以又叫梨园,是很讲究诗情画意的——它终究追求在市声尘嚣中构筑一席超脱的净土、一方特立独行的世外桃源。人生是舞台,舞台上亦有人生——或人生的补偿。这就是它对现实所具备的诱惑力——难怪好此道者人称戏迷呢。

慈禧太后就是最著名的戏迷。颐和园内有一座雍容华贵的戏台,就是特意为她搭建的。戏楼子高三层,层层可作舞台,它建在一座层楼四合的宫殿的天井里。会享受的西太后只要坐在对面宫寝的楼上“雅座”,就可凭栏观望、一目了然。山外青山楼外楼,两楼对峙,既使舞台与观众席有了某种“隔离感”,同时又使舞台上的悲欢离合缥缈鲜活如海市蜃楼……只可惜曲终人散、人去楼空,凡夫俗子如我辈花两块钱买张门票就大大咧咧地在这空洞无物的“皇家剧院”逛了个来回,很不恭敬地吊了个怪腔怪调的嗓子——也未遭到门卫制止。

平民化的戏园子大多在城南。譬如天桥一带有几座著名的戏园子,是那个时代的四大名旦常去表演的地方,当年也曾观众云集、掌声雷动。听戏时发出的赞赏,那叫喝彩。只是后来有一段时期,上演得更多的是所谓革命现代京剧(别称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以及《智取威虎山》之类。观众们的神态一律很严肃,不像是看戏,而是带着学习的心情。剧场也变成革命教育的课堂了。今年我又骑车去城南走马观花,惊异地发现:许多曾经赫赫有名的旧式戏园子,居然进行了现代工艺的装修,改成电影院、录像厅甚至迪斯科舞厅了。和现代盛行的影视艺术相比,古老的京剧或许捉襟见肘,它并不是给人以视觉的刺激,但重在调动观众的想象。汪曾祺说:“虽然戏台上尚司徒只是摇着一根马鞭,看不出他骑的什么”,但了解《封神榜》的观众看京剧《南阳关》,必然背得出那回肠荡气的唱词:“尚司徒跨下呼雷豹”……所以我肯定,京剧是一门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它之所以曲高和寡、趋于萧条,是因为在灯红酒绿的消磨中,现代人的想象力大大地退化了。诗意也成为让人费解的东西。

本世纪以来,京剧的命运几起几落,至今已成为少数人的艺术(或老人的艺术)。如此推论下去是很可怕的。京剧最令我怀念的还是梅兰芳的时代,那也是它鼎盛的时代。听老人回忆,《贵妃醉酒》上演的时候,可真是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票友都云集到城南去了,即使票早脱销了,哪怕站在戏园子外面听几句也好。我去陶然亭玩,总要顺便拜访松柏庵,那儿有座大半个世纪前的梨园公墓。据京剧演员孙毓敏说:“民国初年庙已残废,庙外有一大块空地。当时京剧艺人地位低下,晚景凄惨,有的流落街头,死后无处埋葬。由荀慧生发起,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等人呼应,每人交300元大洋,买下庙前十二亩荒地,辟为墓地,专供艺人们死后葬身,被称为梨园公墓。一代名优杨小楼、金少山等都先后安葬在这里……”离此不远,就是解放后创办的北京市戏曲学校。我有时看见青年学生在围墙那边练武功和吊嗓子。或许,这里正是京剧艺术记忆与现实的结合部吧。

同类推荐
  • 学衡派编年文事

    学衡派编年文事

    本书以学衡派的成员的人生经历叙事和学衡派活动的记事为线索,以年表形式,线性叙述了学衡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活动内容,展现了学衡派的多个方面。尤其本书在时间下还列入了学衡派的成果著作以及一些珍稀史料,尤为难得。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求索攻坚(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尤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遗憾而可恨的是,喧闹声中混进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他们不学无术,宣传迷信,混淆视听,毒害民众,中饱私囊。于是乎,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扭曲,显得更神秘、更玄乎、更灰暗、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堕入泥潭。有鉴于此,这套以“倡导科学,破除迷信”为目的的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应势而生。
  •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客观、系统地介绍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砘表作五十四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银川市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 文学名著(上)

    文学名著(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吞噬星空之狮王传说

    吞噬星空之狮王传说

    施旺是一个极限运动爱好者,在挑战极限的时候,意外穿越到异世界,成为了一个狮子。从此走向了狮王的道路。是和人类对战,还是和人类和谐相处?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 伤春上别

    伤春上别

    我一直相信生活是平静又清淡的,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这样。可是生活却用重重的一掌叫醒我,生活中是不存在天平的,我以为重逾千斤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却是那样轻浮。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情感,只要用伤害加上时间,终有一天,都会淡去。而这种情感淡去之后,我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释然,反而愈发觉得自己可鄙。我知道,我迟早会忘了他。甚至比预想中的还要早。可意外重重的生活一步一步的逼着我走向另一个方向,无人能知,无人能晓。
  •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要想征服脚下的版图,就必须先征服人心。以小说笔法,参考史料,还原一个真实有料的成吉思汗。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 大陆征战

    大陆征战

    一个约定,一次偶然,让他获得了王者遗留的玉佩作为信物;一次绑架,一个意外,让他成功进入了玉佩,接触修真之门。天才的修真能力,逆天的修真运气,获得力量的同时,多了沉甸甸的责任。征战大陆,保卫家园!
  • 爷爷的茶

    爷爷的茶

    一篇短文,我出生前爷爷就去世了,这个故事是我做梦梦到的,我希望描写一个梦中的爷爷。
  • 她的日记有秘密

    她的日记有秘密

    这不是一部寻常的青春校园文,这是一部以作者本人为蓝本,以大学生活为起点的个人心境回忆录。有人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有人在里面发光发热,有人却在里面迷失自己。我害怕迷失,也不想迷失,所以以此文为记录,让自己记住自己的心境,让自己不忘初心。文中会记录我的生活,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个人观点。其中也会夹杂着我生活里的乐趣梗,偶尔的脑洞小剧场。我也会引起话题希望能与读者们讨论。所以,这本书将会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我这个人。——本文原名《晨想青春回忆录》,现内含第一短篇脑洞《残缺罗曼史》——推荐作者旧文2.《天命神女超时空》1.《别扭总裁别后悔》
  • 战龙记

    战龙记

    在乱战中降世,在截杀中成长,父亲为何而陨?何为内龙族?何为外龙族?穿越之战为何波及自己?层层迷雾逐渐揭开……************************踏激情步,走高潮路!请朋友们点击收藏,老虎拜谢!************************
  •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因为现实不可抗拒原因这本书草草完结,但是家里的事总归有个还算好的结果,江湖再见!
  • 御儿干殿下

    御儿干殿下

    一个妖道穿越春秋,风云年代我意逍遥。一粒仙丹一口小酒,七国纷争与我何干。看齐国公子龙天崖的传奇经历。
  • 凤云归

    凤云归

    一朝穿越,一手绣艺,绣尽山河!“皇后!给朕绣件龙袍吧!”“好!五万两!”“可以!”“黄金!”凌苏似笑非笑的看着身边的男人。“皇后倒是不贪!”“嗯,本宫从来都是······啊!”“皇后还是给朕多生几个小公主吧!”凌苏想,如果能一生如此,那回不回现代,也许也并不那么重要了!已有百万完结作品《逆世凤谋》,欢迎大家去批评!都说扑街建群没意义,但自己有个好久的群,就放出来吧!读者可进,群号:63198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