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9000000021

第21章 述而第七(2)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校】

按:“汝”旧作“女”,改今字。

【释】

叶公:“叶”读社音,楚县名,地在今河南叶县南。“叶公”,即好龙之叶公。

奚:何也。

发愤忘食:“愤”,同“奋”。“发愤”,指发奋读书。

乐以忘忧:“以”,犹而。

云尔:语末助词,犹云如此而已。

【训译】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回答。

(听到这事,)先生(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平日里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自己)快要老了,如此而已’呢?”

【章旨】

此章劝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年轻人应当具备的精神。老年人如此,乃难能可贵。云不知老之将至,知其为孔子中年以后所言,亦见其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二十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释】

敏以求之:即以敏求之。“敏”,敏捷、勤奋。

【训译】

先生说:“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靠好古和勤奋求得知识的人。”

【章旨】

此章亦劝学。

二十一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释】

语:给人讲说。

怪:怪异之事。

力:强力、暴力之事。

乱:犯上作乱、叛乱。

神:鬼神之事。

【训译】

先生不讲怪异、暴力、叛乱和鬼神。

【章旨】

此章明孔子所不讲,以教人。怪、力、乱、神四者皆无益于人,故不讲。

二十二

7·22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校】

按:“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释文》、皇本、正平本、定州简本同;朱熹本、邢昺本以下皆无前“我”字、“得”作“有”,非。

【释】

我三人行:“行”,指行动、做事。宋代以下以“行”为行路,故删“我”字。行路,何知其善者与不善者?

必得我师焉:言其中另外二人的行事方法或主见,必有值得我学习者。

善者、不善者:指另外二人所提出的行事方法与主见言。

【训译】

先生说:“(比方)我们三个人(一起)做事,一定能(从中)得到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好主意照着去做,不好的就改正它。”

【章旨】

此章劝人多听他人意见,不要自以为是。

二十三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释】

天生德于予:“德”,指福德、福份。天生德于予,言其有不死之福。《礼记·哀公问》:“百姓之德也。”郑玄注:“德,福也。”旧释品德,非,桓魋岂畏品德?

桓魋:人名,宋国司马。

【训译】

先生说:“老天爷把福份生给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

【章旨】

此章教人莫畏恶人。《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卫过曹,……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离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二十四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子乎?吾无隐子尔!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校】

二三子以我为隐子乎,后“子”字旧脱,从皇本、正平本、定州简本、敦煌诸唐写本补。

吾无隐子尔,“子”旧作“乎”,涉上误,今改正。

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无”前旧衍“吾”字,据义删。

【释】

以我为隐子乎:“隐”,隐瞒。“子”,二三子之子。

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行”,行动。“与”,在一起。

【训译】

先生说:“你们几个以为我是隐瞒你们吗?我没有隐瞒你们呀!没有一次行动不和你们在一起的,这就是我孔丘呀!”。

【章旨】

此章言孔子不隐,以教人。隐指隐瞒行动,旧以为隐教,误。

二十五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释】

文:文献、典籍,《诗》、《书》之类。

行:指行动、行事,即具体的做事方法。旧释德行,则与忠、信复。

忠:对人忠心。

信:诚实守信。

【训译】

先生用四项(内容)教学:文献、做事、忠诚、守信。

【章旨】

此章明孔子教学的内容。“文”为基本知识,“行”乃立身之本。“忠”谓待人,“信”谓律己。可见孔子除教文献知识以外,还教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二十六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释】

圣人、君子:皆指君主言。

得见君子者:“者”,表示其类之人。

【训译】

先生说:“(君主里面的)圣人,我已经见不到他了;能见到君子那样的,就可以了!”

【章旨】

此章孔子叹世无圣君。

二十七

7·27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校】

按:此章与上章旧合一章,今别之。

【释】

善人、有恒者:指为臣者。“善人”,品德良善之人。“恒”,常、固定。“有恒”,谓诚实有操守。

亡而为有:“亡”,无也。

虚而为盈: “盈”,满、实也。

约而为泰:“约”,俭约、穷困。“泰”,宽裕。

【训译】

先生说:“(大臣里面的)善人,我已经见不到他了;能见到诚实有操守的,就可以了!把无说成有,把虚说成实,把穷困说成宽裕,(就)难以有操守了。”

【章旨】

此章叹世无良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三者皆虚夸,何恒之有?

