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500000023

第23章 感动技巧(6)

老人家每次都是正装出席,准时入场,从来不接受现场工作人员因为年龄赋予的优待。节目播出的时候,他在家里还收看一遍。老人家一辈子在教育界工作,教书育人,要把好的德行和传统传承后代。退休后的某一年,他忽然发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比他从前的说教更生动,更有力量,更让他骄傲的是,自己的儿子是制作者之一。儿子已经编辑制作过那么多纪录片,现在是央视三个频道的节目总监,但为《感动中国》配音这件事,他最在意。

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

敬一丹说,不是《感动中国》需要我,是我需要《感动中国》。白岩松说,在今天的主持生涯中,他有两个最重要的节目,一个是《新闻1+1》,一个是《感动中国》。

关于《感动中国》的幕后已经说了太多,现在要说到台前最闪亮的两位灵魂级人物: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

之所以放在最后才提到他们,当然不是按照《感动中国》工作程序中的先后介入或者作用的大小,相反,其他任何一个工种,放在最后都可能受到读者的忽视。而他们,在这个节目中的作用是绝对无可替代的,即便放在这里,也难掩这两位优秀主持人的耀眼光辉。

作为中国当前最优秀的主持人之一,《感动中国》没有这两位主持几乎是不可能的。节目组这么认为,大多数观众也这么认为。但主持人自己不这么想。

敬一丹说:“不是《感动中国》需要我,是我需要《感动中国》。”

这不是谦虚的话。作为央视最重要的主持人之一,敬一丹每年面对很多节目,有时候,不得不推掉那些不适合自己的节目,但《感动中国》一直是敬一丹个人最倾心也是最期待的一个。

敬一丹在节目组中年龄稍长,无论是老同事还是新来的后生,都称她作大姐。每年深秋,敬一丹准会接到朱波电话:“大姐,又是感动的时候了。”

这是节目组的集结号。但事实上,在集结号吹响之前,没有人提醒,她会自觉地把年底大部分时间空出来,这将会是一段很紧张的时光,也是一年中非常享受的时光。

敬一丹说:“这个节目倾注了我最多的情感。每次在准备这个节目时,我的心情会很不一样。”

她参与候选人推荐,常常把自己在各地采访的时候,看到或者听到的人物线索整理出来,交给节目组。

200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敬一丹在这一年中参与了多次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访问了很多老红军,作为《感动中国》的推选委员,她力荐老红军群体进入《感动中国》。几轮推选,中国工农红军作为一个群体候选《感动中国》。但随着时间的临近,在几乎进入最终候选人的关口,老红军群体竟然没能进入。是推选委员的意见?还是哪一层领导部门的考虑?大家觉得非常惋惜。

敬一丹听说这个消息,特意到节目组来问究竟。她难以接受这样的消息,她给大家讲亲眼见到的老红军的故事,动情处她的声音哽咽,眼睛湿润,节目组的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樊馨蔓眼圈红了,她说:“大姐,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遗憾,尤其是听到你说的故事之后。大姐,你再努力一下!我们不是为了自己。”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这句话打动了敬一丹。她到了台长办公室,给台长讲重走长征路的见闻。她讲了一个细节:“我们曾经见到一位高龄久病的老红军,在酷暑里穿着棉背心,气喘吁吁,呼吸困难。当我们请老人家在题词本上签名时,老人的手哆哆嗦嗦地拿着笔,愈发急促的呼吸声让人揪心,不知这呼吸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只见老人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写上了:战士。”

敬一丹的眼泪夺眶而出,“战火纷飞中,漫长岁月里,老人家就是这样定位自己的,这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一群人,到现在,依然是战士。”敬一丹恳切地对台长说,“如果今年不在《感动中国》向他们致敬,我们晚辈就再没有机会了。”

台长立刻决定,让老红军群体进入《感动中国》。2007年年初的《感动中国》颁奖现场上,有七名老红军代表被请上舞台,60名后生穿着红军的军装,低声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在这个特别致敬的环节,全场观众起立,行注目礼,这在《感动中国》的历次节目录制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在现场,敬一丹感慨万千:“这些年至耄耋的老红军,曾经身经百战,历尽人间沧桑,他们今天也许并不在意奖杯和掌声,可是,我们在意,我们想让老人家知道,那段历史我们没忘,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我们铭记。”

没有敬一丹,《感动中国》也许会缺少很多。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感动中国》节目的开场、串词、收尾、采访,除颁奖词外,所有主持人说出的话,都是主持人自己拟定的。这在中国的颁奖晚会里绝对是个例外。

