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300000032

第32章 傅雷小传 (1)

孤苦的童年

1912年,傅雷四岁时,父亲因受土豪劣绅诬陷而被捕入狱,关了三个月,在狱中得了痨病,出狱不久便去世。父亲被囚禁时,母亲多方奔走营救,无暇照料孩子,傅雷的两弟一妹相继死去,只有傅雷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

父亲死后,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这种境况也使母亲对傅雷有了一种过高的期望,她希望傅雷能够出人头地,为屈死的父亲洗清冤恨。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以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督促傅雷的学习。

傅雷七岁时,母亲为他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书时,她在一旁坐着,手里做着针线活,眼睛却监视着傅雷的一举一动,不许他稍有怠惰。有一次傅雷逃学,她极度失望,甚至打算先杀死儿子,再自杀。幸亏有邻居听到了呼声才解救了傅雷。

此后,傅雷再也不敢逃学了,开始用功读书。不论酷暑还是严冬,青灯一盏,有母亲在旁督学,傅雷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经过几年苦读,他已经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

在母亲严厉的督促下,傅雷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世界,他的内心世界是孤独与郁郁寡欢的。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时,有一天他很偶然地在墙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一口气读完后,他泪不自禁。那是一位叫雷垣的同学写的,文中谈到了他的身世——自幼父母双亡,寂寞孤苦……

傅雷并不认识雷垣,但读了这篇文章后,他竟跑到雷垣的宿舍,把他叫出来,眼泪汪汪地拉着雷垣的手,介绍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大声地说:“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人一见如故,傅雷竟把自己的行李搬了过去,跟雷垣住在一起。相近的身世,使他们很快结为知己。但没过多久,雷垣便领略到了傅雷的脾气,讨论一个问题,两人见解不同,傅雷便激动起来,脸红脖子粗地争吵,两人时常吵到反目的境地。但时间久了,他便了解了傅雷的为人:纯真耿直、热情似火而又心思缜密。

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时,傅雷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校长下令逮捕他。他的母亲听到消息,当即赶来,强令傅雷跟她回到家乡。不久之后,她变卖了资产,送傅雷到法国留学,在傅雷的面前展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留学法国

在法国留学的四年奠定了傅雷一生事业的基础,在这里,他和文学、音乐、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法国的头一年,傅雷学习法文太用功了,房东太太担心他的健康,于是劝告他到法国与瑞士交界的莱芒湖去做短暂的休憩,这是傅雷第一次去游莱芒湖。一年之后傅雷再游莱芒湖则是由于失恋,在那里他恢复了内心的平静。从此莱芒湖成了他灵魂深处的圣地,多年之后在与傅聪的通信中,他还满怀深情地提起它。

在巴黎,傅雷开始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多种艺术活动中,集中精力探索古希腊艺术的奥秘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在此之前,他早已认识了刘海粟、孙伏园、孙福熙以及刘抗等,他们日后都成了中国重要的画家或学者。此时他与刘海粟、刘抗不仅在巴黎的卢浮宫盘桓,而且还去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意大利的罗马等城市参观游览。为了帮助他的画家朋友们理解那些大师,他查阅了无数的资料,跟他们共同琢磨那些画的色彩、技艺。有时他们临摹,他就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建议,或者聆听他们的看法。渐渐地,傅雷靠近了那座艺术的圣殿。

在文学方面,他从自己的专业起步,着手阅读法国文学和法文作家的作品。从十八世纪开始,一直研究到当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罗曼·罗兰,他几乎阅读了这一时期所有作家的作品。在这些人之中,他尤其心仪罗曼·罗兰。罗曼·罗兰是个作家、传记家,可他不仅在文学上,在音乐上也给傅雷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对他此后的生活以至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对罗曼·罗兰的深入研究,傅雷认识了贝多芬,认识了人与命运的抗争,体会到了一个伟大心灵的悲痛与反抗。他还认识了莫扎特,他从莫扎特的灵魂中看到了中国人文的最高境界: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精神折磨的巨大,都不能压抑来自心灵深处的欣悦。

1931年,傅雷与刘海粟夫妇搭伴返回中国,结束了近四年的海外艺术生活。他带着沉甸甸的果实回到了祖国。

从社会走向书斋

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刚烈的傅雷和温柔的朱梅馥结为伉俪,可以说是傅雷的终身幸福。她是傅雷的贤内助,在傅雷所取得的成就后面,都有她默默的支持。

