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4200000025

第25章 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5)

力术止,义术行。曷谓也?曰:秦之谓也。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已也。此所谓力术止也。……然则奈何?曰:节威反文。案(爰)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治曲直,听咸阳。顺者错之,不顺者而后诛之。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

据杨倞注,以为《新序》作“李斯问孙卿”云云,是否果为李斯所问虽不能断定,但荀子对于秦怀抱有莫大的希望,希望秦能够施行儒术却是事实。儒家原来是反秦的,但到荀卿时,秦的力量已经充分强大,早迟有统一中国的情势,故他不得不改变儒家的态度。他自己也曾经亲自入秦,见昭王,见应侯,为儒家传道。他的说法没有为昭王与应侯所采用,但不久之间却为吕不韦所采用了。吕不韦本人无论在赵的邯郸或秦的咸阳,都有可能亲自见过荀子,甚至于可以说,他可能还是荀子的门人。因为荀卿晚年曾回赵国,同赵孝成王“议兵”,于时应该就是吕不韦在邯郸的时候。不韦入秦也应该与荀子是约略同时,但我们找不出直接的证据来。即使不韦不曾见过或师事过荀子,而荀子的意见由李斯间接传到,那可是毫无问题的。

这种见解,对于秦国的政治是一种改革,吕不韦却在这儿执行了起来,虽然在政治上的施设没有留下什么,只留着表示他的政见的一部书。毫无问题,秦国内部也有莫大的阻力存在的。阻力的初期是后党的嫪毐,其后便是秦始皇自己了。

秦始皇诛锄嫪毐的时候已经二十二岁,不再是孩子了。这位未来的大独裁者,据《史记·本纪》所载,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显然都很有缺陷。以下是尉缭所说的话:

秦王为人蜂準,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4]

这所说的前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特别是“挚鸟膺”,现今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豺声”是表明有气管炎。软骨症患者,骨的发育反常,故尔胸形鼻形都呈变异,而气管炎或气管枝炎是经常并发的。有这三种征侯,可以下出软骨症的诊断。因为有这生理上的缺陷,秦始皇在幼时一定是一位可怜的孩子,相当受了人的轻视。看他母亲的肆无忌惮,又看嫪毐与太后谋,“王即薨,以子为后”(《吕不韦传》),可见他还那么年青的时候便早有人说他快死,在企图篡他的王位了。这样身体既不健康,又受人轻视,精神发育自难正常。为了图谋报复,要建立自己的威严,很容易地发展向残忍的一路。身居王位,要这样发展也没有什么阻碍。结果他是发展向着这一条路上来了。“少恩而虎狼心”,便是这种精神发展的表征。

始皇周围有些什么人物,也不甚详细。在攻嫪毐的时候有相国昌平君、昌文君,于时不韦尚未免相,昌文君应该就是不韦,而昌平君的思想系统也不明。为太后说话的齐人茅焦,被始皇尊为“仲父”,显然是反吕不韦的,但他的思想也没有什么朕迹。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是在不韦免相的一年,他为秦王所十分敬礼,致“衣服食饮与缭同”,而且“卒用其计策”。这位先生是有著作的,今存《尉缭子》二十四篇,内容系言兵,当即《汉书·艺文志·兵形势类》“《尉缭》三十一篇”之残,但系依托。又《艺文志·杂家》有“《尉缭》二十九篇”,注云“六国时”。颜师古引刘向《别录》云“缭为商鞅学”,则是尉缭乃法家,可惜这书已经失传了。但他是法家的一点,由秦始皇喜欢韩非的书可以作为旁证。秦始皇采用了法家的主张是毫无问题的。

法家的主张,自孝公采用商鞅的变法以来便是秦国的传统,但有一点除孝公以外都没有认真实行,便是法家的君道的主张。法家也主张人君不管事,虽然申、韩之流和道家的无为,儒家的德化不同,而是要用术。韩非子说得最明白:“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主道》)。又说:“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八经》)。人主只管用人,不管行政,不用说也是在调剂世袭制的弊病。秦国的列君,只有孝公对于商鞅是做到了。商鞅俨然是责任内阁的首相。但自孝公一死,惠文王便不甘于无所作为,把商鞅车裂了。尔后武王、昭王可以说都守着惠文王的传统,丞相时常是换来换去的。穰侯魏冉在昭王前半曾经专擅过一段长远的时期,但经“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而他的位置被范睢夺去了。不几年又换成蔡泽,但都不安于位。

