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600000038

第38章 皇亲国戚(4)

李渊起兵太原,至朝邑(今陕西大荔),长孙无忌被授渭北道行军典签。随后一直随李世民征战。李渊建立唐朝后,长孙无忌官至比部(掌稽核簿籍,后为刑部四司之一)郎中,封上党县公。此时,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显赫军功,引起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和惶恐,李世民本人也开始对皇位有了野心。于是,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唐高祖李渊集团内部开始发生了分裂,其主要矛盾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皇位之争。

唐武德九年(626),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谋害李世民,没有成功。李世民问长孙无忌:“危机的苗头已经显现,怎么办?”长孙无忌便召来秦王府僚属房玄龄、杜如晦商议。房玄龄说:“现在矛盾已经出现,一旦发生祸端,不仅朝廷危亡,整个国家也堪忧。不如劝秦王学当年的周公,以便稳定国家。事情迫在眉睫,成败在此一举。”长孙无忌说:“我早有此意,只是未敢说出。现在你的一席话,正合我意。我立刻面告秦王。”于是,长孙无忌劝李世民先发制人,夺取皇位。

与此同时,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也在暗自活动。他们想方设法用重金收买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但均遭拒绝。后又行刺李世民,仍未得逞。李建成意识到房玄龄、杜如晦是他获取皇位的两个障碍,便在李渊面前诋毁二人,直至将二人逐出秦王府。这样,李世民就只剩下长孙无忌这一心腹之人留在府中。长孙无忌与舅父高士廉一起,联合秦王部将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密谋诛杀太子与齐王,李世民仍犹豫不决。

这时,突厥南下进犯,按惯例,应由秦王李世民率军抵御,但因李建成从中作梗,唐高祖命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军讨伐,并调秦王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敬德等一起前往。这明显是想趁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强将,让李世民无还手之力。李建成早已有所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就杀掉李世民。得知秦王府部将被调走,李世民就深感此事不妙。在和长孙无忌商量后,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终于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在玄武门伏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遂成为皇太子,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

在玄武门兵变中,长孙无忌是首功之人。从酝酿之日起,他就态度坚定,屡次劝谏,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并亲至玄武门参与伏杀。这也是为什么唐太宗至死不忘其佐命之功的原因。唐太宗在临死时还念念不忘长孙无忌,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仗他的出力啊。”

二、谨慎行事力避亲嫌

玄武门兵变后不久,李渊让位给李世民,长孙无忌迁左武侯大将军,其妹被立为皇后。贞观元年(627),转任吏部尚书,以功第一晋封齐国公,赐封一千三百户。唐太宗与长孙无忌乃布衣之交,又是佐命元勋,而且是亲戚,太宗多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都被长孙无忌辞拒。长孙皇后也多次对唐太宗说:“我蒙皇恩,在紫禁宫里为后,全家也尊贵无比。但我不愿自家兄弟执管国家政治。”她还提醒唐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等的教训。唐太宗坚持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为人谨慎,行事小心,很注意避嫌。与历史上许多倚恃儿女或姐妹争权夺势的人相比,他确实是个盈满为戒之人。

贞观二年(628)正月,有密奏称:“长孙无忌的权力太重,恩宠太多。”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我与你没有什么猜疑的,如果听到什么消息而不彼此相告,那么你我君臣之间就没法沟通了。”长孙无忌以盈满为戒,恳求唐太宗同意他辞去宰相之职。加之长孙皇后的再三请求,唐太宗只好同意长孙无忌辞去尚书右仆射。

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元勋之功封每人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633)十一月,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坚决推辞不受。他对唐太宗说:“我有幸成为你的外戚,担当此任,只怕天下人说你有私心。”唐太宗说:“我选择官吏,唯才是举。如果那人无才,就是亲戚我也不会用的。今日任命你为司空,并不是出于私心。”长孙无忌依然推辞。唐太宗不允许,并作《威凤赋》赐长孙无忌,追叹创帝业之艰难,以及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

