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42400000017

第17章 三国中的猛狼之道:与强敌硬碰硬(4)

从上面所说的看来,赵云一生领兵打仗就这么四次,其他的一些战斗,则大多数是其单打独斗,像长坂坡一战。他没有取得过关羽“威震华夏”这样足以左右天下局势的胜利,也没有像张飞一样独领大军攻城略地,也不似魏延这般坐镇国门,独当一面,又不能与黄忠相比,每次战斗都在前面,充当先锋,也不如马超声名赫赫,地位尊荣。个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没有统帅能力。

也有人会说是因为刘备用人不当,使赵云没有独当一面的表现,不能说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但是,在三国时代,刘备就用人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与赵云共相处了几十年,还曾同床共枕,没有理由让他坐冷板凳,只能说他很了解赵云的才能,个人武勇,性格冷静,但没有统帅三军的能力,适合当保镖,但不适合统军作战。

还有人说赵云是因为出身,才不受刘备的重用,这一点显然是不成立的。赵家是河北望族,赵云年轻时期便被举为郡吏,出身决不会比卖草鞋的刘备、杀了人而出逃的关羽低。

也可能是因为赵云时运不佳,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也用不到多少兵。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过了数十年,谁都习惯了赵云警卫长这一职位,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他统兵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了。一直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

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银发了。

人们常说“将帅乃三军之气”。在大军陷入危难之时,将帅更应当临危不乱,为军表率。看看赵云被困后有怎样表现。既然敌众我寡,冲突不出,则应当固守待援,而他却急于翻盘,竟不顾地势不利,仰攻魏军指挥部,最后中了敌军的埋伏:“忽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上山。山上弩箭如雨,蜀军伤折大半。”干脆连守的能力都消失了。在不利情况下不能冷静头脑,恃勇妄为,“以至于再着夏侯驸马之道,致局势不能控制”。

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赵云的统率才能,无法与威震华夏的关羽相提并论,亦不能与赢得大规模会战胜利的张飞、马超相比,甚至可能不如屡屡挂帅、大败强敌的黄忠。刘备帐下五虎将,数赵云挂帅最少。像刘备这样的人,岂会不识人?赵云虽然勇猛无敌,但却是一员缺乏统帅能力的大将。

邓艾,司马昭夺权的牺牲品

邓艾,生于公元197年,死于公元264年,魏国名将。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曹操占荆州时,家迁汝南(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早年丧父,年十二随寡母移居颍川(今河南许昌市)。邓艾家世寒微,无祖荫可庇,且少孤贫苦,但他少年壮志,聪明好学,精通兵法,打仗善于利用地理,有谋略。任兖州刺史时,引兵在祁山多次与姜维交战,有功封为安西将军。

司马懿死后,邓艾跟在司马昭身边,身为大将军从事中郎,其才足以作为一位优秀的军师。只是,若称邓艾是一位有智谋的将军,还更贴切。当然,他并非仅仅是一名有智谋的将军。

公元263年秋,司马昭决定伐蜀。当时,邓艾已六十六岁,邓艾与年仅三十九岁的钟会之间,早有矛盾。司马昭也正好利用这个矛盾,他命钟会为伐蜀的主将,率领十余万军队担任主攻,从斜谷、骆谷攻汉中;命邓艾与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三万军队为偏师,从陇右攻蜀。司马昭之所以这样安排他们两人,还隐含着使他们相互牵制、监督的用意。故临出发前,司马昭对他们“皆指授节度”,给他们同样高的权力,让其互不调遣,互相争功。

当时,蜀国的姜维正率主力驻于甘松、沓中。司马昭要邓艾等牵制姜维,以便钟会能顺利进军。邓艾接到命令后,就立即派军进攻姜维大营。但姜维得知钟会已攻占汉中后,就主动往后撤,并用计甩掉了试图拦击的诸葛绪部。此后,钟会在剑阁受阻,久攻不下,因为粮草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就准备撤军。这时,邓艾提出了从阴平走小道直取涪城、直逼成都的设想,火速派人上报司马昭,同时准备出发。

