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9000000062

第62章 论语通检(20)

有教无类/15·39//

不教而杀谓之虐/20·9//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8·22//

虽疏食菜羹瓜祭/10·11//

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黄衣狐裘/10·6//

就有道而正焉/1·13//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0//

焉得俭/3·22//

焉得智/4·1//

见贤思齐焉/4·17//

斯焉取斯/5·3//

子曰焉用佞/5·5//

焉用佞/5·5//

焉得刚/5·11//

有君子之道四焉/5·16//

未智焉得仁/5·19//

未智焉得仁/5·19//

或乞醯焉/5·24//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5·28//

其余则月至焉而已矣/6·7//

善为我辞焉/6·9//

汝得人焉尔乎/6·14//

井有人焉/6·26//

吾未尝无诲焉/7·7//

必得我师焉/7·22//

民无得而称焉/8·1//

贫且贱焉/8·14//

富且贵焉/8·14//

而不与焉/8·18//

民无能名焉/8·19//

有一妇人焉/8·20//

叩其两端而竭焉/9·8//

忽焉在后/9·11//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9·22//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9·22//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11//

未知生焉知死/11·11//

而资□焉/11·17//

有民人焉/11·23//

有社稷焉/11·23//

愿学焉/11·24//

愿为小相焉/11·24//

天下归仁焉/12·1//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12·6//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12·6//

子为政焉用杀/12·19//

毋自辱焉/12·23//

焉知贤才而举之/13·2//

焉用稼/13·4//

又何加焉/13·9//

又何加焉/13·9//

宗族称孝焉/13·20//

乡党称悌焉/13·20//

求备焉/13·25//

克伐怨欲不行焉/14·2//

忠焉能勿诲乎/14·8//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14·26//

我无能焉/14·30//

长而无述焉/14·45//

君子病无能焉/15·1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

众好之必察焉/15·28//

众恶之必察焉/15·28//

则将焉用彼相矣/16·1//

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16·12//

割鸡焉用牛刀/17·3//

信则人任焉人/17·5//

焉能系而不食/17·6//

则小子何述焉/17·18//

四时行焉/17·18//

百物生焉/17·18//

年四十而见恶焉/17·25//

殷有三人焉/18·1//

焉往而不三黜/18·2//

使子路问津焉/18·6//

见其二子焉/18·7//

焉能为有/19·2//

焉能为亡/19·2//

必有可观者焉/19·4//

孰先传焉/19·12//

孰后倦焉/19·12//

焉可诬也/19·12//

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

如日月之食焉/19·21//

仲尼焉学/19·22//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9·22//

夫子焉不学/19·22//

无得而逾焉/19·24//

天下之民归心焉/20·6//

又焉贪/20·9//

君娶于吴/7·32//

吾不复梦见周公/7·5//

吾岂匏瓜也哉/17·6//

与其奢也宁俭/3·4//

奢则不逊/7·37//

于斯为盛/8·20//

有盛馔/10·28//

厩焚/10·17//

与其易也宁戚/3·4//

小人长戚戚/7·38//

周有大赉/20·3//

风乎舞雩/11·24//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12·21//

举直措诸枉/2·19//

举枉措诸直/2·19//

举直措诸枉/12·22//

举直措诸枉/12·22//

则民无所措手足/13·3//

下如授/10·5//

授之以政/13·5//

见危授命/14·13//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18·5//

见不善如探汤/16·11//

据于德/7·6//

以友辅仁/12·24//

汝弗能救欤/3·6//

虚而为盈/7·27//

实若虚/8·6//

奚取于三家之堂/3·2//

摄齐升堂/10·4//

由也升堂矣/11·14//

堂堂乎张也/19·16//

而亦何常师之有/19·22//

父母唯其疾之忧/2·6//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曾子曰唯/4·15//

唯恐又闻/5·14//

唯我与尔有是夫/7·10//

唯何甚/7·30//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5//

唯天为大/8·19//

唯尧则之/8·19//

唯谨尔/10·1//

唯求则非邦也欤/11·24//

唯赤则非邦也欤/11·24//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13·15//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7·2//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7·24//

非帷裳必杀之/10·6//

质胜文则野/6·18//

野人也/11·1//

野哉由也/13·3//

崔子弑齐君/5·19//

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16·1//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7·20//

子张问崇德辨惑/12·10//

崇德也/12·10//

敢问崇德修慝辨惑/12·21//

非崇德欤/12·21//

晨门曰/14·40//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8·22//

麻冕/9·3//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9·10//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10·26//

