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7200000003

第3章 参学篇(2)

猴子捞月

【原文】

乃往古昔,有一闲静林野之处,有群猕猴游住。于此时诸猕猴游行,渐至一井。乃观井底,见彼月影。既见月已,诣猴王处白言:“大王应知,其月见堕井中。我等今应速往拔出,依旧安置。”是诸猕猴咸赞言“善”,便相议日:“云何方便,可能拔月?”其中或云:“不须余计,我等连肱为索,而拔出之。”时一猕猴在井树上,攀枝而住,其余一一次第以手相接。猕猴既多,树枝人低下欲折。时彼最下近水之者,搅水觅月。由水浑帮,月便不现。树枝便折,一日寸堕水,被溺死。

【译文】

很久以前,有群猴子住在一片幽静的山林里。有一次,群猴四处游玩,到了一口井边,向井底看去,看到月亮的影子在井里。于是报告猴王说:“大王应该知道,现在月亮已落入井中。我们应该速速将它捞出来,仍然放还在天上。”猴子们都赞同,于是商议:“怎样才能把月亮捞出来?”有个猴子献计说:“无须其它办法,我们连着胳膊作绳索,就能把它捞出来。”于是一只猴子攀在井边的树枝上,其它猴子一个接一个地用手相接。连着的猴子多了,树枝下垂将要折断的样子。当时最靠近水边的那只猴子就用手搅水找月亮。由于水被搅浑,月亮始终找不到。这时,树枝折断了,猴子们便都落入水中淹死了。

智慧小语

猴子见到井中月,误以为月坠水中,好意相救,却丢自家和众猴的性命。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凡事要勤于思考,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认清事情的真相。切不可为一时的假相所迷惑,否则一着走错,全盘皆输。

像不像驴

【原文】

南塔光涌禅师,北游谒临济,复归侍师。师云:“汝来作什么?”南塔云:“礼觐(jìn)和尚。”师云:“还见和尚么?”南塔云:“见。”师云:“和尚何似驴?”南塔云:“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师云:“若不似佛,似个什么?”南塔云:“若有所似,与驴何别?”师大惊云:“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师每谓人云:“此子肉身佛也!”

【译文】

南塔光涌禅师,向北游历参见临济禅师之后,又回来侍奉慧寂禅师。慧寂问:“你来干什么?”南塔回答:“参见和尚。”慧寂问:“可看见和尚了吗?”南塔答:“看见了。”慧寂又问:“和尚像不像驴?”南塔答:“我看和尚你也不像佛。”慧寂于是又问:“如不像佛,像个什么?”南塔回答:“如果像个什么,和驴有什么区别?”慧寂十分吃惊地说:“凡和圣都已忘掉,妄情除尽,实体显露。我用这个来勘验人已有二十年,没有人能辩明了悟。你要保持,巩固下去。”此后,慧寂常对别人说:“南塔就是肉身佛啊!”

智慧小语

修佛法修到最后,和一般的众生也仍没两样,只是随缘应缘,内心没有挂念而已。想做就去做,这样才能真正逍遥自在。何谓自在?有所觉知而无所碍,这便是了。

智闲省悟

【原文】

依沩山禅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日:“吾不同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本分事试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懵(měng)然无对,沈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皆不许。师日:“却请和尚为说。”祐日:“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眼目有何益乎?”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叹日:“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尽焚之日:“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沩山而去。抵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问,廓然醒悟。遽(jù)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渝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也!”

【译文】

智闲进入沩山禅会,灵祐和尚知道他有慧根,便想激发出他的智慧之光,试一试他。有一天他对智闲说:“我不问你平生的学业见解以及记得的经卷书册中的文句,当你还没有出世、东西不辨时,你试着说一句看,我要对你的未来进行预测。”智闲茫然不解,无言对答,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想出几句话陈述自己的理解,灵祐却都不认可。智闲说:“还是请和尚为我说说吧。”灵祐说:“我说了是我的见解,对你认识道法有什么好处呢?”智闲就回到僧堂,把以前收集到的各地禅林的语句都翻检一遍,竟没有一句话可用来应对,便自叹自语:“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将这些记录全部烧掉了,说:“今生不学佛法啦,就做个长期行脚的粥饭僧算了,免得劳心伤神。”然后就哭着告别沩山,离开了。来到南阳(今河南邓县一带)看到慧忠国师的遗迹,就栖止在这儿。有一天,他在山中割除草木,用瓦片碎石掷击竹子发出声音,恍然醒悟过来,不禁失笑。他立刻到家中沐浴焚香,遥对沩山礼拜,赞叹说:“和尚实在慈悲,恩情超过父母,当时如果为我说了,哪有今天的事呢!”