十月,邓艾率军从阴平道,选择了一条已经废弃多年、长期无人行走的小路七百余里,沿途开山修路、砍树架桥,从那里偷攻蜀国。山高谷深,非常艰难,加之粮食供应困难,一度很危险。邓艾自己也曾以毡自裹,让兵士将他从山崖上推下。将士们往往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经历了千辛万苦,邓艾在阴平渡险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挥师南下,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使后主刘禅出降,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共六十余人自己捆着双手,用车载着棺材,到邓艾军营门前去投降。邓艾见刘禅来降,主动上前为他解开绳子,烧掉棺材,接受投降,表示宽大。接着,邓艾又采取各种措施安抚蜀吏、蜀人,让所有百姓迅速恢复了生产。

统全国精兵猛将,建不世之功,封万户侯,也就在这时,邓艾的头脑开始发烧,自我膨胀了。刘禅投降之后,邓艾自作主张给蜀主及降臣封官,安排部下担任益州及诸郡的刺史太守,并在绵竹筑台以为景观,纪念自己的战功。他在大会上向蜀汉的士大夫吹嘘道:“诸位幸亏碰到我,才得有今天。如果遇到吴汉那样的,早已完蛋了。”又说:“姜维也是个有本事的雄儿,不过遇到了我这个对手,所以才穷迫了。”在司马昭降诏封他为太尉,并增邑二万户之后,他进一步膨胀,用不容置疑的口吻上表,对善后及伐吴等重大国事,提出指令性的意见:在与蜀军大战后,将士疲劳,不宜立即又驱上新的伐吴的战场,可暂作休整,并进行伐吴的准备;对已经投降的刘禅,应当宽容相待,建议封他为扶风王,表明投降了的国君依然可以不失其尊显的地位,这对尚未投降的吴国来说,会有很好的影响;对于吴国,可采取先礼后兵的手段,派出使臣,向吴国国君晓以利害,劝他投降,这样便可不战而胜,既节省了资源,又节省了人力。

司马昭读完邓艾的信后,怀疑邓艾有专权的野心,便先写了一封亲笔信送给监军卫瓘,然后给邓艾发去一道诏书,对邓艾的战功大加褒扬,同时又封他为太尉。

卫瓘将司马昭那封亲笔信交给邓艾看,信上说,邓艾所提的各种事情,须要等候朝廷的指示,不可擅自作主施行。邓艾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然奉了朝廷的命令全面负责指挥这一次的战争,他怎么好阻挡我?”

邓艾在这次战争上的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恨。钟会、胡烈、师纂等利用邓艾有时说话欠稳妥,在成都的有些政策未经请示等,联合上表,告邓艾试图谋反。司马昭也正怀疑他有此心,所以就下令逮捕邓艾,用囚车送回,将其军队移交钟会。不久,钟会在成都叛魏,被杀。邓艾部下去夺邓艾父子,监军卫瓘遣军将邓艾父子斩杀于半路。邓艾在洛阳的儿子皆被诛杀,其妻及孙子等流放西域。

对灭蜀有很大的功劳,本应该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然而却落得身死异乡,成了司马昭夺权的牺牲品。

邓艾出身贫贱,在仕途上没有任何背景,以才干得到司马氏的赏识,在军功上步步升迁,应该说是司马氏集团中的杰出人才。尽管如此,但还是逃脱不了司马昭的猜疑,终遭毒手。因为杀邓艾,是司马昭篡位过程中清除异己的一个步骤。权力斗争之残酷,于此可见一斑。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做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中对此作了客观的评论:“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暗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自论者也。”

在司马昭这样一个雄猜、多疑、阴险和毒辣的主子面前,邓艾这个锋芒过露的毛嫩人物,一阵大红大紫之后迅即覆灭,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他的悲剧给后人留下诸多叹息。

