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89400000025

第25章 茶馆

京剧是国粹,茶文化同样也是国粹。老北京的茶馆,是一种市民气息很浓的茶文化——跟文人雅士的茶道稍有区别。茶道,说起来太高深了。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清心寡欲方能得其道。明明是喝茶,偏偏雅称为“品茶”,似乎在品尝人生的滋味。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北京的茶馆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是清净之地,常常是喧哗且热闹的。这跟北京人的性格有关:他们怕冷清,爱交流,尤喜扎堆儿聊天(或叫侃大山)……茶馆便提供了这样一块谈天说地、呼朋唤友的社交场所。

在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遍及街头巷尾。而同时,在法国巴黎,流行的则是咖啡馆——艺术家们甚至在咖啡馆里举办画展、沙龙。可见不管哪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休闲方式。老舍是最关注茶馆的,因为茶馆里聚集的都是他感兴趣的人——不仅对他们的话题感兴趣,更对他们的命运感兴趣。他写过一部叫《茶馆》的话剧。直到今天(半个世纪以后),“人艺”还经常重演这部经典。

据说演员已换到第五拨了。只是看《茶馆》的人(包括演《茶馆》的人),都是未曾身临其境泡过茶馆的人,想象不出茶馆昔日的辉煌。他们对于《茶馆》很熟悉(甚至背得出人物表),对于真正的茶馆又很陌生。现代青年,更偏爱去三里屯泡酒吧,更痴迷于欧风美雨。

老舍的《茶馆》,是在为那个时代的北京立传啊,为那个时代的北京人树碑啊。为感谢他的一片苦心,前门一带特意开了家老舍茶馆,模仿旧时代的风格——偶尔还会有一段京剧演唱之类的节目。慕名而来的顾客,不知究竟为了喝茶呢,还是为了怀念老舍——那已不存在的主人?我是把它当作北京城里的老舍纪念馆——只不过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罢了。点一壶茶,相当于买一张门票了,我便跨进了时光的隧道。我便看见了老舍的影子。老舍茶馆里的茶,比酒还要醉人,五味俱全。这是用几十年的光阴浸泡的——老舍已经殉难35年了。但只要茶馆还在开办、还有人光顾,便证明老舍仍然活着,仍然活在北京城的记忆里。一位永远活着的死者。

前门的大碗茶鼎鼎有名。骆驼祥子喝的就是这种茶。用碗而非用杯喝茶,也算老北京百姓生活的一大特色。大碗茶,何其慷慨、豁达、朴素的名称。我刚移居北京,大碗茶只卖三毛钱一碗(而一瓶二锅头也只卖两块钱),如今都已经涨价了吧。

清末的茶馆,种类颇多。最高档的是清茶馆,早晨供纨绔子弟遛鸟后休憩(棚顶有挂鸟笼的位置)、中午供商贩们谈生意。还有书茶馆(有说评书、唱鼓词的艺人演唱助兴)、棋茶馆(茶桌上画有棋盘,供顾客对弈)、茶酒馆(兼而售酒)等等。总之三教九流皆寻找到符合自己趣味的乐园。《“批判”北京人》一书分析:“茶馆在更深的意义上,已经从凡夫俗子、商贾富人的娱乐场所变成了处于困境、陷于迷惑的人的人生避难所。大多数人,从茶馆中觉得是一种极实际而又精神性的享乐。说它‘实际’是因为不耽于幻想,将享乐落到了实处,这实处便是清茶与点心;而说它‘精神性’,是因为不溺于现实,将享乐远离大吃大喝,偏重于和谐宁静、自在自得的气度与风范。这里面包含着普通人在物质条件制约中的生活设计以至创造,是有限物质凭借下的有限满足。它是以承认现实条件对于人的制约为前提的对快感的寻求与获得,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或休闲手段。在这种休闲方式中,北京人也为他们个性的被压抑、个体需求的被漠视,找到了有限的满足。”老北京人借助一杯清茶,怜惜着自己的影子。在茶馆的热闹气氛里,他们忘却了孤独。在泡茶馆的轻松感觉中,他们获得了瞬间的自由。在这远离琐事与俗务的时刻,他们是属于自己的,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潘治武写过一篇《旧京茶馆面面观》:“老北京的茶馆遍布于全市各个角落,无论是前门、鼓楼、四牌楼、单牌楼等通衢大道旁,还是多如牛毛的偏僻小巷中,茶馆如星罗棋布。正像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一样,民间以来社会的动荡、百业萧条,本小利微的茶馆更难以维持,至解放前夕,北京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了。茶馆衰落,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是一种令人琢磨的文化现象。时代变了,闲人少了。即使有闲时,恐怕也没有闲心了。或者说,”闲已不再是值得炫耀并令人羡慕的人生理想了。

