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00700000023

第23章 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四)

沙皇身负许多重任,其中之一就是得有一位继承人。彼得已经十六岁了,年纪大得可以结婚了。娜塔莉雅从一个家世久远且颇有成就的家族中,替他挑选了新娘。叶芙朵基雅.洛普欣娜(Eudoxia Lopukhina)单纯、文静、温顺且虔敬。在娜塔莉雅眼中,她是个十全十美、合乎传统美德的妻子,但事实上,她和她那活力十足的丈夫完全不适合。两年之内,彼得和叶芙朵基雅生了两个儿子,但只有第一个儿子阿列克谢活了下来。

在这段期间,索菲亚的高压政策引起了许多莫斯科人的不满,她擅用独裁君主的名号,且请人画了一张画,画中她戴着以往用来为沙皇加冕的十二世纪莫诺马赫皇冠(Cap of Monomakh)。谣言四起,说她打算和情人巴西尔.戈利岑(Basil Golitsyn)结婚,且废黜伊凡和彼得。索菲亚并不担心这些怨声流言;她那病怏怏的弟弟对她根本不是威胁,并且她觉得只要禁卫军支持她,彼得和他的娃娃军就没什么可怕的。但她错了。

一六八九年夏天,一场意志之战开始了。八月二十八日刚过凌晨,彼得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突然被仆人从睡梦中叫醒,那仆人大叫:沙皇有生命的危险了。他小时候目睹大屠杀的记忆一直困扰着他,现在听到禁卫军正朝他而来,便飞快地逃离了住处,身上只穿了一件睡衣。他骑马到周围的树林中,等待仆人把衣服带来。他穿好了衣服,就和一小群同伴飞奔到莫斯科东北四十五英里外的特罗伊茨卡亚的堡垒修道院寻求庇护。

彼得的出走最后发现是由错误的警报引起的:索菲亚并没有命令禁卫军逮捕彼得,他们仍在莫斯科的营区里。但彼得和索菲亚都知道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贵族已经开始加入双方阵营,双方冲突愈演愈烈。彼得首先采取了行动,他命令禁卫军到修道院向他报到。索菲亚劝诱禁卫军支持她,但大多数的贵族和民众的意见现在都反对她,禁卫军不想在最后的摊牌时刻才发现自己站在输家的一方,索菲亚威胁要处死背叛她的人。几天后,彼得对禁卫军发出最后通令:向他报到,否则以叛国罪处死。禁卫军开始蜂拥出莫斯科,加入在特罗伊茨卡亚的彼得。索菲亚别无选择,只好投降。彼得赢得了他的第一场真正的战争。

索菲亚的支持者或被鞭打,或被处决,或被流放。索菲亚则被禁锢在女修道院,她将与世隔绝地在那里度过余生。彼得写信给伊凡,建议由他们两人共同治理国家。他一直等到索菲亚被送到女修道院才进入莫斯科。十月,十七岁的他在圣母升天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迎接伊凡,并且以胜利者的姿态拥抱他。现在,就由两位沙皇共同统治俄国,但对人民而言,谁是强者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娜塔莉雅和支持彼得对抗索菲亚的贵族,希望彼得放弃他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快乐逍遥的生活,担负起沙皇的职责,他们很快就会失望了。彼得让他的母亲和咨询议会处理国内每日的管理事项,他很满意这样的安排。他对参加模拟战争及探访日耳曼外侨区的世界更感兴趣。

彼得对外国领区非常着迷。耸立在宽阔大道上的宏伟砖造房舍,周围有精心设计的花园和精巧的喷泉耀人眼目,这些和俄国住家又小又暗的房间和简单的设计是那么的不同。对这位感受性极强的沙皇而言,这些外国人似乎懂得享受生活;他们举办各样的宴会、舞会和化装舞会。外国女人不像俄国女人被关在隔绝的屋子里,而是和男人一同坐在桌旁,参与对话,甚至和他们一起喝酒,彼得从未接触过如此活泼有趣的女人。他有了一个日耳曼情妇,是一个酒商的漂亮女儿,名为安娜.蒙斯(Anna Mons)。他们的爱情维持了十二年之久,但彼得对西方文化的热爱却从无终止之时。