典韦,实为忠、勇之士

东吴可以没有祖茂,却不可以没有孙坚,因此,祖茂一出场就因护主而死了;魏国可以没有典韦,却不可以没有曹操,因此,典韦出生入死三救曹操,最终也步了祖茂的后尘。此后,大难不死的曹操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典韦看不到了;曹魏集团攻城掠地三分天下,典韦也看不到了。

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典韦绝对是一员虎将,其力大无比,一双重达八十斤的铁戟在他手上使得虎虎生风。正是这双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不分伯仲的铁戟让典韦笑傲三国,力战吕布手下四员大将而不败,两进两出濮阳城亦所向披靡。

典韦,字子满,陈留国己吾县(今河南河睢县)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手下名将。在《三国演义》中,典韦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十回,虽然那是他的第一次出场,可是通过夏侯敦的介绍,已能感觉到他不是一个平凡的武将:

“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所使大铁戟,重八十斤,挟持上马,运使如飞。”

在这一段描写中,很直接地写出了典韦的性格:勇武,鲁莽,嫉恶如仇。尤其是那重八十斤的铁戟,典韦能“运使如飞”,后来又一手扶定旗杆,显示他的力大无穷。“逐虎过涧”更是厉害,试问三国时代哪位名将能赶着老虎跑,只有典韦。

但是,尽管典韦有勇,但并不是一个冷酷的杀手,而是一个有情有义、尽忠至死的人。说他有情有义,是因为“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说他尽忠职守,是通过他三救曹操直至战死。

第一次救曹操是典韦初司帐前都尉,保护曹操是他的职责。

曹操与吕布大战,被四将所围,“箭如骤雨将来,操不能前,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典韦乃踊出,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以飞戟刺敌,立杀十数人……四将不能抵挡,曹乃得救。”

第二次救曹操是曹操中了吕布计被困城中,典韦三次杀出城来寻觅不见曹操,又三次“冲烟突火”杀入城去,“从初更直混战到天明,杀开一条大路而走”,最终将曹操护送回寨。

第三次降兵夜反,无数军马步兵杀入营门,枪如苇列。典韦武器被盗,“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腰刀砍缺不堪用,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方得逃奔”。

也正是因为典韦三次救操,因此,连这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心之徒”也亲自哭而奠之,尽管曹操的长子及爱侄也同时殉命,但曹操叹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甚至一年之后,曹操行军经由故地,仍不禁放声大哭,“且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之魂,并亲自拈香哭拜,祭毕方祭侄及长子……”

为了救出主公曹操,刀砍钝了,血流尽了,力用竭了,典韦慢慢地倒了下去,成了一具千疮百孔鲜血淋淋的尸体。三国时代最优秀的保镖就这样悲壮地去了,一代武林高手就这样无奈地魂归西天。曹操流下了公元197年最后一行热泪。曹操的眼泪为谁而流?为忠心耿耿的保镖典韦!

典韦在七十万言的《三国演义》中着墨并不算多,出场也只有四次,可是,除第一次出场外,其余三次都在护卫曹操中表现出了卓著的功勋,如果不是在危急关头典韦及时出现,曹操就算有三条命也早就死于乱枪之下了,因此,曹操立祠祭奠典韦并厚待典韦之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三国中,可以说没有典韦,就没有曹操以后的霸业。只可惜他死得实在太早了,从以后的许褚身上可以看出些许典韦的影子。但是,典韦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一位武将都无法相比的。曹操对他的喜爱,甚于他喜爱夏侯兄弟,以及张辽许褚甚至关羽。曹操虽然没有给他什么显赫的官职,名贵的爵位。但曹操不哭其子曹昂,独哭典韦,后又两次祭拜,这绝对不是演戏。曹操为何后来没有哭关羽?说明他喜爱典韦甚于关羽。综观典韦一生,他并未为曹操统一北方直接作出极大的贡献,他充其量不过是一名先锋。不过,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典韦总是在危急关头出现,若不是其舍命保护,曹操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更不用说后来三分天下了,因此说,曹操后来哭典韦确实是出自真心。

典韦之死,令吕布自叹不如。吕布在白门楼兵败身亡,也是在熟睡的时候被手下人盗走了方天画戟,然后捆绑起来送给了曹操。而典韦酒醉沉睡,无人敢绑!