30年代,中山公园的茶座极有名——相当于今天的三里屯酒吧一条街吧。共有五六处之多,最热闹的是春明馆、长美轩、柏斯馨。许多老人至今仍记得它们的名称。茶馆逐渐演变成茶座,而且转移进公园里(帝制的时代,这些公园都是皇家禁地),可见北京人越来越讲究周边环境了,讲究背景了。坐在曾经为皇帝一人所垄断的坛庙社苑里自由自在地喝茶,感觉良好。难怪谢兴尧说:“凡是到过北平的人,哪个不深刻地怀念中山公园的茶馆呢?尤其久住北平的,差不多都以公园的茶座作他们业务的休憩之所或公共的乐园。有许多曾经周游过世界的中外朋友对我说: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北平顶好的地方是公园。公园中最舒适的是茶座。我个人觉得这种话一点也不过分,一点也不夸诞。因为那地方有清新而和暖的空气,有精致而典雅的景物,有美丽而古朴的建筑,有极摩登和极旧式的各色人等,然而这些还不过是它客观的条件。至于它主观具备的条件,也可说是它‘本位的美’,有非别的地方所能赶上的,则是它物质上有四时应节的奇花异木,有几千年几百年的大柏树,每个茶座,除了‘茶好’之外,并有它特别出名的点心。而精神方面,使人一到这里,因自然景色非常秀丽和平,可以把一切烦闷的思虑洗涤干净,把一切悲哀的事情暂时忘掉,此时此地,在一张木桌,一只藤椅,一壶香茶上面,似乎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至于公园里的茶座,究竟是茶馆的退化呢,还是一种进步?在客观环境以及饮者的心态方面,茶座肯定比茶馆更具开放性,也更能加强天、地、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茶馆自然不是北京的专利。四川、云南等地的茶馆,不见得比北京逊色。但南方与北方的茶馆文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区别。北京的茶馆,是天子脚下的北京人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反映。北京的茶馆之所以名扬天下,一方面有老舍的关系(他替北京茶馆做了活广告),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部活话剧,它的兴衰、它的客人们的命运,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影子。在全中国,似乎没有谁比北京人更幽默、健谈、贪玩、闲散以及关心时政了,所以北京人泡茶馆时的话题,应该算最丰富且有趣的了。

茶馆也是他们宣泄才华(哪怕是口才)的地方。至于喝茶这一行为本身,反而是次要的了。老北京的市民,一般都酷爱茉莉花茶,四季皆饮。这就很使精于茶艺的南方人鄙夷,南方人觉得绿茶才是正宗,所谓的花茶,要么因为这茶叶不新鲜(加茉莉花瓣烘烤后既能掩盖异味,又便于储存),要么是嗜好者并非内行:重视花香却忽略了茶叶本身的清香。北京的茶馆,确实远离那神圣的茶道,北京人也不相信品茗就能羽化登仙。但这恰好证明了北京人喝茶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人来客往的茶馆是个大舞台,泡茶馆是为了看戏、听戏甚而至于演戏的。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茶馆是社会的缩影。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热门推荐
  • 医路畅通