智慧小语

无论是悟禅还是悟道理,都要通过自身体验去获得,才来得比较深刻。如果只是简单地接受别人的经验或是刻意去追求形式上的一致,那么则永远得不到其中真谛。

看不穿,不得道

【原文】

上堂示众日:“夫参学人须透过祖佛始得。新丰和尚云:祖教佛教似生怨家,始有学分。若透祖佛不得,即被祖佛谩去。”时有僧问:“祖佛还有谩人之心也无?”师日:“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也无?”又日:“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云。不得江湖不碍人。祖佛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祖佛成谩人去。不得道祖佛不谩人。若透得祖佛过,此人过却祖佛也,始是体得祖佛意,方与向上古人问。如未透得,但学祖佛,则万劫无有得期。”

【译文】

居禅师上堂对众人说:“参禅学道的人必须看穿祖师和佛才行。新丰和尚说过:看待祖教、佛教好比冤家,才有学习的资格,如果不能看穿祖佛,就会被祖佛蒙骗。”当时有僧人问:“祖佛有没有骗人之心?”禅师反问:“你说江湖有没有阻碍人的心?”又说:“江湖虽然没有阻碍人的心,但因为人们不能通过,江湖就成了人们的障碍,不能说江湖不阻碍人。祖佛虽然并没有骗人之心,但因为人们不能看穿,祖佛也就是在骗人。不能说祖佛不骗人。如果把祖佛看穿,此人就超过了祖佛,才能体会祖佛的旨意,才与最远的古人相同。如果没有看穿,只是学佛学祖,那永远也不会有成功的时候。

智慧小语

参学从佛祖之言教开始,然又须透过这些言教,没有拘泥,才能达到真悟。只依样画瓢去学习,效仿,而不去真正用心领会、渗悟,最终也只是骗人骗己。

得道的本份事

【原文】

诸兄弟!若是得底人,他家依众遣日。若未得,切莫掠虚,不得容易过时,大须仔细。古人大有葛藤相为处,只如雪峰和尚道:尽大地是尔。夹山和尚道:百草头上荐取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洛浦和尚云:一尘才起,才地全收;一毛头狮子全身。总是尔把取翻覆思量年,日久岁深,自然有人入路。此个事无尔替代处,莫非各在当人分土。老和尚出世,只为乐作个证明。尔若有个入路,少许来由,亦昧汝不得。若实未得方便,拨尔即不可。

【译文】

各位兄弟!如果是得道的人,他仍依随众人过日子。如果没有得道,千万不要虚妄,不能糊里糊涂过日子,必须十分仔细。古人有许多启发僧徒的话,比如雪峰和尚曾说:整个大地是你。夹山和尚说:百草头上认识老僧,闹市里识取天子。洛浦和尚说:一粒微尘才扬起,就收摄了全部大地;一根毛的尖端上容纳了狮子全身。你们把这些反复地思量,时间长了,自然能够有所领悟。这件事没有人能代替你们,都是各位本份上的的事。老和尚出世教化,也只能为你作个证明。你如果有所领悟,有些根基,也不能瞒过你。如确实没有领悟的话,再点拨你也不行。

智慧小语

世人有万千种,成才得道的途径也有千万种,俱是因人而异的,虽然最终是殊途同归,但其中间各人的用心揣摩,反复思量的功夫却都是相同而不可或缺的。若没有这种功夫,或没有做足这些功夫,想成功得道只能是痴心妄想。

胡人是红须

【原文】

上堂云:“我有一句话,不敢望尔会,还有人举得么?”良久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便下座。

