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300000062

第62章 筹建汕大育后人

李嘉诚独力捐赠巨资兴建汕头大学这一伟业,可谓之卓识天下重,豪情四海扬。

潮汕地区,古称“南蛮之地”。有史以来,它成为历代被贬谪官员的流放地。唐宋时期,先后有十位宰相被贬或转战来潮。他们分别是唐代的常兖、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陈尧佐、吴潜、赵鼎、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些人都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和高尚品德。对于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潮州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来潮的官员中,要数唐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对潮州的贡献最大。他任潮州刺史期间,启贤兴学,修筑堤防,关心农桑,释放奴隶,还有祭鳄除害,做了许多对人民有益的事。

在中原文化影响下,潮州这片沃土,在唐、宋时已哺育了不少名人贤士。其中唐代的赵德,宋代的王大宝、许申、刘允、张夔、林巽、卢侗、吴复古等,被后人誉为“潮州八贤”。至明清两代,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潮州更是人才辈出,灿若星河。有在科举考试中独占榜首的状元林大钦,也出现了武状元黄仁勇,还有翁万达、黄锦、郭之奇、杜熙春、辜朝荐、杨琠、薛侃等。他们既是名宦贤臣,也是著名的文士学者。在近现代史中,潮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先驱者和艺术家、学者。他们在潮汕的历史上谱写着闪光的篇章。

潮汕地区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而又较早对外开放的好地方。

在中国现代史上,不少伟人和哲人们,如孙中山、周恩来、杜国庠、钟鲁斋、张竞生、刘侯武以至海外华侨旅港同胞如老一辈的陈嘉庚、林子丰先生等等,都曾构想、倡议、筹谋能在潮汕地区创办一所大学,为国家培育英才。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李晓帆曾是晚清秀才,治学读书。父亲李云经先生也任教多年,在伯叔辈中也不乏从事办学教书的。对“兴学育才”

振兴国家的事业颇有体会。加上李嘉诚出生于动乱年代,少年时期尝过辍学之苦。自旅居香港之后,又过早地走上社会。后来千方百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去补偿、追索所未学过的种种知识和学问。李嘉诚曾追忆说:

“我数十年奔走海外,目睹欧美各国重视智力投资发展教育事业。欲求中国富强,步人世界先进行列,必须发展文教事业,迅速培养建设人才。”

基于上述各种因素,李嘉诚早就在思想深处产生并孕育着业就功成之时能在自己家乡创办一所大学的夙愿。

1976年10月,中国内地打倒了“四人帮”。1979年春,李嘉诚开始在家乡潮州捐资兴建民房造福乡亲。此时此刻,潮汕父老乡亲群众,以及旅泰华侨,关于创办大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呼声越来越高。国家负责侨务工作的领导,也积极支持旅泰华侨出资出力在潮汕地区兴办一所大学,为四化建设加速培养人才。

李嘉诚多年以来深藏内心深处的关于兴办汕头大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意识到:“中华要振兴,国家要富强,发展教育为国为民之根本。舍此不足以立国兴邦”。尤其是“有1000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亟须有自己的一所大学,培养四化建设的人才,方能加速改变潮汕地区的落后面貌……”

于是,在1979年,李嘉诚多次主动找到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德高望重的庄世平先生,表达自己的心愿,反复多次商议关于创建汕头大学的事。

李嘉诚对庄世平说:“我国政府顺应民心,实行开放政策,使旅居各国华侨、港澳同胞更感报国有门,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总要为国家民族争一口气!中国人要做出点事情来让外国人看看!能为国家为家乡尽点心力,我是引为光荣的!创建汕头大学乃其时也。”

李嘉诚恳切地对庄世平说:“关于创办汕头大学的事,刻不容缓。就让我先带个头吧!相信以后会有许多人跟着来的!”

李嘉诚又和庄世平具体地商议着。“办一所大学需要多少钱?”庄世平笑答道:“这当然是需要很多投资的。也许会是个‘无底洞’!钱越多越可以把事情办好!”李嘉诚当即毅然表示:“那我就先出3000万港元吧!”

