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6000000030

第30章 告子篇第六(2)

①牛山:朱注:“齐之东南山也。”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②郊:应作动词用。即邻近义。本义“邑外曰郊。” ③大国:指齐都。即临淄县。 ④斧斤:“斤”,钁也。斧之刃纵,斤之刃横,皆为斫木之具。 ⑤是其日夜之所息:“是” ,犹“夫”也。“息” ,休养。有“生长”义。 ⑥萌蘗:“萌” ,芽也。“蘗” ,芽之旁出者也。 ⑦濯濯:光洁貌。 ⑧放其良心:朱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放” ,放失。 ⑨旦旦:犹日日也。 ⑩平日之气:朱注:“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 “平旦”,破晓时也。 几希:无几,即不多。 旦昼:赵注:“昼日也” 。按“旦昼”与上文“日夜”相对。“日夜”,由日入夜,指黄昏以后至黎明之时间。“旦昼”,由朝至昼,指白天之时间言。 有梏亡之矣:“有” ,通“又” 。“梏”,旧赵本作牿。说文:“梏,手械也。牿,牛马牢也。”二义并不可通。疑“梏” “牿”并梏之形误。捁。即“搅”。谓平旦所萌良心,至白日又被搅乱消亡矣。汉书马融传章怀注:“捁,古文搅宇。”可证。说文:“搅,乱也。”故赵氏训“捁”曰乱。 夜气:即平旦之气。 故苟得共养至无物不清:赵注:“得其养,若雨露于草木,法度于仁义,何有不长也。诚失其养,若斧斤牛羊之消草木,利欲之消仁义,何有不尽也。” 操:把持。 乡:赵注:“乡,犹里,以喻居也。”朱注:“孔子言:‘心操之则在此,舍之则失去,其出无定时,亦无定处如此。’孟子引之,以明不可顷刻失其养。”又“乡”同“向” ,作方向解,亦通。

【译文】

孟子说:“齐国牛山的树木,从前是很茂美的,只因邻近都城的郊外,人们多把它砍伐去,怎能保持它的美茂呢?这山上日夜所生长的,雨露所滋润的,并不是没有芽蘗发生出来;可是牛羊随时吃掉它,所以才像这样光秃秃的。人见它光秃秃的,就以为它从来没有长过森林,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存在人身上的,难道真没有仁义的心吗?人之所以放失掉他的良心,也和斧斤对于树木一样。天天砍伐它,还能够美茂吗?一个人,日夜所生长的,在天明时,没有和外物接触以前,神气清明;他的喜好和厌恶,与常人相近很少。但一到白天,又被所做的行为把那清明神气扰乱亡失了。如果一再的扰乱亡失,连那点清明夜气也不能保存,清明夜气不能保存.那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人们看他和禽兽差不多,便以为他原来没有好的才质;难道这真是人的本性吗?所以只要得到适当的培养,没有一物不能生长;假使失去了适当的培养;没有一物不消亡。孔子说:‘把握住便能存在,舍弃就会亡失;它的进出,没有定期,也不知它一定的居处’这就是说心吧,”九无惑章

孟子曰:“无或乎王①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②也,一日暴③之,十日寒④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⑤焉何哉!今夫弈⑥之为数⑦,小数也;不专心致志⑧,则不得也。弈秋⑨,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⑩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

【注释】

①无或乎王:朱注:“或,与惑同。疑,怪也、王,指齐王。” ②易生之物:指草木五谷。 ③暴:通“曝” 。晒之。温之。 ④十寒:十日阴寒以杀之。 ⑤萌:芽也。 ⑥奕:围棋。⑦数:技。 ⑧专心致志:谓专其心,坚其志。释文:“致,本作致。” ⑨弈秋:古之善奕者,名秋。 ⑩援:引也。 缴:音灼。以缴系矢而射也。 为是其志弗若与:“为”与“谓”同义。王氏经传释词:“言谓是其智弗若也。”赵注:“为是,谓其智不如也。”分“谓”为二,失之。 非然也:谓非其智不若,以不专心致志也。

【译文】

孟子说:“别怪那齐王不聪明啊,虽是天下最易生长的东西。假如一天曝晒它,十天阴寒它,也就不能生长了。我去见齐王时也很少,当我退出时,那些令他阴寒的小人又和他接近。我就能使他发点芽,但有什么用呢?现在拿下围棋的技能来说,这本是很小的玩意罢了。假使不能专心一志,便不得它的精妙。弈秋,是全国的国手,现在他教两个人下围棋,一个专心一致,把弈秋所教的,全记在心中;另一个虽然也听,却一心以为大雁鹅要飞来,想拿起弓,用绳子系着箭去射牠。虽是和人共同学习,总赶不上人家好。是因为聪明不如人吗?不是的,只是不肯专心一致罢了。”十鱼我章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②,故不为苟得③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④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⑤,一豆羹⑥,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⑦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⑧而与之,乞人不屑⑨也。万钟⑩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注释】

