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3600000037

第37章 皇亲国戚(3)

吐谷浑强盛时,其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新疆的若羌、且末,北到祁连山。党项羌自然也长期臣服于吐谷浑。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待拓跋赤辞非常好,两家还结为姻亲。因此,拓跋赤辞不愿背叛慕容伏允。于是,廓州刺史久且洛生派人去劝说。拓跋赤辞却说:“吐谷浑可汗和我是亲戚,他视我为心腹,无论生死,我都不会背叛他。你赶快走,不要玷污了我的刀!”

久且洛生得到回报后,非常生气,率领轻骑兵在肃远山偷袭拓跋赤辞得手,斩首数百级,缴获杂畜六千而还。

唐太宗乘胜派人劝说拓跋赤辞,他的侄子拓跋思头暗中向大唐表示了忠心,他的忠实党羽拓跋细豆干脆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唐军。内忧外患,宗党离心,拓跋赤辞只能面见李靖。

隋炀帝当年进攻吐谷浑时,党项羌曾为隋军提供物资,但是隋军进入其领地时顺手对他们进行了抢劫。因此,拓跋赤辞向李靖等人提出请求:“从前隋人攻打吐谷浑,我党项给大军提供后勤支援,但隋人不讲信用,反而侵掠我党项。如今将军若能够讲信用,我理当资助大军粮草;如果欺骗了我,我立即固险以塞军路。”于是,唐军众将和他歃血为盟。

贞观九年(635),唐军分道进军吐谷浑,李道彦将通过拓跋赤辞的控制区。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道彦部行至阔水,突然对毫无防备的党项羌发动袭击,抢得牛羊数千头。唐军背信弃义,卑鄙无耻!羌人被激怒了!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羌人都成了唐军的敌人!内附的羌人也都纷纷反叛!

当李道彦部来到野狐峡时,突然发现此处已被羌人严密封锁。正当他们为如何进入野狐峡而绞尽脑汁时,由拓跋赤辞率领的复仇之师追踪而至,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唐军大败,死者数万人,还损失了大量装备。李道彦和他的副总管樊兴率领残部退保松州。

李道彦的行为还连累了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高甑生和他的副总管刘德敏,一路之上,不断地遭到羌人的阻击,等他们杀到与李靖会师的地点时,李靖等人已经打完了讨伐吐谷浑的战争。由于延误军期,高甑生受到了李靖的处罚。气昏了头脑的高甑生,竟然诬告李靖谋反,受到了“减死徙边”的惩罚。

由于李道彦以前的战功,太宗诏令免除他的死罪发配边疆。多年以后,太宗将李道彦召回,任命他为凉州都督。不久,李道彦去世,后追赠为礼部尚书。

尚书右仆射高俭

高俭(576~647),长孙皇后的舅舅。字士廉,以字行于世。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父高励,北齐安乐王,隋任洮州刺史。高士廉在唐太宗时,历任侍中、安州都督、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谥号“文献”。他是唐太宗的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他一家三代任宰相,外甥女为皇后,荣宠无比。但他始终谨慎行事,不骄纵,得以在官场上善终。

一、事母至孝治蜀有方

高士廉自幼聪明,长大后才思敏捷很有度量,相貌伟岸。他读书过目成诵,对答如流,隋的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濬都是很有名望的重臣,与高士廉结成忘年交,因此高士廉名声大显。但高士廉考虑到自己齐宗室的身份不愿意与人广泛交往,隐居在终南山下。吏部侍郎高孝基劝他出来做官,高士廉遂于隋仁寿年间考中文才甲科,补缺治礼郎。

