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5000000053

第53章 特赦战犯(4)

杨杰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曾任陆军大学校长多年,和国内各派系很多军事将领都有较深的渊源,向来受蒋介石猜忌;又担任过驻苏大使,对苏联同情;在解放战争中,杨杰曾联络西南地方势力反蒋,是当时“民革”的发起人之一,近来又在昆明策动卢汉起义。他到香港,是准备经过香港前往北平开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可惜晚离开了一步。在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周恩来提议把杨杰当做一个缺席代表,主席团向“民革”和杨杰将军的家属发了唁电。

杨杰的死,深深地刺激了卫立煌。香港不是避风港,这之后他深居简出,只在家中读书阅报,从中了解大陆的事情。

卫立煌仍是顾虑重重。“民革”的同志了解到卫与蒋的关系已经决裂,过去在抗战中与八路军合作得也不错,便征求他的意见:“民革”可以介绍他到北京参加人民政协会议,共商国是,建设新中国。但卫立煌谢绝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去北京的时候。像他这样一个背着失守东北黑锅的国民党将领去北京,必然成为一件引人注目的新闻,而蒋介石正可以把他自己打败仗应负担的全部责任推卸到卫某身上,这样反给了蒋介石以反宣传的口实。卫立煌郑重宣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将来一定要回新中国,等等再说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卫立煌闻讯后十分激动,特地买了几瓶好酒,自己低斟浅酌,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战争罪犯”,拿起笔就起草了一份电报,通过香港的中共组织,发到北京向毛泽东主席致贺:

北京毛主席: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全中华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尤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

卫立煌

江(即10月3日)

寓居的日子度日如年。卫立煌担心蒋介石的暗杀,处处小心。有时在家实在烦闷,就携带夫人和子女出外散散步。听见道旁人指指点点:“这不是卫立煌吗?”他连忙拉着孩子走远,嘴里说道:“不要回头,一回头反叫人认清了。”直到回到寓所仍惊魂未定。

六年过去了。解放军收复了浙江沿海一些岛屿,美国政府公然出面干涉,与台湾订立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955年1月2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发表了《关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声明》,揭露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卫立煌看到这个消息,并看到香港一些国民党报纸不但污蔑声明本身,还对大陆报纸报道的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等人发表的谈话加以攻击。

卫立煌当着一些朋友的面说:“是非自有真理,我在香港也要发表和张治中同样的意见,我奉了谁的命呢?没有谁要求我这么说,我的话完全是出自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话,爱国的中国人就应当这么说,解放台湾,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不好!”

在香港的中共地下党闻知此事,来和卫立煌见面,支持他的爱国行动,鼓励他仗义执言,同时告诫他,香港并不是自由讲话之地,如果愿把这些意见公开发表的时候,卫本人必须藏匿起来,不然定会遭蒋帮特务的迫害。询问他:发表文章以后是否返回大陆?

此事传到北京,周恩来赞同卫立煌发表文章同时返回大陆的办法。周恩来认为卫立煌的爱国心思很好,现在是回来的时候了。恐怕韩权华不同意,周恩来和邓颖超找韩权华的六姐韩循华来商议。此时正好邓颖超的秘书生病请假,由一个1948年进燕京大学读书的女青年韩德庄代理。这个韩德庄是韩权华的侄女,周恩来就叫韩德庄执笔给卫立煌写信,说是姨父曾在太原结识的朋友叫她写信的,请姨父和姨母回来。

卫立煌一见信上写着“太原结识的朋友”,顿时联想到是周恩来。太原前线几次接谈的情景历历在目。长期以来,他时时刻刻都在注意“太原结识的朋友”的消息,只要有关他的报道,他都要仔仔细细地读几遍。现在周总理请他回去,那再好不过了。

来洽谈的香港中共人员问韩权华:“有顾虑吗?”

