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7600000003

第3章 大学生的人格维度(2)

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1)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地改变行为的能力。(2)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3)人与人之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4)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7)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8)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转引自陈家麟文,1991)

Fromm提出“创发者”的概念,他认为“创发者”有4个特征:(1)创发性爱情;(2)创发性思维;(3)有真正的幸福感;(4)以良心为其定向系统。(转引自高玉祥文,1997)

Allport提出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1)力争自我的成长;(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3)人生观的统一;(4)有与别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5)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6)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爱。(转引自高玉祥文,1997)

(三)国内学者的论述

严和骎(1980)提出6条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环境的能力;(2)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3)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5)有能力进行工作;(6)能正常进行恋爱。

台湾柯永河(1981)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心态。这些习惯包括行为习惯、认知习惯、情绪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等等。在他看来,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总和成反比。

王极盛等(1984)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5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动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5)人际关系的适应。

台湾白博文(1986)提出健康人格的特征:(1)自知之明;(2)自我统整;(3)良好的人际关系;(4)乐观进取的工作态度;(5)明达的人生观。

孙昌龄(1987)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1)能保持开朗的心境;(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3)能保持统一的人格;(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5)能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

许又新(1988)提出应该按3种标准来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2)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王希永等(1988)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6个:(1)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唯物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2)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4)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5)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6)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马有度(1988)认为,心理健康有10个标准:(1)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造福于人类的理想;(2)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对日常生活充满热爱,对平常事物也保持兴趣;(4)情绪是稳定的,心境是愉快的;(5)具有自信心,富于同情心;(6)善于克己,乐于助人;(7)崇尚真善美,鄙弃假恶丑;(8)智力是正常的,意志是坚强的;(9)心理与年龄相符,行为与意志协调;(10)对自己的要求切合实际,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同时,他还提出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是否正常;(2)情绪是否健康;(3)意志是否健全;(4)行为是否协调;(5)人际关系是否适应;(6)行为反应是否适度;(7)心理特点是否与年龄相适应。

沙莲香(1988)从3个方面对心理健康的人进行了界定:(1)人格健康与工作:人格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他能把他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他常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之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2)人格健康与友谊:人格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常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3)人格健康于己有补:人格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幽怨。

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下列8条标准:(1)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2)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5)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应;(7)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生理要求得到满足;(8)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他还认为心理水平可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7个方面加以评量。

朱新春等(1993)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正常的智力因素;(2)健康的非智力因素;(3)和谐的人际关系;(4)正确的自我意识。

赵鸣九(1995)认为,心理健康的含义应着重研究3个问题:(1)健康的心理状态的标准;(2)人际关系和行为反应的适应性;(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郑日昌(1996)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独立生活能力;(2)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4)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6)人际关系良好;(7)学习方法得当;(8)能应付一定的挫折,如失恋等。

李百珍(1997)提出7条标准:(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5)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马嘉美等(1997)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乐于并善于学习和工作;(2)悦纳并尊重自己;(3)情绪欢乐、适宜;(4)乐于交往,善于交往;(5)性格健全,行为正常;(6)适应社会。

张子羿(1997)认为,心理健康有4条标准:(1)统计学标准;(2)心理测验;(3)社会规范和社会适应的标准;(4)主观感受。

樊富珉(1997)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高玉祥(1997)认为,健全人格的特点有:(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2)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3)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

阎嘉陵等(1998)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2)有安全感;(3)情绪稳定,心情愉快;(4)意志健全;(5)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恰当的评价;(6)适应能力强;(7)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乐于学习、工作、社交;(8)人际关系和谐;(9)人格完整和谐;(10)睡眠正常;(11)生活习惯良好;(12)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合。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辽宁省教委思想政治教育处(1998)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有3个:(1)体验标准。这是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三项指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2)社会适应标准。这是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对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进行考察,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着重看一个人的个性结构是否完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3)发展标准。这是把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状况、心理病症存在与否放在时间坐标上加以考察和分析,着重考察一个人过去的心理健康水平怎样,目前的心理状态有可能是向较高水平发展还是向较低水平发展的趋势。如果不仅是向较高水平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变成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这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崔乐美(1998)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人格完整;(3)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6)心理行为符合实际年龄特征。