服周之冕/15·11//

师冕见/15·42//

师冕出/15·42//

不患人之不己知/1·15//

患己不知也/1·15//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3·24//

不患无位/4·14//

患所以立/4·14//

不患莫己知/4·14//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2·5//

季康子患盗/12·18//

不患人之不己知/14·32//

患己不能也/14·32//

不患贫而患不均/16·1//

不患寡而患不安/16·1//

患不得之/17·14//

患失之/17·14//

苟患失之/17·14//

仲叔圉治宾客/14·20//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7·2//

敏于事而慎于言/1·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敏而好学/5·15//

敏以求之者也/7·20//

回虽不敏/12·1//

雍虽不敏/12·2//

恭宽信敏惠/17·5//

敏则有功/17·5//

敏则有功/20·8//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5//

犁牛之子骍且角/6·6//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6·14//

草上之风必偃/12·19//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17·3//

偃之言是也/17·3//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13·28//

朋友切切偲偲/13·28//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8·3//

悠悠者天下皆是也/18·6//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1·9//

焉得俭/3·22//

吾未尝不得见也/3·24//

宅不处仁焉得智/4·1//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4·5//

不以其道得(除)之不去也/4·5//

焉得刚/5·11//

可得而闻也/5·13//

不可得而闻也/5·13//

焉得仁/5·19//

焉得仁/5·19//

汝得人焉尔乎/6·14//

求仁而得仁/7·15//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7·26//

得见君子者斯可矣/7·26//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7·27//

则吾未之有得/7·34//

民无得而称焉/8·1//

不易得已/8·13//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9·5//

且予纵不得大葬/9·12//

雅颂各得其所/9·15//

不得其酱不食/10·8//

予不得视犹子也/11·10//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2//

必得我师焉/7·22//

言之得无讱乎/12·3//

必不得已而去/12·7//

必不得已而去/12·7//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先事后得/12·21//

不得中行而与之/13·21//

俱不得其死然/14·6//

虽得之/15·33//

见得思义/16·10//

问一得三/16·13//

宽则得众/17·5//

其未得之也/17·14//

既得之/17·14//

不得与之言/18·5//

见得思义/19·1//

如得其情/19·19//

不得其门而入/19·23//

得其门者或寡矣/19·23//

无得而逾焉/19·24//

夫子得邦家者/19·25//

宽则得众/20·8//

欲仁而得仁/20·9//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11·16//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吾不欲观之矣/3·10//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3·17//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4·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枨也欲/5·11//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5·12//

吾亦欲无加诸人/5·12//

虽欲勿用/6·6//

己欲立而立人/6·30//

己欲达而达人/6·30//

我欲仁斯仁至矣/7·31//

欲罢不能/9·11//

虽欲从之/9·11//

子欲居九夷/9·14//

门人欲厚葬之/11·10//

己所不欲/12·2//

爱之欲其生/12·10//

恶之欲其死/12·10//

既欲其生/12·10//

又欲其死/12·10//

苟子不欲/12·18//

子欲善而民善矣/12·19//

毋欲速/13·17//

欲速则不达/13·17//

克伐怨欲不行焉/14·2//

公绰之不欲/14·13//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14·26//

欲速成者也/14·46//

工欲善其事/15·10//

己所不欲/15·24//

夫子欲之/16·1//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16·1//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1//

