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1800000063

第63章 渐入佳境的胜利者:1953-1955(4)

贝利亚给了赫鲁晓夫一个机会,想把他拉入反对马林科夫的阴谋中。这使得赫鲁晓夫有机会说服马林科夫,除了对贝利亚先下手为强外没有其他的选择。[21]一旦马林科夫同意,下一步就是召集其他的同事了。布尔加宁没有什么问题,但要联络其他人则有相当的危险。如果他们中间有人向贝利亚告密,那整个游戏就结束了。即使没有人告密,贝利亚无处不在的窃听设备也有可能捕捉到他们的蛛丝马迹。

赫鲁晓夫去找了伏罗希洛夫。但是当他一踏进伏罗希洛夫在最高苏维埃的办公室时(赫鲁晓夫去找他的借口是他们同是政府委员会的成员),后者就开始“大唱贝利亚的赞歌:‘我们的贝利亚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啊,赫鲁晓夫同志!他真的太伟大了!’”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最好的回答只能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也许未必。你也许过高地估计了他”,接着赫鲁晓夫就他拜访的目的敷衍了几句就马上离开了。赫鲁晓夫对伏罗希洛夫表现的判断是相当准确的:“我认为伏罗希洛夫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认为有人会偷听到他的谈话,他是说给‘贝利亚的耳目’听的。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他认为我是贝利亚的同党。”即使赫鲁晓夫当面提出请求,伏罗希洛夫“就是出于自尊心也不会同意的。他不可能在我进门时大唱贝利亚的赞歌后马上又来个180度大转弯,支持我的立场”。

其实伏罗希洛夫能发挥出比他表现出来的更大的作用。当马林科夫向他暗示他们的计划时,伏罗希洛夫赶忙将旁边的电话机盖了起来,压低声音,然后激动得哭了起来,过去拥抱并亲吻着马林科夫。[22]

赫鲁晓夫将卡冈诺维奇邀请到他的办公室。他的脑子里考虑的全是可能带来的危险,因此平常总是喋喋不休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甚至让卡冈诺维奇就他刚刚结束的对西伯利亚锯木厂的视察情况讲了很长时间。“我不想打断他的讲话,虽然我的脑子里还有比锯木厂更重要的事情。我表现出了适当的礼貌和技巧,等着他说累了停下来。当他结束汇报后,我说:‘你讲的情况很好。现在我想和你谈谈这里发生的事情。’我告诉他莫斯科的形势以及我们得出的结论。”

“你说的我们是指谁?”老练狡猾的卡冈诺维奇问道。了解到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已经形成了多数派后,卡冈诺维奇马上加入了进来。“我也赞同你的意见。我当然会和你站在一边。我只是随便问问。”赫鲁晓夫回忆说:“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知道我在想什么。”

赫鲁晓夫还知道莫洛托夫会怎么想。由于“莫洛托夫自己就是贝利亚伪善的受害者”,赫鲁晓夫“听到他当着贝利亚的面指责他的所作所为”,因此他马上和赫鲁晓夫站到了一起。莫洛托夫也询问了马林科夫的立场,然后又马上表示赞同,他提议不要剥夺贝利亚的所有职务,只要取消他那些“更为极端的措施”就可以了。

这些人中最难唆使起来的就是米高扬了。策划者将他放到了最后,因为正如赫鲁晓夫后来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人都知道米高扬与贝利亚的关系最好。他们总是在一起,形影不离”。不过,要是这么看的话,那马林科夫还有赫鲁晓夫与贝利亚的关系也很好,因此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此。米高扬的儿子谢尔哥认为,这很可能是出于他们在民族问题上老一套的看法:赫鲁晓夫认为两个外高加索人结成同盟于事无补。因此他直到计划付诸实施的那天早上才告诉米高扬。米高扬在去克里姆林宫的途中在赫鲁晓夫的别墅门口停了下来,他们两人在花园里呆了几个小时,保安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负责警戒。谢尔盖·赫鲁晓夫回忆说,那天早上来的那个客人非同寻常,当两人最后走向赫鲁晓夫的汽车时,他们脸上的“那种意志已决的表情”也非同寻常。自从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就换上了一辆带有防弹装甲的汽车。在他们的长谈中,赫鲁晓夫唯一的提议是解除贝利亚的秘密警察头子的职务,任命他为工业部长,对于这一建议,米高扬表示同意。只是到了会议进程中赫鲁晓夫才下令逮捕贝利亚,这让米高扬大吃一惊。[23]

