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5000000051

第51章 特赦战犯(2)

邵力子说:“文白先生刚才向你们传达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只要你们真心诚意地悔改,一定会得到人民的谅解。”

张治中也补充说:“周总理要我转告大家:今后谁愿意留在大陆为祖国建设服务,一律妥善安排,愿意去台湾或海外者,政府也给予方便,保证来去自由。”

两位老师走了,却给功德林留下了希望。

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推动了战犯们的思想转变。从1959年6月至10月,他们先后三次给中共中央写“感恩信”,除表示服罪外,还表示愿在解放台湾的斗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9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特赦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几天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特赦的决定,国家主席刘少奇据此发布了特赦令。

消息传来,在秦城农场劳动的战争罪犯们个个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争着看报纸,有的把毛泽东的建议和特赦令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夜深人静时,他们有不少人失眠了,不知喜鹊能否登上自己的枝头。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自己会被第一批释放。

杜聿明、宋希濂想到自己当初的顽固立场,真有些后悔……

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了!所有的战犯们都屏住了呼吸,甚至不敢抬起眼睛。杨伯涛的儿子就坐在下面,他竟然没有看见……大厅里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12月4日10时整,特赦大会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致词,宣布特赫十名战犯名单,按序列唱名,他们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法官一一授予特赦通知书。第一个叫杜聿明时,他毫无准备,机械地应了一声“有”,立即站了起来。管理员叫他出列,到前面一列长凳前,面向主席台肃立。法官念完特赦通知书全文,杜聿明低头深深向法官鞠躬,双手接过通知书,又深深地鞠躬,转身退到长凳上就座。这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夺眶而出,低头饮泣起来。摄影记者纷纷将这感人的场面摄入镜头。当十名特赦战犯都宣布完,轮到杜聿明讲话时,他走上讲台,顿时声泪俱下地说:“党和毛主席对我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给予特赦,我无限感激。

誓在有生之年,继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自己成为新人,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社会主义道路,无论遭受狂风暴雨的阻碍,生死以之,决不反顾!”

终于又能坐在一起第一批特赦释放的战犯共33名,其中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有十名。这十人中,除陈长捷、卢浚泉两人外,另八人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对此,周恩来专门做了安排:这十人加上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释放的溥仪,组成一个小组,集中住到北京崇文门内旅馆,由总理办公室的同志安排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周恩来,这位当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希望这一批人能影响所有的黄埔同学,包括在台湾的“黄埔系”。

刚刚走出功德林的共和国的新公民们,他们住进旅馆,各自一间单房,由长期集体生活突然变为单独生活,一举一动需要自己考虑,总是惶惶无主,举棋不定。

他们思想上顾虑重重,心想,虽是特赦了,但到底有多大的自由呢?哪些地方可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再者,对人民毕竟有过罪恶,共产党特赦了,人民群众是否同意?

他们对阳光灿烂的外部世界已经陌生,一连几天,他们甚至茫然不知所措,仍然足不出户猫在家里。还是他们之中的老长者曾扩情有主意,他以学生的身份给周恩来写信,请求“赐教”: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周恩来接到信后,立即安排会见。

1959年12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殷秘书通知特赦的十人,明天下午有首长接见,不要外出,在旅馆等候汽车来接。翌日下午1时许,驶来一辆大轿车,把十人都接上了车。“这是到什么地方去?是哪位首长接见呢?”大家都猜不着,又不好意思问。车经过北海大桥后,向左转弯,有人认出这是到中南海的路。果然,大轿车一直驶进了中南海北大门。杜聿明等下车后,被领进一间大会客室,室内沙发排成一个圆形。这时,一位干部宣布:

“今天是周总理接见你们。”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随即都咧开嘴笑了。他们的惊喜一点也不奇怪。

在座的黄埔一期学生杜聿明、曾扩情、宋希濂、周振强和第三期学生王耀武当年都亲聆过周恩来的教诲。他们早就有见见总理的愿望,可知道总理忙,谁也不敢开口请求。想不到,今天周总理却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抽出时间专门来和大家见面。

但是,杜聿明等的心情又是复杂的,当年不听周恩来的劝告,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成了人人喊杀的战犯,在老师面前又该说些什么呢?喜悦与羞愧的双重心情交织在一起,心中五味混杂……

正当特赦战犯们激动不已、思绪纷纭之际,中央统战部徐冰部长指着一人,给大家介绍说:“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是在抚顺管理所第一批特赦的。”溥仪身穿一套蓝棉制服,戴一副深度白色眼镜。他听完徐冰部长的介绍后,转身向大家频频点头致意,然后就座。

