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3000000030

第30章 隋代(2)

隋文帝受禅,进爵河北郡公。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入侵,以行军总管从河涧王杨弘出贺兰山进击。仲卿分兵别路进军,未能遇敌而还,镇平凉。不久,拜石州(今山西离石县)刺史。任内:“法令严猛,纤微之失,无所容舍,鞭笞长史,辄至二百。官人战栗,无敢违犯,盗贼屏息,皆称其能。”迁兖州刺史,又拜朔州总管,总统塞北屯田。

屯田兵土“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于荆棘中。时人谓之猛兽”。但因严厉,屯田者不敢怠懈,每年收获均好,边境防守部队解除了馈运粮饷的顾虑。

突厥启民可汗向隋求婚,朝廷应许。仲卿遂乘机分裂突厥势力。开皇十七年(597年),启民可汗投通汉镇,仲卿率千骑驰援,突厥达头部不敢来攻。又派人动员启民可汗部众2万余家归隋。又率兵3000人,隋高熲进击达头部。仲卿为先锋,与敌相遇,交战七日,破敌。进而追击,俘千余人,杂畜上万。突厥大部队来攻,仲卿列为方阵,四面拒战,苦战五日,高熲大军到,合击败敌。突厥降者万余家,文帝命仲卿安置于恒安。以功晋位上柱国,赐物3000段。朝廷为防达头袭击启民部,令仲卿屯兵2万以作防备,韩洪等率步骑一万镇守恒安。达头果领10万骑来侵袭,韩洪军大败,仲卿率部邀击,斩敌千余。翌年,督役修筑金河、定襄二城,使启民部居住。有表上奏,诉仲卿酷暴,文帝命御史往查,所诉皆实,文帝惜其功而不予治罪.且慰劳道:“知公清正,为下所恶。”于是仲卿愈益放纵,后终被免官。

仁寿中(601—604年),复任为检校司农卿。蜀王杨秀获罪,仲卿又奉诏入蜀查处。“秀宾客经过之处,仲卿必深文致法,州县长史坐者大半”。文帝以为有才能,赏奴婢50口,黄金200两,米粟5000石及大量珍宝奇物。

炀帝继位,判兵部、工部二曹尚书事。其年卒,时年64岁,谥日肃。

参阅《隋书》卷74;

《北史》卷69

阴寿

阴寿(?—583年)字罗云,武威人。隋朝名将。

父嵩,北周夏州刺史。寿少时果敢猛烈,有武略,“性谨厚,敦然诺”。周时以军功累迁至仪同之职。从周武帝宇文邕平北齐,进位开府,赐物千段,奴婢百口,女乐20人。

隋文帝杨坚为北周丞相,引寿为府掾。尉迟迥作乱,杨坚以韦孝宽为元帅平乱,令寿为监军。时孝宽有疾,不能亲理军事,每病卧帐中,遣妇人传指令。三军纲纪,皆取决于寿。乱平,以功晋位上柱国。不久,以行军总管镇幽州(治今北京大兴县),即拜幽州总管,封赵国公。

当时.原北齐将高宝宁以齐灭后入北周,周武帝宇文邕任为营州刺史。宝宁为人桀黠,有机谋,在北齐时久镇黄龙,“甚得华夷之心”。杨坚为北周丞相,部分朝臣不满且有所反抗,宝宁乘机连结契丹起兵反叛。杨坚因中原多事,无力讨伐,以书信安缉而无效。杨坚代周自立后,宝宁又引突厥攻击北平。于是杨坚命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在今河北迁安县境)以讨宝宁,宝宁求救于突厥,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逃奔碛北,黄龙各县均平定。寿班师,宝宁又来袭扰,寿遣人说服宝宁亲信部将赵世模、王威等率其部将来降,宝宁势孤,再人契丹,为部下赵修罗所杀,北部边境终于安定。杨坚赐寿物千段。不久,卒于任上。赠司空。

