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8400000020

第20章 心理测量与智力(2)

瑟斯顿生于美国芝加哥市,原来学习工程,曾担任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助手。1914年转向研究心理学。1917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建立心理测量实验室。后任卡内基理工学院教授和心理学系主任8年。1924年返回芝加哥大学任教达28年。1928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6年创建心理测量学会并任首任主席。193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他认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在方法上有缺陷,应该重新考虑。193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多因素分析的论文,把G因素改为基本能力,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他指出人的全部能力可以分为若干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因素互相搭配形成一个独特的智力整体。只要能阐明每一基本能力的性质,就可以测得一个人的不同基本能力水平,然后根据这些基本能力建构出他的智力。瑟斯顿的基本能力是指,某种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主要有:空间意象、语言理解、言语流利性、记忆、数字能力、归纳、知觉速度和知觉闭合能力。关于这些能力包括:

空间能力(S):指观察空间事物的能力因素。如科技工作者、制图设计工程师、科学实验观察员等都不可缺少这样的能力因素。

数字能力(N):指为数字计算所需的能力因素,如会计师。

言语理解能力(V):包括对词汇和推理的理解、表达能力因素。

语词流利性(w):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说出尽可能多的某一类词,如具体的水果,如桃、橘子、李子、梨、苹果等。

记忆能力(M):指的不是记得内容多少,而是指一个人的记忆禀赋。

归纳能力(I):从资料中发现规律和原理、原则的能力,它可能和创造性有关。

知觉能力(P):是一种基本能力,其中有一种感知闭合能力。如两个患有同等程度听觉失缺的被试,闭合能力强的被试能利用断续的听觉信息闭合成完整语句,仍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听语句的意义;而闭合能力较差的被试则无力完成这一任务。

一般认为,瑟斯顿的群因素,实际上就是上述7种基本能力或因素。起初他认为这7种能力是各自独立的,后来发现他们相互间都有某种相关,因此他意识到在7种基本因素之外还有其他普通因素存在。这样看来,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存在某种共同点,只是斯皮尔曼强调普通因素,即一般能力,也承认群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普通一群因素论”。瑟斯顿强调群因素,也承认普通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群一普通因素论”。智力结构的层次模型弗农(1905~1987)

弗农,英国心理学家,于剑桥大学获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音乐欣赏心理。在人格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指导下研究人格。1933年受聘任伦敦莫兹利医院儿童临床指导心理学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英国海军人员选拔工作。1949年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出版许多关于选拔、智力和成就测验、因素分析人格测评方面的著作。1960年他提出智力结构的层次模型。如图所示。

从图示得知,弗农把斯皮尔曼的G因素放在最高层次。第二层为两个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以及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在言语教育下分为言语、数量等因素;在操作和机械下分为:机械知识、空间能力、手工能力等因素。每个次级因素又可分为更小的因素或因素群。例如空间因素可分为以身体位置为标准理解空间关系的能力;通过连续的运动在头脑中把握一系列视觉物体的能力;判断左右的能力。该模型的最下层便是各种特殊因素。由此可见,弗农的层次结构理论是对二因素论的扩充和发展,即在G和S二因素之间增加了大小因素群。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德(1897~1987)

吉尔福德在智力因素分析理论上,倾向于瑟斯顿的群因素分析。二次大战时期他应征在军队工作,担任了军方“心理研究三室”主任,从此开始研究智力因素分析。战后,回到南加州大学继续研究。在此他有机会得到研究基金,扩大了研究规模,并在推理、创造性思维和计划、评价等能力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做就职演说时,就是以创造性思维为主题的,并且反响良好。1955年他出席巴黎因素分析专题讨论会,会上发表了题为《智力的维度》的论文。在讲到他尝试将已为人们所知道的50多种因素形成一种逻辑体系时,发现各种测验素材具有可以并行与互相联系的信息。1959年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他初步形成智力结构的理论框架,1967年完成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智力结构不能只靠测验题的性质来区分,同时应考虑由测验题引起的心理过程和加工的结果。他用内容、操作和结果或产品分别代表心理学上的三个变项,即自变项、应变项和中间项,用三个维度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结构。下面就是吉尔福德三维结构(sI)模型示意图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吉尔福德用内容、操作和产品分别代表心理学上的三个变项,并用三个维度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结构。

