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1500000012

第12章 你在寻找什么?(5)

分析和综合是沿着两条相反的认识顺序前进的,其中分析的过程就是发现顺序的过程,也是得到简单性质的结果,它比较适合形而上的思考。而综合却不能说明它所推演的对象是如何发现的,不适合形而上的思考。所以,笛卡尔比较崇尚分析法,这种方法对17世纪以后的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了理性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之一。由此看来,笛卡尔的分析法早已超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几何学意义上的分析法。笛卡尔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对学习知识并没有多少用处,它更多地是用于解释人们已知的东西,或者是不下判断地谈论人们无知的东西”。至于传统的几何学意义上的分析法,虽然提出了严格的证明,其中的“每一步骤都被包含在先前的步骤之中”,但这种公理证明只适合于几何学,因为这些公理或涉及到的最初概念,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而且人们是在感觉和习惯的基础上接受这些看法的,这就不适合哲学的思考。笛卡尔在《沉思集》里,努力把自己的分析法与几何学家的分析法加以区别,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表明,我与那些不愿意与我一起沉思而又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的人毫无于系。”笛卡尔相信,只要人们遵循分析法所确立的途径,就一定能够发现事物的顺序。笛卡尔对自己的分析法显然是有些偏爱,其实分析法并不能保证我们发现事物的顺序、获得真知识。因为他的分析法是建立在对我思的基础上,当我们普遍地怀疑一切的时候,惟独不能怀疑“我的怀疑”。我的怀疑就是我思的根据,我思也就成为直观的简单性质,是分析的必然结果,这样的结果只有当人们与“作者一起沉思”,“使事物归为己有”才能成为可能,可这样的可能又是何等的主观?当笛卡尔企图超越自身的存在而证明完美的上帝时,这个问题的纰漏就更加显现了。

列举或归纳

直观和演绎是笛卡尔发现心灵运动顺序的根本方法,其中演绎是对直观的补充,在本质上仍然是直观。因为,“当我们从此一命题直接演绎出彼一命题的时候,只要推论是明显的,在这一点上就已经确实是直观了”。但是,演绎作为一种思维运动,“似乎不是一下子作出的,而是通过某种心灵运动,从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当演绎是简单而一目了然的时候,我们用直观就可得知,当它是繁杂错综的时候则不能”。因为我们的悟性能力往往不足以用单纯一次直观把那所有的命题通通概括净尽。”也就是说,我们用心灵理解事物,必须是清楚明白的,而且是全面一下子理解的,而不是逐一理解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笛卡尔在《方法谈》的四条规则中又特地补充了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在此基础上,笛卡尔给列举所下的定义是:“根据互不关联的许多事物作出的综合推论。”为什么要列举呢?“因为结论包括的项如果多于我们仅仅一次直观所能掌握的,这一结论的确定性就取决于记忆,而记忆由于不稳定而容易衰退,必须用这种持续不断、频繁重复的思维运动来重复和巩固。”例如,当我们列举甲:乙,乙:丙,丙:丁。通过列举,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甲与丁之间的关系。笛卡尔认为,当我们习惯于思考单纯命题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时,就可以逐渐地从相对中概括出某种绝对性的结论。为了得到比较确实可靠的结论,笛卡尔还对列举进行了规定,首先列举应该是恰当的,如果有缺陷就会导致错误;其次,列举必须完全,片面和遗漏也会导致错误;再次,列举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

由此可见,笛卡尔的列举或归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个别到一般,也与培根的“三表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这里的归纳,只是作为直观的补充形式,以此构成笛卡尔的两种方法:直观和归纳。其中,直观比归纳更根本,归纳只是直观的补充。正如笛卡尔在《原则13》开头所总结的:如果“我们要透彻领悟一个问题,就必须把它从任何多余的观念中抽象出来,把它归结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并且把它分割为尽可能细小的部分,同时却不忽略把这些部分一一列举”。

