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0300000003

第3章 秋江月夜芦花白——苏轼《赤壁赋》读后(1)

生命沉疴与生命走向

在文学领域中,那些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作家通过叙事与抒情的内在转换,表达了作为人类的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共生关系:生命的内在沉疴与生命走向的本质苦难,构成了人类必然,甚至是绝望的生命本原。在这必然中,每一生命个体,都能找到自己与这世界顺从或者对抗的反差极值:妄图通过努力,看见自己在黑暗中行走的身影。

苏轼的《赤壁赋》,在我个人看来,则是这种生命内在转换与情感再现的经典之一,这种大苦无言的壮美,宛如坚韧而又倔强的金属,在黑暗里折射出几分祥和的亮色:通过自我与时间的相互睥睨,传达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情怀。作者在这篇赋里,借助外在的叙事欢悦与内在的情感冷遇,表达出谪居的个人况味。纵观苏轼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苏轼的个人遭遇总是离不开社会的赐予。苏轼的生命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的乖谬。在苏轼的时代,朝廷还是相对开明的,而北宋皇帝,也是相对开明的。唯一不开明的,就是皇帝身边那一帮奸邪的小人了。虽然任何一个时代,小人总是存在的,尤其衣冠枭獍者。

政治上难以施展才情的苏轼,在某种意义上,其流浪的命运格局,基本上都是小人们“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奸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其弟子由所说,苏轼遭陷害,绝大部分是因为他才学太高,名气太大,口无遮拦,率性浪漫。一个才学和名气都高的人,难免不开罪他人,也难免不遭遇小人。而小人的特长就在于构陷,这点,历史几乎没有例外。为此,苏轼的被贬就成为必然。其实,朝廷对苏轼本来没有什么,皇帝对苏轼也没有什么。可四周一圈吠吠的小人,红着狗眼狠命乱咬,再开明的皇帝也经不住这种恶心的谗言蛊惑。好在豁达的苏轼能够自我解嘲,哪怕像一条无家可归的狗,宿命般地浪迹天涯。苏轼在流浪的路上,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坚挺了内在气节。为此,苏轼被贬黄州所作的前《赤壁赋》,除了具有美学意义之外,更多的则是人文意义、社会意义。

当一个人站在社会或时代的断面,看得最多的,不是时代的欢宴就是时代难以言说的阴暗与阴险。在苏轼的时代,社会格局是相对稳定的。统治集团内部在局部意义上也是和谐的。

唯一不和谐的,只是权力的倾轧。权力,在一般情况下都能使人丧失人性。苏轼本人或许并不想卷入这种纷争。作为翰林院学士的他,或许只想读读书,看看天,喝喝茶,饮饮酒,偶尔去灯红酒绿一下。但朝廷并不给苏轼这种机会。谁叫你才学和名气都高呢?当一个社会整体平庸,出类拔萃或者具有相对健全智慧的人,总是率先受到攻击,这几乎是一条不可言说的定律。本意善良的苏轼,当然不太考虑个人,或者基本上不考虑个人,因为苏轼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忠于朝廷的,也是忠于皇帝的。忠于朝廷的苏轼,既不赞同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也不欣赏司马光的顽固保守。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苏轼,希望走一条比较中和的道路。但朝廷却扼杀了他的善良愿望。苏轼的唯一结局只能是发配,发配,再发配。这在当时,还算朝廷的恩典。因为“乌台诗案”仅仅是一个导火线,即使没有“乌台诗案”,也可能出现“鸟台诗案”,或者其他什么乌七八糟的诗案文案情案命案。朝廷要收拾一个人,总是很容易的,无论你多么杰出。越是杰出的人,朝廷收拾起来总是越加顺手,也就越有成就感。因为通过此,可以更加证明,朝廷是无所不能的,朝廷是绝对不可违逆的。

其实,苏轼被朝廷赶出来,这应该是佛祖的庇佑。在当时的体制下,苏轼没有被砍头实在是运气,虽然差一点就被砍了。如此看来,北宋政府还是不喜欢砍文人脑袋的。秦始皇在砍文人脑袋方面,开了个绝妙的好头。也许,秦始皇的愿望并不在此,他只是给自己开了个冷幽默式的玩笑,结果无人喝彩,只好一意孤行,本想以扼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始”,到最后居然事与愿违。好在宋朝皇帝没有向秦始皇学习,或者已经学习了,结果被美酒美女一泡,事到临头又不好意思用起来。否则,十个苏轼也玩完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苏轼从朝廷走向民间,终于完成了自我人生的大逆转,也完成了从居庙堂之高转向处江湖之远的抒情叙事。

话虽如此,苏轼还是朝廷的,其思维与走向仍是朝廷式的,无论怎样被贬,他也不可能真正成为民间的一员。这是苏轼的心理出发点。有了这个出发点,苏轼的朝廷心理仍然高高在上。这当然是由其身份、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与社会走向所决定的。有了这个前提,苏轼从朝廷到黄州只能算是迫不得已的停驻。