韩权华直言不讳:“有。我觉得我们已经成为无所作为的人了,不如流落香港,了此残生。”她担心:“我们现在的地位,无论对于哪一方面说来都不好。对于台湾来说,是撤职查办在逃的犯人;对于大陆来说,是没有归案的战犯。”显然她对将卫列入“战犯”有看法。倒是卫立煌想得开:“不要紧,革命不分先后,这些都会发生改变的。”

韩权华还是有想法:“在生活上我也有顾虑,在大陆上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人人劳动,我一直有病,我怕到了那里劳动不了。”

来洽谈的人笑了,告诉她大陆所谓“劳动”的实际情况,这才慢慢解开了她的思想疙瘩。卫立煌希望立即成行:“我愿意用我的余年报效国家,我要革命,别的什么也不想。”

3月15日,卫立煌一家秘密回到广州,立即受到中共华南局书记陶铸和华南局统战部部长林李明的欢迎。卫立煌立即发电报至北京,向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报告他已经回来了,同时将预先准备好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交新华社发表。

4月5日,正流连于太湖美景的卫氏夫妇忽然接到北京的电话,说周总理有要事即将出国,想在临行前会见卫立煌及夫人。他们立即离开美丽的无锡,当晚搭车北上。一路上,他们兴奋异常。卫立煌就要见到“太原结识的朋友”,现在的一国总理;而韩权华的心情更为激动,她要见到的是她青年时代的老同学邓颖超:这世界竟是这样的小呵!

第二天上午,火车到达北京时,中央一些领导亲自到车站迎接。下午5时,周恩来将他们请到中南海家中,一边吃饭一边交谈。周恩来详细地询问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回来的经过,与卫立煌谈起了两次国共合作的旧谊。邓颖超和韩权华重叙往事,小饭厅里不时传出朗朗的笑声。听说周恩来第二天就要动身出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还腾出时间和他们长谈,后来知道周恩来是刚刚动了手术还不到一星期,他们更是感动。

在周恩来出国期间,邓颖超亲自过问卫立煌夫妇的住房、生活、参观等各方面的安排。周恩来从万隆会议一回来,又和陈毅副总理宴请卫立煌,席间,陈毅还专门谈到为何当时将卫列入战犯名单……6月,卫立煌从北京饭店搬到政府为他们安排在北京东单麻线胡同的新居,周恩来又抽时间专门来看望他们。卫立煌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讨论国家军政建设问题,到南北各地视察访问。

他在《回到祖国大陆以后》的文章中写道:“我虽年逾六旬,但自觉较过去更为年轻。今后我当致力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负祖国人民的关切和厚望。”当是他的肺腑之言。

1956年4月16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酒会,欢迎来我国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周恩来向伏罗希洛夫介绍了卫立煌。伏罗希洛夫笑着对卫立煌说: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是无敌的。

周恩来总理说,国共两党过去已经合作了两次。

毛泽东紧接着说: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卫立煌对此深觉荣幸:中共两位最有权威的领袖是当着他的面,公开提出“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这么一句意义深远的话。

1958年5月以后,卫立煌得病,先是咽不下东西,后来突转心肌梗塞,住入医院。周恩来和朱德都一再到医院去看望他。到了卫立煌病重说不出话来时,周恩来握着他的手鼓励他同疾病作斗争,卫立煌的神志还是清醒的,两眼流下了热泪。

1959年隆冬,严寒使卫立煌又染上了肺炎,使他一病不起。最后两天,朱德,这位继周恩来之后,他又结识的共产党朋友,一直陪伴在身边。1960年1月17日,64岁的卫立煌与世长辞。时值大寒季节,西伯利亚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南移,北京降雪。

公祭大会由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主祭。原来周恩来正在上海忙于公事,为了这个公祭大会,他特地连夜乘专车赶回北京,亲自到灵堂来主持。

周恩来给李宗仁带话

卫立煌回归祖国大陆,使得客留美国新泽西州的另一位失意老人李宗仁深受触动。他反复读着卫立煌发表的《告台湾袍泽朋友书》,觉得几年前他任代总统时,是他下令撤除了蒋对卫宅的幽禁,卫才得以逃离,所以卫是受益于他的。连国民党这样一位“五虎上将”的卫立煌都能受到中共领导人的如此善待,我又如何?

