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9500000001

第1章 感动诞生(1)

《感动中国》,CCTV第一品牌,“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广告收入仅次于春晚,但投入成本却最低。

十年来推出了100多位感人至深的人物,重塑了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

独创的节目形态被广泛复制,形成了、独特的“感动现象”。

……

这些,无一不显示出,感动的力量。

但在十年前,《感动中国》诞生的2002年金秋,那群心怀新闻理想的电视人,却为这个节目的诞生,在迷茫、摸索、承受焦虑、艰难抉择……

如今,回顾《感动中国》的诞生,他们会告诉你,一个节目的成功,一定有它的道理。

做一个寻找好人的节目

CCTV新闻评论部决定推出年度新闻人物评选节目,可2002年媒体报道最热的新闻人物,有对国家影响力最大的领导集体,也有负面人物,不可能在年终时把这些人物请来颁奖。一个“找好人”的提议,使问题迎刃而解……

2002,21世纪的第二个年头。

恐怖分子袭击世贸大厦带给美国人的伤痛刚满一年,美国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拉克的战争一触即发。

世界杯在韩国和日本举办,巴西拿到了冠军,“外星人”罗纳尔多一战成名。

中共的十六大推出了新一届领导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预计第二年五月全新上线。中央电视台最着名的本土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即将走过第一个十年。《东方时空》的创办人孙玉胜埋头书斋,书写他对过去电视探索的回顾,也是影响了后来很多电视人的作品《十年》。

2002,对世界是一个门坎,对中国是一个门坎,对中国电视新闻来说,也是一个门坎。

“东方时空”这四个汉字,从字面上看没有任何确切的含义和指向,绝大多数中国人听到这个词汇,都会毫不犹豫地想到一个电视栏目。《东方时空》在过去的十年的确改变了中国电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很多躬逢其盛的电视人在回忆这个栏目时,都笑着说:它就像一只英雄的母鸡,生了许多着名的蛋,比如《东方之子》《生活空间》《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等。

创办和运作《东方时空》的电视人自成体系,他们在1993年组成了新闻评论部,成为后来者公认的电视人中最具人文精神的开创性群体。这个部门有八个字的部训“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既是他们对新闻的态度,也是他们对人的态度,简单有力,入木三分,在今天,令任何一个电视人都无法忽视。

在2002年,这一切都是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电视新闻需要再向前一步。

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大楼。

这是一栋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塔式建筑。在上世纪80年代,彩电中心是西长安街的标志性建筑。从90年代开始,这座建筑的高度仍然令人瞩目,但它对路人的吸引力正在慢慢减弱。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从这里传播出的各种各样的节目——新闻、娱乐、财经、体育、军事和大量的外语节目。

彩电中心七楼,是新闻节目中心的中枢所在,新闻评论部的办公室就在这里。大量震惊世人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在这里经过最后一道把关,然后被送上荧屏。

梁建增担任新闻评论部掌门人的五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电视永远开着,遥控器就在手边;案头上是各个节目组送来的稿件和申请;电脑联接互联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专用网络;早晨读过的一摞报纸,放在椅子旁边的书报箱里。

来自国际国内的媒体新闻,来自各地的观众来信、编导的线索还有竞争媒体的动向,台内实力栏目的新近内容等等纷至沓来,但多而不乱。

人也像一个精密的信息过滤器,大量的新闻信息从耳朵眼睛里进来,无用的抛出去,有用的压缩存储,特别刺激的会在头脑中打几个盘旋思量。

最近一个月来一直萦绕的念头忽然涌上来,他考虑再三,拿起了电话,以轻松的口吻让朱波接受一个任务,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代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年度新闻人物。

朱波进入新闻评论部工作已经有六年之久,最早以策划人的身份进入《新闻调查》,后来担任《东方时空》工作室主编,他当然了解梁建增有这个念头不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已经有几年了吧。但是做媒体的人都知道,中国和别的国家不一样,媒体担当着比人们想象的多得多的责任。如何评论一个人物不难,难的是你让这个人物走上荧屏,本身就会被解读为一种评价,而这种解读的后果是不可评估的。对这件事,梁建增非常慎重,电视台所有的高层管理者也非常慎重。

但现在,时机似乎来了。中央电视台经济中心的《年度经济人物》在2001年推出,今年是第二年,体育中心的《年度体育人物》2002年正在筹备。《年度新闻人物》似乎已经呼之欲出,关键是用什么样的风格和形式推出。