    医路畅通

    一入医门深似海,从此假期是浮云。想要悬壶济世,仍需医路畅通!书友群:1060430805,欢迎调戏
  • 狂少追妻108式

    狂少追妻108式

    男人妖娆的从地上爬起来,挂着鼻子上两条血迹,嘴角勾起笑意,勾魂摄魄的说道:“美人,有点意思,要不你就从了我呗?”宋千猛地回头,将莫繁吓了一跳,只听她上前伸出食指,勾住他的下巴,调戏道:“帅哥,伺候好老娘,老娘不介意收了你做小爷。”“讨厌~~~”男人眼波流转,配着鼻血,妖媚无比,他抚开宋千的手指,身子斜靠到宋千的身上,“凭我这姿色,怎么着也要当个正的吧?”妖孽!妖孽!这男人当真是个妖孽。遂挥舞着扫帚将莫繁撵了出去,她生怕再和这个不要脸的男人说下去,自己的节操也会掉落一地,无法捡起。
  • 半生愿

    半生愿

    皇权没落,天下大乱,各部纷争。她是段部居次,聪慧姝丽;他是大族后裔,谋略过人。她和他因为家族利益相知相识,却又因为家族利益而两相分隔。她是两族之女,肩负重担;他是一方霸主,指点江山。本应是天作之合,却怎奈红线未牵,徒生半腔情愫。这家国天下,这锦衣华服,谁人能与她分享。这辛酸血泪,这悲欢荣辱,谁人能听她倾诉。“今日一别,愿君从此相忘。”“他日相逢,愿你音容如旧。”(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但为博君一笑尔)
  • 雀鹰先生的心头宠

    雀鹰先生的心头宠

    某日网传著名女星乔钰钶和“经麦”副总婚礼将于两个月后,在国外某巨型游轮上举办。花重金请来米其林酒店厨师团队,和一众知名明星做伴娘伴郎。常浥绡在接受采访时被追问这件事情的真假,看了眼举着话筒一脸认真的记者,他笑到:“如果她喜欢,没什么不可以。” 当晚热搜女主人公把男主人公肘压在沙发角落质问:“你今天在记者面前都说的什么?”常浥绡扶着她的后腰,怕她撑不住劲,悠然开口:“公开求婚?”乔钰珂手下松了力,“那……就不能当面求?非得弄的人尽皆知?”还没等他开口,就见她眼睛咕噜噜地转了两圈,露出狡黠的笑容,“你说,我要是拒绝你都求婚是不是会很爽?” 常浥绡叹气,“你已经拒绝我十二年了……虽然我可以明天再求一次,但是,怕耽误明天的黄道吉日。所以,拜托了乔小姐,请你今天务必要答应我。” “什么黄道吉日?哪里来的吉日?” “民政局登记的吉日。” 傲娇易害羞体质的乔钰钶遇上温柔体贴又多金的常浥绡,一场狐狸与兔子的嬉戏追逐,十二年的相伴为守……
  • 穿越到兽世的生活

    穿越到兽世的生活

    不就是喝了点酒么!谁能告诉我,为啥子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这帅的过分的男人是谁,怎么滴还会变身狮子啊!!!救命啊!!!放过我吧!!
  • 天人之战

    天人之战

    天野莽原,突遭横祸。昔日横扫七国的大秦王朝分崩离析,天下离心,太平不再。亿万凶兽横空出世,祸乱苍生。这是一个火头军在天灾末日中艰难求生,寻仙诛妖的故事。
  • 小豌豆的历险记

    小豌豆的历险记

    一个小豌豆,穿梭到各种各样的世界,结交了很多朋友,拜了很多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雄霸隋唐

    雄霸隋唐

    一个特种兵的穿越,却悲哀地成了隋炀帝杨广的替身。有危险,你上!有金银珠宝,我拿!有美女?……丫丫的,想要让我给你当替身?老子可是堂堂华夏的特种兵!
  • 血的见证

    血的见证

    当最后一缕阳光划过漆黑的月空,天空随之暗了下来,一阵响亮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夜空的寂静,博雅集团的董事长张迪缓缓的接起了电话…
  • 金颜醉:冷王闲妃

    金颜醉:冷王闲妃

    拜神而已,不用那么较真吧,可事实上她就是穿越了——再次醒来,她华丽丽地成了他的王妃,无端成为未足五天孩子的娘!王府生活,她闲,她搞改革。府外生活,还闲,助人为乐。实在是闲呀,助人寻子去战场。退居后线,当护士?她才不干!天捉弄,她偏成了先锋……这个闲妃,她真的是,闲不住——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