黄州,实际上可能比苏轼想象的还要差劲。但再差劲的地方,也有不差劲的景象或者想象。当年白居易被朝廷玩成江州司马时,还有黄芦苦竹,还有青山杜鹃。虽然景色不佳,鸟声不脆,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再说,浔阳江头,脉脉的夕阳,白白的芦花,皎皎的秋月,凉凉的金风,以及幽幽远去如少女眼眸般的软软波涛,不时拍打着老白的心。偶尔出去走走,看看,听听,说不定也会心旷神怡。所以,在那个不明不白的秋天,在那个明月或者微月之夜,老白送别友朋,闻见江中琵琶声,也不禁悲从中来,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尽管老白的感叹与琵琶歌女的感叹有本质的不同。苏轼作为那个时代,那个地点,那种景象,那种际遇,那种心境的碳水化合物,也难免不把内心难咽难诉的东西,借助景观媒介,直接或间接地倾泻出来。文人,一旦一帆风顺,总是禁不住高堂走马,长街扬鞭,那副春风得意的模样,难描难画;一旦遭厄,不是愤怒,就是幽怨,甚至自戕。屈原在这个方面开了先例。李白先生在这个方面也是典型。老李当年未出山时,总是郁郁寡欢,觉得天生我才怎么就没有个用武之地呢?一旦被朝廷召见,却立马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超级男声。可在被朝廷驱逐时,又禁不住长喟短嘘,特别是在个人美梦缥缈无依之际,居然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酸葡萄咒语。

因此,苏轼除了政治理想受牵绊以外,在自我意识中,还饱受佛、道、儒三家思想与理念的交相夹攻,苏轼的自我与他我,几乎一半出世,一半入世,或许还有一部分什么也不是。

面对生存的丛林法则,此情此景之际,也难免不心潮起伏。从京城到此地,早就饱含凄风苦雨。茫茫苍苍的黄州,断壁巉岩,森然高耸,滔滔滚滚的大江,无日无夜,无始无终。满眼萧然的苏轼,放眼远望,地迥天高,定格身旁,苦竹黄庐。苏轼摇头喟叹之余,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一条被朝廷遗弃的丧家犬了。我们从他的《寒食帖》中明显看到,老苏的内心,块垒与苦痛相兼,迷惘与梦想共举:苦雨搅着湿柴,泪水拌着忧伤;独上层楼,浩虚苍茫,静观自我,归路何在。内外交困的苏轼,不得不面对严峻的人生。好在还有几个友朋,愁苦郁闷之际,可以举酒邀月。这其中,一个老衲——佛印和尚,始终对老苏充满了人文以外的宗教关照;一个山谷——黄氏庭坚,誓死捍卫老苏。老苏拥有这几个知己,苍凉的人生底板上,不多不少有了几许晨曦的温馨。暗淡寂寞的黄昏,阴风撩人的夜晚,也渐渐变得安详明亮。这就是苏东坡,人文、情理、事理共处一身的苏东坡。

宗教,作为人类心灵的皈依,作为人类世俗生命的补充,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无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宣称引领人类的心灵,让生命走向本真、祥和、宁静、自然。作为个体,对宗教的赞美与崇拜,也是摆脱世俗苦难的途径之一。苏轼的宗教理念终于照亮了自己:面对生命中的一切遭遇,能微笑尽量微笑,能哭泣尽量哭泣。这就是苏东坡。

当然,作为文人的苏轼,有世俗生活的烙印。生命就是从世俗走向世俗,然后在不自觉中升华,这升华的一部分,就是精神敲打黑暗、理念敲打世俗的折射。

谪居叙事与谪居情怀

苏轼的《赤壁赋》有两篇,一篇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一篇为十月。前者写水,后者写山。无论写水还是写山,都非常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自我观照:无论世事怎样变换,只要能够紧紧把握住人文自我,生命就会深刻起来,生命的内蕴也会丰富起来。有了这种观照,无论怎样寂寞,也会让生命悄然感动。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不露声色地展现了一幅和谐自然物我一体的画面。从白天到夜晚,再到白天,时间的转换与空间的衔接,形成了这篇赋的基本走向,使之更像游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俱全,仅仅把记游过程虚化。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地点:赤壁。人物:苏子与客。事件:游览。

同类推荐
  • 我们忧伤的身体

    我们忧伤的身体

    身体是脆弱的、有限的,承认身体的有限性,其实也就是在承认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身体的边界,就是存在的边界。作者直接以身体的器官或部位为每一篇章的主题,脸、耳朵、眼睛、唇、手、脚、骨头等,他甚至大方地跟人们谈论起,与身体必然联系着的疾病和死亡。
  •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对你的爱停不下来

    我攀登过景色秀丽的华山,欣赏过气势宏伟的长江。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被的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圆明园了!这次“北京科技之旅”夏令营,让我目睹了圆明园的凄凉。一走进圆明园,眼前到处是一片荒凉:有的柱子竖在那里,好像正在诉说英、法联军的种种罪行;有的柱子斜着,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还有的柱子躺在地上,好像正在苦苦地呻吟。远处,风吹着枯树叶,树叶打着旋落在地上,更让人充满了忧伤。
  • 新湖畔诗选(三):万物都是亲人