庄世平对李嘉诚这一报效桑梓、兴学育才的宏愿和义举深表赞许和支持。他很快地将李嘉诚的决心和意愿向中央、向广东省的领导人作了报告,并很快取得了中央领导人的首肯和支持。

就这样,在1980年5月,以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为主任的汕头大学筹委会在广州成立了。同年12月18日,吴南生、李嘉诚、庄世平、蚁美厚等一行,专门莅汕,会同汕头地委、专署及汕头市委、市府有关领导,对建校校址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选择和讨论。

翌年,即是1981年4月,汕头大学筹委会办公室成立。当年的广东省高教局局长林川,汕大筹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罗列主持日常的筹备工作。

于是,汕头大学的筹建工作开始密锣紧鼓、急管繁弦地进行着。

那个阶段,是创建汕头大学的第一阶段,是组建干部和教师队伍、校舍设计和基础建设的准备阶段。

是年8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汕头大学。11月,任命许涤新为汕头大学首任校长。到12月中旬,第一批汕头大学的创业者队伍约四十多人,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和筹委会办公室主任罗列、副主任方八鹏的带领下,进驻到已确定的建校校址、原汕头市党校、原汕头市教育系统的学农基地、原汕头市第十四中学,也即汕头市郊麓浦镇附近的桑浦山南麓去安营扎寨。

当年,关于李嘉诚捐巨资创办汕头大学的事迹,已开始广载于海内外报端,为潮汕地区民间所家喻户晓,李嘉诚成为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在潮州兴建民房造福乡亲、捐资为汕头医学专科学校添置1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的动人事迹交织在一起而相得益彰,为人民群众所啧口称道,广为传颂。

而当年汕头大学的创业阶段,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住房简陋老旧,而且年久失修。电灯照明缺乏,往往到了夜里十点钟就断电,工作人员要凭借蜡烛和古老的煤油灯工作。基本没有自来水而靠提汲井水。那时从市区到校区还没有直达公路,泥土路面大多坎坷不平。除由李嘉诚给筹委会办公室初步提供的一辆面包车和一辆24座中巴外,风尘仆仆的创业人员多靠蹬自行车或乘坐租借的敞篷货车上下班或联系工作。筹建校区内没有商店,附近只有几摊农家小贩在卖些零食或棵条汤炒糅条之类的。电话只有两三部,往往打打停停。到处长满荒草,筹建人员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铲除荒草铺平路面和种植花木,绿化环境。展现在创业者眼前的是一片广阔无垠的田野和荒山野坟。夜晚没有电视,经常听到的是老鸦的聒噪和山狗的低呜声。远处荒坟经常在夜里闪烁着青蓝的磷火。

筹委会办公室的领导人经常苦口婆心地提醒并告诫说:“要做官当老爷的不要来汕大,想要捞油水的不要来汕大,害怕艰苦奋斗的也不要来汕大,要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更不要来汕大,来这里的都要甘于吃苦甘于贡献甘于做出自我牺牲。”

尽管创业阶段各方面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桑浦山南麓这块“风水宝地”,却有着无比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求参加筹建汕大工作的,不仅有来自粤东的许多有志于兴学育才的潮籍人士,也有来自首都北京各所名牌大学中的专家、教授、学者。

在一段时间内,这里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态势。

当汕大筹委会办公室在建校工地扎下营盘之后,这一全国首例的新生事物当即成为国内外传媒界的一个新闻热点。

李嘉诚的名字广为海内外所知晓。

“福建有陈嘉庚,潮汕有李嘉诚!难能可贵。”

“咬定青山不放松,定把汕大办成功!”汕头大学首任校长许涤新如是坚定地说。

“学习李嘉诚,育才为家国。李先生有钱出钱,我有力出力!”离乡去国外三十余载、潮籍揭阳人氏、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乔治镇大学财政学教授邢平先生说。

旅泰老华侨、潮汕揭阳人氏、企业家王文彦老先生,私下和夫人几次不动声色地悄悄地跑来汕大作“现场考察”。有一回,他路过香港时,径直拜访李嘉诚,表示说:“您带头捐巨资办汕头大学,我也决心送老三到汕大教书。

自备房子自备用车自备生活费。孩子他是学电脑的;我将来还打算让老三娶个潮州媳妇呢!叶落归根嘛。我要教育孩子们,叫他们永远不要忘记家乡,永远不要忘记祖国。单懂泰文、英文不够,还要他们好好学习中文、学讲家乡话!”

李嘉诚深为王老先生的挚诚所感动,连声表示“欢迎!欢迎呀!”

原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罗列教授,多次在谈心时诚挚地说道:“离开家乡40多年了,此次能应邀参加汕大筹建,以献余年,他日能埋骨桑梓,也乃人生之大幸也!”

有的老知识分子以能到汕头大学参加筹建工作视为“人生的好归宿!”