内容:指引起心理活动的各类刺激,也就是智力测验所包括的各类项目:(1)视觉(看到具体材料);(2)听觉(听到具体信息);(3)符号(s),如数字、单字、字母等;(4)语义,词、句子中的意义和概念等;(5)行为,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其中包含有社会能力的成分)。

操作:指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方式,即问题解决中的项目:(1)认知,即觉知,包括再认、领会或理解。(2)记忆。指潜在的信息,即是一种可能被使用的信息的贮存,包括意象、图形等。(3)发散思维。指由给定的信息,扩散成多项信息,同时也考虑以扩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估计(它和创造性思维相关,将在下面再加以阐述)。(4)聚合思维。要求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相当于归纳推理。(5)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估。

产品:心理活动的产物,即运用各种心理能力对各类问题处理的结果。下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1)单元,指可以按单位计算的产品,如一个词、一句话等;(2)类别,指对事物分类,比单元概念含义要宽一些;(3)关系,指事物之间的关系;(4)系统,指由一系列的关系形成的体系;(5)转换,指从对一事物的认识转移到另一事物去,有迁移的意思;(6)含义,如隐喻。以上三项是互相联系着的,其中每一个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创造出不同的产品。于是所能获得的全部产品是:5×5×6=150种单独的智力因素。这样就可以按英文字母代号和按照操作——内容——产品的顺序来描述每个因素。如一个词语可以按认知(c)、语义(u)、单元(u)形成cuu的独特因素。同样,一个数字则可由记忆(M)、符号(N)、单元(u)形成MNu因素。到了1971年吉尔福德他们已经证实了98个这样的因素,至于其他情况则尚待时间来考验。下面就说说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关系问题。

关于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性思维包含有多方面的能力因素,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明确性。

流畅性,指在限定时间内能说出尽可能多的同一类物体的名称或者能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从不被失败所难倒,每次失败总会从不同的侧面想出许多其他主意继续实验。这就是一种思维流畅性的范例。

变通性,又分自动变通和适应变通两种:自动变通即自发的思维灵活性。例如砖是砌墙用的,也可以用来铺路、架桥、垫东西,乃至用来当防卫武器打人等。所谓适应性变通是指情景需要时得到启发的变通,例如要求用6根火柴搭4个等边三角形,这就必须放弃平时从平面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而改变从立体来考虑问题。它是适应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独创性,它的特点为:罕见、间接关系和机智。例如,要是提出一个特殊问题“从现在起人类全部都成为盲人将产生什么后果”,要求被试回答。如果回答说:“走路都跌跌撞撞”、“无人再能阅读”等是直接答案。如果说:“这样一来,以往的盲人将成为领袖人物”、“照明公司和影视娱乐业将凭临破产”等,这就是间接答案。

明确性,善于捕捉灵感或制订远景规划。特点是解决问题快、见解出乎寻常等。总之,发散思维强的人,在人群中表现为出鬼点子多,一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散思维也好,有时会给教师出难题。可以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精髓。但是,创造力不能等同于发散性思维,因为创造力还有其他因素,如,对问题特别敏感、有组织能力、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等等。

关于吉尔福德的SI结构模型的评价好坏各半:说好的人认为,他为因素分析走到了尽头,为编制智力测验题打下了基础。说不怎么样的人认为,它太复杂,实际应用范围不大,它广泛强调特殊能力的独特性,忽视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他的独特因素中有76%的因素是有相关的,其余24%因素是由专业团体取样的’,如空军。这些专业人员事先都经过筛选,因而他们之间能力的个体差异被缩小了。这种做法如“普罗克拉斯提斯”法。传说他是希腊神话中的强盗,强迫俘虏睡在一张尺寸固定的床上,身高高者均斩去长出的部分;身高矮者强拉长他的身体使他和床一样长短。但有人说,这些问题表明智力理论的研究即将走出一条新路,这一点我们从前面提到的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理论中不难发现。

从以上这些智力因素分析研究来看,理论很多,很难统一,于是有人就从智力的系统方面考虑,接着便出现了一些智力系统理论。下面两节中要讲的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多元智慧加德纳(1942~ )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一种多重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复杂系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单一的一般因素上对研究工作更为有利。他定义智力为:“使个体能够解决问题或产生符合特定文化背景要求而得到成果的一个或一组能力”。他提出以下的8种智力或能力并以每种能力很强的典型代表举例说明如下表:

可见,加德纳的8种智力,实际上是通常说的才能或特殊能力。例如他认为,这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系统符号,如数字、语言。这些系统在脑损伤病人中可以得到证明。损伤某种智力,并不伤害其他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都有自己的操作和功能。这种智力理论和传统理论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它包含的范围广泛,增加了传统智力理论没有说到的智力,例如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这些智力的特点还在于:发现了在这些方面有伟大成就的人物中并不是天生的天才,而多数是靠极度的勤奋和远大理想的抱负,为了工作在某方面可以牺牲一切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成功除了智力以外,更需要得到肯定和情感上的支持。有时候他们天真得像孩子一样好奇,思想行为上充满奇异的孩子气。后来,加德纳的这一理论被称为是破天荒的“多元智慧”模型理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这一理论的最后两项,即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为美国耶鲁大学智能及情绪研究者彼得沙罗‘菲与心理学家约翰·马右称为“情绪智慧”,即情商(EQ),并认为它有5种基本特征:(1)情绪的自我觉察,指由内省听见的“内心声音”;(2)情绪的塑造,指能处理自己情绪的智慧;(3)生产性地利用情绪,指能从内心激发出热情和专注的智慧;(4)角色交换,指能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的智慧;(5)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由此可见,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家由一般智力发展到群体智力后,已提出多元智慧,并进而提出情绪智慧的理论,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智力心理学理论。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有人认为这种关于个人或社会智能过分看重特殊能力,只强调了各种智力的独立性,而忽视了一般智力因素,于是又引出相反的理论。这就是斯腾伯格的三元论。智力的三元结构斯腾伯格(1949~ )

斯腾伯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创建者。生于新泽西州枫林镇。获得博士学位后,长期为耶鲁大学教授。他关注各种智力的组合,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外在世界、内心世界以及经验的关系,提出了智力的三元论。这个三元论由以下三个亚理论组成。

成分亚理论:它处理个体的内在世界,用于智力行为的认知过程和结构,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对物体与符号的内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过程”。它的性质可以用类比推理来举例:如果说把猫和小猫比作成人和婴儿,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明。那就是,确定猫和小猫的关系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小猫和婴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它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背景亚理论:长期研究智力的心理学家渐渐地认识到,人的智力和他的文化背景关系极大。一般说来,语言技能对人的智力影响显著。例如有的地方,人们有极其显著的航海能力,有的则富于其他方面的文化技能;而不同人群的职业背景也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智力。

经验亚理论:这与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分类相类似。意思是人们的经验对于新奇任务和熟悉任务的智力是不一样的。正如流体智力主要是对付新奇任务,而属于知识经验的晶体智力则对付熟悉任务更有把握。

关于创造性和独创性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分:独创性指对某个问题有多少数量解决方案而言。譬如,说出一块砖的所有用途,是可以计算测量的。而创造性则不然,它很难测量。创造性往往涉及顿悟或豁然贯通地想起,而且它常常出现在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之前。1982年斯腾伯格和戴维森提出顿悟和豁然贯通的发生有三种方式,它们是:(1)选择性编码,即从可用资料中提取出最重要的信息;(2)选择性结合,即对有关信息予以最佳方式进行组合;(3)选择性比较,即将当前的和已往的问题进行类比推理。历史上有许多创造发明的事迹可以用来证明:例如,青霉素的发明就涉及选择性编码的思维方式,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属于组合许多事实而成,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也是使用了选择性组合等都是历史见证。

同类推荐
  •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情爱心理误区:你怎样跨越

    书里有硌,有人物,有情境,从中可品散文之味;有诊断,有分析,有答疑,从中可探心理之妙;有建议,有方法,有对策,从中可寻自救之路。书中的故事,个个点击情爱中人关注的心理热点,处处剖析情爱中人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导引情爱中人自救的心路历程。文学与科学融合,以散文笔法解析心理规律,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
  •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本书所收录的故事,涵盖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方面,让我们在初步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内在世界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使我们心眼大开,豁然开朗。
  • 最神奇的心理学智慧合集