①熊掌:亦名熊蹯。本草纲目:“熊冬月蛰时不食,饿则舐其掌,故其美在掌。” ②有甚于生:赵注:“谓义也。” ③苟得:朱注:“得,得生也。” “不为苟得” ,即不为苟且全生以害义也。 ④辟,同“避” ,谓苟免于死也。 ⑤箪食:盛贩竹器,圆曰“箪” ,方曰“笥”。“食”,音饲。饭也。 ⑥豆羹:“豆”,刻木为之,盛浆殽器。“羹” ,菜肉杂煮食品,或汤类。 ⑦嘑尔:咄啐之貌。“嘑”,同呼。 ⑧行道之人。朱注:“路中凡人也。” ⑧蹴尔:践踏。 ⑨屑:洁也。 ⑩万钟:“钟”,古量器。受六斛斗。万钟,言禄之多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朱注:“谓所知识之穷乏者,感我之惠也。” “得” ,通“德” 。“与” ,同欤。 乡:同向。昔也。 已:止也。 本心:朱注:“谓羞恶之心。”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所爱好的,熊掌,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两样不能兼得,只有舍弃鱼而取熊掌。同样,生命,是我所爱好的,义礼,也是我所爱好的;如果两样不能兼全,只有舍去生命而取义礼,因为生命,固然是我爱好的,但我所爱好还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肯苟且得生。死亡,是我所憎恶的。但我所憎恶还有超过生命的,所以不肯苟且避患。假使人所爱好没有超过生命的,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假使人所憎恶没有超过死亡的,凡是可以逃避死亡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做呢?照这样做,就可以保全生命,有时却不肯用的;照这样做,就可以避见患祸,有时却不肯做的。这就是人所爱好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所憎恶的,有比死亡更历害的。不单是贤人有这种羞恶的心,实是人人都有的,只不过贤人能使它不丧失罢了!一篮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命,得不到就要饿死。如厉声呼叱着给人吃,即使饥饿,行路人,也不会接受;要是用脚践踏着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一顾呢。万钟的俸禄,就不辨别是否合于礼义而接受了,那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房屋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我所相识的穷朋友感激我的周济么?以前宁愿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房屋的华美却接受了;以前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以前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我所相识的穷朋友感激我的周济却接受了。难道不可以拒绝不受吗?这就是丧失掉本来的良心。”十一人心章

孟子曰:“仁,人心①也;义,人路②也。舍其路而弗由,放③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④而已矣!”

【注释】

①人心:朱注:“仁者,心之德。程子所谓心为谷种,仁则其生之性是也。然但谓之仁,则人不知其切于己,故反而名之曰“仁心”,则可以见其为此身酬酢万变之主,而不可须臾失矣。”②人路:朱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之人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道,而不可须臾舍矣。” ③放:亡失也。 ④求其放心:程子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覆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译文】

孟子说:“仁,就是人的本心,义,就是人的大路。抛弃大路而不行走,丢失本心而不寻求,真是可怜啊!有人鸡犬丢失了,倒晓得去寻找,但丢失了本心,却不晓得找寻回来。研究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要把丢失的心找回来就是了。”十二今有章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①,屈而不信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③也。”

【注释】

①无名指:手之第四指。 ②信:同“伸”。 ③不知类:不知轻重大小之等类也。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第四指,弯曲不能伸直。并不觉得痛,也不碍什么事,如有能把这个指头伸直,就是像秦楚远的路,也会去医治。是为着指头不如人呢!指头不如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人,就不知道厌恶。这可说不知轻重呢!”十三拱把章