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的妹妹嫁给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下儿子长孙无忌和一个女儿。长孙晟死后,高士廉把妹妹接回自己家中,他厚待外甥和外甥女。当时,他发现年轻的贵族子弟李世民非同常人,就把外甥女嫁给他,这位长孙氏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大业九年(613),礼部尚书杨玄感反隋,兵部侍郎斛斯政一向与杨玄感交好,害怕被株连而叛逃到高句丽,高士廉由于和他关系密切,贬为朱鸢(今越南河内)主簿。朱鸢在南方,因为母亲年迈,不能居住在瘴疠之气充斥的地区,便留下妻子奉养母亲,独自前往。后来,天下大乱。高士廉所在地与京师阻断了联系,交趾太守丘和任命他为司法书佐。高士廉长久在南方,不知道母亲的音信,对北方顾念更加深切。他曾白天小睡,梦见母亲和自己说话,好像在母亲膝下,梦醒以后泪流了很多。第二天果然得到了母亲的音讯,谈论的人认为这是他的孝心产生了感应。当时,钦州土帅宁长真率兵侵犯交趾,丘和畏惧,准备投降,高士廉说:“宁长真士兵虽多,但他孤军远征,气势难以持久。我们城里有精兵武备足以抵抗,有这么好的条件,岂能轻易屈服?”丘和任命他为军司马,并大破宁长真。

唐高祖李渊建唐后,派使者招抚岭南,武德五年(622),高士廉与丘和来降。秦王李世民当时兼任雍州牧,推荐高士廉为治中,秦王很重视他。太子李建成与秦王的关系日益紧张,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秘密谋划除掉太子。玄武门之变这天,高士廉率领自己的士兵,打开监狱给囚犯们盔甲、武器,让他们奔赴玄武门助战。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变为皇太子,高士廉任右庶子,提为侍中,封义兴郡公。黄门侍郎王珪有密奏要上报,交给高士廉转呈,但高士廉搁置起来没有转呈,太宗得知后,把高士廉降职为安州都督。

贞观元年(627),高士廉升任益州大都督长史,蜀地人大都怕鬼,尤其恐惧疾病,对患病的人,都躲得远远的,即使父母病了,也舍弃不管,只是在很远的地方往父母的屋子里投掷些食物。兄弟之间不涉及钱财,缓急相助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民风与中原差别很大。高士廉编制了许多条例、规则,教导他们,让他们遵守,蜀地风俗很快发生了改变。高士廉还召集各类读书人,给他们讲解经书六艺等,各类学校明显地兴盛起来。秦朝时李冰筑都江堰,引岷江水灌溉农田,于是水源附近被灌溉的田地价格高昂,一顷地达千金,引得人们互相侵夺,高士廉扩大了都江堰引水工程,在原有渠道上开出许多新支渠道,水田面积扩大了,蜀地随之富庶。蜀人朱桃椎,做事淡泊名利,隐居不做官,常披着毛皮当衣服,以绳子为衣带,在人们中间随波逐流。从前窦轨镇守益州时,听说后就召见他,把衣服送给他穿,逼迫他做官。朱桃椎始终一句话不说,把衣服扔在地上,逃入山中。高士廉到任后,用礼节招他来,等到他来到,走下台阶跟他说话,朱桃椎不回答,直直地看着他,然后离开了。高士廉常让人问候他,朱桃椎见到派去的人,就进入深山老林自己藏匿起来。近代以来,官员多轻视隐居不做官的人,唯独高士廉对朱桃椎施加礼节,蜀地的人把此事作为美谈。

贞观五年(631),高士廉被朝廷征召为吏部尚书,晋封许国公。高士廉善于鉴识人才,而且熟悉士族门第,凡是他任用的官员,人才和门第郡望没有不合适的。高祖驾崩,高士廉代理司空一职,负责营造陵墓,加特进,升任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一门三代都担任过尚书右仆射这一官职,很使世人羡慕。

太宗东巡洛阳,命太子监国理政,让高士廉代理少师一职。太宗亲自写诏书道:“端拱三川,不扰关中,以属卿也。”因为有高士廉辅佐太子,太宗十分放心。在职时间久了,高士廉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辞去仆射一职,但加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