从第一次录制《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就对主持人说:“你们看着弄吧。”

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高度信任,这是让主持人深度参与节目的方式。

《感动中国》节目每个画面的每一秒内容都有多层领导审看,但唯独在主持人这里,从来没有人来跟他们说,要听听他们会说什么。但越是这样,主持人就越是字斟句酌。

在为传媒大学的学生们演讲时,提到《感动中国》,敬一丹和这些未来的主持人交心:“在现场我们说出的话似乎很轻松,但那是经过斟酌推敲的,真正的炼字啊,用心去把握那种分寸感。”

在一次节目会上,朱波遇到文艺中心的大导演孟欣。孟欣听说他是《感动中国》制片人,马上表示敬意。她说:“以前我就不服——一个节目,没有明星、没有演出,怎么就这么吸引老百姓呢?我一定要看看。那一年,节目一开场,主持人敬一丹说,‘春天在哪里……’第一句话就让我服了。春天在哪里,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歌词,本来应该是文艺部门的专长,可你们的节目竟然用敬一丹的特有语言说出来,说得气定神闲,那里面的情感比我们的演员丰富得多。我让我们的主持人看,反复的看,我跟他们说:什么是说的比唱的好?这就是!”

每次在准备这个节目时,敬一丹的心情会很不一样。从录节目的一个多星期前开始,她就会尽量排除干扰,不敢分心,要让自己完全“浸泡”在这个节目里。因为觉得自己要面对的是一个有圣洁感的聚会,必须让自己保持敬意,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里说的既是安静的“静”,也是干净的“净”,就像精神上的薰香沐浴。

最开始的时候,敬一丹对《感动中国》这样的仪式感很强的节目,大舞台式的主持,并没有天然的接近,她更喜欢新闻现场,更适应《焦点访谈》。但是逐步参与到《感动中国》中,她渐渐融入其中,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她都喜欢,产生了深挚的感情。在她看来,中国需要这样一个节目,自己也需要。

在敬一丹看来,《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不仅是对美德的倡导,更是媒体和公众的互动,《感动中国》所呼唤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每期节目播出时,许多观众动心动情,这说明大家的内心都存有善意,并在那一刻被触动、被点燃了,《感动中国》是用一种媒体人的方式,将人们心底的善呈现出来。

一个凝聚了如此众多精神元素的节目,一个观众每次收看都要流泪的节目,对主持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主持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节目显得更恰当,悲而不伤,传情而不煽情?敬一丹的原则是收而不放,隐而不显。她期望观众不过分感觉到主持人的作用,而牢牢记住节目推出的获奖人物,这样节目就成功了。

《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颁奖的时候,最后一个获奖人物是衡阳大火幸存的一个消防小战士,刚从医院出来,他真是太年轻了,手上还带着伤疤。当20多幅已经牺牲的消防战士的巨幅照片从空中降下来,全场震撼了。小战士不知道身后挂着是他战友们的遗像,但还是感到一种特别的氛围。

“当时我真是有点怕他回头,怕他感情失控,一方面,过于悲伤,会对于节目的收尾气氛有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机位的需要,他转过身去就会给摄像机镜头一个背面。于是我说:‘我想,你不用回头,也能记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他果真只是略略回了一下头,压抑住了悲伤。我想,这种处理方式不会对他过于残酷,也符合节目的整体需要。”

敬一丹一直在意对情绪的控制。她觉得,主持人个人情感的投入会影响观众,一个专业的主持人应该有控制力,有分寸感。

采访支教志愿者徐本禹的时候,采访为艾滋病人奔走的高龄老人高耀洁的时候,采访维吾尔族村庄党支部书记阿西木的时候,她的泪水都到了眼眶,但都忍住了。这时候,敬一丹提醒自己:此刻,我是提问者,倾听者,不能泣不成声,要让获奖者自然的充分的表达。节目中,她尽量的收,说最少的话,留最大的空间给获奖者、给观众。这体现了敬一丹的专业态度。

每一次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的,都是孩子,孩子的眼睛最纯净,又有象征意义。敬一丹特别喜欢这样的安排,但不知孩子是否理解。录制前,敬一丹特意走到孩子面前:“你们知道什么叫好人,什么叫英雄吗?今天这个舞台上,从你们手里接过奖杯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都是英雄。你们看好人和英雄,用什么眼神呢?”