子世师,少有志节,性忠厚,多武艺。弱冠,以功臣子拜仪同,累迁骠骑将军。炀帝嗣位后,任张掖太守。亲率部下讨击吐谷浑和党项的侵扰,使境内得以安宁。后入朝为武贲郎将,从征辽东。又受命在征高丽时留守涿郡。境内反朝廷势力很盛,世师委缉平定,炀帝还师,大加赞赏,拜楼烦太守,再迁左翊卫将军,与代王留守京师。起义军攻破京城,被杀。时年53岁。

参阅《隋书》卷39;

《北史》卷73

赵芬

赵芬生卒年不详。字士茂,天水西(今礼县东)人。隋重臣。父演,为北周秦州刺史。

芬少时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宇文泰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治今河南宜阳县西)刺史。按缉抚纳,得降附之家2000户,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又迁吏部下大夫。“芬性强济,所居之职,皆有声绩”。周武帝宇文邕亲统朝政,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申国公李穆率兵东征北齐.引芬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500户。再调任浙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隋文帝杨坚为北周丞相,尉迟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后密报坚,从此深受坚信任,成为亲信,被迁为东京左仆射,晋爵郡公。隋开皇初(581年),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不久兼内史令。后出为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县)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5000石。数年后,以老病请求退休,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归于家。家居数年后卒。文帝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子元恪嗣。元恪官至侯卫长史。

少子元楷,官江都郡丞,兼领江都宫。

参阅《隋书》卷46;

《北史》卷75

李安

李安生卒年不详。字玄德,陇西狄道(今临洮县)人。隋名臣。父蔚,仕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

安美姿仪,善骑射。周天和中(566—571年)为右侍上士.袭父爵为襄武公。不久,授仪同、少师右上士。隋文帝杨坚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授安弟悊(同哲)为仪同。安叔父梁州刺史李璋.时在京师,与周赵王谋害杨坚,诱悊为内应。悊对安道:“寝之则不忠,言之则不义,何以立身?”安以为丞相杨坚不可背叛,叛则为反叛朝廷,于是密告于坚。赵王等被杀,将对安兄弟加官赏,安顿首说:“兄弟无汗马之劳,过蒙奖擢,合门竭节,无以酬谢。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其甘若荠。蒙全首领,为幸实多。岂可将叔父之命以求官赏?”俯伏流涕,悲不自胜。杨坚为之改容道:“我为汝特存璋子。”命璋之罪只究璋自身。授安开府,进封赵郡公,悊上仪同、黄台县男。

隋文帝杨坚称帝,授安内史侍郎,转尚书右丞、黄门侍郎。南平陈朝作战中,以安为杨素司马,仍领行军主管,率蜀兵顺流东下。当时陈朝兵屯白沙,安对诸将说:“水战非北人所长。今陈人依险泊船,必轻我而无备。以夜袭之,贼可破也。”安率众为先锋,大破陈师。隋文帝杨坚下诏慰劳日:“陈贼之意,自言水战为长,险隘之间,弥谓官军所惮。开府亲将所部,夜动舟师,催破贼徒,生擒掳众,益官军之气,破贼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进位上大将军,除郢州刺史,转邓州(今河南邓州)刺史。安后请任为内职,文帝重其意,除右领军大将军,拜悊为开府仪同三司、备身将军。兄弟俱典禁卫,恩信甚重。开皇八年(588年),突厥侵犯边境,以安为行军总管,从杨素率军出击。安另路出长川,遇敌兵正渡河,奋击大败敌兵。仁寿元年(601年),任安为宁州(今甘肃宁县)刺史,悊为卫州(治今河南淇县北)刺史。安子琼,悊子玮,襁褓中被抚养宫中,此时年八九岁,始命归家。文帝感其兄弟灭亲奉国之事,下诏日:“先王立教.以义断恩,割亲爱之情,尽事君之道,用能弘奖大节,体此至公。往者周历既穷,天命将及,朕登庸唯始,王业初基,承此浇季,实繁奸宄。上大将军、宁州刺史、赵郡公李安,其叔璋潜结藩枝,扇惑犹子,包藏不逞,祸机将发。安与弟开府仪同三司、卫州刺史、黄台县男悊,深知逆顺,披露丹心,凶谋既彰,罪人斯得。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畴庸册赏,宜不踰时。但以事涉其亲,犹有疑惑,欲使安等名教之方,自处有地,朕常为思审,遂致淹年。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父子天性,诚孝犹不并立,况复叔侄恩轻,情体本有差降,忘私奉国,深得正理,宜录旧勋,重弘赏命。”于是拜安、葱俱为柱国,赐缣各5000匹,马百匹,羊千口。封哲为顺阳郡公。安对亲族说:“虽家门获全,而叔父遭祸,今奉此诏,悲愧交怀。”悲感不能自胜。先患水病,于是病情加重而卒。时年53岁。谥日怀。