【译文】

文偃禅师上堂说:“我有一句话,不敢指望你们能领会。有人能够说出来吗?”沉默了好一会儿,禅师说:“本来以为胡须是红的,谁知还有红胡须的胡人!”就走下禅座。

智慧小语

本以为胡须是红的,却不知还有红胡须的外域僧人。此则故事教化人们不可妄自称大,须知强中更有强中手,还有很长的上下求索的路等着我们去走。

吃鸡治病

【原文】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日:“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

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

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

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

医复语言:“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此。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划(chǎn)除常见之病。

【译文】

从前有一人,患了严重的病。医术高明的医生诊视后说:“你必须经常吃一种野鸡肉,才可以把病治好。”可是这个病人买了一只野鸡,吃完以后,就不再吃了。后来,医生见他便问他说:“你的病好了没有?”病人回答说:“您先前叫我经常吃野鸡肉,我已照办吃了一只,所以现在吃完以后,就不敢再吃了。”医生又对他说:“如果先前的一只野鸡已经吃完,为么不再吃呢?你现在只吃了一只野鸡,怎么能指望把病治好呢?”

一切外道异教徒也是这样。众生听到至高无上的高明医生——佛菩萨的说法,就会在精神方面得到解悟,消除心理障碍。外道异教徒却执着常见,便认为过去、未来、现在只不过是一种心识,没有什么迁流变化。就像只是吃了一只野鸡,所以不能治好他们愚昧无知多生烦恼的病。充满智慧的菩萨总是教导外道异教徒消除他们的常见:“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在分分秒秒地不断发生着生灭变化。哪有一种心识会永久不变呢?”就像那位世俗医生叫病人常吃野鸡肉可以治好病一样,佛也是如此,教导众生,使他们能够解悟一切事物和现象有生必有灭,变化无常,所以不是常;有灭必有生,相续不断,所以不是断。这样,就能彻底治好常见之病。

智慧小语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治病也是同理。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不愿付出艰苦努力,而想不费吹灰之力就想成功的人只能在现实面前碰壁的。

快吃快喝的秘密

【原文】

昔有一人从北天竺至南天竺。住止既久,即聘其女共为夫妇。

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

妇时怪之,语其夫言:“此中无贼劫夺人者,有何急事,匆匆乃尔,不安徐食!”

夫答妇言:“有好密事,不得语汝。”

妇闻其言,谓有异法,殷勤问之。

良久乃答:“我祖父已来,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

世间凡人亦复如是。不达正理,不知善恶,作诸邪行,不以为耻,而云我祖父已来,作如是法。至死受行,终不舍离。如彼愚人,习其速食,以为好法。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从北天竺来到南天竺,居住很久后,就娶了一个南天竺女子为妻。

每次妻子为丈夫做好饭时,丈夫一拿到手里,就狼吞虎咽地急忙吃了,从来就不怕食物会烫到嘴。

妻子感到很奇怪,便对丈夫说:“这地方没有盗贼抢劫掠夺人的事,你没什么急事,却这样匆匆忙忙,怎么不能安心好好吃饭呢?”

丈夫回答道:“我这样做是一件很好的秘密的事,是不能告诉你的。”

妻子听了这话,就以为自己的丈夫有什么奇异的法术,便更加想知道而反复地问他。

过了很久,丈夫才回答说:“这是因为从我祖父和父亲以来,平时规矩就是快吃快喝。所以现在我也仿效他们,这样快吃快喝。”

世间的凡夫俗子就是这样。他们不理解纯正的道理,不知道善恶和好坏,而做出种种歪门邪道,还不以为耻,反而却说:“从我祖父和父亲以来就做出了这样的规矩”,一直到死始终接受这老规矩并付之实行,从不抛弃。就像那个蠢人学习先人快吃快喝,还以为那是优良的家传老规矩一样。

智慧小语

如此不知所以然地快吃快喝自然是对健康无益的,这也如同若不分良莠继承前人文化遗产而会消化不良一样。因此,切勿死搬教条,头脑僵化地学习行事,否则也会闹出像那个蠢人莫明其妙地狼吞虎咽的笑话来。

熟种芝麻

【原文】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傻子。他生吃芝麻子时,觉得味道不好,后来炒熟了吃,觉得味道好极了。于是他想:“不如让我把它炒熟了,然后再种下,那样以后我就可以得到这样味美的芝麻子了。”于是他便把芝麻种子都炒熟了种下去,自然,这些芝麻子是永远也不会发芽的。