在傅雷与朱梅馥结婚前后,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尝试了所有的事。1931年9月他回到上海之后,应刘海粟的邀请进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和法文,并担任学校的办公室主任一职。仅仅一年,他便辞去了教职,开始在法国的哈瓦斯通讯社任翻译。半年后他再次回到美术专科学校,但工作不久又第二次辞职而去。到了1933年,他再次回到了翻译的道路上。他动手翻译了菲利普·苏卜的《夏洛外传》,这是他的第一部译作,是自费印刷出版的。

花了两年的时间去认识这个世界,傅雷发现自己永远不能与社会适应:他读不懂那里的法则,人情世故他学不来,他的理想主义被人看做天方夜谭,甚至自己的朋友也有误解。于是他开始调换工作,试着改变环境,和新的朋友、新的同事相处,可是他的性格的耿直却使他与周围的人划开了一道鸿沟。

苏立群在《傅雷别传》中曾讲到一件事,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做主任时,校长刘海粟为了增强学校的师资,费了很大的劲从北京请来了一位美术教师。为了给新教师一个好印象,同时又可以向学生介绍他,刘海粟令校方把那位教师的十几幅作品挂到学校的走廊里,供大家观看欣赏。第二天是那位教师到校的日子,先是傅雷与刘海粟同进校园,傅雷一眼看到了走廊里的画,立即发了怒,他不问前因后果,立即命令工友把所有的画都从墙上取下来,而且喝道:“这些画没有创造性,没有才气,不可以展在这儿,收掉!”

这时正好那位美术教师路过走廊,他听见了傅雷对他的作品的评论。当时刘海粟非常难堪,可是傅雷并不管这些。那位教师虽然很下不来台,可还是与傅雷点了点头。傅雷却只是冷冷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自己进了办公室。这件事突出反映了傅雷的迂执和他的原则性。

还有一件事,也是在美专,当时正值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有一天,一些美专的学生为了上街游行,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请求停掉下午的美术史课——那是傅雷的课。由于事先未通知他,也没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他很生气,他当即拒绝了学生的要求。在激动之下,一个学生不但痛骂他不爱国,还上前打了他。结果傅雷马上向校长提出辞职,要离校回家

傅雷受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影响,反对一切战争。他也爱国,但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别人的不同使他渐渐与同事和同学们对立起来。他们认为他孤傲、脾气坏、难以接近,就连他过去的朋友、同窗也不知他怎么会如此不懂人情事理。

面对这种情况,傅雷也很困惑,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他回到了书斋,选择了翻译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正如他的挚友楼适夷所说的,傅雷“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都非常短促,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能相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翻译的甘苦

从1932年末一直到1966年离开人世,不管是炮火连天的战争的日子,还是在天灾人祸时期,或是在政治动乱的时日,傅雷几乎就再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他的书斋。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翻译事业中去,他把自己心仪的外国文学大师们的作品转化为汉语,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原则,不与周围腐朽的世界相妥协,并且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它、改造它。

可以说傅雷人生的轨道与思想的轨迹都是在书斋里发生、发展、延伸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傅雷幽闭了自己的一生,可是他的一生是属于自己的,是自由的一生。

据在傅雷家工作多年的保姆周菊娣说:傅雷先生每天早上八点起床,九点到十二点半工作,下午两点又坐到书桌前,七点多才吃晚饭,晚间看书、写信至夜深。那么多年,他一直如此辛勤地笔耕。傅雷曾经说过:“一般人常常只看到别人的收获,而看不到别人的艰苦。”当我们面对傅雷所译出的作品,对其数量与质量感到惊异时,怎能不想到傅雷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呢?

傅雷一生的功绩,就是把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梅里美的名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他所翻译的丹纳的《艺术哲学》以及自己撰写的美术、音乐的批评文章显示了他精湛的艺术鉴赏力和独到的见解。文学、音乐、美术、外语的深厚功力集于一身,傅雷以自己的天才丰富了中国的当代文化,其作品在当时及以后都对青年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铜鼓鉴赏及收藏

    铜鼓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甲骨、牙角及偶像的收藏艺术

    甲骨、牙角及偶像的收藏艺术

    甲骨,即龟甲兽骨旷但古玩中所讲的甲骨是特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所出土的甲骨。它们之所以为收藏家、研究家所青睐,也并非是甲骨本身,而是在它们上面所刻画的各种符号——甲骨文。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曲艺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静观的艺术