朱波在同事的眼里一向以轻松幽默风格出现,大事小事都爱开玩笑。但梁建增一向以严谨着称。这次任务分派,听起来是轻松的,却让朱波无法轻松。

“中国年度新闻人物”,朱波最先想到的是要有一定影响,这个人物寂寂无名当然不行,娱乐圈的明星倒是大把,但他们仅仅是水面上的泡沫,新闻人物要的是能在河水下影响水流方向的基石。新闻人物需要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那些影响国民生活和这个社会前途方向的人。

朱波安下心来,花三天时间学习了国际着名媒体的年度人物评选,梳理了2002年初以来的重要新闻。

同事多年,朱波当然熟知领导的打法,但“中国年度新闻人物”是重量级的炮弹,况且梁建增在电话中是那么不同寻常的轻松口吻,朱波觉得更要慎重,决定先开上两枪听听反应。

2002年秋,媒体报道最热的人物,一个是刚刚被扳下马的五毒书记张二江,一个是即将履新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集体。

朱波整理了这两方面的材料,向梁建增汇报。梁建增沉吟了一下,这两个备选项他当然知道,也早有预料。

如果张二江要算“年度新闻人物”的话,对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来说可能不合适,老百姓接受的就是正面人物,负面人物怎么能在年终时走上荧屏呢?这是一个困难。第二个困难,如果选这个年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那新一代国家领导人肯定是对一个国家影响最大的,可是媒体该如何评点他们呢?再者,“年度新闻人物”是电视的形式,是要有仪式的,把负面人物和正面人物排在一起,该举行什么仪式?如何颁奖?这些都是困难。可是,如果做年度新闻人物盘点,最大的官员和最有影响的负面人物,这些都进不来,这样的新闻盘点也不全面啊。

梁建增不置可否。但朱波这两枪让他心中的节目有了个大致轮廓:新闻要、影响要,正面也得要,并且,更需要一个主题,把这些元素聚合起来,成为一个合理的节目。按照评论部传统,还是把各路人马召集起来,发动集体智慧吧。

2002年秋,北京西长安街南一个小院的会议室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精英济济一堂。会议主持人陈虻,是当时的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参加会议的有十几个栏目制片人,还包括主持人白岩松。

讨论围绕一个话题展开:2002年,中央电视台准备推出中国的“年度新闻人物”,这个项目该怎么开展?要求大家想一个主题,得有年度影响力,人物还得是正面的。

那个下午,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什么影响中国、改变中国、震撼中国,讨论了很久,列了十几个这样的名字,各种建议被提出,又被否定,讨论几乎陷入了僵局。按照惯例,这样的僵局要陷入几次才有好点子产生,但是这次没有。

一直在听大家争论的陈虻忽然发言,他提出一个点子:找好人,评选让人感动的年度新闻人物。

感动?感动中国?大家都被这四个字震住了。瞬间的沉默后,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也有人反对,认为既然是新闻人物就不能太主观,但“感动”两个字是全面彻底的主观,不宜用来评选新闻人物。讨论继续下去,这种冷静的“新闻观”渐渐被一种“人文观”淹没,大家开始一致觉得,“感动中国”是相对来说最符合大家最初设想的。就这样,定下了“感动中国”。

一次会议就有了结果,这当然是喜人的成绩。朱波被确定为《感动中国》制片人,但是除了这四个字和被大家激起来的空前高涨的热情,朱波手头还两手空空,他可以铺开自己的棋盘,但是棋盘上还没有棋子。

晚会需要一个小组来承担,需要播出窗口,需要内容,需要一个让观众了解和认知的过程。一大堆的工作,当然不能全部由制片人来承担。承担所有工作的制片人不是好制片人,这是朱波一贯的理念。他现在找到了方向,剩下的是要找到那些和他一起来分担工作的人。

集合CCTV精英的主创团队

《感动中国》有一个超级稳定的制作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在品性上有种相似性,他们执拗地认为,一个在工作中保持诚恳、执着认真的人,他(她)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樊馨蔓是在桃花岛上接到电话的。

那时候,她在杭州萧山机场下飞机转汽车,然后乘轮渡,上岛坐上了来接她的面包车,那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剧组派来接她的。

樊馨蔓是《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编导,她的先生张纪中是《射雕英雄传》剧组的总制片人。剧组拍摄进度很快,张纪中因劳累过度,生了病。樊馨蔓刚刚制作完成了一部纪录片,两周的机房生活过后,也没有休息一下就直奔剧组所在地。飞机、汽车、轮渡,她一直在睡。这一路大概是她一个月以来睡得最香甜的一觉。

在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先生之前,她先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陈虻打来的。

陈虻的语气是非常熟悉的:“姑娘,你这是又去哪儿了?”