观察和实验

笛卡尔是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的感性和归纳不是知识的来源和途径,人的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性直觉和演绎。但正像经验主义者并不完全拒斥理性一样,笛卡尔也不否认感性和归纳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我们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他揭露感觉的虚假性,并对其进行怀疑,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科学家在科学实验中对实证方法的坚持。

笛卡尔既是一个哲学家又是一个科学家,在形而上学的思想上,他坚持理陛主义的原则,但在研究特殊领域里的知识,特别是研究自然现象时,他又特别注重实验和观察。

关于实验和观察的对象,笛卡尔认为,关于上帝、宇宙数学、伦理等基本原则之类的问题不需要人的实验和观测,那是属于信仰和哲学的问题,而对自然界具体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则需要人对它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从观察中搜集有关的资料,然后才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推理,从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显然笛卡尔已经意识到把经验引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科学并不会因为经验的引入而减少了它的确实性和可靠性。

至于上帝和自然界,笛卡尔是这么认为的,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这没错。而上帝是如何创造、为什么创造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那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我们人是不可能知道上帝的意图和方式。我们人所能做的就只能是通过我们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从中发现关于事物的知识,并尽力理解上帝的意图和方式。比如,上帝就如同一个钟表匠,他创造了钟表使它自动运行。而我们人,就只能通过对具体钟表的研究,我们可以打开表壳,观察其中的齿轮、钟摆、发条,观察它们自身的结果和它们相互的结合方式及运行情况,然后再根据上帝赋予我们的观念进行直观和演绎,得出真理性的知识。

笛卡尔是很重视对客观对象的观察。在上学时,他因厌恶学校迂腐的、教条的教学方法,于是就走出校门读世界这本“大书”,这就是对世界的直接观察和思考。他曾经在冬天的大峡谷中观察风雪、四季更替特征,观察彩虹等自然现象。到荷兰后,他经常去天文学家那里通过望远镜观察天象,他还亲自到屠宰场解剖动物,甚至观看人体解剖。为了验证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他观察动物的心脏,并亲手去触摸心脏的温度。他对医学的研究更是依赖观察和实验,他通过对病人的观察,配置新药,并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验。正因为有这些观察的资料,笛卡尔才能写出很多有理有据的科学报告,才能使他跻身于科学家的行列。我们都还记得,在讲述人体的生理结构时,笛卡尔曾经告诫读者,最好能亲身解剖一些动物,才能对他的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

笛卡尔的方法是:(1)直观。我们的内心有关于该事物的天赋观念,这是确定无疑的;(2)演绎。根据相关的观念进行推理和演绎;(3)列举。根据该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尽可能罗列出关于这个对象的各种解释;(4)排除。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种角度的观察,尽可能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入决定性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排除其他的解释,最后只剩下一种正确的解释。

我们注意到,笛卡尔的方法并不是以经验事实作为其演绎推理的起点,它只是其演绎中的一个环节,所起的作用也只是借以排除不想要、不需要的演绎环节。决定性实验的作用也仅仅是在排除那些不现实的解释。实验在笛卡尔这里还是大打折扣。他显然不像培根那样重视。

其实,当笛卡尔完成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后,他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实验方面,实验在笛卡尔生活中变得更重要了。他在其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在具体科学中如生理学、物理学、天文学、特别是医学等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实现他造福于人类公益事业的目的,这也是笛卡尔丰富其知识之树的一种努力。