世界上有些人也是这样。认为修持菩萨道要历经极其久远的时间去修行,又因为修难行和苦行,身心两方面都将受到很大的压力,并非快乐之事,所以他就想:“还不如改修阿罗汉道,迅速地了却生死轮回之苦,这是容易成功的。”后来他又想去求佛果,当然始终不能得到。这就像那用炒焦了的种子下种而永远生不出胡麻一样。

智慧小语

世间万物者有其一定的规律。芝麻是生可吃,炒熟也可吃的,但下种时却是不能将其炒熟的。因此类似这种违背客观规律、不动脑筋的简单类推方法是世人要引以为戒的。

贫人照镜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

至空旷处,值箧(qiè),满中珍宝。有一明镜,著珍宝上,以盖覆之。

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嗔也。”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珍宝。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于宝箧,著我见者,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生活困难,欠了别人很多债,无力偿还,于是只好逃离家乡出去避债。

他走到郊外空旷的地方,碰巧看见一只小箱子,里面塞满了珍珠百宝。箱子中有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放在珍宝上面,覆盖着珍宝。

穷人见了心里十分欢喜,当即打开箱子。这时,他看见镜子里的人,便感到害怕,连忙拱手对镜子里的人说:“我以为是个空箱子,啥都不会有,不知道您老兄在这箱子里,请您千万不要生我的气。”

同类推荐
  •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

    《办公室三国》以经典的三国计谋为依据,对办公室现实生活和竞争进行真实写照,点滴事例包含的是人生的大道理。只要你在职场上打拼,就一定会遇到书中提到的种种现象和规则,翻开此书对你意义重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司马懿能忍辱战胜诸葛亮等都是本书为办公室计谋所列举的经典三国故事。翻开《办公室三国》,一切的疑惑将会拨开云雾,一切的愤怒将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切你以前并不知情的规则将浮出水面。本书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你知道什么,学到什么,还在于让你能悟出什么。
  • 偷学

    偷学

    出人头地需要一笔庞大的资本,你的资本在哪里?在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竞争面前,若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很难站得住脚。只有身负真本事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
  •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

    本书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的思想精华,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学会为人处世,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获得自信自尊,在演讲场合表现突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从而赢得听众的尊重。
  • 女人的资本心态(心态智慧篇)

    女人的资本心态(心态智慧篇)

    女人如书,犹如一年四季的风景,春夏来冬各有各的温馨与从容。朝霞满天的时候读,观察一滴露珠的色采;艳阳高照的时候读她,感受一弯清泉的滋味;月光如泻的进修读她,体味一朵腊梅的清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器具大陆

    器具大陆

    这是一个器的大陆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器,但器是不同的,普通的农器,武器。还有强大魔器。器,在未被召唤的时候只是一件普通的首饰,召唤出来确是千奇百怪。看主角收集不同的器,走上巅峰
  • 穿越之修真女皇

    穿越之修真女皇

    在别人眼里她一直就是一位高不可攀的大美女,而事实上她只那些自私自利的家族长老们赚钱的工具,所以在来到了这个异界后,她只是放不下她最疼的弟弟,没关系,既然老天让她那样痛苦都没死,那她就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了,异世界的美男们你们在等我吧。
  • 神秘总裁独宠大佬狂妻

    神秘总裁独宠大佬狂妻

    遇到这么个小祖宗能怎么办只能宠着在宠妻成瘾护妻入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轮回九天

    轮回九天

    控轮回,霸九天……神界天龙轮回下界,炼气之道,以身证天……刻骨铭心爱情,,,揪心的身世历程……逆天修行,斩仙除神,我就是天神……跟随神天一起创世修行……
  • 买个女鬼当老婆

    买个女鬼当老婆

    我在淘宝上花九块九买了一个充气娃娃,本来只是用来暖床的,可是她居然活了,不但活了,还帮我洗衣服做饭,可就是不肯履行她原本的职责,就在我要说服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意外发生了!我以为她是我的田螺姑娘,谁知道她是一道催命符,可是怎么办,虽然才九块九,也是我花钱买的,是我的我就要负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古仙尊

    万古仙尊

    园艺修真,与众不同。一个少年,偶得神秘种子,开启了一段很不平常的修真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