彼得在日耳曼外侨区认识了两位对他非常重要的人物。帕特里克.戈登将军(General Patrick Gordon)是个五十九岁的苏格兰天主教徒,他曾为好几个不同的欧洲国王效力,在他们的军队中服役。这一个军事冒险者的经历和技术常识,帮助彼得锻炼了他的军队。戈登很欣赏彼得的精力和冲劲,他是真的喜欢这位沙皇。彼得也仰赖戈登给他军事上的建言以及父亲般的鼓励。彼得另一个亲近的朋友,也是他的饮酒同伴,名叫弗兰茨.列福尔特(FrancoisLefort) 。他们二人相识于一六九○年,而且马上就成了朋友。列福尔特是个慷慨、爱玩且调皮的人,他也是可以和彼得喝同样多酒的人。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想从彼得那儿得到什么好处,他并不期望沙皇会使他成为权贵或富人。彼得早已经习惯人们寻求他的恩宠,而列福尔特给予他这样真诚的情感,让他觉得非常感激。

彼得的同伴并不都是外国人,有一些年纪较长的政治家,出身莫斯科最久远的贵族家庭,如米哈伊尔.切尔卡斯基(Mikhail Cherkassky);另外还有较年轻的贵族和具有中产阶级背景的人士,也得到彼得的欢心。费多尔.罗莫丹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Fyodor Romadanovsky)的父亲在一六八二年为禁卫军所杀,他和彼得一样对禁卫军有强烈的恨意,他成了对沙皇最忠诚的部属之一。亚历山大.缅希科夫(AleksandrMenshikov)的出身较低,他是彼得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的指定同伴,和彼得一起长大,且参与他的战争游戏,后来更成了沙皇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和朋友。

彼得和他的外国朋友及俄国朋友一起创立了“快乐营”(the Jolly Company) ,类似现代大学中的兄弟会。他们有一种喧闹叫嚷的情谊,他们开玩笑、恶作剧,常常大吃大喝、争吵打架、与女人厮混。他们高呼罗马酒神巴克斯(Bacchus)是他们的守护神。凡彼得所到之处,往往都有近二百位的快乐营成员跟在他后面。莫斯科一些首要的家庭极怕看到沙皇来晚餐或拜访,他们知道看到了他,粗暴喧闹的“快乐营”就会在后头不远处。这群人从这家游到那家,开派对、办宴会、燃放烟火、狂饮不止,总是大吵大闹的。冬季时期,他们驾着雪橇环绕莫斯科,为了找酒喝而出其不意地造访他人。不高兴的主人不得不拿出酒来——没有人敢拒绝招待沙皇。彼得为列福尔特建了一栋巨大雅致的房子,这栋房子就成了“快乐营”的总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声名暧昧的男男女女进进出出。

除了“快乐营”,彼得还创立“愚人与弄臣的滑稽醉酒宗教会议”(All.Joking,All Drunken Synod of Fools and Jesters) 。彼得用这个模拟宗教会议来嘲弄东正教的圣职人员。在彼得的眼中,他们利用无所不在且令人窒息的影响力,左右俄国社会及政府。该会议之首是“亲王教宗”尼基塔.佐托夫(Nikita Zotov),他是彼得以前的家庭教师。另一些“快乐营”的人则担任枢机主教、主教和助祭的职务。他们身着奇装异服,举行极讲究的仪式,目的只是喝得烂醉。

随着“教会”的职位,彼得的跟随者也被授予政府职位的官衔,这些官衔都是根据他们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的模拟战争中的职位而来的。普雷斯堡王(King ofPressburg)和波兰王(King of Poland)是最高的官阶。如同在他的战场上,彼得把自己安置在最低的阶级,当他服侍假国王、假亲王和假主教时,他大笑着称自己“你卑微的仆人”或“你顺从的奴隶”。彼得在一生中,一直持续着这种荒谬的扮演游戏,他和他最亲近的官员在这游戏中调换了真实生活中的角色。