在结束贝利亚权力之路,使赫鲁晓夫扶摇直上的那场政治风暴的前一天晚上,贝利亚、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像往常一样下班后一起驱车回家。在格拉诺夫斯基大街,贝利亚将他的两位同事留下,然后继续往前走。在一周后的**********全体会议上,赫鲁晓夫回忆说,当贝利亚和他们道别时,“我心里想,你这个恶棍,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握手了。明天的两点钟,我们就要和你永远说再见了。(一阵大笑)我们不会和你握手了,不过我们会揪住你的尾巴”。

不过,贝利亚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就在一两天前,他还提醒同事们说他们的行动都在他的监控之中。在贝利亚将他们留在格拉诺夫斯基大街后,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和布尔加宁停下来聊天,当时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考虑到夏天的酷热天气,决定驾车到他们的别墅去。他们两人都没有告诉贝利亚,第二天在马林科夫办公室,贝利亚指着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说:“他们愚弄我。他们说到公寓去,后来却到他们的别墅去了。”赫鲁晓夫将贝利亚的话当作开玩笑,说:“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你派了间谍还是什么?”不过,在他们的计划收网前的两天,贝利亚的“玩笑”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贝利亚的自信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内务部的两个部门就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警卫部队在他的掌握之中,还有莫斯科军分区司令帕维尔·阿特梅夫(Pavel Artemev)上将是原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官。贝利亚的对手们掌握着其他的部队,但在他被捕前要把这些部队集结起来可能会引起贝利亚的警觉,从而招来危险。塔曼(Taman)军分区的部队和坦克(在1991年8月的流产政变中,该军分区支持伯里斯·叶利钦和**********)确实开进了莫斯科,并向红场机动,不过只是到了贝利亚已经被拘押在克里姆林宫时。“究竟谁来执行逮捕他的任务?”赫鲁晓夫当时问道:“我们自己的警卫分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些策划者只得大着胆让武装人员进入克里姆林宫,抓住贝利亚,更换克里姆林宫的警卫部队,这一切都必须在他的部队发现之前完成。

赫鲁晓夫的计划是召开一次部长会议主席团会议,而不是党的会议,这样可以不引起贝利亚的疑心。在会议的进程中,马林科夫将建议讨论党务,然后提出解除贝利亚的所有职务。也就在此时将贝利亚抓获。然而,“主席团的警卫部队在会议期间就在隔壁房间里,”赫鲁晓夫后来说:“贝利亚可以很容易地命令他们将我们全都逮捕起来,然后再将我们单独关押。”

于是他们安排阿特格夫上将在莫斯科城外集结待命,同时突然将克里姆林宫司令官调离。6月26日上午大约九点钟,赫鲁晓夫打电话给战争时期的朋友,莫斯科防空部队司令基里尔·莫斯卡连科(Kirill Moskalenko),告诉他召集几名心腹,等待召唤到克里姆林宫里讨论防空战备问题。莫斯卡连科肯定会随身带着“家伙”。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赫鲁晓夫问。

“是的,”莫斯卡连科回忆说:“家伙就是武器。”由于进入克里姆林宫不能随身携带武器,莫斯卡连科和他的手下就乘坐由布尔加宁提供的政府公务车,将武器藏在他们的公文包和衣服里面,克里姆林宫的卫兵对检查布尔加宁的车还是有所顾虑的。同时马林科夫和布尔加宁又召集了朱可夫元帅和其他四人(其中包括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他当时是主管军事的党内第二号人物),他们乘坐朱可夫的汽车进入了克里姆林宫。

进入克里姆林宫后,这两支由军官组成的队伍被护送到了一个原来是斯大林秘书帕斯克雷比谢夫办公室的房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被告知需要完成的任务,过了一会儿,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布尔加宁向他们解释了事情的细节。看到马林科夫的助手苏赫诺夫发出的信号——他就坐在会议室外面的房间里,他们就冲进主席团会议室,将贝利亚抓捕。此时,开会一向喜欢迟到的贝利亚还没有来。当他走进来时,他穿着一身休闲服,没有打领带,却拿着一个公文包。他的警卫和助手大约15人留在外面的接待处。朱可夫回忆说他曾被提醒贝利亚懂得柔道。

