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17900000019

第19章 被镜像封印的自我:对《在轮下》的拉康式解读

The Self, Sealed by Mirror Image:On Beneath the Wheel

陈颖

Chen Ying

【关键词】《在轮下》;镜像;他者;欲望;自我

引言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著名德语作家,1946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小说创作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作为个人的个体,小说内容也绝大多数是个体生命历经磨难、曲折复杂心灵历程的写照。《在轮下》(1906)是黑塞的早期作品之一,历来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控诉德国旧教育制度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它既是作者经历的回顾,更是当时德国青年一代彷徨苦闷、乞求解脱的精神状态的反映。作者把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命运与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对汉斯所屈服的强权:学校、神学和权威,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之前有学者分别从小说人物的双极性、小说人道关怀主题及原型理论对黑塞创作影响等角度对《在轮下》进行了分析阐述,不过总体来说,与黑塞中后期创作的名篇《荒原狼》等作品相比,对于《在轮下》的研究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从后现代的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雅克·拉康镜像阶段的相关理论,探究小说主人公汉斯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一、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与汉斯的“自我”确立问题

(一)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

所谓“镜像阶段”(Mirror Stage)是指6 至18个月的婴儿逐步能够在镜中辨认自己身体的形象,把自己的真实身体和镜中自我相认同,从而完成自我的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身份认同过程。这一认同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首先,婴儿见到镜中的自我并将它认同成一个现实存在物,但尚不能区分镜中自我与自己及他人之间差别。其次,婴儿发现镜像不是物体,而是他人的影像。他能够区分影像与他人以他人的现实性,但不能区分自己与自己的镜像。

最后,婴儿认同镜中的自我,确认自己身体和身份的同一性。

拉康的镜像理论表明主体通过“镜中自我”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完成真实身体认同“镜中自我”的身份确定过程。“镜中自我”是他人眼中的“自我”,而不是真实自我。镜像理论反映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拉康的新发现是,镜像认同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所以,从一开始,婴儿建构自我的行为就是异化的,就是在对无数他者的认同中实现的。

(二)汉斯的“自我”确立问题

在拉康看来,镜像是婴儿通过成像或自恋认同建立起来的“自身托付给自身的自主的幻象”。认同的结果便是把镜像这一他人视为了自我。自我最初就是在他人的形式中出现的。由于主体所关注的是他人的承认,成为他人所希望的那个样子,像他人一样生活,所以主体只是留意于“他者作为自己的形象”,并想象“自己作为他者的形象”,自我形象本身却被忽略了。

这一理论反映了人的可悲性:人不能直接从外在于自己的地位来看自己,他只能借助于自身通过媒介物的映象来认识自己。

镜子是主体确认自己身份的媒质,由一连串的能指符号组成。在《在轮下》中,汉斯的父亲、校长、牧师等人以及好朋友赫尔曼·海尔纳无疑充当着镜子的功能。汉斯是没有自我的,总是过分关注他人的承认。在汉斯那里,只有他人的关注和承认才是找寻自我、确认自我的唯一途径。

“教师、校长、邻居、本城牧师、同学,人人都承认这小伙子聪明伶俐,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去参加邦试看起来是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取得邦试资格本身就是一件无比自豪和值得炫耀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作为镇上唯一的候选人。邦试,在他看来这条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父亲、校长等人的期望,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满足他们某种体面的虚荣心,对于汉斯自己而言,邦试这个机会还存在着其他的巨大的诱惑,一种“狂妄而又幸福的预感”—“似乎他真的和那些脸蛋胖胖的、性情开朗的同学们不一样,比他们高明,而且有朝一日也许可以从遥远的高处傲视他们” 。而当他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邦试回到家乡后,他任凭同学们羡慕他;他把刊登自己通过邦试喜讯的报纸仔细收好,“放进口袋,一句话也不说。但内心充满自豪和欢快,几乎要爆炸了”。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这么顺利,在进入神学院与赫尔曼·海尔纳相识以后,汉斯迷失了。