长孙无忌不仅在玄武门兵变中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与胆识,在唐太宗即位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贞观元年(627),突厥因天灾人祸,内部叛乱,实力大衰,许多大臣建议唐太宗趁机出兵攻打突厥。因为唐与突厥刚立有盟约,唐太宗犹豫不决。长孙无忌说:“现在国家正在养兵,待敌寇入侵,才可以发兵消灭他们。如今他们已经衰弱了,肯定不会来犯了,我们还期望什么呢?应该信守盟约为好。”唐太宗最终放弃了出兵突厥的打算。

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又因仰慕周代的分封制,欲立功臣世袭刺史,诏令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世袭州刺史。许多大臣进谏,认为这非长治久安之道,唐太宗听不进去,依然故我。后来,还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被封功臣呈交了抗封书,加之长孙无忌又通过已是自己儿媳的长乐公主再三向唐太宗请求,唐太宗才停止了封世袭刺史这一错误措施。贞观十七年(643)二月,唐太宗将二十四位有卓越功勋的大臣图画于凌烟阁,以彰其功,长孙无忌被排在首位。

三、权衡利弊拥立晋王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接下来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依自身条件而论,李泰占优。一方面,他是次子,比李治大九岁;另一方面,唐太宗对他宠爱有加。唐太宗还令其在王府中设立文学馆,广纳贤士学人,并在闲谈中暗示过要立李泰为太子。而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又是唐太宗的第九子,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从父子感情上,均处于劣势。但身为舅父的长孙无忌却在唐太宗面前大力举荐李治,唐太宗因此犹豫不决。遂来到两仪殿,令群臣都退出,独留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李、褚遂良,然后说:“我三个儿子一个弟弟,不知立哪一位。”说完自己倒在床上痛哭,长孙无忌等人赶紧抢着把他扶起来。他又抽出刀想自刺,长孙无忌等夺下了他手中的佩刀,并问他想立谁为太子。唐太宗说:“我想立晋王。”长孙无忌说:“我们奉诏执行,有异议者,我请求立即斩杀!”于是,立太子一事遂定,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没过多久,唐太宗又想改立吴王李恪(唐太宗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女),长孙无忌私底下和唐太宗争论了一番,这事遂中止。

长孙无忌拥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唐太宗统治后期,长孙无忌在朝廷中权重无比,为了能在唐太宗之后继续维持这一局面,他希望将来的皇帝是仁孝之人充当,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尊重,权势才会得到加强。李治生性懦弱,是最佳人选。魏王李泰则不同,他从小聪明,长大后喜好经籍、舆地之学,自置文学馆后广纳贤士,文武官员也纷纷投其门下,早已形成一股政治势力。而且李泰恃才不恭,连上品官员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连他的舅父长孙无忌都不愿意去赢得支持。如让他做皇帝,他依靠并重用的必定是他招纳的党羽,而不会是舅父长孙无忌。两子争立,一个是才华出众的李泰,一个是懦弱少能的李治。立李泰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唐太宗心里也不是很放心。李泰门下都是些功臣子弟,他们因祖上资荫,身处高官,奢侈放纵,均盼着李泰当皇帝后,驱逐元老,自己掌权。而李治这边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如李、褚遂良等。长孙无忌既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又是唐太宗的佐命大臣,是贞观之治的忠实执行者。唐太宗当然希望在自己死后,贞观政治依然存在,但这又必须依靠长孙无忌等的辅佐。为此,他不得不立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危,引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二人辅政。唐太宗对太子李治说:“有无忌、遂良二位大臣在,你不用担心天下。”又对褚遂良说:“无忌非常忠于我,我有天下,多仗其力。我死之后,不要听信小人的话加害他。”最后嘱托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望二位大臣尽心辅佐国家,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太子即位,是为高宗,长孙无忌迁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执掌门下省事。唐高宗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也格外敬重和信赖。长孙无忌更以帝舅身份数进谋议,唐高宗无不采纳。

四、祸起昭仪遭贬缢亡

长孙无忌及其家族命运的彻底改变,源自永徽五年(654)十月的废立皇后之争。唐高宗欲立昭仪(即后来的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屡次谏言,都遭拒绝。唐高宗还秘密遣人赐送长孙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绢锦缎十车,并亲自登门,继而武氏母杨氏前来说项,长孙无忌始终不允许。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劝说,长孙无忌厉声拒绝。永徽六年(655)九月,唐高宗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左仆射于志宁到内殿,说:“皇后没有生儿子,武昭仪生了儿子,我今天想立昭仪为后,大家说怎么样?”长孙无忌说:“先帝托付遂良辅政,请陛下问遂良可否。”褚遂良表示不可以。唐高宗不听,遂立武昭仪为皇后。武则天为长孙无忌曾阻止唐高宗立自己为皇后,一直耿耿于怀,命许敬宗寻找机会加以陷害。