就在这时,周恩来总理出现在门口。陈毅、习仲勋两位副总理同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章士钊等几位先生,随着总理一齐步入会客室。大家起立,热烈鼓掌。

周恩来挥手示意请大家坐下,仍然是当年的那副炯炯眼神,只是面颊丰满了许多。

他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

他走到曾扩情面前,叫了一声“曾扩情”时,这位在黄埔时期曾经追求进步的汉子不禁满含热泪。他原以为几十年过去了,周恩来不会记得他,可周恩来一下就认出了他,并说道:“我在黄埔的时候还不到30岁,有很多学生年龄比我大,我当时感到有很大压力。”

曾扩情说:“我那时已30开外,学生比老师还大几岁呢。”所以当时在黄埔军校,同学们都爱喊他“扩大哥”。

周恩来又转脸和溥仪谈起来,这是他与溥仪的第一次见面,他看着溥仪的穿着,说起旗人的一般习俗和服装来:“我和人接触,一看到这些特征的,我就知道他是一位旗人。”

活跃的陈毅开起玩笑,对溥仪说:“我早年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还是你的臣民哩。你出来时,我们还要看看你这个皇帝呢!”

他这一说,会客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弄得溥仪也有些不好意思。

曾扩情口中讷讷,似要认错的样子,却被耿直的杜聿明抢先:“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

周恩来忙说:“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

杜聿明又向陈毅检讨:“我在淮海战场刚刚被俘时,老总要见见我,我当时抱着与共产党誓不两立的反动立场,拒不见面,确实是顽固透顶,应该罪加一等。”

陈毅摆摆手,眉毛一扬:“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当听到杨伯涛介绍说,他的妻子没有追随胡琏的第十八军逃往台湾,而是回到芷江,在县被服厂当三级缝纫工,自食其力抚养子女上学时,周恩来点头微笑。

周恩来又走到郑庭笈面前。郑庭笈是黄埔五期生。解放战争期间,他任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在辽西战役中被俘。张治中在一旁介绍说:“他是郑介民的堂弟。”

周恩来说:“我知道。”在北平军调处时,周恩来与郑介民打过交道。他问起郑庭笈的家庭情况,因为他已经听说一些:郑庭笈的妻子冯莉娟在郑被俘后,原准备去台湾。临行前,她听说郑在哈尔滨发表一篇广播讲话后,决定留下来。1954年,她回到北京。但作为战犯的妻子她难以得到工作,于是提出和郑离婚。郑庭笈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点,周恩来转身对张治中说:“那你们应该动员他们复婚嘛!”在当时的情景下,郑庭笈以为周恩来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一个大国总理哪会留心这点小事?可是当他再次遇见周恩来时,周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复婚了吗?”郑庭笈激动得一时语塞。几十年之后,郑庭笈每当忆及此事,总是掩饰不住感激:“我至今还无法判断,周总理这样待我,究竟是由于他有超人的记忆力,还是有超人的情感!”郑庭笈后来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周恩来关照有关部门,将他妻子调到他身边当打字员,促成了这对夫妻的再度结合。所以,郑庭笈总对人说:“如果没有周总理,我们夫妻不会破镜重圆。我的家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可以说,周恩来就是我们的红娘。”

这样漫谈了一阵以后,周恩来作了较长时间的谈话。他说:“我们党和政府,是说话算数的,是有原则的。我们是根据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来释放你们的。”接着,他分别就立场、观点、工作和生活、前途等四个问题作了讲解。周恩来最后说,你们也不要把现在的一切都看得那么好。北京的巷子里还有很多矮小房屋。全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精神面貌也不一致,有的人进步比较慢。我希望你们:

第一,要相信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对你们是信任的,你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第二,倘有不如意的事,可以写信,可以与中央统战部联系,有话就要说,不要积少成多,结成疙瘩。

邱行湘是大家公推的记录员,他一边听,笔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这份记录日后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周恩来看了看表,觉得时间已经很久,该吃晚餐了,就问工作人员:“预备晚餐了吗?”