王爰红(1998)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7条:(1)了解自我,乐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积极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黄珉珉(1998)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2)心理健康的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4)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情绪体验;(5)心理健康的人具有正常的行为;(6)心理健康的人有正常的心理意向;(7)心理健康的人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适应能力;(8)心理健康的人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冯国斌等(1998)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1)健康的情绪;(2)和谐的人际关系;(3)完整统一的人格;(4)良好的自我意识;(5)能与社会协调一致;(6)善于适应环境。

李丹(1999)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和协调能力;(2)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游刃有余。

黄希庭(1999)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3)能够悦纳自我;(4)良好的人际关系;(5)有较强的自制力;(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

郑晓边等人(2000)将他们自己以往的调查与心理门诊积累的资料结合,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及操作性四大原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地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6个测评要素:(1)学习动机;(2)情绪状态;(3)自我观念;(4)自我控制;(5)生活态度;(6)人际关系。

二、有关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的研究

(一)特质论研究的理论假设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人格特质结构模型研究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这种方法源于两个重要的前提假设。

1.词汇假设(the lexical hypothesis)。它假设那些非常突出的、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差异最终都会被编码到人们的自然语言中去,这是从自然语言中寻找人格特质的基本设想。正如Allport(1937)所说:“在某一社会中长期说写所用的语言应能包括这一文化中描述任何一个人所需的概念和构念。换言之,大多数的人格特质都会被编码到自然语言中去。”同时,不同的文化(语言)也会对人格特点(维度)产生影响。这是语言(词汇)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从语言中寻找人格维度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2.因素分析法适用假设(the hypothesis of suitability of factorial analytical technique)。它假定基于相关研究的因素分析法能够使大量特质词得以简化,抽取的因素能代表人格的基本维度。这是从语言中寻找人格维度在方法上存在的可行性。

(二)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1.常模化限定性描述法(nomothetic method)

这种方法是从词典、期刊、杂志等媒介中选择形容词,然后请被试描述这些词对对象适合的程度。这种方法是相对静态的,它的优点是容易获得全面的信息,但因为这种方法在最初用于描述的词的选择上多少受到实验者方法的影响,不一定反映个体活跃的现实的动态特性,大多数词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自动进入人的意识和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而被明确地看作行为的特征或指导。具体地说,某个词典中的词,如果不是被试在问卷中直接看到,很难会想到它,更难谈及用它来描述对象的人格特征,且这类词范围很广,典型性参差不齐。

2.个体自由命名描述法(ideographic method)

这种方法是让被试自己自由想象出描述人格的词,这可以投射出意识中最先和最容易被激活到工作记忆中的、反映自身个人特性的内容。个体自由命名描述法是相对动态的,更适合描述被试本人的特性,或者,至少最适合描述被试意识域中最活跃的人格特性。但是,这种方法不容易收集到全面的信息。

同类推荐
  •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为了帮助老年人消除负面心理,更好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特意编写了《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这本书。书中对老年人在情绪保健、心理问题、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从心理上尽快走出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心理读物。这本书会让我们更了解父母之需,更懂得与父母和谐相处。愿我们的老爸老妈享受到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 神啦!万能的需求心理学

    神啦!万能的需求心理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本书作者曾献则对该理论进行了更深刻更有趣的研究。作者认为,在结构上人类社会是动物社会的盗版,从对动物世界和人类的对比当中,作者发现了更为复杂的人类需求,并将他们归纳为:“曾献需求结构图”。该图已经申请专利。应用这个图表,许多人类社会复杂有趣的问题都得到了完美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富人以“瘦”为美,穷人以“胖”为美?为什么女人倾向于“忠贞”,男人倾向“花心”,为什么东方人“把人当神”,西方人“把神当人”。
  •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李娟编著的这本《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分为自我篇、爱情篇、婚姻篇、职场篇和育儿篇,涵盖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教育子女等多个方面,在介绍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还引用了诸多实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生活样本,从《如何宠爱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心理学知识如何巧妙地应用于生活中,由此更轻松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宠爱自己的心。
  • 靠谱心理学

    靠谱心理学

    本书集结《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王牌专栏“心理圆桌”,由著名作家冯俊杰精选极为热门的社会案例、典型新闻和读者求助信,兼顾可读性,再联手国内著名心理专家朱文波,为大众解读日常最容易陷入的心理学误区。重点聚焦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最需要面对的问题,以典型的案例解析,告诉读者主流心理学的看法。通过普及性解释,令读者收获生活必备的心理学认识。本书倡导科学实证心理学,致力于普及靠谱的心理学,澄清社会流传的各种“非主流心理学”“XX鸡汤”认知谬误。这一次,我们要拨乱反正,让良币驱逐劣币。让我们远离伪心理学,来学一点靠谱的真货。靠谱的案例,靠谱的分析,靠谱的结论。只为了让读者能做一个靠谱的人!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大学博士、世界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巴金,将30多年的西方临床医学实践和东方的正念禅修相结合,提炼出的精神训练核心精髓。从而带你过上智慧、从容、幸福感十足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还是我的糖