二十八

7·28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

【校】

按:“网(網)”旧作“纲”,形似而误,从王引之《经义述闻》说改。

【释】

钓而不网:“钓”,以钩钓鱼。“网”,用网捕鱼。

弋不射宿:“弋”,以箭射鸟。“宿”,《说文》:“止也。”指止宿不飞之鸟。

【训译】

先生用钩钓鱼而不用网捕鱼,用箭射鸟但不射停卧的鸟。

【章旨】

此章说孔子之仁。

二十九

7·29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校】

按:“择其善者而从之”句疑衍。

【释】

不知而作之:“不知”,不了解、没见过。“作”,制作、制造。不知而作之,生而知之也。

从:听从、接受。

识:认识。旧或释记,非。多见能识之,未必能记之。

知之次也:“知”,指生而知之。“次”,次一等、仅次于。

【训译】

先生说:“大概有没见过就能作出它来的人吧,(而)我没有这种(能力)。多听、多看,从而认识它,仅次于生而知之。”

【章旨】

此章教人通过实践认知事物,不要妄自造作。人无生而知之者,言为“知之次”,实乃知之最。

三十

7·30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释】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互乡”,乡名。“难与言”,难以与之言,不明事理、不好说话。“难与言童子”,难与言之童子。旧或以“互乡难与言”为句,非。

惑:迷惑、困惑、不明其故。

与其进、不与其退:“与”,赞许、帮助。

唯何甚:“唯”,犹有。“甚”,过分。

人洁己以进:“洁”,清洁。

不保其往:“保”,守、不放弃。

【训译】

互乡一个(一向)难与讲话的童子(被先生)接见,弟子们感到不解。先生说:“帮助他进步,不帮助他退步,有什么过分?人(想)洁身以(求)进步,(就应当)帮助他,不(应当)老守他的过去。”

【章旨】

此章论帮人上进。对于犯过错误的人,只要他要求进步,就应积极帮助。

三十一

7·3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释】

仁远乎哉:“仁”,仁德。

欲仁:想具有仁德。

斯仁至矣:“斯”,则。 “斯仁至矣”,即仁斯至矣。倒言之,强调“斯”而已。

【训译】

先生说:“仁德(离我们)远吗?(不远。)(只要)我们想有仁德,仁德就到了。”

【章旨】

此章论修仁在己。只要想关爱人,人人可以关爱,所以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三十二

7·32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校】

按:“娶”旧作“取”,古字,从《释文》、皇本、正平本、敦煌诸唐写本改今字。

【释】

陈司败:“司败”,官名。《左传》有“自拘于司败”、“归死于司败”之说,则“司败”不为人名可知。

孔子曰、孔子退:按:此所记事非亲弟子莫能见,而称“孔子”,盖因当事人陈司败为官员之故。

揖巫马期:“揖”,陈司败揖。“巫马期”,人名,姓巫马,名施,字旗,“期”为借字,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

党:党同伐异之党,偏袒。

君娶于吴为同姓:“君”,指鲁昭公。“吴”,周文王长子的封国,与鲁同姓姬。礼,同姓不婚。

吴孟子:以礼,娶于吴当缀其姓称吴姬,因同姓,故称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而”,犹若。“孰”,谁也。

丘也幸:“幸”,幸运。

苟有过:“苟”,如果。

【训译】

陈国的司败问(先生):“鲁昭公懂礼吗?”

先生说:“懂礼!”

先生退堂后,(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行礼,请他上前,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难道)君子也袒护(自己的国君)吗?(他的)国君从吴国娶妻,因为是同姓,就叫她吴孟子。(这样的)国君如果懂礼,谁还不懂礼?”

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先生,先生说:“我真幸运!如果有错,别人一定知道。”

【章旨】

此章教人勇于承认错误。孔子本欲为君讳,不意被认为偏袒,只好承认自己说错。

三十三

7·33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释】

必使反之:“反”,谓返回、重复。

而后和之:“和”,读去声,附和,随着唱。

【训译】

先生与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得好,一定要让他从头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唱。

【章旨】

此章教人向胜于自己的人学习。孔子喜唱而唱不好,所以愿意跟着唱得好的人一起唱,向他学。

三十四

7·34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释】

文:指文献知识、书本理论。

莫吾犹人也:“莫”,无人。“犹人”,如人,与人同,婉言不在人下。

躬行君子:“躬行”,亲身实践。

未之有得:尚未做到。

【训译】

先生说:“文献知识,再没有像我这样跟人差不多的了。(至于)亲身实践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章旨】

此章劝人多实践。

三十五

7·35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释】

若圣与仁:“圣”,谓圣人。“仁”,谓仁者。

则吾岂敢:“岂敢”,不敢当。

抑为之不厌:“抑”,转折连词,不过。

为之:指学习。

云尔已矣:“云尔”,如此而已。

公西华:孔子弟子,参6·4注。

唯:同“为”,是。

【训译】

先生说:“如果说是圣人或仁者,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所谓‘学之不厌、诲人不倦’,那(我)可以说是如此而已罢了。”

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所学不来的。”

【章旨】

此章教人谦虚而莫失其度。当谦则谦,不当谦则不谦,否则便为虚伪。

三十六

7·36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讄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祷久矣。”

【校】

讄,旧作“诔”,借字,从戴望说据《说文》所引改本字。

【释】

疾病:患重病。

祷:向神灵祈请。

有诸:“诸”,“之乎”合音。

:求福的祷文。

上下神祇:天地神灵。

丘之祷久矣:“丘之祷”,指自己虔诚于神灵的行动。平素已有,故曰久。

【训译】

先生得了重病,子路请求(为他)祈祷。先生说:“有这种事吗?”