典韦之死,令张飞自叹不如。张飞就是在酒醉熟睡之后,被叛徒刺杀,还割下首级。而典韦酒醉沉睡,无人敢杀!

典韦之死,令诸葛先生也自叹不如。诸葛先生死后,还要装神弄鬼。而典韦明明就在敌人面前死了半晌,却无人敢近!

在那个凄冷的夜晚,月光敌不过刀光剑影,夜色掩不住马嘶人嚎,刀枪相接时的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典韦紧握单刀浴血奋战,身中数十枪仍傲然屹立于寨门前。风从无垠的旷野凄凉地吹来,典韦感到了丝丝冷意,此时,血汩汩地往外冒,染红了典韦褴褛的征衣,溅满了典韦脚下的热土。典韦使出最后的力气,将一柄单刀在身前舞成一片红色的光芒。典韦就这样走了,也许他心里还牵挂着以后又有谁能解救曹操于危难之中。

典韦确实忠勇!这个美名是典韦拿性命搏来的。在三国中如果要搞一个忠义排行榜,典韦有绝对的优势位居榜首,见风使舵的关羽自然不在话下,面北跪地而死的审配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典韦的忠义用后人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类推荐
  • 天下我做东

    天下我做东

    穿越成了项羽。女人说:“你蓬头垢面,人家喜欢小鲜肉。”“他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打死他!”男人说:“你太过强横,我坚决不加入你的队伍。”“你有我拳头硬吗?信不信我锤死你!”刘邦说:“项羽有勇无谋,只要略施小计,便能搞定此人。““走啊老铁,鸿门宴已设好,一起去撸串啊!”这是一个男人靠“霸王硬上弓”成为世界主宰的故事。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下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下

    敦煌作为以佛教为主的寺院,文书的内容自然也以佛教文献为多,此外还有道教、摩尼教等宗教典籍和有关祆教的记录;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书;文学作品如诗、词、曲、赋以及变文等;图经、方志、医药、历书、社会经济资料等也是应有尽有。
  • 大明宫阙

    大明宫阙

    大明正统年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带领着匆匆召集的二十万大军出击瓦剌也先,但却不料被也先三万铁骑冲破大营,二十万明军溃逃,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其弟朱祁钰被扶皇位,朱祁镇虽被放回但被其弟幽居于南宫奉为太上皇,锁灌铅,墙洞递食。八年后,代宗朱祁钰病重,其子也夭折,兵部尚书于谦领大臣欲上疏奉朱祁镇之子沂王为太子,不料竟在前一晚,武将徐有贞联合宦官曹吉祥兵变,撞开南宫拥护朱祁镇重登帝位。至此朱祁钰暴毙,于谦等忠臣被杀,史称夺门之变。上天有好生之德,史料无记,朱祁钰宠妃竟带遗腹子出逃,诞下一子,于朱家,于大明国这终算是福还是祸······
  • 我是主角好不好

    我是主角好不好

    作者:“你们见过逗比么?”举手的小伙伴:“我见过我见过!”作者:“哦?哪里哪里?”举手的小伙伴:“楼上楼上。”作者:“……”围观群众:“……”
  • 我的人生之三国游戏

    我的人生之三国游戏

    大刀挥向你是什么感觉?杀人放火是什么感觉?骑马砍杀是什么感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三国之人生赢家

    穿越三国之人生赢家

    刘哲意外穿越到三国,无意中捡到一名女婴,二十岁的他当上了最溺爱妹妹的哥哥,秉持着女孩要富养的原则,于是刘哲开始了制霸三国的商人之路...“我们的口号是:只做生意,不卷入争霸......”“主公,我们攻下了幽州城!”“卧槽.....”“我们的宗旨是:三国所有美女都是我的......”“主公,貂蝉、大小乔等人已经被我们抢来了!”
  • 我们是幻梦