贞观十九年(645),太宗征伐高句丽,皇太子李治监国理政,驻定州,高士廉代理太傅,并执掌军机要务。太子说:“我长期受您的教导,您是我的师傅,但现在我们在一起办公,桌案相并,这不合道理,我心中很是不安,应当另外给太傅设立一处办公室。”高士廉坚决辞让。

二、为人谨慎身后之事

高士廉举止文雅,每当他要发言,贵族们都洗耳恭听。他为人谨慎缜密,他的奏章疏议的底稿一律烧掉,家里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底稿。高士廉遗嘱说,自己墓中不得有随葬品,只能放一套衣服和自己喜爱的几本书。

东征大军回到并州(治今山西大同),高士廉患病,太宗亲自到他的住所探望。贞观二十一年(647),高士廉病重,太宗又到他家慰问,为他流泪。高士廉七十二岁时逝世。太宗想到高家吊祭,房玄龄提出,皇帝正在服食丹药,不宜接近死者。太宗不理会房玄龄的劝阻:“我和高士廉既有姻亲的亲情,又有君臣的名分,你们不用再说了。”带着几百人前往高家。长孙无忌跪在太宗马前,禀告高士廉的遗言,请求皇帝不要到哀悼现场来。太宗仍然不予理睬,执意前往。长孙无忌泪流满面,太宗无奈回到京苑,向南痛哭。下诏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文献”,陪葬昭陵。下葬高士廉时正逢寒食节,太宗命令尚宫备四桌食品祭祀,太宗亲作祭文,并登城西北楼遥望灵车哭送。高宗继位,追加高士廉太尉职,配享太宗庙。

中国东部地区的贵族崇尚门阀,高门大户,即使家道中落了,子孙仍然依靠祖先创下的名望,或嫁或娶,都要索取众多的礼金,人们讽刺他们这是买卖婚姻。太宗很不满意这种风气,指令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集中全国的民族谱牒,仔细核对,参考史书,检验真伪,提升忠良,斥退悖逆,宗室为先,外戚在后,降低新贵族,提升旧贵族,尊崇富贵门第,压抑贫寒人家,共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叫做《氏族志》。

《氏族志》将崔、卢、李、郑列在第一位。太宗说:“朕对崔、卢、李、郑四姓没有成见,但这几姓已经衰落好几世了,也没有多少任高官的人,却凭借他们原来的郡望、门第索取财物,那些没有什么才能的子孙们仍然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已经到了出卖祖先坟墓上的松柏树维持生计的程度了,朕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还要尊崇他们呢?当时,北齐统治河北地区,梁陈统治江南,虽然当地也有些显赫的人物,但地方狭小,又地处偏远,没有多少贵族,所以推崇崔、卢、王、谢。现在,那么多谋士功臣凭借忠孝和学问跟随朕平定天下,怎么能容忍他们向那些旧贵族交纳钱财,追求那些虚名,脱离实际,都以同那些旧贵族联姻为荣?人生在世,最高尚的是树立美德,其次是建立功勋,再次是著书立说。最次是获得爵位,任公、卿、大夫,世代继承,这才叫门第。现在的《氏族志》不是这样,不实际,这不是很荒谬的吗?”于是将崔氏由第一姓降为第三姓,然后将《氏族志》颁布天下。

高宗时,宰相许敬宗认为《氏族志》没有叙述武后的家世,而宰相李义府也耻于自家无名,许、李便指使孔志约、杨仁卿、史玄道等十二人重新修订《氏族志》,删减裁撤成二百三十五姓,但增为二千二百八十七家,高宗亲自作序说明修正《氏族志》的缘由。以四皇后姓,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姓,文武二品、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各按高低品级排定,共分九等,各姓家仅录入自身和兄弟子孙,其余都不收入。改名为《姓氏录》。根据新的规定,凡是军功在五品以上者,都列入氏族,绅士大夫们很鄙视这一规定,把它叫做“勋格”。李义府上奏,搜集全部《氏族志》烧掉,又下诏,命令后魏的陇西李宾,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马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的博陵崔懿,晋的赵郡李楷,共七姓十家,不得互相通婚。三品以上官员婚配,收取礼金不得超过三百匹,四品五品的二百匹,六品七品的一百匹,这是全部出嫁的嫁妆,男方不得接受女方的陪嫁。