他对“和平”一直存有一念。在他由香港赴美国之际,为给日后留下一条回归之路,特意把与他非常贴近的智囊人物、曾任国民党中常委的程思远留在香港。程思远后来回忆说:“我替李宗仁办完一切手续后,他决定把我留在香港,我估计他此次赴美治病是一时权宜之计,最后一定要回到祖国来,可能让我在香港起桥梁作用。”

当周恩来走向世界舞台,出现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并发表关于台湾的声明: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时,李宗仁特别留意。他写信给程思远,嘱其同海外爱国人士交换意见,替他准备一个文件,以便在适当时机发表。同时,他自己也提出了一个《对台湾问题的建议》,提出两种方案,甲案:恢复国共和谈,中国人解决中国事;乙案:美国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但目前暂划为自治区,双方宣布不设防,美国撤退第七舰队。他奉劝蒋介石抛弃个人成见,以苍生为念,毋使内战重起于中国。

周恩来也极为关注李宗仁的动向。他注意到李宗仁态度、立场上的变化,开始做争取李宗仁归国的工作。1956年4月下旬,周恩来授意李济深:设法以你的名义告诉程思远,让他来北京一趟,就李宗仁的问题谈谈。李济深不仅是资深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李宗仁加入国民党的入党介绍人,他的参与对李宗仁是有影响的。

李济深按照周恩来的意思,当即给香港方面有关朋友打长途电话,让转告程思远,希望他到北京一谈。程思远虽觉突然,但事关重大,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如约秘密北上。

程思远没办任何手续,也不带行李,由专人护送回到大陆。这一行程充满了神秘。4月28日,他到达北京。5月7日晚上,张治中约他到家中吃饭。饭后,张治中说:“明天下午,政协礼堂三楼举行酒会,招待海外归侨,周总理为要见你,也来参加,你最好写一些材料事前由我交给总理。总理说,他1938年在武汉曾经见过你。但是,明天我还是要郑重地向他介绍你。”

次日上午,程思远就写了一份各方对台湾问题看法的报告,交给张治中。下午3时许,程思远到政协礼堂三楼参加酒会,他正和张治中谈话时,周恩来健步走进大厅,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人也胖了一些,程思远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张治中正准备作介绍,周恩来却已笑容满面地向程思远伸出手来:“思远同志,久违了,欢迎你回来!”周恩来说:“我们1938年在武汉见过面。”程思远不禁惊奇:事隔18年,他还记得我,真是记忆力惊人。

周恩来又问:“今年多大岁数了?”

“47岁了。”

“身体这样好哇!”

“很好,我在海外常常游水。”

周恩来抱起肘来,细心地问:“你这次来有什么计划吗?”

程思远回答:“没有,我听候总理指示。”

周恩来笑了:“我希望你到各地多走走,多看看。比如东北,那是我们的工业基地,你可以去看看嘛!多看点地方,回到海外就多些材料讲嘛。”

程思远说:“我这次来得很匆忙,不准备到外地参观了,下次再去吧。”

周恩来笑笑点了点头,当场招呼刘斐、余心清、屈武他们,说:你们这几天多花点时间,陪程思远到附近去看看,大家谈谈,谈谈祖国这几年的情况。过几天,我们再详细谈谈。

四天之后,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宴会厅设午宴招待程思远。参加的还有李济深、张治中、邵力子、黄绍、刘斐、屈武、余心清、刘仲容、刘仲华和李克农、罗青长等人。50年代中期,是周恩来政治生涯中又一辉煌时期。午饭前,周恩来显得既轻松又愉快,充满活力。他和程思远交谈着:“今天我同你见面,是建国以来,我们共产党人第三次同国民党人接触。第一次是叶剑英元帅在广东同前中国银行总裁张公权接触,叶帅你见过的吧?”