工作人员说:“没有预备。”

周恩来歉意地说:“以后再说吧。”

杜聿明等向周恩来和各位师长鞠躬告别,离开了中南海。

这之后,统战部遵照个人意愿,让他们或回家乡或留在北京生活,过了出狱后的第一个暖冬。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10月。那时张治中在颐和园介寿堂休养,周恩来托人以黄埔军校教育长身份,发个通知,邀请在京的黄埔同学到颐和园集会,并嘱有家属的也要偕同参加。为此,周恩来亲自给陈毅大将挂电话,嘱他一定偕夫人同往。19日上午,黄埔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颐和园。来的人真不少:有张治中及夫人洪希厚,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屈武,陈赓及夫人傅涯,郑洞国及夫人顾贤娟,侯镜如与夫人李松芸,黄雍,李奇中,覃异之,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及女婿周嘉彬,唐生明及夫人徐来,以及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王耀武、郑庭笈、杨伯涛等。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童小鹏两位主持。

周恩来和邓颖超按时到达,大家起立欢迎。周恩来满面春风,招呼大家就座。

他对杜聿明等六人到红星公社插队的情况,仔细地询问,然后对大家说:“这次集会是黄埔师生联欢。这次文白先生在颐和园休养,趁这个机会请文白先生邀约大家来这里见面。大家工作得很好,我很早就想和你们谈谈的。”

邓颖超也站起来说:“我和黄埔没有关系,但我对黄埔同学也是很关心的,今天也高兴和你们见见面。”

周恩来转而对杜聿明等六人说:“你们是第一批特赦的,要做改造的标兵。你们是特赦了。但是过去的历史罪恶,还是客观存在不能改变的,不能因为特赦就一笔抹掉了;而人的思想行为是可改变的。赦人不赦罪。大家要引以为戒,继续改造自己。”

杜聿明等沉沉地点头:“请总理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指示去办,继续改造自己。”

陈赓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有他在哪里,哪里就不会寂寞。会餐时,他见大家都不动筷子,就动员说:“来,我们拿出黄埔的精神,把桌上的菜一扫光!”

大家都乐呵呵地动起筷子。而宋希濂、杜聿明还是有些心事:宋希濂跟陈赓都是湘乡人,当年是跟着陈赓报考黄埔军校的,可是后来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杜聿明握着陈赓的手说:“那时我们两人同队,思想进步,颇得你的帮助。后来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历史的罪人。感谢党和毛主席,我今天又和你团聚了。”这也是宋希濂的心里话,经杜聿明一说,他心里也舒坦了许多。他敬佩陈赓:真没想到,他又给我领了条路,而且没有一点胜利者自居的神气和训话式的满嘴教条。看来,后半生还有活头……

会餐完毕,少憩片刻,周恩来兴致勃勃地问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大家聚会不易,要留个纪念,在哪里拍几张照好?”

工作人员引导总理和众人一行到昆明湖北岸的牌楼前,以巍峨的万寿山为背景,拍了几张集体照。周恩来又对杜聿明等六人说:“我单独和你们照个相吧。”他叫工作人员选择镜头位置,要六人站在他左右,拍完照片,他让大家自由在园里活动,他和张治中、邵力子几位老人回到介寿堂休息,谈话。邓颖超则游兴未已,看到杜聿明在给别人照相,走过去说:“我的技术不好,我给你们照几张吧。”于是她接过相机,让杜聿明也站进队去,选择曲栏拱桥几处风景,照了好几张。

直到下午,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1961年旧历春节,徐冰部长宣布了任命书。任命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周振强、郑庭笈、杨伯涛等七人,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正式参加国家机构的工作。这个机构是周恩来创议设立的。

当他在1959年一次邀集60岁以上老年人士座谈时,建议老人们为教育后代,“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因而建立了这个机构。每月工资一百元,当时供四口之家用绰绰有余。有分配的公房,专员以及高干同等享受保健。

1963年11月10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见溥仪、杜聿明等全体文史专员和妻子,并邀请鲁迅夫人许广平、傅作义和夫人、张治中和夫人参加,还有长春起义将领曾泽生,黄埔同学侯镜如、黄雍等。

陈毅副总理首先致词:“听说大家在政协工作的热情很高,认真负责,表现很好;加之多数人都安了家,扎了根,有所依托,这都是很好的。看来各位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党和国家对各位很关心,决定让各位在新中国里,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总理很惦念各位,特邀请各位来这里见面谈谈。总理为此打电话通知我,要我来参加。我是政协副主席,对各位也负有责任,很愿意来参加这次集会,和各位见见面。

我现在要问各位一句话,台湾放出一些流言蜚语,说各位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你们是不是真正自由了呢?不要有顾虑,可以坦率地告诉总理和我。凡是各位感到不自由之处,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各位有充分的自由。”

专员们一听是为这事,都争着发言:“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很自由,一切统由自己安排,没有任何人干预,请两位总理放心。”大家对台湾造谣污蔑,痛加斥责。