因为在此之前,汉斯的父亲告诉他要通过考试,他努力通过了考试;在牧师和校长的教导下,减少甚至牺牲休息和娱乐,更加努力学习,是为了在神学院争取学习上拔尖。而自由不羁的天才海尔纳说:“你就是得个第一或者第二,那又怎么样呢? 我得第二十名也不见得因此就比你们这些功名心切的人笨。”吃惊之余,汉斯对此哑口无言。

海尔纳无疑也是一面镜子,虽然不是最强大的,却是最耀眼闪光的那面镜子。海尔纳周身发出的耀眼光芒如此强烈,令人向往,以至于给人一种几乎可以进入、融化的错觉。海尔纳给了汉斯最大的触动,汉斯从他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也是最渴望的认同,在汉斯看来,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他和海尔纳的友谊,为此,可以牺牲那些所谓的学院功利。

海尔纳给予了汉斯希望,点燃了汉斯的热情之后离开了,销声匿迹。关于海尔纳,有评论认为,这是作者寄予希望的那个人,唯有海尔纳这类性格的少年才能摆脱旧的恶的教育制度的戕害,才有希望和出路。但是,海尔纳与汉斯的相识相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能拯救汉斯于苦难的天使,倒不如说他更像是洛基(Loki) 之神的化身。他不该让汉斯体味自由放松的舒畅,不该唤醒汉斯对真正快乐的渴望,更不该在打破汉斯过往平淡庸俗的生活之后又离开并且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海尔纳的身上承载着汉斯的希望和快乐,随着海尔纳的退学、离去,这种希望和快乐一并被带走了。汉斯受到了双重挫折:唯一珍爱的朋友消失和理想自我幻影的破灭。

“他者、模体从一开始就存在”,可以说,是海尔纳这个他者、这个汉斯一度向往的人引发了汉斯后来的自我沉溺。自我的依附性表现为对他人的依附,从其根源上来看,自我一开始本是个他人,还意味着,自我只能是想象关系中的一方,只能是自我与他人关系中的自我,除此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纯粹的独立存在着的自我,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人就没有自我。

简言之,自我借助于他人而诞生,依赖于他人而存在。因此,拉康的主体是一个被抹除的主体。汉斯即是如此,一个被抹除的不存在的主体,因而也就没有自我。

二、“他者”的侵凌与欲望的缺失

(一)“他者”的侵凌拉康认为,人存在,可是他从来不是自己存在,只不过是他者无意识的奴隶。可悲的是,“人自以为是人”! 这个虚假的“自我”对个人存在本身进行先入为主的侵凌。更可悲的是,人不仅无法意识到这种强制,反而将这种侵凌性的压力自居为自己本真的意愿。

在拉康那里本我是被打上叉的,真实存在的只是“他者”的欲望。“他者”并不是有具体所指的某一个东西,而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整个语言符号系统,它可以是期望、理想或是意识形态。

《在轮下》的主人公汉斯没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他只是身边众多人物欲望投射的一个符号,汉斯和他周围人的关系就是那种“我和他人的一切关系中甚至在最善意慷慨的帮助中必然产生的侵凌性之间的明显关系” 。在他身上满载着父亲、牧师、校长、院长等许多人的荣耀、愿望和梦想,正是这些东西推动着汉斯一步步走向看似光明的未来。也正是这些完全来自他者的欲望侵凌着、奴役着这个本就孱弱的主体,甚至使他一度将这些自居为本真的意愿。而好朋友海尔纳却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汉斯并不是真的喜欢、并不是真的自觉自愿去做这一切来自老师的功课,“而只不过是出于对老师或是对……父亲的畏惧”。而“一个严厉的长辈只要一出现就足以吓住孩子;你不需摆出惩罚者的架子:孩子早就看到了。这效力比任何暴行更持久” 。主体在“他者”面前充其量是一架说话的机器,终日说着“他者”要他说的那些话,做着“他者”要他做的那些事。“他者”就是大脑,嘴要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身不由己的,这就是“他者”和主体的关系,“一种存在论上的强暴关系,一种杀戮关系”。