彼得一直严格的训练在普列奥勃拉任斯科的军团,且安排大小战役,使他的部属能在战争中得到经验。他的家人和臣子都很担心他的安全。一六九○年,有些火药爆炸,烧伤了沙皇的脸,彼得却认为自己只是在服勤时受了伤。一六九一年夏天,彼得策划了最大的一场战役,让普雷斯堡王罗莫丹诺夫斯基和波兰王伊凡.布图尔林(Ivan Buturlin)对抗。伊凡.多尔戈鲁基亲王(Prince Ivan Dolgoruky)受了致命伤;戈登将军身受烧伤和脚伤,在床上躺了一星期,彼得则对他的军队的表现感到很高兴。

除了安娜.蒙斯、日耳曼外侨区和伏特加酒,彼得还有另一项爱好——航海。在莫斯科北边的普列谢耶沃湖(Lake Pleshcheyevo),彼得替从着名的赞丹(Zaandam)海港来的荷兰造船师建造一间工厂。沙皇有时在木匠旁边工作,有时在湖上练习航行。他邀请母亲来看看他进步的情形,但她却被吓坏了——她的儿子又有一项危险性极高的活动了。彼得热切的盼望

能在真正的海上航行。因此在一六九三年七月,在他答应娜塔莉雅他不会到大洋去试航后,他就到了俄国唯一的港口——在白海(White Sea)的阿尔汉格尔斯克(Arkhangel’sk)。

阿尔汉格尔斯克的地理位置距北极圈南方只有一百三十英里远,有半年结冰期,但在夏天,它是个嘈杂有活力的港口。船只在此卸下从欧洲来的货物,包括布匹、酒及其他奢侈品,然后装上俄国外销的原料,如麻、皮毛及谷物。彼得登上许多船只,观察船只的结构,和船员谈话。高级船员带彼得到地方上的小酒馆去,他们一边喝着白兰地,一边谈及在荷兰及英国的大造船厂。彼得爱极了码头上的熙熙攘攘和空气中咸湿的气味,于是趁机驾驶着他的帆船圣彼得号(St. Peter)到白海,为一个商船护卫队护送船只。海洋的震荡摇摆使彼得悸动不已,他也就忘了对娜塔莉雅的承诺。

彼得认为他的母亲并不完全了解他,他对她限制他行为的做法感到很不耐烦。但他们母子之间感情的力量仍是很强的。娜塔莉雅在四十二岁那年的冬天去世,彼得对她的死感到极度悲伤,他沮丧得无法参加她的葬礼,几天后,他才独自到她的墓前。现在他把以前对母亲的许多情感和信赖都转向他的妹妹娜塔莉雅身上了;娜塔莉雅则终其一生都非常爱她的哥哥。

母亲的死似乎让彼得在心态上有了转变,他开始认真严肃地思考他身为沙皇的责任及俄国的未来。一六九四年的夏天,彼得策划了最后一次模拟战役——一场持续了三星期的大规模围攻。但彼得已经厌倦了只是玩战争游戏,现在他准备好要玩真的。严格说来,俄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Turkish Ottoman Empire)仍在争战之中。彼得想突袭在南俄黑海(Black Sea)岸边的土耳其要塞。多年以来,俄国历任沙皇都想在南俄建立管辖权,但土耳其支持的鞑靼人(Tatars)在南俄肆意劫掠,且捕抓俄国人当奴隶。彼得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拥有一个南方港口,好发展他计划建立的海军。

一六九五年,彼得宣布将在夏天再度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他的目标是夺取并且保有顿河(Don River)和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的出海口。戈登、列福尔特和费多尔.戈洛文(Fyodor Golovin)被任命为司令官,而彼得则担任炮击手。包括普列奥勃拉任斯科军团和谢苗诺沃斯科军团在内的三万一千名大军,随着彼得在一六九五年六月出发,攻击位于顿河岸上的土耳其要塞亚速(Azov)。彼得另派十万多的俄国正规军攻取第聂伯河上的要塞。

彼得对亚速的攻击持续了十四星期。毫无耐心的彼得不顾戈登的建议,两度猛攻亚速堡垒,但都兵败而返。到了秋天,俄军的存粮和必需品所剩无多,士气也很低落,彼得知道冬季期间他不能把军队留在战壕里,但他也不愿撤军。战败使沙皇感到既羞辱又愤怒;另外,他对一些批评也很敏感,这些批评说他用西方军事训练方式训练的军队失败了,反之,俄国的传统军队在第聂伯河却得到一些胜利。彼得很快就发现问题所在,于是再次出兵。命令分歧和缺少围攻经验的问题很容易修正:这次,彼得只任命了一位司令官阿列克谢.谢英将军(General Alexis Shein)指挥大军;另外,他派人到奥地利请围攻技术策略专家。但彼得在亚速所碰到最重要的问题是很难补救的:俄军得有能力切断亚速由船只载运而来的补给。