    最神奇的心理学智慧合集

    本书通过对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发现、解决,揭示心理学中的各种定律和法则,使读者对心理学有一种大纲式的认识,也给处于现代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些心理自愈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与市场同类书籍相比,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分别是。第一,角度非常全面,几乎囊括心理学的所有方面,包括成功、情绪、幸福、职场、管理、竞争、教育、情感,等等;第二,内容清晰凝练,同时还分有板块,思路观点一目了然;第三,语言风格清新有趣,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非常具有阅读性。
  •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一书正是从洞察客户心理、掌握推销技巧、修炼自身素质三方面入手,为有志于从事推销工作和正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推销员提供准确、实用、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推销员们可以在困难重重的推销工作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复杂多变的交易中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心理,使推销工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成功。
  • 经典心理测试

    经典心理测试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心理测试是一把能够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会以最准确的、最科学的剖析和诊断,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活出真实的自己。给自己做个心理“CT”,让你更加透彻地看清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人格、个性、智力、情绪、心态和能力,扬长避短,走出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改变,从而把握自己,把握生活,把握事业,把握健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跳超速

    心跳超速

    年少的喜欢,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不过,上天还是眷顾我的。再次遇见你,我一定告诉你,我喜欢你
  • 直到无可救药

    直到无可救药

    (本文带点微玄幻,不喜勿入,男直女强,双双虐渣)简故一觉醒来不知自己是谁,只有这具身体本来的记忆。她本是名门之后,却在乡野长大,16岁被接回家上有名校毕业的姐姐,大家闺秀,下有纨绔弟弟,别人都说成家二小姐平平无奇别人都说他矜贵清冷,有绅士风度,待人温和有礼只有认识的人知道这人有多直,直男界的扛把子。
  • 经林深见鹿

    经林深见鹿

    九年前,李家村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杀夫案”,醉酒的丈夫被绳索捆绑起来,因妻子连砍了二十七刀当场身亡。社会新闻网的记者鹿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这里她认识了当事人的儿子李富,并且发现这件事似乎另有玄机,怎样选择似乎只是在她的一念之间。九年后,蒋诀:“你是新来的助理?”鹿矜:“是的。”蒋诀:“那看来你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然这个年纪了……”鹿矜:“……”
  • 在修仙界努力崩剧情

    在修仙界努力崩剧情

    简介:星际战士九泽在战斗中莫名身穿到修仙世界。更莫名的是这世界居然是一本小说?她要回去!听说剧情崩了世界会崩塌?九泽:好的没问题,我一定让这剧情曲曲折折,崩得作者都不认识!只是,满怀信心的九泽发现,崩剧情似乎没那么容易。然后……就这么被迫的扎进了修仙的世界并时刻努力着……
  •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唐家有一女,名唤唐恬恬。——此女却不甜!还傲娇的很!“谁说我喜欢你啦?才不喜欢你呢!”竹马总裁叫苦连天,却乐在其中,“翘班”好当“小跟班”,小手牵起来,专心疼爱我的大小姐~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群哗

    群哗

    《群哗》远村有佳梦,山河拥黄土。笔耕携月归,舞墨弄清辉。沧桑老夫子,求学一少年。柴门话棋语,农桑谈笑事。邮苑一甲子,正是迈步时。鸿飞万里远,邮传九州遍。杨柳剪春风,书香啖红袖。书生多意气,挥斥乱芳华。履冰在今朝,霜落夜不知。群潮一滔滔,众哗半天下。熙熙爱恨事,攘攘离合情。风雨飘摇夜,豪杰亦垂泪!恍惚梦又醒,物是而人非。再忆往来事,枯风抚朽木。爱恨随风落,春来吹又生。泪寒暮色晚,星隐日初升。——《群哗》乃是一部三部曲形式纯文学作品,三部分别为《远村》《邮苑》《履冰》。
  • 万界之独

    万界之独

    一代剑神繁星在10万年前获得至宝后穿越星武大陆一个孤儿上,且看繁星手持一剑踏上九天成诸界主宰。
  • 论瘟神的自我修养

    论瘟神的自我修养

    瘟神白晚终于死了,吃瓜群众津津乐道了好几年。某一日瘟神白晚又回来了,不仅渡劫成功,还重领了职位和封地。吃瓜群众人人自危,没想到白晚性格大变,沙雕归来?初封神位时,白晚斗天斗地斗群众斗自己,独自占领了道德高地。重封神位后,白晚放下一切,只想做一条翻身打滚晒太阳的咸鱼,但天下之大,竟没有她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