无论主体面对“他者”的态度是喜还是悲,“他者”总是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海尔纳离开后,遭受打击迷失方向的汉斯成绩一落千丈,周围的人对他从扼腕叹息到彻底失望,“从校长一直到汉斯的父亲、教授和辅导教师,都认为汉斯是实现他们期望的一个障碍,是一种顽固的、怠惰的力量……”在汉斯休学回家后发现,对昔日的同学、校长、老师、牧师而言,自己已经跟他们无关了,“他不再是一只什么都可以往里塞的桶,不再是任人撒播各式各样种子的农田,已经不值得再在他身上耗费时间和精力了”。因为对他者而言,汉斯已经不再是一个理想的他者欲望实现的媒介物,所以在令周围人失望之后,只能是被嘲笑歧视、被抛弃“吞噬”的命运。

(二)欲望的缺失什么是欲望?

坚信我们的欲望是我们自己的,是独创的,是自发的,这可能是我们所有幻觉中最可爱的部分了。

拉康认为,欲望并不是单纯发自主体内心深处潜意识的需求,是一种最根本的“能指”(signifier),是人对无法被要求表达的部分需要的体验,它不面对真实的对象,而是由能指异化式地表现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匮乏和缺失。拉康指出,欲望形成于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对汉斯来说他所追求的“欲望”恰恰是处于需要与需求边缘处的“缺失”。汉斯的家庭没有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构建健康完整的自我的参照物,没能够给他一个身份定位。母亲早早去世,父亲也很遗憾地不能给他什么,因为他“内心生活属于庸俗的。如果他有什么情操的话,那也早已蒙满了灰尘”,只简单地为努力学习的儿子感到骄傲。汉斯从来没有真正感受过来自父母的健康的爱,“童年过的是要求严格、没有母爱的岁月”。这种缺失使他实际上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无法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定位,出现了身份危机。他希望有“一个比他更强、更有勇气、能打动他并迫使他走上幸福之路的人”。这种“原始的缺失”,爱的匮乏,迷失的自我迫使他努力寻求自我、成为自我,只有成为完整独立的自我才有可能拥有爱人和被爱的资格。汉斯在遇到赫尔曼·海尔纳以后,在经过了和身上无数“他者”欲望的不停斗争和厮杀后,几乎就要找到自我,可是赫尔曼·海尔纳必然也只会是另一个幻象,汉斯的自我寻求之路注定以失败告终。海尔纳被学校开除以后,汉斯命运的悲剧性逐渐展开。汉斯之所以陷于“轮下”,不能归咎于海尔纳的直接影响,而在于渺小的汉斯在强大的“他者”目光注视下无所适从、不胜负荷的精神崩溃。

三、结语

寻自我,认识自我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类的存在就是一个不断的追寻的过程。

汉斯的悲剧成因可以说是“自我”对“他者”的无法超越,因为人在建构自己的原初起点时,就上演了一场他永远不以他本身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的悲剧,在取得镜像认同的那一刹那,自我就被“他者”永远地封印甚至谋杀了。

“镜子阶段是场悲剧,它的内在冲劲从不足匮缺奔向预见先定—对于受空间确认诱惑的主体来说,它策动了从身体的残缺形象到我们称之为整体的矫形形式的种种狂想—一直达到建立起异化着的个体的强固框架,这个框架以其僵硬的结构将影响整个精神发展。由此,从内在世界(Innenwelt)到外在世界(Umwelt)的循环的打破,导致了对自我的验证的无穷化解。”不管是真是假,拉康说我们从来没有自己在场过,他让我们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不免令我们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世界里,绝望的自我像永不疲倦的坦特勒斯那样从事于要成为它自身的活动。”輥是否还存在个人的、自己的东西?“我”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只是海洋上空洞的泡沫,只是历史长河中毫无意义的游戏?