    静观的艺术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静观的基本概念、静观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静观与其修炼方法的关系、我们的静观的特点、先天本我和后天自我、观念、意愿、意象、给没有修炼意识的朋友们的话等。
热门推荐
  • 系统之末世

    系统之末世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2033年,病毒降临,生命异化,短时间内,地球人口,不足一成。随之而来的还有战争!病毒星人侵略地球,与原先渗透地球的机械星人,爆发殖民争夺战。战争天幕,遮天蔽日,从此太阳消失,一天24小时,只有几小时的天明,黑夜笼罩全球。机械大军,无穷无尽,地球联邦统治全球,人类被圈养在一座座改造后的城市中。要么变成口粮,被黑化生物吃掉。要么像个傀儡,失去自由,被机械星人圈养。人类岌岌可危!人类苟且偷生!人类,从食物链最顶端,沦为二脚羊!世界为什么会变的如此?人类的出路又在何方?世界的面纱,随着旅途,一点点揭开。
  • 敬我岁月长河中出现的你

    敬我岁月长河中出现的你

    连林妙音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眼前的这个男孩儿吸引。或许是因为他的孤傲,或许是因为他偶尔的温柔和隐约透露出来的霸道。明明是该嫉妒的,可她却爱上了那个她嫉妒的人。她从不相信命中注定,但却相信天造良配。毕竟内心深处的伤口是可以互相弥补的。在那个天台,两人的惊险操作。已经注定了彼此命运的交融。
  • 你是我所有的心动

    你是我所有的心动

    她说:最喜欢早上好像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中午就开始忧伤晚上最难度过。一开始的心动到最后的心痛
  • 团宠夫人有点佛

    团宠夫人有点佛

    伊绮梦穿书后成了团宠,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四个弟弟两个妹妹,三个舅舅两个姑姑,三个叔叔还有一个小姨,齐齐将她宠上了天外天但是,她的性格:说好听点是佛,说难听点是懒癌晚期。伊绮梦表示:不服打我呀~等你哟~
  • 全能高手在都市

    全能高手在都市

    他是黑客中的盗帅,他也是商界里的奇才,他还是享誉国际的妖孽兵王,他更是名震暗黑界的杀手修罗!为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为红颜,他不惜冲冠一怒!他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然而未等他主动出击,各路美女早已投怀送抱。且看全能高手如何携风云之势玩转花都,混得风生水起艳福无边!
  • 拐个王爷闯异世

    拐个王爷闯异世

    新书已发《穿书后我靠算命迎娶反派大佬》【1V1女扮男装甜宠文】喜欢的小可爱们可以自行搜索,感谢大家支持。她是毒医双绝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超级大废柴,重活一世,她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美男伴左右,钱财永不愁!他是身份成迷的高冷王爷,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却独独钟情于她···他疼她、宠她、纵她,助她报仇,掐她桃花,救她于水火,夜夜潜入香闺逼她给自己治病,“小家伙,爷旧疾发作,疼痛难忍,病入骨髓,你不可见死不救!”“来人,上银针!”“不必,你才是爷的药,乖乖过来给爷蹭蹭,蹭蹭就好······”“……滚”
  • 平凡的我在这黑白颠倒世界

    平凡的我在这黑白颠倒世界

    讲述了,主角在自己的生活中,单纯的求真精神。被无情的社会一步一步打压,让一个带有的冲劲的少年,失去了动力,患上了抑郁,悲情看世界,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琐事,学业上,家庭上的各种压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从哪过后主角慢慢看清人性。改变之前的各种恶习,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自我
  • 一切从黑魂开始

    一切从黑魂开始

    从灰色的混沌中诞生初始之火开始,世界便有了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冷与热。光明中诞生了神,而黑暗里孕育了人。神的荣光普照大地,火焰的光芒下,人只能在火焰照耀不到的阴影处苟延残喘。这是神的时代,也是火的时代!然而,火的时代终将过去,初火渐熄,薪材燃尽,看着身边的防火女小姐姐,你又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为拯救黑魂三世界而开始的奇妙时空之旅。(由于黑魂世界观有许多分歧,本书黑魂的世界观由作者整合许多魂学家的观点而来,欢迎各位前来讨论。)
  • 唱出的情,弹出的缘

    唱出的情,弹出的缘

    友情,爱情。向前,向后。勇敢还是退缩。这些我们都要经历。。。
  • 斗罗大陆龙皇

    斗罗大陆龙皇

    在现实世界出车祸莫名其妙被一个自称系统的东西传送到斗罗大陆,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