从前后魏太和年间(477~499),定天下郡望,以李姓为第一名,以后崇尚门第,所以《氏族志》把他们的地位降低了,王妃、公主的驸马都从当代勋贵名臣家中选出,东部地区的旧贵族不再重视,但后来房玄龄、魏徵、李等家又和东部地区的旧贵族通婚,所以这些旧贵族的地位又提升了,不过每一姓中,根据郡望不同,地位差别很大。李义府为儿子向这些大姓求婚,他们都不予理睬,这才恼羞成怒,奏请禁止这些大姓之间相互通婚。

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宰相。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祖为鲜卑拓跋部贵族。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唐太宗皇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李世民即位后,他与房玄龄同为宰相。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他又与褚遂良同为宰相。他为官持正谨慎,力避亲嫌,却又直言进谏,对贞观之治功不可没;但也因力谏而埋下祸根,最后自缢而死。

一、善于谋略“玄武”建功

长孙无忌的先祖是北魏皇族拓跋氏,因勋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隋时为右骁卫将军。虽然出身于军事贵族家庭,但长孙无忌并不善于统兵打仗,只是在军事方面稍有一些谋略,唐太宗说:“他聪明机断,悟性好。虽然有些军事谋略,但带兵打仗,并非他的长处。”不过,长孙无忌虽疏于军事,但他聪颖好学,博览文史,善于谋略。

因父亲较早去世,长孙无忌与妹妹,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很有才华和名望。在如此一个有着高文化素养的家庭,长孙氏兄妹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妹妹也从小好读书,举止遵循礼则。高士廉见识过人,他早在李渊父子太原举兵之前,就看出李世民是个非常之才,便把长孙无忌的妹妹嫁与李世民。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年龄相仿,从小就是至交好友,一起长大,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同类推荐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朱元璋全传

    朱元璋全传

    朱元璋经典传记讲述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谋略细节。此书以1949年新中国书局版吴晗定本为底本全新修订。公元1344年,安徽淮河流域,旱灾、蝗灾、瘟疫爆发,16岁的农家少年朱元璋,家破人亡,为了混口饭吃,当了和尚,每天扫地上香、烧饭洗衣,还经常受到老和尚的痛骂,不久沦为乞丐……短短25年后,41岁的朱元璋登基称帝,开创大明王朝,此后独掌中国30年,史称“洪武之治”,深刻改写历史走向,影响延绵至今。朱元璋究竟是怎样从和尚一步步登上帝位?坐龙椅统治中国30年,朱元璋的人生又发生了什么?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人指其为权力野兽,有人称之为一代雄主。直到史学大家吴晗,二十年中四易其稿,捧出这部被誉为“朱元璋复活之作”的《朱元璋全传》,讲透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全部谋略与细节,朱元璋的真实面目,终于再无任何遮掩,完全坦露在世人面前。
  •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兵法如神垂青史:吴起

    本书记述了吴起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领兵打仗的细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军事家令人叫绝的改革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和用兵如神的精彩事迹。
  •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南下征程,内容有人生转折、夜入武汉、进入长沙、革命脊梁、安家创业、“三反”运动、挚友石光、伟大迁移等。
  • 隐形天子霍光(海昏侯三部曲)

    隐形天子霍光(海昏侯三部曲)