孟子曰:“拱把①之桐梓②,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注释】

①拱把:朱注:“拱,两手所围也。把,一手所握也。” ②桐梓:两木名。材质坚硬,可供建筑及器具之用。

【译文】

孟子说:“两手合围,或一手把握的桐树、梓树,人要它生长,都晓得怎样去培植它。至于自身,却不晓得怎样去培养,难道爱己身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实在太不用心去想了。”十四人之章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①,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②,舍其梧檟③,养其樲棘④,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基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⑤人也。饮食之人⑥,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者。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①体有贵贱有小大:朱注:“贱而小者,口腹也;贵而大者,心志也。” ②场师:治场圃主人。 ③梧檟:“梧”,梧桐。“檟”,即榎。二者皆材木之美者。 ④樲棘:“樲”,酸枣。“棘”,荆棘。二者皆非美材也。 ⑤狼疾:错乱也。陈天祥四书辨疑:“疾本借字之误,狼借,言其乱也。” ⑥饮食之人:专养口腹之人也。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对己身,应该全部都爱惜的。既然全部都爱惜,就要全部都加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皮肤,不应该爱惜,就没有一尺一寸的皮肤,不应该保养的,审察他保养的好不好,无须用其它的方法,只要在自身求取便行了。身体各部,有贵贱,也有大小的分别,不要只顾小的口腹之惠,而妨害了大的心志。也不要只注意轻贱的,来妨害贵重的。只注意养口腹的,那是小人;养心志的,便是大人。现在有个管理园圃的师傅,舍弃梧檟有用的大木,反而去培养樲棘无用的杂树,这是普通的师傅了。只保养一个手指头,反而失去了肩脊,自家还不知道,这就犯了像狼只顾前不顾后的毛病。专注意吃喝的人,人人看不起他,因他只知保养小的口腹,而失去大的心志。若专注意饮食之惠的人,又能不失哪心志的修养,那么,口腹的保养,岂只为了一尺一寸的皮肤呢?”十五钧是章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②为大人,从其小体③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①钧:同均。 ②大体:朱注:“心也”赵注:“心思礼义。” ③小体:朱注:“耳目之类也。”赵注:“纵恣情态。”

【译文】

公都子问道:“同是一样的人,有的是大人,有的是小人,这是什么缘故。”孟子说:“依照心志去做,就是大人;随着感官去做,就是小人。”公都子说:“同是一样的人,有的依照心志的去做,有的随着感官的去做,这又是什么缘故?”孟子说:“耳目的官能,是不会思考的,外来的声色,很容易蒙敝它,这声色的外物,和耳目的官能接触起来,耳目官能就被它引诱而去了。心的官能。是主宰思考的。能够思考,就能获得义理;不能思考,便得不到。耳目和心,都是天赐给我们的,只要先立大体的心,自然那小体耳目就不会被外物所夺了。这就成为大人。”十六天爵章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①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②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③。”

【注释】

①天爵人爵:朱注:“修其天爵,以为吾分之所当然者耳。人爵从之,盖不待求之而自至也。”赵注:“天爵以德,人爵以禄。” ②要:求也。 ③终亦必亡而已矣:朱注:“修天爵以要人爵,其心固已惑矣。得人爵而弃天爵,则其惑又甚焉。终必并其所得之人爵而亡之也。”

【译文】

孟子说:“有天然的爵位,有人世的爵位。能实践仁义忠信,乐于行善而不厌倦,这就是天然爵位。公卿大夫等官职,这就是人世的爵位。古时的人,修好了天然的爵位,那人世爵位自然随着有。现在的人,借来求取人世的爵位;已经得到人世爵位,便抛弃了天然的爵位,真是糊涂到极点,结果,连人世的爵位也并丢掉了。”十七欲贵章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①,弗思耳。人之所贵者②,非良贵③也;赵孟④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⑤:‘既醉以酒,既饱⑥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⑦之味也。令闻广誉⑧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⑨也。”

【注释】

①人人有贵于己者:赵注:“人人自有贵在己身,谓仁义广誉也。”朱注:“贵于己者,谓天爵也。” ②人之所贵者:朱注:“谓人以爵位加己而后贵也。” ③良贵:犹言最贵。 ④赵孟:晋卿也。王夫之谓“赵孟,乃泛然之词,犹今俗云赵甲钱乙,不必求人以实之。” ⑤诗云:诗经大雅既醉之篇。 ⑥饱:充足. ⑦膏梁:肥肉,美谷也。 ⑧令闻广誉:美名也。“令” 善也。“闻” 音问。亦誉也。 ⑨文绣:文衣绣裳,即华美之服也。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是人人所同有的心理。其实人人皆有他自己尊贵的地方,只是不去思想罢了。人家所给与的尊贵,并不是最尊贵的。赵孟所能给与人的尊贵,赵孟也能夺去了尊贵使他贫贱。诗经上说:‘已经吃醉了好酒,又饱足了美德。’这就是饱足了仁义:所以不用羡慕人家肥肉精饭的美味了。同时有良好声名,广大名誉,称颂到自身来,所以也不用羡慕人家华美的服饰了。”十八仁之章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水不胜火。此又与①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②而已矣。”

