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0200000033

第33章 下层人满足于参与感

人做任何事都是有既定目标的,但当目标看起来太难实现时,许多人就开始放弃目标,转而追求所谓的过程。“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这句话成了现今最流行的人生警句。这种理念究竟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

对于那些过分消极的人来说,鼓动他们参与就是一种最好的帮助。但人生是现实的,做人如果不努力追求自己定下的目标,就会被淘汰出局,连参与的机会都会被剥夺。

所以,即使人生是一场戏,你也应该把你的角色演好,而不能不负责任的想:我上过台就够了。

试过就够了——做太多失败的事,是浪费人生

有一个寓言叫“狗熊掰玉米”说的是狗熊夜里在地里偷玉米,掰下一个,就夹在腋下。可是走不上三步,看到另外一个大的,便觉得比前面的更好,就把新掰的这个掰下来夹到腋下,不用说,原先夹着的那只就掉在地上了。等到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的,又扔掉手里的,去掰那个“更好的”不知不觉走到玉米地的尽头,天都亮了!它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赖子玉米,也只好将就啃啃了。

我们都会笑那个狗熊太傻,可如果你是狗熊,又会怎样?

狗熊犯傻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玉米有层层叠叠的“外衣”包着,里面的种子究竟如何,并不那么容易判断。其次,太多的玉米摆在面前,形成了诱惑和干扰。只有一个玉米时,你会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玉米,你会放在一起比较;满眼的玉米,你哪里会有心思来分析研究?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一律地饱满诱人,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谁?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炒股时间长的人都知道:十只股票中,你只要买对了两只,这两只所赚的钱,常常就比其他八只都多。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在许多暴利行业里,20%的高端客户往往能提供80%的利润,而80%的低端客户只能提供20%的利润;同理,一个公司,占总人数20%的那部分员工,却创造了超过80%的价值。反之,只要有20%的员工在浪费时间,这个公司基本上就没希望了。

失败者的一生,往往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成功的机遇,他也曾经有过远大的目标,也曾看见过成功的希望。也有过一段愉快的日子,干什么都顺,前途无限光明。然而当那一阵高峰过后,生活又渐渐平淡了,许多人便开始烦躁,一心想创造新的辉煌。于是大量的精力用于开拓,原来想法反而顾不上了,时间一长,自然废弃。当然,废弃的还不只是曾经的远大理想,还有自己的美好青春。

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像那掰包谷的狗熊,随便对付一个了事。

一个目标、一个梦想的珍贵,是要在事过很久以后,回头再看,才能发现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正如你买了十只股票,也许80%的利润来源于其中的两只,如果你不紧紧把握住它们,狠赚一把,那另外八只的亏损就可能把利润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那两只赚钱的股票也许并没有消耗你多少时间,另外八只赔钱的买卖,却让你殚精竭虑。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径,千万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手上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曾有一个学生请教资深职业咨询师:职场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咨询师说:成功的人把一个行业做透才跳槽,失败的人把一个行业做砸才跳槽。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多少次成功?答案很简单:只一次就够。因为一次的成功可以带来十次、百次,甚至是一辈子的成功;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多少次失败?答案也很简单:一次就够。因为一次失败带来的心理阴影将影响一个人一生。所以,失败与成功的力量不是对等的。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失败与成功的唯一关系也只是:从失败中可以总结出不成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说白了也只是失败的经验,不是成功的经验。面对每一次不同的环境和机会,上一次失败的经验不会送给你成功的信息,相反常常让你心里产生更大的恐惧,它唯一的作用在于:让你不会像上次一模一样地失败。所以,失败与成功并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一位哲人说:所谓经验,就是等你病好后才拿到的药。若你再犯同样的病,这药已经失效;若你不犯同样的病,这药早已过期。若别人犯这样的病,又不会买你的。经验真是不可救药之药。

一旦决定要达成某个重大目标,就一定把全部生命放进去完成。“试过就够了”的心理,正是下层人无法提升自己的最大门槛。

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这是典型的遁词,成功者总是想,我还要更努力

面对失败,下层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实际上,为了争取劳动成果,成功人士也经常这样说,但不同的是,成功者从来不把这句话放到自己心里去。他们很清楚:自己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他对自己说的是“我还要更努力”但凡每完成一件工作就想“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的人,多半都会匍匐在社会的底层。