彼得需要一支海军,而且马上就要。命令传下,在五个月内要建造二十五艘战舰和数百艘驳船。彼得选了莫斯科南方三百英里外,在顿河岸边的沃罗涅什(Voronezh)作为建造战舰之地。沃罗涅什为森林环绕,可以供应木材所需。彼得自己则搬到一个离造船厂不远的小房舍,每天早上在战舰上像木匠般努力地工作。俄国人和荷兰造船师辛勤劳苦的工作,以期赶上不可能赶上的进度。彼得无情地催赶这项工程,甚至离开沃罗涅什的时候,也要求得到有关他那刚刚成立又毫无经验的海军进展情形的报告。

一六九六年二月,在整个状况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沙皇伊凡玴死了。虽然伊凡在真正的治理上所作甚少,但他仍帮助了彼得:他参加了所有皇室的正式仪典,让彼得能自由自在地追求他自己的兴趣。彼得对此非常感激,因此失去伊凡使他非常伤痛。但是春季将临,带来了重新发动战争的希望,彼得于是再次振作了起来。

五月份,彼得开始了第二次的亚速战役。他的七万大军包括了俄国人、哥萨克人(Cossacks)和卡马克人(Kalmucks) 。哥萨克人是从乌克兰和南俄来的勇猛自主的佣兵;卡马克人则是好战的中亚人,也是最优秀的骑马好手。尽管列福尔特没有海军的经历,彼得仍任命他为海军舰队司令。俄国军队在顿河河口截断了亚速的补给船,对堡垒的攻击也迅速展开。哥萨克人攻破一面城墙后,土耳其很快就投降了。彼得准许他们撤离,俄军于是占领了堡垒。彼得非常高兴,他宣称要在亚速海(Ses of Azov)建立殖民地,位于哥萨克人称为塔干罗格(Taganrog)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日本!日本!

    日本!日本!

    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记叙中日关系史!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周永生教授倾情推荐并作序!!中日关系为何如此纠结?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记叙中日关系史!外交学院国際関係研究所主任周永生教授倾情推荐并作序!!中日关系为何如此纠结?中日民族恩怨源于何时?中日历史上有哪些恩怨情仇?揭开尘封的故纸堆,这段历史其实很精彩很好看。这么多年的误解终于澄清了,其实,当初本可以让历史不那么假模假式地、真实亲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你即将翻开的这本书一样。
  • 三国之疯狂系统

    三国之疯狂系统

    帝泽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偶遇中通过一块“白玉”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什么,你说刘备派十万大军杀过来了。”看我在商城了兑换一枚导弹炸死你娘的。“郭嘉,你说我们没粮草了。”看老子现在就去商场买三十万石粮草。
  • 大明1636

    大明1636

    笑看大明风弄朝,不言国殇心救世。你权倾朝野却挡不住内忧外患。他挽狂澜,定乾坤,救浮生。你杀的人他来救,天下地狱,我不下谁下?今生本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谁想一不小心被穿越成男人!泱泱大明岌岌可危,他拿什么来拯救?战场上有谁为他身披银甲逐敌千里,朝市中又有谁为他运筹帷幄机关算尽,在起义流民,满清鞑子,大明言官之间他如何披荆斩棘,光复大业!故事走到结局之前没有人允许他停下来休息!只是天下一统之时容我相妻教子,与民为乐可好?你们想怎么左右他的命运呢?
  • 残月书