先后到校的教师们则集中精力备课,组班学习英语,做好开学招生的准备工作。

人事部门积极物色招聘网罗人才:宣传部门积极通过舆论工具扩大影响;图书馆部门致力于中外古今书籍报章杂志的征集整理;后勤部门则积极办好生活服务供应:保卫部门则认真加强建校校区物业的管理及安全保卫工作。

在筹建汕头大学这个特定的第一阶段,第一批汕大的创业者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对国家和历史负责,对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期望负责,对本世纪以来企盼着自己的家乡有自己的一所大学的父老乡亲和仁人志士负责,对捐赠巨资创办汕头大学的李嘉诚负责,也对后代的子孙负责。对筹建过程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和困难,都不能掉以轻心、马虎应付,也不能有所松懈与疏怠……

李嘉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捐赠,从没有间断过。

2005年的1月13日,李嘉诚宣布将他个人投资超过30年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近5%股权悉数出售,套现所得约78亿港元,全数拨入其私人公益慈善基金会,以推动在全球的公益活动。

香港媒体则指出,相信这是香港富豪历来最大的一笔捐款。在此之前,估计李嘉诚在全球捐赠超过64亿港元,2005年还会捐出10亿港元,以支持扶贫计划,以及推动奉献文化。

李嘉诚说:“很高兴多年来作为CIBC的投资者,其投资带来理想回报,将可增加拨入公益用途的资产。”

李嘉诚慈善基金会发言人表示,全数金额将分配到在香港及加拿大注册的慈善基金会。而李嘉诚基金会的基金,将跟海外的富商慈善基金模式相似,即营运的全数收益只用作公益用途,不会为李嘉诚或其家族成员带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李嘉诚基金会支持的项目,会以教育医疗为主,此外也非常支持文化及扶贫项目,而李嘉诚基金会历年来承诺及已捐出的款项,高达64亿港元。李嘉诚基金会的资产规模数以百亿港元,而且每当基金会捐出资金后,李嘉诚都会立刻再投放新的资金补充。

突然悉售加拿大银行股份,令人关注“超人”是否有意退休,而李嘉诚的发言人回应媒体时强调说,李嘉诚的健康非常好,并无退休之意,并重申,李嘉诚不时都会把大笔资金注入基金会,而这次只是基于加拿大银行是上市公司才这样进行公布。

李嘉诚目前为长实、和黄等集团主席及控股股东,单是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加起来就超过4600亿港元。英国《金融时报:》估计其个人资产达967亿港元。

李嘉诚在2005年年初捐出78亿港元之后,又向香港大学捐出10亿港元巨资。

当时身在美国纽约城的徐立之称,正联同副校长李焯芬向当地的港大校友和企业募捐,他将于近期返港。徐立之形容,这是极度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这份给港大的史无前例的大手笔捐赠,显示对港大教育成就的肯定,更树立了香港教育捐赠的里程碑。他认为这是有助于港大教育,为港大开创的新高峰。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则表示,李嘉诚的教育捐献将“陆续有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有关李嘉诚捐资港大的报道接连不断。

加拿大某报刊的是这样写到的:“透露香港巨富李嘉诚,将今年初出售17008928股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普通股份收益的约12亿加元(约78亿港元)的‘部分’,约1.28亿美元,捐予香港的著名大学——香港大学。目前正在美国纽约访问的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将于当地公布有关消息。”

香港本地报纸说,该笔由“李嘉诚基金会”捐予香港大学的10亿元巨款,是李嘉诚较早前的承诺。而出售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股份,与这次捐献是两件独立事件。

港大的全年经费为30亿,而李嘉诚向港大捐出10亿元,相当于港大全年经费的三分之一。

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称,身为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主席的李嘉诚以

“知识改变命运”为座右铭,抱持“以香港为家”的信念,多年来对香港教育的捐赠已超过5000万港元。而是次对港大的10亿捐赠,应该是历来最大的单一项目。

李嘉诚基金会网页资料显示,李嘉诚自2000年至今向香港教育捐出约20亿港元,受惠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和公开大学。

李嘉诚对于教育事业的捐助,不仅仅限于国内,在海外,他也慷慨捐助,无私奉献。在2005年的6月份,李嘉诚创办的李嘉诚基金会继早前捐款10亿元予香港大学后,又捐出4000万美元(折合港币3.1亿元)给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成立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方面为答谢李嘉诚的慷慨捐款,决定将研究中心命名为“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新中心的研究范围将集中于癌症生物学、传染病学、基因调控和干细胞学及神经退化性疾病学四大科研领域。

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此次基金会决定向加州柏克莱大学做出捐献,因为该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而且属州立大学,李嘉诚希望他的捐款用作培训人才和发展科研。此次4000万美元的捐款早在一年前已敲定,只是李嘉诚情系香港,希望先向港大做出捐款后,才公布这次对柏克莱大学的捐献。”

根据基金会网页公布的资料,李嘉诚在香港及内地的捐款分别占2g%和64%。

从2002年起,李嘉诚就开始捐款协助医学科研,受惠的机构包括加州柏克莱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上海设立的支部、与汕头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以及加拿大一所知名大学。