参阅《隋书》卷50;

《北史》卷75

李礼成

李礼成生卒年不详。字孝谐,陇西狄道(今临洮县)人。隋重臣。礼成为西凉王李暠六世孙。祖延实,北魏司徒。父彧,官至侍中。

礼成年七岁,与姑之子兰陵太守郑颢随魏武帝入关。颢母常对亲属称:“此儿平生未尝迴顾,当为重器耳。”及长,深沉有行俭,不妄交接宾客。魏大统中(535—538年),仕为著作郎,迁太子洗马、员外散骑常侍。北周禅代西魏,拜平东将军、散骑常侍。当时贵公子皆竞习弓马,服饰多用军装。礼成虽善于骑射,而不改儒服,深得士人赞许。后以军功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爵修阳县侯,授迁州(今湖北房县)刺史。时朝廷将大规模征夫发丁,礼成以为蛮夷不可扰,扰必为乱,上表固谏。周武帝宇文邕从其议而罢征。北周东攻北齐,礼成从周武帝围晋阳。礼成率兵攻击南门,齐将席毗罗率精兵数千拒武帝,礼成奋力拼杀,击退敌兵。以功加开府,进封冠军县公,拜北徐州刺史。不久,征为民部中大夫。

礼成妻窦氏早殁,知隋高祖杨坚有非常之才,有意交接,遂聘杨坚妹为继室,情爱甚笃。杨坚作相,礼成晋位上大将军,迁司武上大夫,委为心腹。及杨坚称帝建隋,礼成拜陕州刺史,晋封绛郡公,赏赐甚厚。再迁左卫将军、右武卫将军。后又出任襄州总管,任内有惠政,士民称誉。数载后,复入为左卫大将军。时突厥侵扰不断,边境重地,多委重臣驻守,遂授礼成为宁州刺史。后因病征还入朝,病卒。

参阅《隋书》卷50;

《北史》卷100

李景

李景生卒年不详。字道兴,天水休官(今天水市西南)人。隋名将。

父超,北周应、戎二州刺史。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骑射。参与平定北齐,以功授仪同三司。又以平定尉迟迥之变,晋位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邑1500户。开皇九年(589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征南朝陈,多有战功,晋位上开府,赐奴婢、财物。后高智慧等在江南叛乱,又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征讨,以别将率部平仓岭,军还后授鄜州(今陕西富县)刺史。开皇十七年(597年),辽东之役中,为马军总管,军还后配为汉王部下。隋文帝杨坚“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日:“卿相表当位极人臣。”后又从史万岁进击突厥于大斤山,从别路邀击敌兵,获大胜。与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恒安,遇突厥来劫掠。时代州总管韩洪为敌所败,景领所从数百人往援。力战三日,杀敌甚众,赐物3000段,授韩州(今山西襄垣县)刺史。

仁寿中(600—604年),任检校代州(今山西代县)总管。

文帝杨坚死后,汉王杨谅反于并州(今山西太原),景发兵抗击谅。谅遣将刘嵩袭景,战于城东。景登楼射敌,无不应弦而倒。选壮士奋击,敌兵被斩俘略尽。谅又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精兵三万来攻,景部卒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固,为敌冲击,崩毁相继。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搏斗,屡次击败敌兵。景部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义多谋略,精熟拒守战术。景知将士可用,后诚心委托此三人全力部署战守,而不干预其行使其职责,己则“唯在阁持重,时出抚循而已”。坚持月余,朔州总管杨义臣率兵来援,内外合击,敌兵大败。景后被召入京,晋位柱国,拜右武卫大将军,赐缣9000匹,女乐一部,珍物相当。