    本书是黎隆武先生“海昏侯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将一代名臣霍光的传奇人生,从忠臣、能臣到功臣,最后堪称“隐形天子”的权臣心路历程完全展现出来。公元前121年的仲秋时节,距离今天已经两千多年的时间了。这个时候尤其在北方,已是黄叶凋零,朔风瑟瑟。这时候的小风要是冷不丁吹到人身上,都让人激灵灵打个寒战。就在河东郡平阳城的郊外,十里接官长亭旁边围着一群人,看样子站得时间不短了,足得有一千多人。这些人在这里窃窃私语,但是谁也不敢高声喧哗。一看哪,敢情这里什么人都有:既有官差,也有老百姓,有男有女。这么多人怎么这么安静呢?
热门推荐
  • 皇室老公求放过

    皇室老公求放过

    当小白兔遇上大灰狼时,只有乖乖被吃,“殿下,夫人又去疯狂购物了。”“哦,你去问夫人钱够吗?不够的话,再去银行取一千万”“殿下,夫人又去找初恋去了。”“在哪?快带我去,我要砸场子”
  • 中外神话故事

    中外神话故事

    陈玢主编的《中外神话故事》是一本富有教益、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充满童趣的故事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所选故事神奇而又富有幻想色彩,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风格却同样精彩的神话,让孩子从中体会心灵的欢愉,理解生命的多彩,感受世界的绚丽,收获梦想的力量。
  • 月钰学院星月奇缘

    月钰学院星月奇缘

    安洁丽娜·樱雪雨寒灵·冰雪星月(女主)宇宙中有72个星球由一位宇宙女神掌管(女主母亲)72个星球分6个星系万灵,月灵,九大球(你们知道的,太阳月亮什么的),暗夜,白夜,云烟唯月钰学院不受控制。
  • 萌妖驾到

    萌妖驾到

    黄粱一梦,断今生,浮华一世,盼来生。
  • 蛮荒狂情之兽人传说

    蛮荒狂情之兽人传说

    现在有夫妻闯荒野闹得挺火。这本书,也差不多。不过闯的不是荒野,而是莽荒。
  • 悲伤月秦

    悲伤月秦

    秦王暴政,天下起义,只为安泰世间,不再掀起血雨腥风!
  • 武匠录

    武匠录

    武匠,以武入匠。这是一个纹章的世界,算式的世界。不同的纹章秘技,不同的纹章物品,不同的生存境界。没有人能命令包宇,也没有人能左右或影响包宇。为了走出只属于自己的道路,包宇利用身为武匠衍生出来的计算师能力拼命与人抗争。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奇迹,这就包宇走出的武匠之路。
  • 金婚夫妻

    金婚夫妻

    家长里短,且看金婚夫妻的柴米生活。男主外女主内?在家需一决雌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后她只想种田

    皇后她只想种田

    勤劳、开朗、爱干净、懂上进。这些前世的特点穿越后都成了鱼薇薇的优点,家徒四壁也能赚出金山,但鱼薇薇万万没想到因为爱干净,让自己成了别人嫌弃的对象。搞什么,不就是第一次见面嫌他太脏想帮他洗衣服不小心差点把他脱光吗,至于记仇成这样?顾潇然:别装了,你就是看上我这张脸!鱼薇薇:喜欢帅哥……有错?顾潇然:没错,既然喜欢,就乖乖嫁吧。鱼薇薇:我真没那意思啊亲。顾潇然:你没那个意思你老撩我干嘛?!鱼薇薇:我只是呃……(垂涎你美色罢了)……顾潇然暴怒:不管,不嫁何撩?负责!顾潇然只想行医救人悬壶济世,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宗室子们躲都来不及的烂摊子以为我会要?太师:当了太子马上继承皇位,乖,别跑了。顾潇然:想都别想!太师:还能娶我家身娇体贵易推倒刚找回来的宝贝孙女哦——顾潇然:……黄袍加身,只为把那个管不住的她抓回自己身边来。……推荐自己的完结文:《王爷我对你一见钟情》、《空间之寒门孤女》、《农门贵女傻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