    还是我的糖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追梦的孩子,是最困难的时候彼此唯一的光,后来变成闪耀的星星,你还是我曾经的那颗糖吗?
  • 金龙戏鸾凤:倾世逆天药后

    金龙戏鸾凤:倾世逆天药后

    新婚之夜骄傲如她却被最信任的人所背叛致死。在死亡混沌中,复仇的欲望支撑着她活下去!可能是老天也怜悯她,最后她并没有死,只不过再醒却已是穿越了。她穿越成了传说中的废柴小姐。虽贵为凤家的大小姐,可是生活连狗都不如!受尽欺压!受尽别人的冷眼!究其原因只有一个:自己是废柴。就因为她是废柴,所以就可以随便被二娘母女所欺负?可以替嫁给鬼王?可以让别人拿走自己的东西?我告诉你,这些都不可能!即然本小姐来了,你们原来欺负过我现在身体的人就等于是欺负我!本小姐觉不会让你们好过!要我嫁给鬼王吗?可以,本小姐答应你们的要求!在我眼里就算是傻子也比你能这些虚与委蛇的人强多了。不过,想要属于我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 多元宇宙之初

    多元宇宙之初

    元神真人,阳神正法,菩萨果位,斗帝强者,孰强孰弱?太古大帝炼体,上古仙尊炼气,中古百圣炼心,近古诸神炼魂,当今众生炼命,谁为天地正统?百万年后,现古纪元开启,少年陆离穿梭时光之门,漫游前古。“天地间岂止体气心魂四种修炼法,我要走的可是万法全修之路呢。”时光隧道之中,陆离悠闲的说着。
  • 柳叶飞针

    柳叶飞针

    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卷进江湖恩怨中,从此踏上江湖路,经历武林恩怨与爱情的双重考验。
  • 错时逢君

    错时逢君

    “赵禹枫,你与我为敌你可知后果?”“后果?我还要顾虑什么后果没了她我生不如死,你是我的父亲我尊重您,可你为何要拿她下手?”“她?我们家族容不得这样的女人。她那双紫瞳和你的红瞳前世本就是冤家。我赵家绝不允许。”
  • 萌狐来袭

    萌狐来袭

    萌狐来袭,谁与争锋。作为一只来头很大实力很差的狐狸,云玥可怜兮兮的被长老丢到了某男身边,忍受他的动手动脚,忍受他的……喂喂喂,她不能吃了啦!某男有云:作为寂寞了N年的大大大叔,他想吃个狐狸容易么,不仅要过五关斩六将,还要应付她的种种呆萌。唉,这年头养个媳妇不容易,养个呆萌的狐狸媳妇,尤其更加的不容易!PS:关于小狐狸的甜文宠文,力求戳中各位亲的各种萌点:其一:大叔与萝莉;其二:养成与萌宠;其三:腹黑与天然呆;其N……新人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__^*)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梦雪,我今生今世只爱你,嫁给我,好吗。”此时的梦雪泪流满面,甚是开心,“愿意,我愿意。”说完便把头埋在了辰熙的怀里,“梦雪,别离开我了,好吗?”“不会的,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 博爱天使

    博爱天使

    牛二娃亲眼目睹身怀六甲的女友何花儿惨遭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他无法承受一尸两命的重大打击,被活活气死。实习医生夏天不顾一切从殡仪车上把他抢回医院,注射了“天使一号”续命针,可以延续七天生命,希望能弥补一些人生的缺憾。他复活后,不敢面对事实,在何花儿灵柩前再度昏厥,企图企图自杀徇情。夏天为履行医生职责,鼓励他珍惜最后的生命、燃烧自己,从而点燃了他要传宗接代的梦想。以七天有限,两人嗑嗑绊绊,和死神赛跑,发生了买彩票、骗保险、斗黑车、尽孝道、献爱心等一系列感人心扉的故事。
  • 灼焯

    灼焯

    每个人的青春都或多或少会有的故事,即使平淡无奇,回忆起来也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