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又参与平定少数民族叛乱,进击吐谷浑于青海,皆立功,晋位光禄大夫。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炀帝。炀帝道:“公,主人也。”赐座,位在齐王睐之上。至陇川宫,炀帝将举行大规模围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俱有畏难情绪,被人奏炀帝,炀帝大怒,命左右挞笞,竞以免官。岁余后复位,与宇文述等参掌选举。翌年,攻拔高丽武厉城,赐爵宛丘侯。大业八年(612年)、九年(613年),分别出浑弥道及辽东,进攻高丽。及回师,以景殿后,高丽大批追兵来攻,被景击退。晋爵滑国公。炀帝赞日:“公诚直天然,我之栋梁也。”后各地起义不断爆发,道路隔绝,武贲郎将罗艺与景不睦.遂诬景将反。炀帝遣其子慰谕日:“纵人言公朗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后为高开道所围,守孤城年余,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之六七,景抚慰关照,无一人叛离。时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动乱,而“景无所私焉”。炀帝亡于江都后,景将还幽州,途中遇起义军被杀害。“契丹、棘鞨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唐初)伤惜之”。

参阅《隋书》卷65;

《北史》卷76

牛弘

牛弘(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郡鹑觚(今灵台县)人。隋代重臣。本姓寮氏。父牛允,官西魏侍中、工部尚书j临泾公.赐姓为牛氏。

弘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北周时为记室,转纳言上士、员外散骑侍郎,袭封临泾公,后转内史下大夫,晋位使持节、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授弘为散骑常侍、秘书监。弘深感历代图书典籍自秦至南梁,遭受五次厄运,佚失惨重,“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于是上书隋文帝,请求“委发明诏,兼开购赏”,大开献书之路。文帝依其言下诏“献书一卷,赍缣一匹”。两年之后,征集了大批图书,使众多资料典籍得以保存,弘以功晋封奇章郡公,邑1500户。

开皇三年(583年),拜礼部尚书,奉旨修撰《五礼》,勒成百卷,刊行当世。又请依古制修立明堂,以“通神灵,感天地,出教化,崇有德”,文帝以国家初创,难以顾及而未建。九年(589年)又奉诏改订雅乐,作乐府歌词,撰定圆丘五帝凯乐,并评议音乐之事。弘又上书日:“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故律吕配五行,通八风,历十二辰,行十二月,循环转运,义无停止。……今所用林钟,是晶下征之调。不取其正,先用其下,于理未通,故须改之。”文帝大加赞赏,诏命弘与姚察、许善心、何妥、虞世基等以南朝梁、陈乐结合古乐,加以修补改进,制成新乐。文帝以此甚为敬重。

隋初,高颍、杨素、郑译等奉命修订刑律,废除前代枭首、辕裂及鞭刑等惨刑,除反叛以上罪,概不用灭族;对死、徒、杖、笞等刑亦务取平稳,并废除审囚酷法,民有冤枉可依次上告朝廷。隋文帝审查断狱,认为刑律仍太严,又命弘与苏威再定新律,删去死罪81条.流罪154条,徒、杖等罪千余条,最终确定只500条,凡12卷,一名例,二卫禁,三职制,四户婚,五厩库,六擅兴,七贼盗,八斗讼,九诈伪,十杂律,十一捕亡,十二断狱。“自是刑网简要,疎而不失”。为隋以后历朝奠定了刑律基本法则。

当时权臣杨素恃才矜贵。轻视侮待朝臣,“唯见弘未尝不改容自肃”。后弘授为大将军,拜吏部尚书。仁寿二年(602年),献皇后崩亡,三公以下不能定其仪注。杨素对弘道:“公旧学,时贤所仰。今日之事,决定在于公。”弘不谦让,须臾之间,即拟定仪注,皆有依据。素叹日:“衣冠礼乐皆在此矣,非吾所及也。”弘在吏部.选拔人才先德而后才,务在审慎,所选任人员,均为称职。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绝伦,然爽俊有余,迹似轻薄,时宰多以此疑之”。唯弘深识其真才实学,推心委任。“隋之选举,于斯为最。时论弥服弘识度之远”。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和珅成败论