会议大约于中午时分开始,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马林科夫显然使会议的气氛对贝利亚不利,其他人也跟着马林科夫帮腔。[24]根据米高扬提供的信息,赫鲁晓夫的发言非常尖锐,他指控贝利亚曾经为英国情报机构服务过,斯大林死后,贝利亚一直想“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并试图“使他的专断统治合法化”。贝利亚“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赫鲁晓夫说:“他是个为了利己主义而钻进党内的机会主义者。他的傲慢让人无法忍受。没有一个诚实的共产党人会像他那样作威作福。……”

刚开始贝利亚还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你想干什么?”他追问道:“你想吹毛求疵,是不是?”后来他承认自己有“过错”,但请求不要被开除出党。当马林科夫开始总结发言时,他按下按钮,召唤在隔壁房间的军人进来,他宣布说:“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我要求你们将贝利亚拘押,等待调查针对他的指控。”当朱可夫大喊“举起手来”时,贝利亚想去抓他放在窗台上的公文包。由于担心他的公文包里藏有手枪,赫鲁晓夫抓住了贝利亚的胳膊。[25]

莫斯卡连科、朱可夫和其他军官将贝利亚推入紧邻的休息室。在那里,他们去除了他的腰带,并把他衣服上的纽扣都剪掉了,以防止贝利亚做出极端举动。在逮捕贝利亚这样的高层领导、压制忠于他的部队前,他和他的命运必须严格加以保密。他不停地要求去洗手间,可能是希望通过什么方法给他的警卫传递消息,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人来营救他。过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在此期间,苏赫诺夫给贝利亚的高级警卫们提供了三明治),在6月底傍晚的暮色掩护下,莫斯卡连科将贝利亚推入一辆防空司令部派来的汽车里,在他身上盖上一条毯子,然后快速驶入一间戒备森严的禁闭室。第二天,贝利亚又被转移到莫斯卡连科位于莫斯科河堤岸附近的地下室里。6月26日深夜,赫鲁晓夫回到他的别墅里,面色疲惫。“今天贝利亚被捕了,”他对他的妻子和儿子说:“他好像是人民的敌人和外国特务。”

就这样结束了赫鲁晓夫认为的他最辉煌的时刻之一。实际上,如果贝利亚没有过分确信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的话,那么这场事关重大的政变还是很容易被粉碎的。贝利亚过分自信的最可能原因就是他认为他的同事都是些无能之辈。不过,我们至少应该考虑到一种更具权谋的可能,就是赫鲁晓夫和贝利亚都在玩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游戏,但结果却是胜人一筹的赫鲁晓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根据马林科夫的儿子安德烈和他的前助手苏赫诺夫的说法,马林科夫对这种方案很是担心,这也是为什么召集朱可夫和莫斯卡连科实施抓捕任务的原因。马林科夫后来坚持认为,贝利亚在6月26日主席团会议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显得很镇定和自信,当赫鲁晓夫离开与隐藏在隔壁房间里的军官们协商时,贝利亚脸上还掠过了一丝得意的微笑。据说当莫斯卡连科和他的手下带着枪进来时,贝利亚的脸上同样露出了这种微笑。只是看到朱可夫并听到他大喊自己已经被捕时,贝利亚的精神才彻底崩溃了。这种急转直下的形势大出贝利亚的意料,因此“尽管有着抗争到底的智慧、谋略和决心,但他还是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扑向朱可夫,或是采取其他的行动”[26]。

很显然,这种叙述是从赫鲁晓夫他们的利益出发的,不过这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贝利亚会在完全失去警卫的情况下被捕。秘密警察渠道一定已经捕捉到了这起阴谋的蛛丝马迹或是其他什么信息,例如,在当天的中午,主席团的同事们突然开始出现在赫鲁晓夫的别墅里。当然,他们跑到河边是为了防止被窃听,但其他的密谋却是在办公室和公寓里进行的。可以想象贝利亚的手下没有尽到他赋予他们的职责,他们没有时间将窃听器录下的内容进行回放并整理出来,或者就是赫鲁晓夫安插在贝利亚周围的眼线伊凡·谢罗夫想方设法不让贝利亚听到这些内容。[27]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贝利亚得到的信息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因为他认为这些只是麻痹其他人注意力的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贝利亚可以设想6月26日的会议会以马林科夫的被捕而结束。“怎么回事,尼基塔?”当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身陷圈套时,贝利亚抓住赫鲁晓夫的胳膊,盯着他的眼睛喊道:“他们在嘟哝些什么?”贝利亚简直难以相信赫鲁晓夫也能玩这种把戏中的把戏。贝利亚能这么想,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平常装出来的坦率正直是多么具有欺骗性。