显庆四年(659)四月,有人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密划谋反。因许敬宗追查过急,韦季方自杀,未成功。许敬宗趁机借此上奏诬蔑韦季方想与长孙无忌陷害忠臣,近戚伺机谋反,并奏言其谋反有原因:“无忌和先帝共同谋取了天下,天下人都信服他的智谋。他做宰相三十年,百姓都敬畏他的威严。真可谓威能服物,智能服兵,我恐怕无忌知道他的谋反一事败露,狗急跳墙,联合同党造反,必为国家之忧啊。”随后,许敬宗要唐高宗速来决断。唐高宗竟然不亲自向长孙无忌证实一下事件真假,就听信了许敬宗。但他不忍处死舅舅。许敬宗便用汉文帝杀其舅薄昭的故事对唐高宗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

唐高宗到底没有斩杀长孙无忌,但免去了长孙无忌的官爵,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准许按一品供给生活费用,算是对娘舅的照顾,也是对当年为其争取帝位的报答。至于长孙无忌的儿子和宗族,则全被株连,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杀。数月后,唐高宗又命许敬宗等人复核此案,许敬宗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长孙无忌遂自缢而死。

泽州刺史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长孙皇后的本家叔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他为逃避隋炀帝远征辽东的战役,从军中偷跑出来,躲藏到太原,得到李渊、李世民的热情接待。

当时国内群雄并起,盗匪丛生,各地郡县纷纷招募兵员,加强防御。李世民也以讨贼为名,指示长孙顺德与刘弘基等招募兵勇,一月之间,招回一万多人,在太原城外安营驻扎。不久,李渊杀死隋朝派驻太原的监视官王威、高君雅,起兵自立,号称义兵。任长孙顺德为统军。此后,他便带领部属随军征战。

在李渊以太原、晋阳为根据地逐步向外扩张势力的初期,长孙顺德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战役,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每次作战都勇当先锋,斩将陷阵,多有军功。后与刘文静一起攻击隋将屈突通时,在潼关(今陕西潼关)连战连胜,屈突通败逃洛阳,长孙顺德穷追不舍,直到桃林将屈突通生擒,带回京师。后又扫清陕县(今河南省西部)境内的匪众。李渊即位后,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626),在玄武门事变中,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人共同打击李建成的余党。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封食邑一千二百户,又特赐宫女。唐太宗命他宿卫皇宫。

长孙顺德发现一些仆役们联合偷盗宫中财宝,这是死罪,但是长孙顺德接受了这些人给他的贿赂——一些丝绢和金银,他便将此事压下,放过了这几个人。这件丑闻终于暴露出来,被宫廷大臣及奴仆知道了。于是太宗对近臣说:“顺德论身份是外戚,论功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以说富贵到家了吧。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籍,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自己的言行为人民作出榜样,朕会与他一起共同享用国库,他怎么竟然不守气节不顾名誉,搞出贪污受贿的丑闻呢?”应该将顺德下狱治罪,但是太宗思量再三,念及他的功劳,不忍心问罪,反而在宫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对长孙顺德使用他发明的“疗法”。大理少卿胡演不懂得什么“疗法”的奥妙,问道:“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太宗回答说:“人是有灵性的,给他这点绢对他来说胜于刑罚。如果他仍然不觉得惭愧,那就像禽兽一样了,已经是禽兽了就更没有必要杀他了。”

可惜长孙顺德不领受太宗这份好心,把皇帝的“好生之德”误解为优柔寡断。不久,他与大臣李孝常图谋不轨,终于被革职。过了一年,太宗浏览功臣图时看到了顺德的画像,产生怜悯之情,便派宇文士及去看望他。只见长孙顺德精神颓废,一副醉态。有人议论他活到头了。太宗又召拜他为泽州刺史,并恢复了他的爵位、食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高追求。且不论曾国藩本人在历史评定上的功过是非,单就其避免空谈而注重实践的处世绝学来讲,这些经典著述是其在亲自实践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验、智慧的总结。曾国藩的独到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 卢梭