    和珅成败论

    纵观和珅的足迹,本书以五个阶段阐述他平步青云的经过,围绕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用一个阶段叙述一步失足沦为千古恨。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由于历史时期的原因,书中也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主要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条块结合,前后照应。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本书全方位、多角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其实,和珅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也很珍视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有他善良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神别挠人

    快穿之男神别挠人

    〔1v1〕允沁作为神女之一,要帮其他姐姐们一起管理三千世界,也算是历练,在管理当中必须完成原主心愿.但是,允沁咆哮:为什么老是有人来撩我!!!〔筱筱表示简介我是真的尽力了QAQ〕
  • 驱魔人的自我修养

    驱魔人的自我修养

    谢邀,人在纽约,刚下飞机。杜维发现自己穿越了。无奈,他只好重操旧业,开了一家心理咨询诊所,可是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病人,都有点奇怪……读者群1群:1085293036全订群:加1群找管理员验证进群附注:本书为招魂宇宙世界观。
  • 龙遨九天:蛋妃养成记

    龙遨九天:蛋妃养成记

    入坑需知:作者不定时更新,求原谅!!她,一介普通平凡的宅女,穿越异界,变身成蛋,他,天之骄子,受人迫害,一场必然的相遇,他们一起成长,共度风雨!
  • 你是我的刁蛮小姐

    你是我的刁蛮小姐

    我叫安若惜,是安氏集团的千金小姐,每个人视我为掌上明珠。我从小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人以为我是淑女,可我却是一个拥有着美丽的外表,性格泼辣的刁蛮小姐。本来平凡快乐的生活,却因为他的出现,使我的世界凌乱了。“烦人!怎么每天脑海里想的全是他!他不过就是一个长得很帅气的讨厌鬼嘛!不要想他了嘛!”
  • 特工重生,吃货萌后快到碗里来

    特工重生,吃货萌后快到碗里来

    华夏史上最牛逼,最腹黑,最贪吃的特工你造最后怎么样了吗?“杀敌无数光荣牺牲?”“丰功满绩退休后怡养天年?”错错错错,全部都错了!我来告诉你,史上最牛逼最、、、的特工最后在吃大餐的时候一不小心噎死了。。笑看特工穿越重生
  • 不如归

    不如归

    断头台下血流成河,月黑之夜熊熊烈火,吞噬的不只是血肉残躯,更是一桩惊天之谜。
  • 异能空间之祭司求抱抱

    异能空间之祭司求抱抱

    一朝穿越,叶璇从冷酷的杀神,变成了腹黑呆萌的大祭司。正混的风生水起之时,某只妖孽从天而降,向某璇扑来“祭司,要抱抱!!”某璇“混蛋!你压倒本祭司了……”
  • 晚点散

    晚点散

    之前一句话在朋友圈挺火的:“我都搞不懂女孩子为什么要自卑,有的男生才5厘米天天拽的跟个二百五似的。”这句话有趣的同时也点出了一个现象:很多女孩子会自卑。或许是长的不够好看,声音不够好听,身材不够完美……女孩子心思敏感,想的多,所以容易自卑。
  • 孙先生我超级甜

    孙先生我超级甜

    【甜文】【无恶毒女配】某天孙从安遇到了白晚晚,突然有了想要恋爱的念头,然后恶从胆边生。孙从安:“这份材料票子怎么回事?没签字,补签一下。”白晚晚:“好。”孙从安:“这份差旅费票子怎么回事?没签字,补签一下。”白晚晚:“好。”孙从安:“这份结婚协议怎么回事?没签字,补签一下。”白晚晚:“。。。。。。”【1V1】
  • 那是我的荣幸

    那是我的荣幸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已将失去了爱的能力,也失去了理解爱和爱别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