同类推荐
  •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一百五十多年前有一位英国的年轻人——戴德生(1832—1905),心中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深关切和挂念。他训练自己过简朴的生活,以便有朝一日能够来到中国,帮助这里的人们。历经艰难后,他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在这里他努力工作,以最善良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哪怕是那些敌对他的人;他入乡随俗、筹备并建立中国内地会。他一生在这里劳苦,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本书通过二十多个小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带你去认识这位将自己一生献给中国的朋友,重温百年前的历史。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

    《毛泽东与陈云》主要讲述了:遵义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投了赞成票。会后,陈云受到毛泽东的委派赴上海恢复党组织,并赴苏联取得同共产国际的联系;在苏联,陈云假托被俘的国民党军医撰写《随军西行见闻录》,最早客观、公正宣传毛泽东,宣传红军长征。陈云敢断家务事,明确表示不同意毛泽东和江青草率结婚;经过慎重考虑,陈云和于若木结为夫妻,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高饶阴谋篡权时,陈云主动揭发;事件处理时,毛泽东提议搬陈云作救兵;事件处理后,陈云强调: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毛泽东逝世后,陈云提出要客观公允地评价毛泽东一生中的是非功过,尤其是对其晚年的失误,要作出公允而又科学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了一世的EXO

    爱了一世的EXO

    夏夏在和朋友逛街时,被星探发现了,于是她成为了明星,和EXO住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特别快乐,他们结婚了。
  • 断剑江湖行

    断剑江湖行

    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少年,偷鸡摸狗,打架吃白食,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突然这一天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从此踏上改变命运的征徐。历尽千心万苦,人情冷暖成就一方大侠。
  • 逆袭位面之王

    逆袭位面之王

    这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位面。这是一个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业。这是一名遭人暗算的顶级执行者,跌落神坛后,从一个小组织里一步步逆袭,重返神坛的故事。*************PS:任务有原创,也取自于部分电影、游戏、小说,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无限。
  • 宠物医生也穿越

    宠物医生也穿越

    你长得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但是和我比还差那么一点儿。码农,无故猝死,飞升成神。医生,妙手回春,灵丹妙药!兽医:……我们长得帅气不行呀!一位一般帅气的兽医,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以魔兽为尊的世界,还搞了个小狐狸精一起,嘿嘿……欢乐的生活。你:“简直连畜生都不如!”老鱼:“哎!好像你活的和牲口一样似的。”你大怒:“你就是个禽兽。”老鱼:“谢谢夸奖!,其实我和禽兽还有一定差距的”老鱼一脸害羞回答道。
  • 从超神学院纵横诸天万界

    从超神学院纵横诸天万界

    咸鱼翻身,靠老爷爷,靠系统,靠传承,什么都不靠谱。最终还得靠自己,靠努力,靠毅力,靠不怕死。穿越诸天处处浪……(有建议可以提,不喜欢就静静离开,看小说只是图个乐呵,不要到最后谁的不快乐!谢谢支持!)
  • 汉末人皇

    汉末人皇

    姬宸为执行国家最高任务闯入禁忌之地。事后意外被时光漩涡吞噬,穿越到汉末真定。在穿越中变成了少年模样,淬出了先天之体。为百姓生活安康和华夏荣耀永恒遂立志成皇。他凭借:军民一家建立身之地;神兵宝马展战神之姿;历史先知招良才猛将;诗词音乐得美人之袭;才女娇妾开风流之始;依法治国定万世之基;社会保障宣慈善之德;义务教育传圣贤之书;开发海洋统世界之民;十年浴血铸人皇之尊。
  • 下一个黑夜说永远

    下一个黑夜说永远

    曾经就是曾经,无论怎么努力也变不成现在,以及未来。我不去想未来,是因为历史不好。这句话不矛盾,也不高深,只是事实,即然我忘记了过去,那么也不敢再想未来,我活在当下。
  • 其实他不懂她的心

    其实他不懂她的心

    命运的错落,让我们终将错过。只愿你的生命里有新的执迷不悔,而我你不必在意,终是灰土一堆。我在末路孤独仰望,愿你在来路不慎迷失…
  • 超能英雄崛起

    超能英雄崛起

    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社会,还是应该用点面善、心黑、脸厚、嘴甜、手毒的手段,迎捧勾挂才能生存。蕭圣不算是个好人,他阴险狡诈,却一直努力挣扎,想救赎自己。能力越大,越容易走上歪路,暴露人性。这是一个关于超能力的故事,英雄崛起,各展雄风:这是一个关于宇宙的故事,霸权争夺,宇宙求生;这也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仁善忠信,奸恶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