    新湖畔诗选(三):万物都是亲人

    本书收录了将近60位诗人的诗歌,其中的诗歌既有湖水的柔软细腻、涤荡肌肤,又葆有山石的坚硬刚烈、百折不挠。如今需要的是具有湖山的气味和秉性的诗人,而且牙齿要足够坚硬,吃螺丝钉、啃硬骨头,必须能吞得下这些五光十色的雾霾和噪音,更要容得下这片永恒流转的山水。
  •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

    《普罗旺斯·山居岁月》给我们带来他最为驾轻就熟的普罗旺斯乡居生活。梅尔又一次将法国南部乡村的暖阳、和风、浓浓薰衣草香镌刻在他灵动、俏皮的文字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他本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梅尔化身为格林童话中神奇的花衣魔笛手,以粉丝们耳熟能详的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带着我们体味“葡萄酒庄园的微醺”,领略“纵情歌舞的祈愿节”的盛况,见识“普罗旺斯飞车”,考证“汉尼拔的足迹”,聆听“葡萄瓶奏鸣曲”,饱享“芬芳四溢的天堂”的暗香浮动,品味道道“法兰西美食”。我们在跟随梅尔享受慵懒、惬意生活的同时,不时还为他的幽默捧腹大笑。
  • 爱的剪影

    爱的剪影

    本书是一本集亲情、爱情的为一体的散文诗集。十年了,我知道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把自己的文稿堆积成山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把自己的作品构建得严谨周密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从文字的表皮钻他个万丈深渊的;十年时间是许多人能从狭小的一隅荡他个广阔辽远的……但是,我却不能。一个文化水平很低且疲于奔命的我花了十年时间才拼凑成这样一副模样。在这十年里,我一路孤孤单单、一路磕磕绊绊、一路曲曲弯弯,心中的那份激情也是几明几暗。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是我十年努力的回报,我的心中已高高地举起了庆贺的酒杯。
热门推荐
  • 竞霸王者

    竞霸王者

    人生就是梦境。上天给了他一个重生的机会。他的奋斗努力,在竞技场上厮杀。他一身傲骨在竞霸的世界,不低头,他要成为竞霸王者。他的这一生就赌在竞霸上。
  • 惑乱邪王心

    惑乱邪王心

    皇帝老儿赐婚,王后却是个地地道道无盐女,且还是个哑巴!哼!女戒典范又怎样?别看王爷玩世不恭,她略施手段,王爷还不乖乖拜服。可……身份揭穿,王后看你哪里逃!
  • 梦承万古

    梦承万古

    纪元伊始、一梦万古,黄粱承天、谁主沉浮?追古,朔今,寻未。这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一个在梦中就能修炼的故事。
  • 丑妻也多娇

    丑妻也多娇

    什么?嫁给六王爷?怎么才穿越就要嫁人?好吧,嫁就嫁吧,反正她是穿越来工作的,三年一满就要走的,没差啦。是啦,是啦,王爷,我就是长得那么丑,所以你赶紧爱干吗干吗,你爱喜欢谁喜欢谁,你爱讨几个老婆,讨几个老婆去吧,我绝对不反对,我还举双手双脚赞成,丑妃没有理由不让老公寻个漂亮的小三嘛。什么什么?这么丑也有兴趣?天啊,来道雷把这个脑子坏掉的王爷收了吧。
  • NINEPERCENT遇见

    NINEPERCENT遇见

    Ifyouneedme,Iwillbeyourside.
  •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春满秦岭:往事记忆

    本书是作者取材日常生活中趣事与感悟写成的散文集。在《淘儿淘事》中写了自己的淘气儿子,看到给病重的祖母打吊针补营养、竟异想天开地给心爱的波斯猫扎针补营养,搞得猫一见他就躲到柜子底下不出来。《两只斑鸠》则是作者家的窗台上飞来了两只斑鸠,作者与妻子撒下一把麦子喂食,自后天天按时喂养就食,俨然成了家庭一成员,后来孵了小斑鸠又把小斑鸠也带来就食……作者在欢乐的同时也感到困惑,这样做到底是爱护,还是溺爱!《春满秦岭》文字洗炼,语言优美,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和正能量的作品。
  • 九尾狐神

    九尾狐神

    重生为狐,背生九尾。九尾一变,吸嗜血肉。九尾二变,吞取魔力。九尾三变,夺人精神。九尾四变,劫掠法则!且看主角如何凭借奇异九尾,斗人,弑神,灭天,攀药剂巅峰,筑不灭神躯!书友群:23276458,广告党勿入
  • 眯眼落浮生

    眯眼落浮生

    正午的阳光正好,晒得人懒洋洋的,葡萄架上已经长出了葡萄,空气里满是植物的芳香。苏咪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突然望着洛奇,问道:“世界那么大,一生那么长,我希望有一个人可以陪我一起走。那个人可以是你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锈缘

    红锈缘

    一段不可思议的遭遇,一场万世的等待,只为与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