敬一丹站在舞台的一角,看到孩子走到台前,用闪亮的眼睛仰望获奖者,那么美好,那么圣洁。她享受着眼前的一切,内心有一种满足感,好人的“种子”种下去,会有收获的。

“十年前我只是姓白,头发还没白,现在一半都白了。”这是主持人白岩松在《感动中国》十年宣传片上的开场白。

但说到工作,就没这么轻松了。尽管在电视界已经历经沙场,但他还是承认,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不容易,并不是因为《感动中国》本身有多复杂,内容有多艰深。在环节和程序上,《感动中国》不及选秀节目的十分之一。

他和敬大姐面临一样的矛盾。在最接近《感动中国》的时刻,同时被幸福和痛苦折磨着。幸福在于,你可以离感动如此之近;而痛苦在于,当你被感动时,你必须克制,不能放纵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滑落。“这种矛盾就会剧烈地撕扯你的内心。所以,每主持一次《感动中国》,都会有一种深深的伤了神的感觉,之后很久,都很难平复。”

2005年的舞台上,为母亲捐出肾脏的孝子田世国来了。同样作为一个年龄相仿的儿子,他对田世国的作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动。田世国走上舞台后,他和田世国有了一个深深的拥抱。他说,同样作为一个儿子,因为对获奖人的尊重而产生一次自私的举动。拥抱之后,常态到来,才是继续的工作。

2008年初,《感动中国》的舞台上,讲述了一个不能到场的军官的故事。周末,一名解放军军官陪来部队探亲的妻子女儿上街,一位轻生者落水,他下水救人。轻生者获救了,而他却在妻女的注视下离开了。他三岁的小女儿,在人群中拿着爸爸脱下的鞋边哭边喊:“爸爸回家,爸爸回家……”这个画面在此前节目筹备中他也曾经看过,这次于他来说重放,但作为父亲的白岩松,在大庭广众之下依然没能忍住,泪水夺眶而出。直到两分钟后,他平静下来,才开始自己的主持段落。

他努力的克制,克制不住的时候,以不影响节目的方式表达,他也觉得,这是作为人的一种享受。他有特别理性的时候。采访魏青刚,这是一个建筑装饰行业的农民工,在青岛打工的时候,为了救一位落水者,三次跳进台风肆虐的大海。他知道农民工难,一个这么善良的人,能够为别人付出的人,应该有机会改变生活。

问过了所有的问题,白岩松不忘补上一句:“现在你最想对观众说什么?”

魏青刚说:“我活儿干得不错,大家帮我找点儿活干吧!”

质朴的话语立刻让全场哗然,笑声一片。有些人的笑里是带着泪水的。

这段话没有被剪辑掉,节目播出,大家认识到一个“沧海横流中的本色英雄”,更让人体会到一个卑微的善良者最质朴的愿望。

白岩松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感动有用吗?》他不是在质疑《感动中国》。他发现,每次《感动中国》播出的时候,那么多不管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人热泪盈眶,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许下了很多美好的愿,但是当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这些心愿还在么?他问所有的读者:是不是要等到下一次《感动中国》的时候,才再度想起这些愿望呢?

这没有用。最重要的首先是信心,知道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人,而且一直都有,接下来就是提醒自己、改变自己,多一点点。

在白岩松看来,《感动中国》有时候就是为奔腾的时代河流铸起一个堤坝,不让水流泛滥、不让人们在欲望驱使下人性中糟糕的东西泛滥。

白岩松今天的主持生涯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节目,一个是《新闻1+1》,一个就是《感动中国》。两个节目都有让他欣慰的地方。《新闻1+1》的欣慰在于,2008年创办的节目,现在还活着。而《感动中国》,2002年到现在,十年间推出的所有人物,还没有一个走向完全的反面。

他说:“人们活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觉得活着很值得,生命是美好的,整个社会的环境或者说这个世界一点一点在变好,虽然很难,并且很漫长,并且经常曲折。《感动中国》能够给人们的就是这种美好。《新闻1+1》是舆论监督,其中所有的愤怒、谴责、焦虑也都有同一个指向:期待能因此诞生更多美好的东西。”

主持《感动中国》这一个节目,对白岩松来说,越来越具有一种吸引力。真正的感动,的确伤神,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就像白岩松在《感动中国》的广告宣传片中说过的: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地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每一次《感动中国》节目录制结束,白岩松都第一个冲出人群,上车回家。

“这时,在长长的街上车水马龙,人们的日子依旧或幸福或艰难或平淡,这个时候,我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电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同类推荐
  •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这世界有太多不合逻辑的事