惠王的这个传统是和墨家的君道主张一致的,人君要自己动手,强力疾作,不能垂拱待治。人君要做一切的表率,若干到底,假使不能苦干,那做人臣的,做人民的,便都会怠惰,国家也就因而乱亡。惠王实践了这种主张,可能就是得到墨家的传授。墨家巨子腹是惠王的先生,墨者唐姑果是惠王的亲信,在他的一代先后有墨者集中于秦,墨家的主张对于秦的政治不能说没有影响。当然秦国也并没有全部采用墨术,但部分地采用了,尤其是君道,我看是毫无问题的。

到了秦始皇把这力疾躬行的君道更是实践到了极端。侯生、卢生等批评他的话最为扼要: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侯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真是一位空前的大独裁者,一切是自己动手,丞相大臣都是具员,博士良士仅顾饭碗,天下是狱吏的天下。这和吕不韦的主张不是如像立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吗?明白了这层对立的关系,吕不韦要被秦始皇赶掉,甚至于干掉,不是容易了解的事吗?

大独裁者的征侯在他十几岁时可能早就有些表现,吕不韦当得在替他心焦。《吕氏春秋》一书之所以赶着在八年做出,可能是有意向他说教。然而结果是无效,或者反生了逆效果。在书成后的第三年吕氏便失足,再后年余便被逼自鸩了。

当吕不韦免相的一年,秦始皇大下逐客令,吕氏门下那些儒家、道家当然在被逐之列。在这时那位李斯先生便变了节,有名的《谏逐客书》是脍炙人口的文章,但那只是一篇煽情的谀辞。文章里面,提到秦穆公用五子,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睢,而于庄襄王用吕不韦则绝口不提,这正表示李老夫子的聪明。在这时吕不韦正背了时,他假如要提到他,一定会触犯始皇的怒鳞的。他本来是吕门的人,不与吕氏同进退,而靦颜以媚秦始皇,恋恋于禄位,他的操守实在可成问题。然而近时论者颇有人以为他是荀子的门徒,始皇用他,便是始皇用了儒术,那样皮相的见解恰恰说到事实的反面。事实是李斯献媚于秦始皇,把自己所学抛进茅阬里去了。后来在他做了丞相的时候,他的先生“荀卿为之不食”(《盐铁论·毁学》),不是没有来由的。其实秦始皇又何尝用了他呢!“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那里有他的事做!他不过善于体贴意旨,应时做过一些传声筒而已。治驰道,兴游观,下焚书令,要算是他的最大的德政,然而也不过是先意承志而已。到后来在二世时代与赵高争宠失败,还从狱中上书,把秦自孝公以来的一切文治武功,都写在自己项下,甚至于说出“缓刑罚,薄赋敛,……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的话,那未免夸诞得可笑。

秦始皇这一位大人物,在他的思想、政见和其它一切的态度上,和吕不韦或他的一群可以说是正相反对的。我们认得清吕不韦,也就可以认得清秦始皇;反过来,我们假如认得清秦始皇,那也就更认得清吕不韦。他们是怎样正反对的呢?我们再来研讨一下秦始皇这一面的情形吧。

还是先从宇宙观和人生观上来说。和吕氏的无神论相对比,秦始皇是一位有神论者,而且沿守着秦人的原始信念,怀抱着一个多神的世界。《史记·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以下所载,叙述得很详,天神地祇人鬼无所不有。“唯雍四畤,上帝为尊”,至上神的存在是维持着的。在他二十七年的时候“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信宫就是神宫,神者伸也,伸与信古字通用。天极者,据《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这太一是上帝的别名,和吕氏的道的太一,同名而异实。故尔极庙应该就是至上神庙。

