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6100000013

第13章 百花齐放——诸子百家(2)

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呢”?“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对人性的著名假设:性善论。并直接地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推于极致,将之为规定人与非人的标准,认为人是先天具有这种心,不待学,不待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丑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圣王之道。根据自己的“人性本善”的学说,孟子进一步得出了他的仁政学说。在孟子看来,要管理好国家,就必须行仁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即在于得民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做民众想做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施行他所谓的“圣王之道”。孟子还说:“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作为国君应当“保民而王”,保了“民”,自然便“王”天下了。这样,就把国君和老百姓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自然就要为大众谋福利,并且与民同乐。

浩然之气。用冯友兰先生的话就是:由人的“勇气”“士气”而来。却又比它更广泛、更超乎世俗,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塞乎天地之间”。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孟子认为虽然“浩然之气”为人的本性,但只有一个人经常行义,浩然之气才会从他内心自然地涌出来。当个人的“浩然之气”与宇宙融为一体时,那他就足以通天地,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以此来勉励人们要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这就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回答了个人为什么要注重自我修养。

(三)荀子

1.荀子传略

荀子(公元前313—前235),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家。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著书讲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2.哲学思想

与孟子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也;其为善者,伪(人为之意)也。”一方面,正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所以,才更有必要让他们向“善”。而要人弃恶从善,必须加强后天的教化。如他所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择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自然,“化性起伪”当时非礼乐莫属。所以,荀子格外看重礼乐对人的后天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正因为“人性本恶”,才需要后天的教育,而后天的教育则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个人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而要使社会组织起来,则需要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定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这同样非礼莫属。从这个角度来说。荀子又比孔子进了一步,他阐释了为什么需要“礼”的原因。而且,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法则同自然的法则一样重要,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高扬人的主体地位,这在当时实在难能可贵。而对于自然来说,荀子认为自然是不会按照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三节)道家

道家思想恢宏壮阔。老子被誉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学家”,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尔都认为《道德经》是他们思想的动力源泉。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率性而为”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系列独特的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

(一)老子

1.老子传略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生卒年不详。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的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哲学思想

“道”,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天地混沌如鸡子”,这是《盘古开天辟地》所描述的宇宙形成以前世界模糊一团的景象。老子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从某种混沌中发展而来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四章)并且认为道处于永恒的自己运动之中,而正是这种运动,演化生成了宇宙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反者道之动”——老子辩证法。道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当它发展到极限,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老子所归纳的自然法则。打个比方,人都需要吃东西,可如果吃得太多,就会腹胀,消化不良,反而对身体有害。万事万物皆如此,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老子才会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的故事,便是老子辩证法的体现。老子便把这些左右事物变化的法则称为“常”。正基于此,才有“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这些被许多人认为消极的观点。至于事物变化的极限到底在哪,老子却没有给出答案来。

正是基于以上观点,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很多国家由治而乱,不是因为国君做的事太少了,相反地,是因为他们做得太多了,超过了极限,违背了“常”。“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因此,圣人治理国家,不是要忙于多做事,而是要废除那些不符合规律的事,“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的理想国就是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还是因为同样的道理,老子认为美最高的境界是“自然”,是“不失其本真”,是要符合“常”,体现“道”之所在。所以才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五十六章)等观点。为了达到这最高的境界,就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就要“涤除玄览”,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源。“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这对中国后世美学的影响及其深远。

(二)庄子

1.庄子传略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生卒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闻一多就认为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

2.哲学思想

宇宙观。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关于世界本源是道的宇宙观,认为宇宙虽然浩渺,但无不是道。道无处不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律平等。而且同样有着自己自然而然的规律。

生死观。正是有了这样的宇宙观,所以庄子才会有“齐万物,一死生”的观点。“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当然,生与死,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因此,庄子对生死抱超然之态度,以为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为悲。所以,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庄子将死,以天地为棺椁,万物作陪葬。

人生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讲述了鲲鹏和小鸟的故事。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小鸟顶多能从这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但鲲鹏和小鸟在各尽所能飞翔时,都同样地感到非常快乐。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万事万物的本性和天赋能力虽千差万别,但只要他们能充分发挥其天赋才能,便都能感到同样快乐。至于怎样才算是发挥其天赋才能,那就是必须摒弃一些外界束缚,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自由超脱,“乘道德而游”,才能享受至乐。要自由超脱,庄子还给出了修养的方法——“坐忘”、“心斋”。所谓“坐忘”,就是外则忘记形体存在,内则摒弃聪明之用,离开形体与去掉心智的机巧,而与“道”合。这就是庄子在《大宗师》中所说:“何为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而心斋,则是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听;不用心去听,而用气去听。同样,他在《人世间》对此作了阐释:“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以,在《庄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残缺、畸形、奇形怪状、极其丑陋的人。

政治观。庄子的宇宙观决定了他在政治上强烈反对政府运用其机构实行统治,而最好的治国之策乃是无为而治。如果以政治、法律统治民众,那就无异于络马首、穿牛鼻,无异于续鸭胫、断鹤胫,违背了自然本性。而且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越会加重老百姓的悲惨和不幸。