樊馨蔓的回答也是意料中的:“我要躲起来,我累死了。”

下面就是意料之外的,陈虻说:“还有一件要累死你的事。部里决定要做《感动中国》,你赶紧回来吧,做总导演。”

樊馨蔓的第一反应是:“又要做什么?!”感动中国?她在《生活空间》担任编导将近十年,一直坚持以最朴实的方式讲述老百姓生存状态,《生活空间》广为人知的宣传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陈虻定下来的,现在,他嘴里说出了“感动中国”这四个字。感动,这么直接的情感指向,中国,这么大的名字。为什么纪录人物非要往高大全上用力呢?

“什么才能感动中国呢?你告诉我,中国具体是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动标准,谁又敢说自己能感动中国呢?”樊馨蔓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样一个节目。

陈虻说:“你别那么武断,你不是最喜欢做激动人心富有正义感的事情吗?石光荣是个虚拟人物,感不感动人?”

陈虻一向非常了解自己的编导们,他是有准备的。2002年,张纪中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在各地卫视热播,陈虻知道樊馨蔓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所以他就从这里入手。

樊馨蔓说:“感动人。”

陈虻又问:“感不感动中国?”

樊馨蔓想了想,肯定地回答:“感动中国。”

陈虻问:“北京台播了几遍?”

樊馨蔓说:“七八遍吧。”

陈虻觉得对方上路了,趁热打铁说:“一个虚拟人物,都播了七八遍,那么受观众欢迎。观众是需要感动的,我们为什么不挖掘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让他们来感动老百姓呢?”

樊馨蔓不回答,沉吟。这通常表示她已经认可了。她问了一句:“真实的感动人物去哪儿找啊?”

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提问。《东方时空》十年坚持人文观念,在真实朴素的民间寻找和呈献的情感,主要也是各种各样的感动,这些影像朴实、深沉,最能打动观众的心灵。而《感动中国》所要的正是更高程度的凝聚和提炼,它要把悠长缓慢的纪录风格转换一个样态送给观众。一个导演转过了这样一个弯,就面对阳关大道了。

陈虻剩下的工作是鼓励,樊馨蔓觉得自己多年来一直制作纪录片,拍摄和剪辑方式都与晚会有很大区别,怕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但新东西总是要学的,选择樊馨蔓担纲有多种考虑,能接受、学习新事物,也是她给人的重要印象。

车一直在向驻地走,樊馨蔓放下电话,正在想象“感动中国”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第二个电话又来了,是朱波那活泼轻松的语气:“你在哪儿啊?”

樊馨蔓一听这语气就笑了,质问他:“你干吗?!”

朱波还是那戏谑的语气:“我在寻找一个超级完美主义的导演,共同制作中国历史上最能打动人心灵的人文节目。”

樊馨蔓说:“我知道,陈虻刚给我打电话了。”

朱波认真地说:“你来吧。”

樊馨蔓还在犹豫,她说自己不是很合适,接连列举了几个以坚韧和执着着称的同事的名字。

朱波说:“不行,他们够坚持,但是都还没到一根筋的程度。《感动中国》非你莫属。快,越快越好,CCTV需要你,中国需要你。”

就这样樊馨蔓回北京了。在桃花岛呆了24小时不到,对于先生,除了问候,樊馨蔓还和他小心翼翼地谈起了石光荣,谈起了观众和感动、真实和虚拟,也提到了一个节目的名字——《感动中国》。

第二天早上,樊馨蔓就乘船、坐飞机返回北京。

回到北京,樊馨蔓才发现,自己把“感动中国”这四个字想得简单了。当时经济中心的《年度经济人物》已经有过成功的第一届了,第二届正在筹备录象。体育中心的《年度体育人物》评选汇聚了一帮体育明星,也很受人瞩目。文艺中心的晚会更多了,最大规模的是春晚,这是过了正月就开始论证的项目,用一年的时间制作一台晚会,已经20年了。其他娱乐晚会更是多如牛毛,每天都有大型的剧组赶赴全国各地。

除了打电话鼓励她的两个人,其他人一听她的想法,都表示谨慎的支持。他们说:

“中央电视台缺晚会么?已经够多了呀!”

“文艺、体育、经济都有可能,但是新闻方面的人物评选,还要颁奖,这个……”

“颁奖?经济或者体育方面,在外国是有先例可循的,我倒没听说过新闻人物颁奖。”

“感动?呵呵,今天要感动人可真不容易,你用什么来感动人?”