程思远说:“见过。他当八路军总参谋长时,也是1938年,我们请他在武汉给广西学生军做报告。”

周恩来接着说:“第二次,是我找龙绳武。龙绳武你熟吧?”

程思远知道:“他是龙云的儿子。还有个哥哥龙绳文在美国。”

周恩来说:“第三次就是你了。”

午饭后,周恩来毫无倦色,继续与程思远在客厅里交谈,一谈就是三个小时。

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国共两次合作谈到现在国家对国民党人的希望。他特别强调:

我们国家当前的对内对外政策,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按照这一方针,我们主张爱国一家,团结对外,以诚相见。过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人曾经两度并肩作战,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希望将来有第三次的国共合作。有人说,过去两次国共合作,结果凶终隙末(语出《后汉书·王丹传》,指原先好友,终成仇敌),但是追源究始,责任不在我们。这是事实俱在,有目共睹的。

总理说,从现在起,我们不派人去台湾工作,我们不在台湾内部制造分裂,我们希望台湾全部过来。台湾当局如要了解国内情况,尽可以派人来大陆考察,我们将提供一切帮助,他们不必派特务来进行破坏活动。国民党军政负责人员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我们将给以各种方便和协助,并保证他们来去自由。

谈到李宗仁,周恩来说:“李宗仁先生去年主张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协商解决。我看了很高兴。这是李先生在海外心怀祖国的表现。请你向李先生转达,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我们赞成中国的一句古话‘和为贵’;我们欢迎李先生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回来看看。”程思远当即表示愿为此加倍努力。周恩来也说道:李宗仁的意见很好,只有一条我不同意,他主张台湾非军事化,这怎么可能呢?就是台湾回归祖国以后,还是需要军队保卫嘛!

程思远回到香港后,花了几个晚上,把回国的经历、感受和周恩来要他转达给李宗仁及海外人士的话,写了一封长信。因为篇幅太长,他分装了几个信封,寄给远在美国的李宗仁。

李宗仁回信表示不快,谓此行关系重大,事前何不相商?并申明他虽提出对台建议,但其中间立场迄今未有任何变化。

同类推荐
  • 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

    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

    大卫·I.科泽利用梵蒂冈2006年开放的秘密资料,历时七年,呈现了两人的共谋故事,彻底颠覆了这一既定观点。忧心于教会权威衰落的庇护十一世借助法西斯的力量抵抗共产主义和现代社会的来临,野心家墨索里尼则凭借教宗的祝福提升公信力,进而掌控意大利。两人充满尔虞我诈、最终摇摇欲坠的利益结盟,改变了上百万人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梦魇也由此开始。科泽利用详实的史料、紧凑干练的文笔,生动刻画了多个20世纪早期欧洲和罗马天主教会的重要人物,从崭新的视角揭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崛起的秘辛,还原了一段重要历史的真相。
  • 大国道

    大国道

    书生王浩学识渊博,却自甘平庸。没想到出游捡回来个女子,却神异无比。不但美若天仙,文武双全,还聪明全能得不像凡人。只因他无心的一句话,这女子就将他推到了争露天下的大潮之中。
  • 崇祯——千古一帝

    崇祯——千古一帝

    工科男重生为崇祯,看他如何在明末乱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当他消灭了流寇、建奴和贪官后,一个无敌的大明朝再一次站立在了东方之巅,而他也成为了真真的千古一帝。
  •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她为什么要突破人伦的底线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女?她怎么能够在一个千百年来都由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又会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
  • 我要定天下

    我要定天下

    西晋“八王之乱”后天下大乱。看穿越而回的主角如何在这乱世以西北一隅平定乱世,成就太平盛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记幻想三国