一个厨师在下班的时候总是想:我烧菜的时候遵循的是最严格的程序,火候也用得恰到好处,作料用量也非常精确,客人不喜欢吃,那是他的口味太偏。结果这个厨师永远也不能进入大饭店成为名厨,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已经尽最大努力了。一个老师在下班的时候总是想:我已经把我所拥有的知识全数教给学生了,他们听不懂要不就是不想学,要不就是天资太差。这个老师便永远无法成为名师。一个运动员在休息的时候想:训练已经达到了我的体能极限,我无法再突破了。这个运动员也注定不会拿到任何奖牌。

作为一个厨师,他不但要考虑到自己心中的好菜标准,他还应该站在顾客角度来品尝、调试自己的菜,从而适应更多顾客的需求和口味,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名气逐渐大起来;作为一个教师,他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教”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所进步,使自己获得成功;作为一个运动员,他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状况,他应该问一问,为什么自己和其他运动员一起训练,别人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自己却做不到?所以“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实在是一种毫无意义,“自欺欺人”的说法。

“尽最大努力”是一种良好的态度,但态度并不能保证成功。有些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仅仅只是在表明自己的做事态度,但更多的人同时还借此暗示:环境或客观因素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过错不在自己身上。

其实如果认真分析自己的行动过程,你会发现,决定任何一件事成败的因素都是错综复杂的,你根本不可能把“环境因素”或“客观原因”与“个人因素”或“主观原因”完全分开来。曾经有一个中学生,他平时学习很认真,按平时的作业情况来看,他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他在大型考试上的成绩却往往极不稳定。父母知道这与他的临场发挥有关,便总是安慰他说:我们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他们天真地相信,儿子一定会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的成绩。应该说,父母的开明对他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不幸的是:这个中学生在高考中一败涂地,比平时考试最差的时候还要差。这时父母便开始问他:你究竟是怎么搞的,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孩子痛苦地说:高考的时候我前面坐了一个喜欢不由自主全身颤抖的同学,他好像是得了一种什么怪病,他每抖一下,我的心就被他打乱一下,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大题。父母非常气愤,便去找老师,他们质问老师为什么要安排他们的儿子坐在一个爱颤抖的同学后面考试。老师很无奈地告诉他:高考的座位是随机安排的,没有人为介入的可能。老师甚至还反问一句:为什么别人从来都不介意这位同学的颤抖呢?高考的时候前后桌分得很远,前面的同学的颤抖是不能直接影响后面同学的考试的。听到这里,家长便开始反思,他们向老师询问儿子过去考试失败的原因,他常说考试的时候有干扰因素导致自己的发挥不正常,可为什么其他的同学总是不怕干扰?老师这样回答。原来所谓的环境干扰问题与他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他真的静得下心来,只要一低头就看不见前面颤抖的同学了。所以说很多被视为由外因引起的失败,往往正是由内因引起。

也许你会说: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有些困难确实在我能力范围之外。这显然是一个谎言,人类潜能的极限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认为,一个普通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还有90%的潜能可以挖掘。前苏联学者伊凡则认为:如果我们迫使头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会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完成几十个大学的必修课程。

当然,你可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但这并不能证明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如果你要安慰自己、提高士气,最好不要采取这种方式,你应该想想:这次行动是不是比上次有更多的进步?如果发现有的话,你的信心就加强了一点。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你再也无法成功呢?

从比较中获知进步的信息之后,接下来你应该研究自己的失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以利于自己的改进。这样,才算真正正确的态度,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成功离我太遥远——总把成功之路看得太神秘、艰险,永远都只能做辉煌事业的局外人

渥沦?哈特葛伦在年轻时曾是一名挖沙工人,长年累月的劳作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想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按照哈特葛伦所受的教育,本来他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他从1969年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专项上。他每天都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而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就是著名的学者伍迪?艾伦。

每天花5分钟时间!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成功像你原来想象中那么难吗?其实认真想想,5年时间又算得了什么?用5年时间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这难道不是一条希望之路吗?