樊馨蔓发现,这真是个有点烫手的山芋,但山芋总是热的时候才好吃。陈虻和朱波没有看错人。

这天,樊馨蔓在电梯里碰到了台里一位领导。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还是问樊馨蔓:“听说你们要搞什么晚会?”

樊馨蔓说:“是,是《感动中国》晚会。”

领导很直接地说:“体育中心经济中心都有晚会,而且做得相当成功,你们新闻中心有必要吗?”

樊馨蔓的回答也很干脆:“有必要啊。”

领导看着她笑了笑,又问:“有必要在哪里呢?”

樊馨蔓说:“他们是体育人物和经济人物,是按行业和领域来分的,而我们是全中国的新闻人物,任何人都可以走上我们的舞台。”这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回答,但那时候,她就是这么想的。

领导的楼层到了,他还没来得及说说自己的看法,电梯外站满了欢迎的人。领导走了,樊馨蔓有点不平静。她考虑是不是要把这次闲聊的内容告诉她的战友们。转念想想,成败不要放在第一位,感动中国,无论如何都是件好事,是好事就应该坚持一下。

就这样,朱波和樊馨蔓开始分头筹备,他负责落实资金和人物,她负责节目方案。

同类推荐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旅途随笔

    旅途随笔

    巴金说:“《旅途随笔》是我的第二本游记,它记录了我一九三三年南方旅行的见闻,也写了我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南方”是指香港、广东、福建等地,通过巴金的笔,追随他的行程,我们看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鸟的天堂》《朋友》等名篇,即出自本书。本书于1934年8月由生活书店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文学与情感

    文学与情感

    本书分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四章,分别从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个面向集中对中国文学的源头性质和时段特征给予细致的梳理、解说。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使面孔恶魔心

    天使面孔恶魔心

    感情真的很脆弱,一旦失去,很难挽回。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预知未来,还会错过嘛?
  • 混

    女友背叛,应何去何从?怒;真爱来袭,应如何面对?愁;父仇之恨,应如何处之?乱;流氓围绕,应如何是好?杀;混,不仅仅只是一种传说……
  • 这些年与那些年的幻想乡

    这些年与那些年的幻想乡

    “嗨~好久不见了哟~”充满红色眼珠的黑紫色隙间拉开,一位穿着紫色连衣裙的金发‘少女’打着纯白色洋伞就从中一跃而出“......”我们的一米七少年和一旁的银发大马尾医师就瞪着死鱼眼就看着眼前的‘少女’,半响后女医师才打量起了眼前的友(敌)人,开口道:“怎么了,这次是腰酸背痛还是脖子酸?要开点什么药?”【狂躁的高速飞行体】【飞光虫之巢】【秘技.天网补蝶之法】【月咒.阿波罗十三】...看着眼前放着弹幕符卡对轰的两‘少女’,一米七的少年继续缓缓喝了口茶“今天的幻想乡也很和平呢...”本书是充满欢乐与悲伤的东方projet同人,感兴趣的人来看看,不感兴趣的就右上角红叉吧
  • 学点曾国藩,胜过埋头苦干

    学点曾国藩,胜过埋头苦干

    成功者都很善于学习和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助自己从成功走向成功,从优秀走向卓越。而失败者习惯于只学习自己,但自己又没有什么卓有成效的办法,有的也只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始终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100多年来,无数人已通过学习曾国藩的那套本领,使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收获颇丰,成就非凡。
  • 不如不想

    不如不想

    不同人物的叙述,不同情感的流露。以“我”为中心的故事,到底能有几种说法?
  • 山海聊斋

    山海聊斋

    一梦山海绘聊斋,半身浮屠半身缘。一觉醒来的易尘看了看眼前的事物,拿起手中的山海经,欲哭无泪。
  • 一品傻妃七小姐

    一品傻妃七小姐

    一代顶级特工,竟意外穿越成个傻子?天生智障?受尽欺凌?且看这废柴七小姐逆天重生!自此,锋芒喋血,惊破世人胆!“欺我害我者,必百倍奉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间逍遥一小仙

    人间逍遥一小仙

    路小遥出生于皇权世家,天生道体灵胎,据传前世是一位远古大神的逍遥扇转世。天赋满点,再加上有皇家上等修仙资源的路小遥,三岁筑基,十岁洞虚,十五渡劫,十六升为地仙,从此长生不老隐匿于山林间,不再修炼嬉戏凡间,人称逍遥仙。路小遥凡尘所在的皇权追封其为逍遥王。逍遥小仙,嬉戏凡间,川国逍遥王,守卫大川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