抱着那样一种多神的宇宙观当然怀着极浓厚的迷信。尽管《琅邪台刻石文》有着这样的话,“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而始皇自己却是更加“假”得厉害。不,他不是“假”,而是真的在信仰。你看,他不是在封泰山,禅梁父,听信一般方士的鬼话,求神山,求仙人,求不死药吗?他因“燕人卢生以鬼神事,因奏图录曰:‘********也’,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击胡”(三十二年)。这迷信的程度不是可以惊人的吗!他信仰鬼神,不仅认为鬼神可以祸福人,而且还相信可以用法术嫁祸于人。“祝官有祕祝,即有灾祥,辄祝祠移过于下”(《封禅书》)。

这群神分镇的宇宙,在他的心目中,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不仅否认进化,而且否认变化。他自己就是至上神的化身,所以他的天下也应该万世不变,在他之后,要“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都还是让了价的,事实是他自己想长生不老,一直活到“无穷”。

有趣的是他却相信了邹衍的“终始五德”之说: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本纪》二十六年)

邹衍明于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历书》)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封禅书》)

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同上)

奏上这“终始五德”的大约就是齐人徐市或博士齐人淳于越之流。承认天地不变,皇统万世一系的人,却又采用了这个循环变化的假说,在外表上显然是一个矛盾。但在始皇自己大约一点也不以为矛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尽可以这样想,使水德永远支配下去,不再转移为土德。

在采用邹衍说的这一点,和吕不韦的态度有部分的平行,但吕氏在原则上承认变化,而他是不承认的;吕氏同时采用了儒家相生的系统,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而他却以建亥之月为岁首。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依然很大。

秦始皇的性格相当矛盾,有时也显然在和神鬼斗争。例如二十八年他东行郡县,“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又例如在他要死的那一年(三十七年),“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侯。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像这样,他的英雄气概真显得有点唐吉珂德式了。他和湘君斗,和海神斗,事实上是承认着有这样的神。其所以敢于和它们斗,是因为他自信就是上帝的化身,在权威上还要高一等或数等。

他的人生观自然是一位非命主义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以他想永远长生,而富贵始终在他自己的手里。他那么不可一世的人,被几位狡猾的方士便玩弄得和土偶一样。三神山没有着落,不死药落了空,仙人化为了烟霞,方士们逃跑了。但等他病得要死的时候,他依然“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他老先生可以说是死不觉悟的了。然而“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吕氏·节丧》),盖世的大英雄终也敌不过大限的来临,只好遗诏给他的长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

同类推荐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情感教育入门

    情感教育入门

    由于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丰富性的认知,还远远没有达到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步。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已非常深入,但实际上,我们依然处在世界真相的边缘。甚至由于我们的先入之见,哪怕对于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可能都缺乏了解的机缘。我们可能只活在了事物的表面,而没能更深入地走进世界的内部,甚至走进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诗人在这些入门诗的写作中,为诗设定的一个新的任务就是,保持好奇的生命感觉,放低人生的姿态,从新的认知开始,通过对日常事物的重新观看,重塑我们的生命感受。臧棣的近作“入门”系列诗歌坚持了他一贯的诗学主张:对语言的追寻以及对认识的追寻。同时也反映出他近年来诗歌创作的新变:一种具有浓郁后现代特征的、互文性的探索,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自然书写的再造与化用,由此形成一种辨识度极高的“咏物的智性抒情诗”风格,对现代汉语诗歌文体建构做出了有益的开拓。
  • 拨亮季节的风景

    拨亮季节的风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学生精品美文:童年的小河边

    生命是一场旅途,从童年出发,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记忆变得清晰。童年的岁月,或是小河边的欢笑,或是田野里的追赶,或是夏日窗前的冥思,或是菩提树下的顿悟,或是书海中的漫游;所有细节,都是那么纯真、烂漫,回味无穷。终有一天,我们长大了,走远了,旅途两边更多的是异乡的风景。偶尔停驻,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童年那些过往,依然历历在目,不时在脑海深处波浪起伏。
热门推荐
  • 隔壁男神请留步