    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教科书上的伟光正符号?是新闻中开会决策的政治中心?是住行各种闹心的雾霾地标?还是金融巨富的江湖传说?在实实在在生活在北京四十多年的老猫眼里,还有一个当下的浸泡在生活里的大城市,有太多的留人和不留人,有太多的梦想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有太多的选择和眼高手低,所以也有太多的纠结……当然,因为人多,这里还会有各种争抢,主动的和被迫的——而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无论相处多久,我们都只是过客而已。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1938:青春与战争同在

    1938:青春与战争同在

    1938年,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在历时一年多的演剧生活,举行了上百场演出,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反正》、《林中口哨》、《花子拾炸弹》等十几个剧目,积极宣传抗日。本书以保存下来的《北平学生移动剧团日记》为中心,多方查找资料,访谈健在者,全面而真实还原了那段历史。此次将重新设计封面,并增加程光烈日记等新内容。
  •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全集)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全集)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是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教授花费数年心血精心编选、翻译的极具权威性的金库版白银时代诗歌译本,是可以文化出品的双头鹰经典系列的第二辑。其中,《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白银时代诗歌金库·男诗人卷》收录了白银时代最负盛名的十六位男诗人230余篇诗歌代表作。这些诗人,既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勃留索夫、曼德尔施塔姆、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等巨匠,也有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甚至完全陌生的,但国际影响不容忽视的米哈伊尔?库兹明、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伊戈尔?谢维里亚宁等名家。
热门推荐
  • 伟大的失恋

    伟大的失恋

    一个普通女生,跟无数普通人一样普通的失恋,跟失恋女生一样的痛不欲生,之后,自我的蜕变
  • TFboys路人女主养成记

    TFboys路人女主养成记

    在世界上,那三个少年是她们的最爱,谁都不可替代。年少时的夕阳,美的像他们一样。他们唱着歌手牵手行走,以为能走到远方。男神不再是梦,因为与她们的改变。
  • 爱得好,伤不了

    爱得好,伤不了

    多年婚恋行业从业经验以及与众多会员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使得小龙女能够透彻领悟两性关系,其公开邮箱多年来收到数十万情感求助信,其每日更新的网络情感诊所点击量已过千万,小龙女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实战经验丰富的婚恋情感专家。
  • 万寿至尊

    万寿至尊

    在寿元大陆,有着一个传说,谁能找到万寿山,就有成为至尊皇者的可能。庄言,一个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甚至都是一个孤儿。本来他也没打算踏上武者之路,他的愿望就是种种田,打打猎,和自己心爱的女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可世事常不如人愿,庄言被迫成为武者,开启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神奇之旅!
  • 一辈子的坚持

    一辈子的坚持

    容湛和容萱出生是一对双胞胎,却被世人认为是龙凤胎。两张同样的精致的容颜,却有不同的命运。容湛生平坦坦荡荡,但是总怕别人拆穿她女子身份,到却也平平安安到了十六岁,自从遇见他,一朝尝得情滋味,却是再也不想瞒了。林少爷正在给她家娘子买零嘴,手中正捻着一颗粽子糖,轻轻地剔除里面的花生,这糖是他家娘子的最爱,可她不喜花生,林舟特地和老板说她不喜欢里面的花生,可不可以以后做些没有包花生的粽子糖。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神佛何其多

    神佛何其多

    世人皆知拜神佛,神佛苦恼何其多坐在庙前朝天唾,不见打雷来劈我神胎佛像本草垛,塑上金漆了不得一朝闯进凌霄殿,此地换我来坐坐何其多,一个打遍街骂遍巷的无赖小子,因对神言出不逊,困在道观里足足两年,直到一天有高人前来搭救,带给他一桩天大的机缘……谁言世上有侠剑,炼精化气入云间莫说学来都无用,十六玄门可通仙!
  • 极限尽头

    极限尽头

    三百年前,天地巨变,世界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所有生物高度进化,对统治地球近万年的人类展开疯狂的反扑。三位英雄横空出世,建立起人类的防线,守护了文明的秩序。然而人与自然的争斗从未停止,当老一代的英雄成为传说,新一代的天之骄子们,能否挑战命运,重写谱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乐章?
  • 她盘起长发,像个骑士

    她盘起长发,像个骑士

    她把大波浪高高盘起,于是从公主变成了骑士
  • 一念扣仙

    一念扣仙

    成仙难,路上多枯骨。大道艰,血泪伴红颜。一世念,我定要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