一个人只要愿意提升自己,时间和能力都不是问题。

同类推荐
  •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排除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青少年朋友,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人格。愿我们每一位青少年都能记住一点:好习惯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 吸引力法则—修炼心想事成的强大气场

    吸引力法则—修炼心想事成的强大气场

    本书介绍了一个生活中常常失败、也没有很强能力的人是如何通过使用一些法则获得了令人吃惊的变化的。这本书很鼓舞人心,因为它向你展示了一旦你知道了一定法则——自我暗示、内省、注意力、意志力、吸引力、想象力等后,你能做些什么。通过一种最有成效的方法使用你的思维,你也可以获得惊人的变化。
  • 会说一口漂亮话

    会说一口漂亮话

    《会说一口漂亮话:十天打造说话高手》通过详细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教我们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怎样与人交流,说出一口漂亮话,办成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会说一口漂亮话:十天打造说话高手》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会说一口漂亮话的人,必定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会说话的人,势必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 人生三眼

    人生三眼

    人之面乃心之表。你的神态表情无论怎样掩饰,也会在不经意中把心中的秘密外泄出来。巧于察颜观色,是慧眼识人的基本功。世间最深藏不露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捉摸不定的莫过于人心,世间最变化无常的也是人心,世间最险恶难测的还是人心!心眼,曾被人们看低了、想歪了,其实它无非是处世的灵活思维,做人的机变方式。无论是谁,也无论办任何事,缺少心眼或心眼不活都是不利的。财眼如同人的第三只眼,只不过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发现和使用。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睁开自己的财眼,先要为大脑“充电”,把强烈的致富意识当做开启财眼潜能的金钥匙。
  •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远大的目标,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很勤奋,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踏踏实实,他们一丝不苟,他们喜欢尝试,他们永不自我满足,他们很执着,他们喜欢学习别人的优点,他们热爱学习,他们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快乐成长。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让你欣羡的第一名!还等什么,快向他们学习吧!因为模仿是最便捷的路!
热门推荐
  • 玉鉴问道

    玉鉴问道

    普通人,一旦机缘到了,则将有可能变得不再普通。原本想学武的年轻人陆演宁,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位师父想学武,结果不成想却推开了另一扇大门,走向了修仙问道之路。玉者,高洁。鉴者,镜也。主角凭借一枚师父所传玉鉴宝镜护身,纵横闯荡于修仙界,留下了各种传说。
  • 地府二号首长

    地府二号首长

    穿越异界?身陷地府?仗着一串神奇的手链,王小帅开始潇洒修真。仙佛暗战,蝶翅一扇,造就风华绝代。修心即修真,且随王小帅一起,左右逢源、掌控下界、指点江山,作与仙佛两界平等对话发展的史上第一人。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我的爱恋之校园爱情

    我的爱恋之校园爱情

    唐筱筱一个简单纯洁的女孩,和姐姐唐玉玉来到学校,和男主发生了一段奇缘、、、、、、
  • 三生琼尽

    三生琼尽

    尚琼为妖时不受待见,为仙依旧不受待见,成了上神之后逐渐嚣张,陆卿寒越发觉得距离越来越远,后来的尚琼再也不想遇见他,她说:“是我愚昧,冲撞了您,这以后,便不再纠缠。”那人抓住她的手,怒极反笑:“你说不纠缠就不纠缠?”
  • 重生之蚁帝

    重生之蚁帝

    世界末日,生物大进化,林天重生为蚁,带领部族征兆星球,争霸宇宙。
  • 重生之布偶夜梦

    重生之布偶夜梦

    打个酱油也能被车撞死?老天眷顾让她来个重生,还生在豪门,只是身份为豪门千金的布偶。这还不算,一眨眼就看到死人,这是什么状况?这到底是眷顾还是恶整?不是恶整?是出错?想回复人身就得帮他们布偶一族解除诅咒?这这这……她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读者群:236701736(敲门砖:书中任意角色名)
  • 禺强魔灵印

    禺强魔灵印

    溪武大地被外来星球者百年战争毁于一旦,养魔灵印于千年的星屠帝尊改变未来,重生在要被入侵的10年前的一个小破孩身上,得知是禺强魔灵印……重回巅峰斩一切,却发现不止一两个星球有人居住……奇妙之路才刚刚开始……
  • 首席,借我生个娃

    首席,借我生个娃

    “100万,给我生个娃”他说,她倨傲的拒绝“100万不要了,给你100块小费!说实话,你的技巧真的很差!”男人抬起头,重新扯掉了衣服,“既然是这样,忘了说,这次服务是买一送一哦,我可以再服务一次……”
  • 被舰娘找回的提督

    被舰娘找回的提督

    作品属于慢热前面几章可能写的不是很好可以跳过ps:简介无力讲究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