子路回答说:“有!求福的祷文里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先生说:“(那)我的祈祷(就)已经很久了!”

【章旨】

此章教人做事平时要有积累,不要临时去抱佛脚。子路以讄文“祷尔于上下神祇”为依据而孔子言己之祷久矣,见其素敬神灵。以往未有不敬,故临事不愿谄媚。

三十七

7·37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校】

按:二“逊”字旧皆作“孙”。古字,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诸唐写本改今字。

【释】

奢则不逊:“奢”,生活奢靡。“逊”,恭逊、恭顺。

俭则固:“俭”,生活俭朴。“固”,固陋、鄙陋。

【训译】

先生说:“(一个人)生活奢侈,就不恭逊;生活俭朴,就(显得)固陋。与其不恭逊,(我)宁愿固陋。”

【章旨】

此章戒不逊。不逊则无礼而人厌之,固陋则谦敬而人怜之,所以与其不逊也宁固。

三十八

7·3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

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安然豁达、无忧无虑之貌。

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惧不安之貌。

【训译】

先生说:“君子无忧无虑,小人经常忧惧。”

【章旨】

此章戒忧惧。君子心胸开阔,故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窄,故经常忧惧。

三十九

7·3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释】

温而厉:“温”,温和。“厉”,严厉。

威而不猛:“威”,威风。“猛”,凶猛。

恭而安:“恭”,肃穆、庄重。“安”,安详。

【训译】

先生温和却(很)严厉,威风却不凶猛,庄重却(很)安详。

【章旨】

此章说孔子外在的气质表现,教人学。

同类推荐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高度浓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们的智慧精华,从中提炼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读者均能找到相应的哲理来指导自己。全书分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
  •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本书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读,包括: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等。
热门推荐
  • 我的天

    我的天

    我,大疆,成就了男孩的梦想,却撕碎了女孩的梦想。我看懂了自己我看懂了别人我看懂了世界,我重新诠释了这个世界,最后却被这个世界丢弃。我像洒在地上的水,没有形状没有味道没有痕迹,但我渗透了周围抓住了周围,像串起的脊梁。念雪、陈静、覃婉婷、忘芜、黄小跳,这些女孩给了我不同的伤痕和力量,我就这样在欢笑中在爱情中在被动主动中慢慢成长慢慢强大。这是一个青春飞奔的故事,这是校园爱情的特异经历。
  • 权御天下之大小姐驾到

    权御天下之大小姐驾到

    一场杀手之间的斗争,两个家族之间的战斗,结局就是谁胜谁负呢?乱世之中,谁是英雄?大小姐,驾到了。
  • 我的双面先生

    我的双面先生

    我一直觉得上帝在关上所有门的时候忘记给我留一扇窗,要不然我不可能竭尽全力去挖萧瑾冬这个坑,最后把自己埋死!“走吧宋一,你再不走,我要反悔了!”我看着自己赤裸的腿,腰间的手,很想破口大骂:“你丫的这样走走试试!”
  • EXO一万次相遇

    EXO一万次相遇

    夜,静静的;天,昏暗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bling?bling’的眨着眼,为这寂静的夜添上了一笔点睛之笔……
  • 靠着系统主宰世界

    靠着系统主宰世界

    车祸后,林阳的一生都得到了改变。系统附身,从此开始各种逆袭,迎娶白富美,吊打装逼犯,建立自己的势力。
  • 萌宝来袭,总裁我要征服你

    萌宝来袭,总裁我要征服你

    “韩总,夫人打了你妹妹一巴掌。”韩在熙蹙了蹙眉“夫人没事吧!告诉夫人这种小事你们代劳就好。”“韩总,夫人被送花了,追求者还是您兄弟。”韩在熙拍了拍大腿“快,准备一车的玫瑰花,你们……不,我自己亲自请回来。”《婚后》宋欢愉一手托腮望着眼前正在给她捶腿的男人“老公,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男人薄唇禽着笑“因为你,是我的24。”
  •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本书从大量的西方国家谚语中精选了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1000余条,以激发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 校园四王子与三公主

    校园四王子与三公主

    当四王子遇上三公主,都喜欢上了她们,而却有两个人同时喜欢上了一个人的情况,她该选择谁,他们又将选择爱情还是友情,敬请期待!
  • 恶毒女配的灿烂人生

    恶毒女配的灿烂人生

    从她出生那一刻起,他就暗暗对自己说我要保护她一辈子。他为了她,失去了他的行走工具——腿。当他知道她安然无恙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得。可是她并不记得,而且因为他的残疾嫌弃他,恶语伤害他。就连他的助理都看不下去:“安总,您又何必呢?值得吗?”他望着窗外繁华的夜景:“只要她能平安喜乐,我什么都无所谓,这辈子我就是要保护她呀。”当所有人在骂她的时候,只有他在他身后默默保护她。就算你失去全世界又如何?你要知道总有一个人是放你在心上的。你不孤单。因为,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