    重生记幻想三国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因一次突然的机遇,使其穿越时空,步入到一个异时空的大陆,什么都熟悉的主角原以为自己是一个预言家,可以把一切事情迎刃而解......而就在他真正融入这个世界时,他对原本属于自己世界的一切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只知道自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然而在他融入当中不久,悲剧便发生在他身上........
  • 末世之万事许愿机

    末世之万事许愿机

    官方解释的卫星撞击,为什么会变成程序寄宿。金球球是一个普通的二货女青年,一场意外让她得到了一个机器,名为万事YES。意思就是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事。代价就是万事说YES,这个东西好啊。但是背景观为什么是末世!!作者是要逼死球球吗!!!
  • 重生炮灰修仙路

    重生炮灰修仙路

    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去偿还父亲的恩情,最后明白不过是一场虚假,纵身一跳。以为都结束了,然而才发现,只不过刚开始。书中一角,炮灰命运?这些又与她有何干?只是,当身份一步步揭开,清尘知道,她终究还是逃不过。是证道成仙,还是堕落成魔,仅在她的一念之间。本书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猎敌

    猎敌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万年前神龙柏格横空出世,结束了乱世纷争,统一天下。因此,天下万灵共生,人类和仙佛圣神,妖魔鬼怪为邻亲。神龙伯格离世,天下再次大乱,纷争不断。四千年前,人类万圣天帝凭借一己之力,力抗天下之势,大陆再次统一。千年后,万圣天帝和仙神妖魔鬼怪神秘消失,天下仅存圣人与佛徒。天下乱,再也没有统一盛世。现代普通学生,却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另外建了个群:94391666。欢迎影子的铁杆书迷进来探讨!
  • 我有用不完的属性点

    我有用不完的属性点

    “叮,检测到残缺的老年太极,已补全。”“叮,检测到残缺的金钟罩,已补全。”“叮,检测到残缺的易筋经,已补全。”“叮,检测到残缺的玄门纳气之法,已补全。”看着面前的光幕,陈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手指化为幻影,疯狂敲击的功法后面的加号。“叮叮叮叮叮……太极拳突破限制,进阶成为太极玄功,金钟罩进阶成为不灭金身决,易筋经突破极限,与玄门纳气之法融合,进阶成为太上清气经。”一顿操作完成,陈启深吸一口气,拿着手中的德行剑,冲进了异次元空间。
  • 主神成长史

    主神成长史

    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创建一个包含混沌世界各个体系,各个种族的伟大的后~宫,虽然现在只是刚刚起步,11里面也就十几万人,还是太弱啊。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统治的区域包含无数的位面、世界,成为混沌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势力,虽然现在才完成了一小部分。我有一个梦想:成为强者,成为混沌世界的至强者,乃至突破混沌世界到底另一个未知的地方,虽然我现在还很弱小,但这不能阻挡我的梦想。当经历无数劫难,站在至高的位置上,整个混沌世界随着我的念头转动。…………………………………………QQ读者群:68562301
  • 金陵最快的剑客

    金陵最快的剑客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阴差阳错来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本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却没想到自己早已出在风暴的中心。
  • 冥夜之泪

    冥夜之泪

    千万年前,三界河水不犯井水,仙、魔、人,互不干扰,后魔界贪心不足想吞并三界权掌三界,暗中操练魔兵派其手下得力魔将蜇伏三界各处扰乱三界平衡,各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诱惑王妃:王爷太腹黑

    王糖糖是二十一世纪的小萝莉,两个月前在马路上救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为了感恩就送给她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给她,结果抱着睡觉也能穿越,还是穿到几千年前的未知朝代,各种可爱事情发生在她身上,皇帝赐婚,好啊,听说三王爷相貌是很不错的,什么!花轿到了门口,不让进门,什么东西,老娘今天就进这门!王爷了不起啊,皇帝我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