    隔壁男神请留步

    “程昱,做我男朋友吧。”夏渣女在换了无数男朋友后终于朝程昱伸出了魔爪。 程昱握着手术刀的手一顿。 “妈的,程昱你谋杀啊!!”手术刀下的顾亦凯鬼哭狼嚎。 “闭嘴。”“闭嘴!” ****他是世人眼中的天才程少,她是行于市井的隐藏大佬。走近,试探,亲近,才发现原来一直要找的那个人早就被轻轻收进了心房。 ***** 程昱:我骨子里是冷的,可唯独对你冷不起来。 夏橙:“我以为我不会再爱,可是直到遇见你,我的那颗心才开始真正跳动。” 洛霖:你既爱他,我便永不伤他。可我终于还是要堕入黑暗。杀戮已经开始,无法停下。自从手握屠刀,便再也没有退路。 白淇:若仇恨阻挡了我们在一起,那我宁愿你永远不再想起。
  • 逆世奇光

    逆世奇光

    生命一次次的轮回尽头究竟是哪里呢?诡异灰雾缭绕之地,一个机械般的声音响起:“36271993”
  •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穿越之九娘好勾人

    她是酿酒世家的天才,然她却因一坛绝品佳酿,就此一睡不醒!再次醒来,她发现她竟还只是个仍在母腹的孩子。她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带着现代人且成人的眼光看待着一切!可曾未想过自己的魅力hold住全场,美男一个接一个!
  •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对原始民族部落中的禁忌、图腾与宗教的核心及本质是长久以来争议的中心。本书是作者对这些难上解答的谜题所做的突破性贡献。作者考察了澳洲土著人的图腾崇拜,认为:触犯图腾禁忌在原始民族里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图腾代代相传不因婚姻而转变。在分析群体婚和外婚的同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和有趣的现象——它们都具有严厉防止乱伦的作用。通过对禁忌及其所隐藏的矛盾情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禁忌具有下列性质:1、由玛那依自然或直接的方式附有人或物身上因而产生的结果。2、由玛那以间接的或传递的方式而产生的结果。3、前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 母亲的江湖

    母亲的江湖

    以我母亲坎坷曲折的人生作为铺垫.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热血.激情.一幕农村真实版的英雄本色...
  • 白垩纪之旅

    白垩纪之旅

    高一少女林薇在招新大会上邂逅神秘的K-T社成员徐浅斟,半夜在指示下鬼使神差潜入科技楼,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浓绿的参天古树,潜伏在空中的诺氏风神翼龙,穿行在湖泊森林间的庞然大物……重度眼控少女误入恐龙世界,邂逅一只名叫塞克斯提亚的霸王龙,陷入一场又一场无法自拔的冒险,却不曾想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颗灿烂的小行星竟与自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殇幻天

    殇幻天

    什么?吃个果子就被换了一次血?我换!什么?要我吃的比饕餮还要多??我吃!什么?帝江要把我关到他肚子里?我忍!什么?凤凰,三青鸟要逆推我??我认!什么?天狗说月亮不好吃让给我?我拿!够了,你们都够了!我承认我食量小,爱招惹人,长得帅,够哥们这些缺点,但哥要努力修炼!我要报仇!我要抢回我的女人!天束我?崩天!地拘我?裂地!天神阻我?戮神!爱与热血交织在这,亲情,友情,爱情汇聚于此。来吧,开启属于我的时代!新人新作,希望踊跃提建议,希望大家给我一点信心!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作写故事的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感谢支持!
  • 霸道BOSS太危险:天价弃妻

    霸道BOSS太危险:天价弃妻

    “女人,你竟敢逃走,还敢在这里陪酒。”谁谁谁谁是陪酒的?她是正经的服务生。他动动手指头就令S城最大的娱乐场所,无一客源,她被逼失业。风水轮流,她蓄谋算计重获自由。自从她消失,那个纵横帝都的权少变成真正的黑暗恶魔。他用势力把S城强拆了一遍总算揪出这个该死的女人。这次,她顶着身怀六甲的身子指着恶魔的鼻子:“我们分了、断了、完了。”他气血翻涌怒火攻心,耳朵贴着她滚圆的肚皮:“宝宝说什么?坚决不同意我俩分?站在爸爸这一边?”女人果断拍开那张狂妄不可一世的脸,说:“滚……”
  • 墨史

    墨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境大陆

    心境大陆

    当代少年疯狂迷恋穿越,终获成功。新世界里没有魔法,斗气,武魂,天珠。却有人之根本的“心”。主角在异世疯狂吐槽,无良作者随时乱入,在那个只有修炼的世界,创造出多元文化,轻松搞笑的修行之路,记住这是穿越小说不是情景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