阳货欲见孔子/17·1//

子欲往/17·4//

子欲往/17·6//

予欲无言/17·19//

孺悲欲见孔子/17·18//

欲与之言/18·5//

欲洁其身/18·7//

人虽欲自绝/19·24//

欲而不贪/20·9//

欲仁而得仁/20·9//

威而不猛/7·39//

威而不猛/20·9//

斯不亦威而不猛乎/20·9//

沽酒市脯不食/10·8//

馈孔子豚/17·1//

祭之以礼/2·5//

非其鬼而祭之/2·24//

祭鬼如鬼在/3·12//

祭神如神在/3·12//

祭如不祭/3·12//

祭于公/10·9//

祭肉不出三日/10·9//

虽疏食菜羹瓜祭/10·11//

君祭/10·19//

非祭肉虽车马不拜/10·24//

使民如承大祭/12·2//

祭思敬/19·1//

所重民食丧祭/20·7//

逸民/18·8//

夷逸/18·8//

夷逸/18·8//

举逸民/20·6//

宗族称孝焉/13·20//

孰不可忍也/3·1//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3·15//

孰不知礼/3·22//

汝与回也孰愈/5·9//

孰谓微生高直/5·24//

弟子孰为好学/6·3//

孰不知礼/7·32//

弟子孰为好学/11·6//

师与商也孰贤/11·15//

孰能为之大/11·24//

君孰与不足/12·9//

君孰与足/12·9//

孰敢不正/12·17//

孰为夫子/18·7//

孰先传焉/19·12//

孰后倦焉/19·12//

孰谓微生高直/5·24//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9·11//

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

/14·42//

子曰何必高宗/14·42//

起予者商也/3·8//

师与商也孰贤/11·15//

商也不及/11·15//

商闻之矣/12·5//

子路率尔而对曰/11·24//

季康子患盗/12·18//

其犹穿窬之盗也欤/17·11//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2//

赐也何敢望回/5·9//

望之俨然/19·9//

俨然人望而畏之/20·9//

夫子之文章/5·13//

斐然成章/5·22//

焕乎其有文章/8·19//

端章甫/11·24//

回也其庶乎屡空/11·17//

庶矣哉/13·9//

既庶矣/13·9//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麻冕/9·3//

与之庾/6·4//

中庸之为德也/6·29//

季康子问/2·20//

季康子问/6·8//

康子馈药/10·16//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11·6//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12·17//

季康子患盗/12·18//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12·19//

康子曰/14·20//

行不履阈/10·4//

焕乎其有文章/8·19//

敝之而无憾/5·26//

衣敝缊袍/9·26//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7·8//

鸟兽不可与同群/18·6//

盖有之矣/4·6//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7·29//

盖阙如也/13·3//

盖均无贫/16·1//

盖十世希不失矣/16·2//

清矣/5·19//

行中清/18·8//

颜渊季路侍/5·26//

颜渊曰愿无伐善/5·26//

子谓颜渊曰/7·10//

如临深渊/8·4//

颜渊喟然叹曰/9·11//

子谓颜渊/9·20//

德行颜渊闵子骞/11·2//

颜渊死/11·7//

颜渊死/11·8//

颜渊死/11·9//

颜渊死/11·10//

颜渊后/11·21//

颜渊第十二/12·//

颜渊问仁/12·1//

颜渊曰请问其目/12·1//

颜渊曰回虽不敏/12·1//

颜渊问为邦/15·11//

关雎乐而不淫/3·20//

郑声淫/15·11//

如临深渊/8·4//

深则厉/14·41//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3·4//

如得其情19·19//

惜乎/9·20//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12·8//

一则以惧/4·21//

临事而惧/7·11//

勇者不惧/9·28//

君子不忧不惧/12·4//

不忧不惧/12·4//

夫何忧何惧/12·4//

勇者不惧/14·30//

孝于惟孝/2·21//

惟酒无量/10·8//

其惟圣人乎/19·12//

过则勿惮改/9·24//

悾悾而不信/8·16//

可以寄百里之命/8·7//

宿[HT5”SS〗

弋不射宿/7·28//

祭于公不宿肉/10·9//

子路无宿诺/12·13//

子路宿于石门/14·40//

止子路宿/18·7//

恶果敢而窒者/17·23//

山梁雌雉/10·32//

为人谋而不忠乎/1·3//

好谋而成者也/7·11//

不谋其政/14·27//

小不忍乱大谋/15·27//

君子谋道不谋食/15·32//

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而谋动干戈于封内/16·1//

裨谌草创之/14·9//

遂事不谏/3·21//

事父母几谏/4·18//

比干谏而死/18·1//

往者不可谏也/18·5//

信而后谏/19·10//

吾必谓之学矣/1·6//

可谓孝矣/1·10//

可谓好学也矣/1·13//

其斯之谓欤/1·14//

何谓也/2·5//

是谓能养/2·7//

或谓孔子曰/2·21//

孔子谓季氏/3·1//

子谓冉有曰/3·6//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6//

何谓也/3·8//

何谓也/3·13//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3·15//

子谓韶尽美矣/3·25//

谓武尽美矣/3·25//

何谓也/4·15//

可谓孝矣/4·20//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5·1//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5·2//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5·3//

子谓子贡曰/5·9//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15//

是以谓之文也/5·15//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5·16//

孰谓微生高直/5·24//

子谓仲弓曰/6·6//

子谓子夏曰/6·13//

可谓智矣/6·22//

可谓仁矣/6·22//

可谓仁乎/6·30//

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子谓颜渊曰/7·10//

谓之吴孟子/7·32//

则可谓云尔已矣/7·35//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8·1//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矣/8·21//

谓门弟子曰/9·2//

子谓颜渊/9·20//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11·22//

所谓大臣者/11·22//

可谓具臣矣/11·22//

斯谓之仁已乎/12·3//

斯谓之君子已乎/12·4//

可谓明也矣/12·6//

可谓远也矣/12·6//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12·20//

尔所谓达矣/12·20//

何谓也/12·22//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13·8//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0//

可谓士矣/13·20//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13·28//

可谓士矣/13·28//

是谓弃之/13·30//

微生亩谓孔子曰/14·34//

何谓也/14·42//

是之谓过/15·3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16·6//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16·6//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6//

其斯之谓欤/16·12//

谓孔子曰/17·1//

可谓仁乎/17·1//

可谓智乎/17·1//

子谓伯鱼曰/17·9//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18·8//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18·8//