在《庄子·山木》里有一个故事,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这故事也体现了庄子的辩证法。

(三)道家思想的流变

老庄以后,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秦征服六国以后,推行严酷的法治,使儒、墨、道诸家之说暂时进入低潮。随着秦二世的灭亡,汉初黄老之学以更大规模得以复兴。据现存所能看到的文献,汉初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他说的道家是以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为基础,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创立的学派。在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兴盛于宫廷上下。东汉时期,严君平《老子指归》开始有了以老庄为道家的倾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道家即玄学。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哲学思潮。清谈是玄学的表现形式。在魏晋之际,清谈成为名士间辨明哲理,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清谈不是空谈,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宇宙观、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以辨析其中的哲理为目的。清谈所依据的思想资料主要来自《老子》《庄子》《周易》三部书。这三部书谓之“三玄”。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

魏晋以后,学术界以老庄为道家的分类法得到承认。后来道家又借助道教而发展深化。道教是道家的重要分支,是道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是道家的一种变型。

(第四节)墨家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

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于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和“贱人”。

他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

宣扬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生徒,寻常亲从弟子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行迹所至,东到齐,西游郑、卫,南至楚、越。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擅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分别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其思想则主要保存在墨家后学《墨子》一书中。

1.社会背景

同类推荐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本书是百家讲坛和钱文忠继《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项目合作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重点作品。钱文忠以《弟子规》原文内容包括为人子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为纲,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精辟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并解释这些行为规范对于现代人的巨大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之道。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霸尊狂少

    霸尊狂少

    人无完人的世界将由谁来主导,颠倒黑白,挑拨着纷扰,.........注定了我来主导谁也抢不走的.
  • 十里长沟

    十里长沟

    国内第一部反映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力作!汉江东流去,婿水故事多。十里长沟一线天,一弯套着一道弯....少男少女的恋情,苦命寡妇的悲情,关山难阻的真情以及山村汉子的狂野之情,尽在不言中......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程先生,你家影后重生了

    程先生,你家影后重生了

    被最爱的人联手背叛,沈安忆含恨而死!意外穿越到娱乐圈新人身上,凭借前世出色的业务能力,混得风生水起!——为了报复,她不得不伪装成傻白甜,跟在昔日仇人的身边。没想到,被她恨之入骨的那个人,却爱她最深……沈安忆:“狗腿又怎么了?反正报完仇我就溜。”程邈:“溜?我辛辛苦苦找了你两年,这一次,别再想从我身边逃开!”沈安忆:“……”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深情的男人,怎么和记忆里的未婚夫不太一样?还、还挺招人的!
  • 黑暗的微笑

    黑暗的微笑

    一起离奇案子,一个离奇的故事。在人性深不见底的黑暗中隐藏着什么?
  • 你好小同学

    你好小同学

    “小同学,不巧啊,我和你教同一个班。”林深时从高一沈鹿转来就喜欢她了,每天死皮赖脸的缠着她,缠着她七年了也没缠到沈鹿当他女朋友,林深时就没在这方面栽过于是越挫越勇,和沈鹿教一起教书教了三年后“小同学,哥都陪了你十年了,和哥结婚吧。”
  • 反派今天掉马了吗

    反派今天掉马了吗

    牧云意有个红娘系统,最喜欢发布“牵手”任务,然后任务就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宿主,你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吗?”“知道啊~”“说来听听?”“不就是把嫁不出去的男女主嫁出去吗?”“……”嫁……不出去?“不过还好,男女主挺好嫁出去的。”“……”?“要是嫁不出去,那就废了吧。”“!!!”小系统都惊呆了⊙?⊙!“咱正常点好吗?”“……哦,行吧。”没办法,男/女配组的搞事精太多了,咱红娘组只有给点力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华年长相思

    华年长相思

    我承认我是在用笔下锦瑟年华的灿烂来弥补我自己青春的空白QwQ
  • 我的面包分给你

    我的面包分给你

    小县城的女孩幻想拥有像偶像剧里的生活,但不得不认命,自己有的也只是普通人该有的油盐酱醋的简单生活,老妈也常说与其白日做梦,你还不工地搬个砖头来钱快呢
  • 我被丢了金手指

    我被丢了金手指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当苏明打开大门的那一刹那,他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彻底崩塌。一骑当千的关云长成了外卖小哥,七十二变的孙大圣成了偶像名人,还有传说之刃女战神花木兰竟是他对面开酒馆的老板娘...这不都是游戏中王者荣耀中的人物吗?怎么来到真实世界了!?大脑宕机中,苏明很想大喊,谁能告诉我,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PS:1,本书单女主2,本书主角见人是人,见鬼是鬼,绝不是人格分裂症患者3,本书没有系统和随身老爷爷,所谓金手指是主角的特殊技能4,修炼等级在第六十一章......暂时就这么多了,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