    我们是幻梦

    我们很年轻,我们很任性,我们喜好目空一切,然而终有一日我们会受到挫折,我们会失去希望,然而我们终不放弃,因为我们永远是别人的梦想,我们是------幻梦。
  • 霸枪录

    霸枪录

    天地莽莽,九州殇殇,唯有霸者,万古流芳!杨昊天,神秘霸者血脉,天之骄子,却因一条怪虫,改变命运。修为不前,遭受白眼,家族遭屠……热血男儿岂退缩,直教天公亦该色!寻霸枪,遇神兽,修习四象霸枪诀,脱胎换骨!征战沙场,立不世功勋,九州英雄尽臣服!
  • 江北念苏南

    江北念苏南

    甜虐文!!!江北:“南南,还念吗”苏南:“不念了”江北:“我们还能回去吗”苏南:“回不去了”曾经是曾经不是现在.
  • 万骨神冢

    万骨神冢

    主角是穿越的吗?保密。主角有金手指吗?当然,必须的。主角有金手指却不是他自己的最后都还给别人了?当然,必须的。那主角还能继续炫酷装B吗?当然,必须的。主角有一堆美女跪求倒贴要献身吗?当然,必须的。主角最后成神全收举目无敌了吗?还没写完我哪知道!——————————————小女子欲将本文打造成坑压着坑,各种黄(但不下流)各种暴力(但是河蟹),无节操无下限的神文。智商低下不够淫荡者请绕行。主角从呆萌到机智到心狠手辣辣手摧花是缓慢进化成长的,如果各位看官喜欢就用你的五姑娘点个鸡投个票吧亲。
  • 冷酷魔女的复仇

    冷酷魔女的复仇

    原本是一个受万人瞩目的王者,却跟着父亲修了魔能觉醒,父亲为了不暴露顾小雨的魔能觉醒,将小雨的魔能觉醒封印,却导致失去了记忆,成了一个废物,但末一天阴差阳错觉醒了魔能,,,后面又有什么呢,尽情期待吧
  • 盛宠萌妻:总裁强行下嫁

    盛宠萌妻:总裁强行下嫁

    掉进阴谋圈里的心雅,被逼着和高衍爵结了婚。但是谁说女主一定是受尽白眼折磨的,不但把婆婆气得人仰马翻,还把小三反击得几乎流产,更让老公的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她一跃而起,成为了高氏集团的竟争对手!微微一笑,兔子不反击,当是病猫,睡觉去喽@_@砰——门被一脚踢开吓得心雅坐了起来……这该死的男人把内心熊熊的怒火凶狠的发泄在了她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么爱,那么殇

    这么爱,那么殇

    路言兮,生于普通家庭,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生活平平淡淡,近27年的人生过得有些庸碌无为,没谈恋爱,心里却一直装着一个人。直到一个偶然错误的发生,她的人生似乎有些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莫名其妙卷入一场阴谋里,她是该退避三舍还是直面人生,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她只是想把选择做成不会后悔的结局,为此,她付出了她的勇气和执着。叶城,因着一条捡回来的命,他一直被动地活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心里的自由,人生选择的自由。等一切真正如他所愿,他才知道自己从未被抛弃过,他所以为的束缚,却是有人更痛苦地在替他承受,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
  • 你就是我的浩瀚星辰

    你就是我的浩瀚星辰

    【短篇,甜宠,华丽变身,复仇】慕容天海,你说过会宠我一生,爱我一生,结果我不过是她的一个影子!过去的甜言蜜语,都是你彻彻底底的谎言!或许有人可以靠着谎言跟你个高富帅过一辈子,可我木婼涵却坚决不会!虽然我不是天蝎座,可我却有着天蝎座的报复心!你给我的痛苦,我要百倍千倍偿还给你!一场华丽变身,我褪去丑小鸭单纯外壳,重生成为富豪家的千金大小姐,是的,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本跟你谈条件!宴会上,你明明可以躲过那杯有毒的酒水,为什么还要一饮而尽?不,我的男人,我决定你的生死!我不许你死!给我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