    残月书

    精耕细作,有助丰收,慢嚼细咽,才能消化。看书学习,也是为此,只有细读深研,才能品出其味无穷来。郭沫若先生讲得好:年青人求知欲很旺,忍耐性不足。以读书论,尚未开卷,每有吞食全牛之概,一遇困难,不禁颓然而气馁,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这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习惯切不可有。要知道,始读,未知多疑,再读,则渐有疑,反复深读,疑释融通,当品有味,方始为学。读书应做有心人。有人说:“饱人不知饿汉饥”、“身暖不知冬日寒”。如您能在一、两天不进食的情况下,读到文章中的“饥饿”,自然会感觉出饥饿的滋味。三伏天您辗转反侧难眠、酷暑难耐时,阅到书中的赤日炎炎,您自然深知炎热烦躁之苦。您穿着单薄的衣裤在寒风刺骨的山岩上品读“寒冬腊月”,更能体会到寒冬难熬、透骨穿心。假设您刚刚春游尽兴回来,读到“春暖花开“之句,您会立即回想刚才您身临其境那种轻烟芳草地、暖风杏花树的感受,和花香蝶飞舞、春美景色幽的场景来。细读深思始不倦,慢嚼细品乐无穷。好书不厌看还读,知音来自旧书中。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没有几段历史能像二战史这样,能引发世人如此强烈的兴趣,二战史的追捧者和发烧友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因其年代与我们相隔较近,还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而其表现形式就是战争,准确地说是一场几乎让整个世界生灵涂炭的世纪大战。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德云同人合集

    德云同人合集

    德云社同人文,请勿上升正主!!!十分感谢,LOFTER同更
  • 我能顿悟百万修炼秘籍

    我能顿悟百万修炼秘籍

    穿越到了玄幻世界,顾深发现这里的修炼秘籍竟然都是唐诗宋词,一群没文化的修炼者抱着一堆残缺不全的秘籍念着一二三四。念诗就能顿悟,就会变强,于是,顾深爽了!他一跃成为大陆上最有文化,每天都顿悟的男人。“听说顾大师今天又顿悟了。”“顾大师哪天没有顿悟过?”“嘘,小声点,小心吵到顾大师睡午觉,不肯当我们的夫子。”顾深表示:修炼,就是这么简单!
  • 神元武帝

    神元武帝

    苍穹世界,一切都是富有竞争性的,只有强者才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弱者只配为奴。为了改变这一对待性。待看主角是如何成为强者的,让我们一起,了解苍穹世界的秘密......
  • 无望超脱

    无望超脱

    世界恢弘,超脱之道世代探索、于死亡中探索,于堕落中超脱
  • 时空旅人录

    时空旅人录

    一场神秘地车祸过后,张知秋发现自己“被湮灭”了——世上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但自己这一家人存在过的痕迹却“被抹掉”了!原本是想要低调的,结果却是始终都在为人所瞩目,难道这也是作为一个时空旅人所要付出地代价吗……这是一个同时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三者间又会发生怎样地关联与影响呢?张知秋能够找出事情地真相并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吗?敬请关注这个发生在非本时空的精彩故事……本文适度YY,非无限流,立志成为历史、玄幻、都市官场等等地一锅煮美味大杂烩,非喜……也留下一个点击再走吧,要是还能甩几个推荐神马的就最好了!最后,卖萌卖身求包养啊啊啊啊啊……本书官方群:9023400
  • 最牛软饭王

    最牛软饭王

    明明是靠才华吃饭的,却总被误以为是小白脸,哥也没办法,既然你们都这么认为,哥只好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低调、低调、再低调,忍无可忍只能扮猪吃老虎,装逼打脸,游走在肤白貌美大长腿之间,苦不堪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乐公的白羽

    安乐公的白羽

    普通学生吴懿远一觉起来,发现自己成为了某个异世界帝国的皇帝——但为什么会穿越到末代皇帝身上啊......在穷途末路的状况下,他毫无心理负担地投降了。大陆的统一随着他识大体的举动已经近在咫尺,他也没有任何在这个被前辈穿越者搞得颇为混搭的世界里建功立业的打算。在这个物理法则时不时就会失灵的地方,好好当一个安乐公享受生活不是很好吗?不过,不希望他闲下来的人也不在少数......那帽檐上的白色羽毛必将横扫蔚蓝的天际,它永远指向天空。在这个神秘而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成为新的十字军之王吧!
  • 含仇恋卿莫离

    含仇恋卿莫离

    也许爱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就可以爱上对方,原来也可以放下仇怨。对不起,我爱你。相见,擦肩,追足,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