拉康用冰冷的镜像理论确定了人类的自我只能而且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被“他者”封印的境地,汉斯左冲右突、跌跌撞撞以期寻找到人类保持自我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途径,但最终也只能以死亡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这使得人的现实性生存及其拯救充满更加悲凉的意味,但或许,彼岸关注思想可以解决在现实世界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

正如本雅明所提示的:“只因没有希望,希望才给予我们。”作者简介:陈颖,女,山东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09 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黑塞.在轮下[M].张佑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拉康.拉康选集[C].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3])达瑞安·里德.拉康[M].黄然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4])勒内·基拉尔.双重束缚:文学、摹仿及人类学文集[C].刘舒,陈明珠译.北京:华夏出版 社,2006.

[5])张佩芬.黑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6])张一兵.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 —拉康哲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5).

[7])张一兵.从自恋到畸镜之恋[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8])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2004(10).

[9])颜岩.拉康“他者”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7(2).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名人的嘴

    名人的嘴

    还有一种名人,绝不逞口舌之快,还时时刻刻地告诫自己不可把话说得太精彩、太明白,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席格林斯潘,被誉为是仅次于美国总统的二号人物,甚至还有人说,美国谁当总统都没有关系,只要有格林斯潘就行。他一打喷嚏,全球都要下雨!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蒋子龙先生的散文作品集。
  •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1

    俄罗斯当代戏剧集·1

    本书主要有五个短片剧目组成:亚历山大·阿尔希波夫的《复员军人列车》、拉基翁·别林兹基的《粉丝》、维多利亚·尼基福罗娃的《同盟》、尼古拉·科利亚达的《吱吱》、弗拉基米尔·普列斯尼亚科夫的《恐怖主义》。介绍了不同时期俄罗斯著名剧作家的优秀作品,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有的打乱时空,波折诡异,有的按照时间顺序,高潮跌宕起伏,引起读者的无限想象。
  • 唐诗里藏着故事

    唐诗里藏着故事

    本书收录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经典名篇。每一位诗人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诗篇的产生,诗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园山水……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轻松阅读,让唐诗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热门推荐
  • 依羽情起

    依羽情起

    在爱的世界里,一再忍让,是否是真正爱一个人的方式。无论对于错,那都是青春。高中时随性而写,文笔不好。鄙人厚着脸写出,只是想可自己的旧时岁月一个交代吧!
  • 凤十娘

    凤十娘

    沈子墨,他是乡下靠着打猎种田为生的普通汉子,他是纵横沙场十多年卸甲归田的上将军,他是二十年前被覆灭的前朝皇太子,他是我的表哥,是我定下娃娃亲的相公。“琳琳,我和你一起去人间界吧,不然我放心不下。”已经长成的男子依旧笑得温和,眼中的爱恋已经变成了浓浓的深情,“我说了要一直在一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真修幻岛主

    玄真修幻岛主

    一个崛起的路上,充满了无数的幸运。聊聊美女,
  • 狮子座的小幸运

    狮子座的小幸运

    【治愈系狮子座女强人阮清与内心孤独的总裁元凉的爱情故事】开朗热情大方的阮清自从小学开始就发现自己总会在人生的重大事件中夹杂点小霉运,从此她就走上了星座少女的不归路,内心孤独的总裁元凉遇上戏精秘书,两人会擦出怎样的花火。。。
  • 纺

    新人新作,如有问题尽情提出,会改正的。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怪异世界。
  • 可以走进你的心里吗

    可以走进你的心里吗

    她们,嚣张跋扈。他们,高冷霸道。却不小心走错了路。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前世,你是我的劫;今生,我依旧要成为你一世的情劫爱他,她做不到。恨他,她也做不到。缘起缘落时,她只能被动的接受。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本文群号:391603897;入群口令:本书书名
  • 屠夫神剑

    屠夫神剑

    少年肖聪,原本成绩巨好,因为幻想着穿越,所以一堕落再堕落。几年的实际行动,终于在那一天实现了,肖聪被浮屠神剑给刺死,穿越到了梦寐以求的玄幻世界,拿着浮屠神剑,斩苍穹,打败天下无敌手,切仙人如切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商业航母

    超级商业航母

    于剑,2015年的一天出车祸穿越到了他自己初中时代获得异能辅助,开始了重新追美创业的历程;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