笛卡尔相信,他的知识之树上结出的智慧之果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力量和实惠。

4.寻找乐趣

笛卡尔生活的时代,本就是一个充满严重动荡、面临严重考验的时代。物价上涨、人口增多,尽管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但由于技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结果导致政治、经济的危机。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又给本来就危机四伏的社会火上浇油。主权国家基于“王冠与圣坛”的统一,强制宗教一体化,使宗教战争比以前更加残酷和复杂。在法国,由于加尔文本人是法国人,又于1541年在日内瓦执掌大权,因而,加尔文宗(胡格诺教徒)在法国就有了很大的势力,当时法国显贵波旁、孔代、国王亨利四世等都属于此派。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宠臣、红衣主教黎世留成为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制与各种势力展开斗争。黎世留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内强制大贵族就范,以削弱地方分裂势力,1626年镇压有王后参与的叛乱,1630年平息由太后撑腰的掌玺大臣的叛乱,1627一1628年击退了由英国支持的新教徒的叛乱,从此法国新教势力得到遏制。1629年,路易十三颁布了“阿莱斯恩典敕令”,剥夺了新教徒拥有的地盘和武装,大大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与此同时,黎世留还对轰动一时的冉森教派进行了打击,加强了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为了正面加强对文化界的控制,黎世留还着手建立法兰西学院,1635年1月路易十三颁布诏书,批准法兰西学院的成立。黎世留去世后,他的继承者马扎然继续实行黎世留的方针政策,法国由此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化的强大国家。对外,针对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扩张计划,主动参与30年战争,从而扩大了法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影响。

这场战争几乎把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去。正如当时的一位传教士所说:“这是震颤的年代,这种震颤是普遍性的。”笛卡尔所关注的正是这场战争的序幕。当时的战争还局限在德国境内,巴黎没受多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耳鼻咽喉疾病知识问答

    耳鼻咽喉疾病知识问答

    本书介绍了有关耳鼻咽喉相关的知识,如耳屎的危害、耳道异物、鼓膜炎防治、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慢性喉炎等。
  • 金坛子

    金坛子

    《金坛子》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斯蒂芬斯的代表作,由六个不同主题的故事组成。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永远绕不开的两性探讨。全书文笔幽默而不失优雅,在出版后即大受欢迎,曾多次重印。
  • 末世狂暴龙骑

    末世狂暴龙骑

    末世重生,获得黑龙基因。建基地,杀丧尸,收服变异兽。
  • 逃出生天之灭顶之灾

    逃出生天之灭顶之灾

    所有生物都在一夜之间进化,背后是怎样的秘密?
  • 请用心听我爱你

    请用心听我爱你

    不会说出口的爱,但是你的心会听到祁冶向来都是众人的焦点,无论家世、相貌还是才华都让他有任性的本钱。但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人不买他的帐,最头疼的莫过于姓林的那个臭丫头!等着瞧,有一天本少爷一定让你乖乖的就犯!林雨涵看起来有点懦弱,但骨子里可是倔的很的,认定了九头牛也拉不回,从小青梅竹马的那个人才是她喜欢的人,其它的家伙靠边站!********************************************************条件关系不能每天更,但会尽量坚持两天一更的。喜欢的话要多留言多多推荐哈~
  • 守护甜心之无忧桑心

    守护甜心之无忧桑心

    这是我第一次写,绝不是什么陷害的哦,希望大家能喜欢我,么么哒O(∩_∩)O
  • 我的青春遇过你

    我的青春遇过你

    作品讲述了一群少男靓女纯洁的校园爱情,在学生时代萌生的爱情滋养了美好的青春时代,同时也讲叙了这群青年迈入社会后遇到的重重挫折和人性的考验,从而走向完全不一样的红尘之路……
  • 影响财务主管一生的101个杀手锏

    影响财务主管一生的101个杀手锏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在管理的核心,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财务主管肩上的担子也就越来越重,他不再是一个账房先生,而是一个在企业的决策、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角色。一个优秀的财务主管要想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以便能更快地达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协助公司最高管理层运筹帷幄。
  • 原来恋着是你

    原来恋着是你

    对于恋爱对于未未说还不如让她去写检讨,真的不适合恋爱,这件事比让她减肥还困难。
  • 黑化影后无下限

    黑化影后无下限

    红极一时的女明星突然暴毙而亡,竟穿到了臭名远扬的慕云笙身上,然后就,被某男人缠上了???开始时,慕云笙问他,“你不是最讨厌我的哦?”江暮深:“是挺讨厌的。”慕云笙,“很好,我也不愿嫁你。”……可偏偏,事不遂人愿,助攻太多,无法抵挡。于是相传慕家小姐中了邪,从任性恣意无能废渣强势逆袭崛起,完虐渣男,手撕白莲,吊打绿茶,惊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