    卢梭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民主方面的著述在法国大革命中成为激进的雅各宾派的理论向导。但他的成就远不止此,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艺术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持续发展。卢梭的高祖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10岁他被送到朗莫西埃牧师那里,两年内学会了拉丁文。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暴虐的镂刻师的店铺当学徒,遭受很多磨难。两年后他终于弃职离乡,来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
  • 长征中的女战士6

    长征中的女战士6

    大约有两千名女战士参加了长征,但是她们在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讲述了在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红军所进行六千英里的从撤退走向胜利的传奇故事。《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除了讲述女战们的长征经历之外,还着重揭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贫穷落后的中国的女性的社会地位。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热门推荐
  • 一人份的热闹

    一人份的热闹

    如果你也像我,正处在独自成长的阶段;如果你也像我,拥有大把时光,却无处“挥霍”;如果你也像我,常常会想:独处时,做些什么能让自己越来越好?那么,你可以为自己做一些尝试: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给自己买一束鲜花,独自经历一场旅行。
  • 神君今天种树吗

    神君今天种树吗

    自从千洛被留下种树起,寂静了千万年的圣域便自此热闹了起来???第一日,挖了汤谷之中种了五万年的扶桑木;???第二日,打碎了西王母所留于世的天机镜;???第三日,硬生生将冉遗之鱼的六足打折了四只,使得那鱼不眠不休的哭嚎了两个昼夜……浔之觉得颇为头疼“神君,我是不是很坏?”“何出此言?”“白潋说我日日里仗着天君爷爷的宠爱在天宫中作威作福,整日里与各位仙家找些麻烦,仙长们不过碍着天君的面子才不予我计较,实则这些年里我是将整个天宫的仙家尽数得罪了的。”浔之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他说的倒是没错!”……“哇……我知晓自我毁了圣域的神树起,神君便对我很是不满,嗝~~我也知晓、嗝~~大家都不喜欢我,我自是个、嗝~~令人生厌的小仙,既如此不喜、嗝~~何不将我赶出去,偏偏还要留着、嗝~~留我种什么树……哇……”看着哭的如此悲惨的娃娃,浔之很是头疼,“我似是从未曾说过对你生厌的话!”
  • 赛尔号之暗菱之泪

    赛尔号之暗菱之泪

    她是暗菱星二少主,一次意外让她偶遇战联。她究竟经历过什么,使她变成了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友谊,能否融化她心中的坚冰呢......
  • 连线修真界

    连线修真界

    都市里我最强,修真界里哥最棒。自从冷峰能够用手机连线那些隐世大佬们,哥还有什么做不到的。电话沟通修真界,就算神也挡不住哥的崛起之路,丫挺的你们赶紧找老鼠洞躲好!老子要拉轰的登场了!PS:“内签作品,完本保证,放心收藏哟。”聊天群:73298905
  • 偷来的王妃

    偷来的王妃

    秦络络(林沫),一幅古画,莫名其妙地将她带到一个陌生的时代,神秘老人的告戒,谁,才是与她订下今生的血玉镯主人?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子,她,该如何抉择?南宫裂,东望国烈王爷,一个盛传好男色的王爷碰上了她,那个小小的姻缘果,真的可以给他带来一段良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沌仙皇

    混沌仙皇

    少年幼时失去父母,被部落驱逐,唯有疼爱他的哥哥可惜不能常伴。看少年如何修炼证道成为无上仙皇。因本屌在住宿学校,所以一般只能在周六周日更。友友们见谅。
  • 超级虚空漂流瓶

    超级虚空漂流瓶

    漂流瓶能打捞到丹药?漂流瓶能打捞到秘籍?漂流瓶能打捞到机甲?还能“提现”???我类个去!!这是要疯(发)啊!!!!..........................................................................................老猪的群:17619855有兴趣的可以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丧失传奇

    丧失传奇

    一夜醒来,一切都变了。一场巨大的灾难袭击了整个人类世界!原有的世界已经崩坏!权力金字塔被推倒!金钱、等同于废纸!末日的微光中人类世界一片混乱!一个小人物的末日挣扎,只为了两个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