周公谓鲁公曰/18·10//

可谓好学也矣/19·5//

陈子禽谓子贡曰/19·25//

所谓立之斯立/19·25//

何谓五美/20·9//

何谓惠而不费/20·9//

何谓四恶/20·9//

不教而杀谓之虐/20·9//

不戒视成谓之暴/20·9//

慢令致期谓之贼/20·9//

谓之有司/20·9//

无所祷也/3·13//

子路请祷/7·36//

祷尔于上下神祇/7·36//

丘之祷久矣/7·36//

赐也何敢望回/5·9//

非敢后也/6·15//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5//

丧事不敢不勉/9·16//

不敢尝/10·16//

敢问死/11·11//

敢问/11·20//

回何敢死/11·21//

正孰敢不正/12·17//

敢问崇德修慝辨惑/12·21//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13·4//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3·4//

敢问其次/13·20//

敢问其次/13·20//

不敢不告也/14·22//

不敢不告也/14·22//

非敢为佞也/14·34//

恶果敢而窒者/17·23//

敢用玄牡/20·2//

敢昭告于皇皇后帝/20·2//

有罪不敢赦/20·2//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20·9//

耻躬之不逮也/4·22//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16·3//

季随季騧/18·11//

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7·8//

二三子以我为隐子乎/7·24//

吾无隐子尔/7·24//

无道则隐/8·14//

父为子隐/13·18//

子为父隐/13·18//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16·6//

隐居以求其志/16·11//

隐者也/18·7//

隐居放言/18·8//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14·12//

公绰之不欲/14·13//

相维辟公/3·2//

缁衣羔裘/10·6//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生命是人真实存在的标志,而生命的展开即是人生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期间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不要试图改变这个过程,而要服从这个规生律,完整、系统地体味人生,以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顽强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人的生命之美,美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视人间的美丽;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人生的要义。
  • 老夫子品评荀子

    老夫子品评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是一本有趣的哲学简明史,也是人类最厉害的天才们自我折磨的历史。哲学家们只想在思考中寻找终极真理,但在他们的争吵中,世界却意外地被改变。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休谟到康德,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一代代哲学家不断思考,并对我们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阐释,而哲学却并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那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在重复没有意义的活动吗?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热门推荐
  • 尘埃与光芒

    尘埃与光芒

    因为一个冲动的愿望,地球毁灭。死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到死都一事无成心怀不甘,万年扑街丁寒转世重生。可当他以为终于要逆袭的时候,却发现在这个奇幻的武斗世界他仍然是个废材。
  • 一剑通玄

    一剑通玄

    萧羽,带着剑神之魂浴火重生的强者,历经万古岁月,千般淬炼,一剑逆乾坤,只手碎星河,风华耀长空,霸气破苍穹!
  • 翃翀传

    翃翀传

    21世纪,天下风云变幻,各门派悄然崛起。其中以翃翀派为首……
  • 掌门师伯太傲娇:邪女娶夫

    掌门师伯太傲娇:邪女娶夫

    她本是天界一枝花,却恋上了俗世的锦绣繁华。一场穿越,她来到了宋朝,成为了异姓王爷的掌上明珠。他倾国倾城,冷若冰霜,却唯独对她一人特别。“师伯,你好美,笑起来比嫦娥仙子还美,宛若深海宝石般。”南宫惋璟眨巴着明眸感叹道。“。。。”苏子歌笑容一僵,转头看向一边笑得灿烂的师弟脸上爬满黑线。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扮男装的暗夜少主

    女扮男装的暗夜少主

    她,安影,少年天才,从小锦衣玉食,IQ400。有着一张男女通吃的脸,邪魅一笑竟能让人进医院。就这样的她,除了她母亲就没人知道她是个女娇娥。她,在国外三年,拥有了许多身份……但他的出现,一切都变了。身份被识破,马甲被扒出。秦末的出现究竟会发生什么?他会爱上女主吗?一切剧情尽在《暗夜少主》当中。
  •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我国成功的加入WTO,既给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也给我国原本存在局限发展的酒店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尤其借鉴了邀请到的中外50位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00强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方法,运用最佳的方案,最佳的管理策略总结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这套健全的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
  • 契约成婚,总裁老公要抱抱

    契约成婚,总裁老公要抱抱

    他将她逼于角落,冷冽而又霸道的声音响起,“乔芷兰,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你逃掉。”她昂着下巴,一双清澈明亮的眸看向他,“唐先生,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某男勾唇,“没关系?这还不简单?”深吻落下。乔芷兰愤愤咬牙,“无耻。”某男坏笑,“我的无耻到目前为止只有你见过,我也不介意就在这里对你再无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