同类推荐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司各特

    司各特

    司各特(Scott,Walter)是一个英国著名作家,生于1771年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32年去世。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残疾,学会骑马、狩猎。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当了8年律师,1799年被任命为塞尔扣克郡副郡长,7年后被委任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直至谢世。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门推荐
  •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学生精品美文:英雄花下的哨兵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有征服一切敌人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保家卫国的绝唱。军旅生活,直线加方块,充满紧张、神秘与力量,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最爱,他们渴望看到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当代军人与他们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不一样的生活,《英雄花下的哨兵》一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与愿望――这是一本散发着清新气息的青春军旅美文集,全书约十五万字,精选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在全国、全军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几十篇作品,每一篇都是青春飞扬的军旅生活写照。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出版过适合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的军旅青春美文集,此书应该有一定的市场,建议出版社作为青少年文学读物力推。
  • 留守年代

    留守年代

    在留守的年代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像三条河流一样汇聚于广袤的农村,在农村流淌,发出哗哗哗哗的声音。然而这声音不是欢快的,而是哀怨的。因为声音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留守妇女们的哀叹,太多太多留守孩童们的哭泣,与太多太多的空巢老人们的抱怨。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曲时代的悲歌。他们用低沉的、呜呜咽咽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时代对他们带来的无法言说的伤与痛。
  • 你要平安呀

    你要平安呀

    人生,如梦不管你十恶不赦不管你功成名就在世间停留中,终究慢慢归于零裸奔而来,裸奔而去
  • 神偷公主PK邪魅王子

    神偷公主PK邪魅王子

    她们是世界上响当当的神偷,她们有智商,有身手,有容貌。一次任务,她们差点被三个帅到一塌糊涂的帅哥给捉住,她们本以为逃过一劫,结果居然在新的学校被她们又遇到三位祸害。这世界难道就那么小么?怎么到哪都能被他们给捉到?“决定了!我们下一个偷的东西就是这三个祸害的心,偷不到的话,我们就退出神偷界!”
  • 百年国器

    百年国器

    本书全景式描写以胡雪岩、唐廷枢、郑观应、盛宣怀、马建忠、张謇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传奇故事。他们创立中国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招商局,创立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并购了美国在中国的最大航运公司,夺回被欧美列强骗取的中国第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与列强在蚕丝市场进行惊心动魄的商战对决……
  • 我在王者荣耀收小弟

    我在王者荣耀收小弟

    恭喜你!张小兵,你已经成为了本系统的宿主,接下来尽情地想受王者世界的乐趣吧。等等,这是哪里?哥们,你耳朵没问题吧,我说过,这里是王者世界,王者世界,王者世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了,我还以你系统抽抽了!那我这木桶一样的身子,两条腿还没有小胳膊长,左手拿个巴掌大得小盾盾,右手握着个刀片片的造型是什么鬼?
  • 县委组织部长

    县委组织部长

    小说以一个基层公务员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对基层官场的生活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现代县乡官场的生动画卷。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波折,表现了机关公务员在纯洁的理想信念和卑劣的政治手段之间的犹豫和选择,展示了新一代人物建设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愿望。同时,小说还反映了他们在爱情观上的迷失,以及内心面临的强烈道德冲突。经过一番生活风雨的历练和洗礼,主人公终于突破了“小我”的利益诱惑,走向了“大我”和“无我”的宽广境界。
  • 绝断轮回

    绝断轮回

    往复轮回,叶翼为了女儿能过一个不一样的一生,将她送到人界,时间流逝,辰露慢慢觉醒,想起了一切,决心打破轮回……
  • 天命之子模板

    天命之子模板

    一觉醒来,一个来自地球的扑街作家发现自己穿越到剑可开天的高武世界里,并且还有个脑残系统!轻剑快马还是软玉温香?纵横天下还是为富一方?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要!全部都要!
  • 梧桐树下的流年

    梧桐树下的流年

    莫沫:“我喜欢你。”张扬:“不可以。”莫沫:“为什么?”张扬:“因为是我先喜欢你的,所以要我先说才可以。”【腹黑张扬男主VS默默无闻女主】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我只喜欢你一个。……三年级时就想要嫁的人,即便到了九十岁也依然喜欢。……平凡如我,爱你是我此生最耀眼的瞬间,如果可以,我希望这瞬间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