【注释】

①与:犹助也。 ②终必亡:赵注:“亡,犹无也。亦终必无仁矣。”朱注:“言此人之心,亦且自怠于为仁,终必并其所为而亡之。”

【译文】

孟子说:“仁德必胜过不仁,就像水必胜过火。现在行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的火,火不能灭,就说水不能胜火。这种说法,正是助长那些不仁的气焰,格外去做不仁的事。最后一定弄到一点仁德都没有为止呢!”十九五榖章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①。夫仁,亦在熟之而已矣。”

【注释】

①荑稗:朱注:“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谷之美也。”

【译文】

孟子说:“五谷,是各样种子中最好的,若是种得不成熟,还不如似谷的荑稗有用,至于仁,也要能够修养成熟才好。”二十羿之章

孟子曰:“羿①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②;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③;学者亦必以规矩。”

【注释】

同类推荐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哲学家波伏娃

    哲学家波伏娃

    本书共八章,在梳理了波伏娃在萨特与梅洛-庞蒂论战中的作用之后,将她的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来界定,涉及的议题有自由和压迫的关系、自由的悖论、以萨德为例探讨性别境遇,最后汇总到《第二性》一书中,揭示了波伏娃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话语的批评。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诸子的声音

    诸子的声音

    本书通俗地叙述了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分析了个中优劣,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入门级读物。从春秋到战国,从老子到韩非子,这本书跨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多位思想家的学说及其流变,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样貌,同时展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交流、学术论辩、理念争锋、门派兴衰。
热门推荐
  • 初遇他时花正放

    初遇他时花正放

    小学时没有太多交集的男生却分到了一个班?!他军训时站出来为别人撑腰,有力又温柔的话语使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稀里糊涂。。。。。。。
  • 独吾扶摇

    独吾扶摇

    世人说,升仙易,逆天难。阿岚来自大荒之漠,不知己姓,不知己氏。却独独知晓,欲要活的逍遥,必要寻那一丝扶摇之道!
  • 天涯明月刀之丐爹

    天涯明月刀之丐爹

    一个宅男穿越到一款武侠网络游戏里的搞笑故事
  • 到被尘封的故事当上帝

    到被尘封的故事当上帝

    一个普通人被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什么?竟然是游戏——被尘封的故事。竟然还被要求做上帝,去创造一切。逃走?做不到!工作!已经做够了。要怎么回去呢?什么?满意包送妹子?我做,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 激发梦想

    激发梦想

    在我的生活中被我仔细观察的事情,都在这里被作者我表现出来了。
  • 倾城妃妖孽王

    倾城妃妖孽王

    韶年易逝,今生纠葛。你与我又能否免去恩仇?再续前缘?
  • 凤霸天下:狼皇警妃

    凤霸天下:狼皇警妃

    大婚当日,她从疼痛中醒来,衣衫凌乱,满身是血!在下人鄙夷的目视下被赶出王府。21世纪女特警变成了弃妇!!强势回归,她化身为魔,只为复仇!誓要凤霸天下!而当她手染鲜血,想要退隐之时,腰身却被那妖孽狼皇搂住:“暗夜之王看中的女人,你以为逃得掉?”
  • 重生邪恶小魔女

    重生邪恶小魔女

    前世一手贱,在命运设定的时候,选择了困难模式。意外重生,毅然选择简单模式,平时写写大字,做做幕后设计,复习一下功课,没事的时候再吃个小饭,约个小会,生活真是爽歪歪~菲儿,女孩子不能这样强大!你丫的走开,我的事情不用你来管!陆小菲就是这样,一肚子的坏水……(额……思想上过于善良的同学请慎入!)新书《名门宫主》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啊,只要顺手点击页面左方的“加入书架”“投推荐票”即可。
  • 娘爷总裁的神秘娇妻

    娘爷总裁的神秘娇妻

    他被亲人陷害,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恍惚中好像看到了戴着面纱的仙女,之后身边总是怪事连连,意外“捡”到了昏迷不醒的仙女·····················
  • 九龙焚天葵

    九龙焚天葵

    刘奇意外获得破损法宝“九龙焚天葵”,被一神秘女子激活,而女子也因此被封印在法宝内……基于某种原因,为助女子脱困,刘奇踏上了修复“九龙焚天葵”的旅程……这一路,刘奇手握九龙焚天葵,问道天书噬万法,熔炼神魂斩强敌,最终执掌九龙入神道,铸就热血神话!(新书上传,保证更新,保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