同类推荐
  • 恨水瑶

    恨水瑶

    唐朝,贞元十一年,秋八月。都城长安城外,一户农家。农家院不大,篱笆札就院子,左右三间泥土做的土房。已经时值中秋,天气格外凉爽,在这家农户人家,有很多身穿布褂衣服的农人出来进去,有人在这家农户人家院外放起鞭炮。这地方名叫卧牛村,是这唐朝京城长安城外的一处村落。这家农户正在办喜事。
  • 帝国之纵横天下

    帝国之纵横天下

    逆天改命越轮回,天下纷争已千年。金戈铁骑黄祸至,争霸天下看今朝。江山风雨王朝兴,无数英雄尽折腰。儿女情长梦相思,红颜薄命英雄冢。
  • 书与刀与情

    书与刀与情

    本书的主角叫“咸木”,取这个名字源自“长将一寸生,衔木到终古。”咸木将带领读者经历一个以宋明为基础的架空历史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人民生活,他将在一路风姿多彩的旅途中,一段读书科举育人的经历中,无数次残酷的战争中,最后是他自己的亲情爱情中书写自己的故事。咸木将在这个封建王朝思想、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的矛盾中,逐渐成长,并引领一个时代的变化。
  • 潮山聚义

    潮山聚义

    相传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乱度无章,不理朝政,整日弥乱于后宫。奸臣贼子当道,政局不稳,宦官专权,外戚当政,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民间以张骄为首的一群英雄才杰提刀而上,不顾生死,聚义起兵的故事…
  •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本书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问对》,主要论述各种阵式的教战之法,指挥作战的原则等。
热门推荐
  • 整垮重生白莲花计划

    整垮重生白莲花计划

    有一天莫蕾蕾看到了一本同人重生小说叫《重生之邂逅许宸禹》,讲述了出生平凡的女主因车祸重生成为当代流量巨星的青梅竹马慕依梦。于是女主拥有了脸蛋、身材、万贯家财,逼疯闺蜜和偶像在一起。女主闺蜜蓝暖冬的悲凉下场和挂笔女主的白莲花人设,让莫蕾蕾气得把书烧了。第二天,莫蕾蕾躺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卧室里醒来……
  • 都市风流

    都市风流

    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各等人群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市长阎鸿唤年轻有为,决心改善交通,改建街道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但自工程启动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碍。他力排众议,将城市改造与建设顺应了百姓的意愿。
  • 重生之能量为王

    重生之能量为王

    张瀚重生了,这一世,他只想做个安静的护花使者。可当身边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美女,伴随而来的是来自商界、医学界、音乐界、武术界、美食界……接踵而来的挑战。
  • 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每个女孩,前世都是一朵花。梦里开,梦里落,寂寞地流淌在烟消云散的天际边,幻如烟花,燃烧着最凄美的爱情。最好的我们,在最美丽的年华,遇到最合适的伴侣,七年之约,浅笑夏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看江湖之大唐第一装

    笑看江湖之大唐第一装

    各位看官,小生这厢有礼了。在下乃本书主角,姓“简”,单名一个“仁”简仁之简,简仁之仁。作者不会书写介绍,所以只能托付于我。作为本书重要人物之一,我深感压力之大,任务之艰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难也取之有道。难也武集一身,行侠仗义。不难也为国为民。难也行走江湖,笑看人生。儿女情长,快意恩仇。解之,不难也”朝臣相争,为名为权,天下之患,百姓之苦。解之,难也而我简仁要做的,就是“难”这等大事。
  • 秘闻诡事

    秘闻诡事

    世间诡事万千,传言更是永不断过。妖?魔?知乎?信乎?不信诡说的你游走于世间,听遍世间离奇诡事。同时也经历各种离奇诡事,导致你在这诡事之中越陷越深。本书以第二人称“你”来书写,你将经历各种诡异离奇的事件,是逃脱,还是面对,是拼搏,还是放弃?警告: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勿入,胆小勿入,负责后果自负!!!
  • 领主请抽卡

    领主请抽卡

    世界变了,你成为了一名落魄的小领主,生活过的很不是滋味。但所幸的是你获得了抽卡系统,于是:你坚持签到五天,获得一次抽卡机会,得到了珍贵的魔法植物;你完成了一次任务,获得一次抽卡机会,抽出了一件魔法器具;你每天日行一善,获得一次抽卡机会,抽出了一只强大的魔兽坐骑;你………………“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次抽卡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次!”——《艾伯特大帝自传》
  • 星隐之光

    星隐之光

    科技,魔法,宇宙中有无数的秘密。但未来只能靠人的双手去创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