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4600000037

第37章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发展趋势(3)

制度建设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制度形成方式本身,而且关乎着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也就是以合法性为核心内容的执政基础问题。哈贝马斯认为:“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在其制度建设中,合法性也是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党务公开制度,既是党的组织基于党的性质规定和章程宗旨而在制度建设上的自觉选择,也适应并体现了广大党员的民主意愿。从党务公开制度本身看,作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基础性制度,有利于党员介入党内权力运行、表达决策建议、发挥监督作用。“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的基础和标志,在执政合法性方面居于重要地位。党务公开制度有利于摆脱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增强制度形成的合法性,就要变革传统的党组织单方面制定和颁布制度的建设方式。增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合法性,就是要以党员意愿的真实表达与有效汇聚为基础。一般地说,制度所蕴含的党员意愿越丰富,制度的合法性就越显著。因此,增强制度的合法性,就要从制度建设方式着手。制度的建设方式,虽然最终都以组织颁布的形式出现,但从形成过程来看却有三种情形:自上而下的党的组织单方面的制定,自下而上的党员推动的结果,上下结合并经过意见征集、听证、公示与颁布等几个环节。毫无疑问,第三种制度的形成方式其合法性最显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出台前组织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但“调查研究”并不能替代党员意愿及党外民意的真实表达,因为其中还有一些“技术性”处理的环节。因此,诸如“听证会”等形式,理应作为党内民主制度形成的必备环节,并在制度建设实践中予以推广。

(三)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强化党内权力运行监督

党员权利的保障与党内权力的监督,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可以促进党内权力的监督;加强党内权力的监督,并不是削弱党员的权利,而是突显党员的监督主体地位。如果说加强权力监督“削弱”了党员权利的话,那也只是对部分掌握党内权力的党员干部“用权”或“行权”的限制与规范,对于普通党员而言,只会是监督主体的强化。保障党员权利与加强党内权力监督是并行不悖的,而且两者之间在实践中有着复杂的“正向”与“反向”的关联:要么呈现“正向”的互促关系,要么呈现“反向”的强弱间的转化或牵制关系。现实的局面看,大致是党员权利的保障不够充分,党内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因此,理想的局面是:以保障党员权利为起点,进一步促进党内权力合理配置,进一步推动党内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党员权利保障与党内权力监督“正向”的互促互进、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局面。

保障党员权利与加强党内权力监督,作为当前及今后党内民主发展的一种趋势,应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以权力配置的清晰合理为基础,以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和权力的监督强化为重点。

1.保障党员权利,进一步推动党内权力的合理配置

党员权利不同于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性,而党员权利的获取始于党员资格的获得。显然,党员权利获取中有一定的“组织赋予”的色彩,但却不能依此而混淆党内权力的来源。没有党员,也就没有党的组织;正是由于党员的存在和权力授予,才有了党的组织存在和组织权力,而不是相反。换句话说,不存在先有一个“空洞”的组织,再通过发展党员而获得“实体”的组织。因此,党内权力源于党员授权。

如果我们把保障党员权利视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那么,党内权力制约则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党内权力制约,从党员来说,有一个对权力的监督问题;从党的组织来说,则有一个权力配置的问题。前者的实质在于党内权力向党员权利的回归,后者的实质在于党内权力合理配置基础上的权力运行受制于党员权利、服务于党员权利。

前一章中的部分内容专门论述过党内权力配置与制约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之下,以三个不同的组织(专门委员会)分别负有和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种党内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配置的思路,党的历史上出现过,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而废止过,现在则有重新恢复并强化的必要。

2.保障党员权利,进一步推动党内权力运行公开和监督有力

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是实现权力运行监督的前提。就党内权力而言,立足党员权利保障,当前以及今后的焦点和关键点在于:决策权、执行权、用人权和监督权,即围绕党的代表代表大会的决策权的公开透明,围绕党的组织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执行权的公开透明,围绕党内选拔干部的用人权的公开透明,围绕党员监督主体的监督权的保障与落实。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根本制度,也是党内民主的基本的组织载体。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现行党的领导体制下(没有单设“决策委员会”),增强党的决策权的公开透明,主要应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选举制度,二是代表大会的常任制和党的代表的任期制。这里的“改革选举制度”主要是做好党的代表选举工作,选出合格的代表是实现以决策能力为基础的决策科学的保证。前文也论述过党内选举制度改革问题,诸如候选人提名方式的改革,以及差额选举、直接选举、竞争选举等选举方式的改革,而改革选举制度的重点应放在扩大与推广基层的直接选举工作。这里的“常任制”与“任期制”改革,党的代表大会的“常任制”应向负有实质性权力和职责的常设机构的方向发展,核心是提高党内决策权的运用效力。党代表的“任期制”,主要在于推进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和监督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发挥作用,核心在于强化权力执行的监督。

党的组织内部,主要是组织间的权力配置的优化和权力运行的监督,核心在执行权的公开透明。关于这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有一个重大制度安排,就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当前及今后,两个方面应为党内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的努力方向:一是党的组织内部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权力的合理分解与民主集中;二是扩大与科学运用“票决制”。党的组织内部的领导班子成员间的权力分解,主要是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主要领导的现象,同时权力的合理分解又为权力运行中的监督提供更具现实性、针对性的必要条件,而在这一环节推广“权力的合理分解”与“权力的民主集中”有机结合,则是一种必需。“票决制”并不是党内所有问题的普适性的解决方式,重点应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坚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全委会委员“票决制”来决定,同时“票决制”应根据不同的问题而有区别的使用“记名”和“无记名”的方式,目的在于有效保护票决的使用者、增强票决事项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围绕干部选拔任用的“用人权”,是党内极为重要、极为敏感的一项权力,而进一步扩大“用人权”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等则是必要而关键的。因此,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继续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领导干部任职回避,以及党政领导问责与引咎辞职等制度。总之,“用人权”的改革趋向,就是为了实现干部选拔以及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就是为了充分实现党员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增强党员及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对当选领导干部满意度,保证党内权力来源于党员、服务于党员,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员作为党内的重要监督主体,是一种“权利监督”,即权利对权力的监督。“权利监督”形式,一般地说,其监督效力都比较“虚弱”,而结合其他监督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是提升党内监督力度的重要途径。为此,第一,建立并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第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重点监督与加强党内关键岗位的重点监督相结合;第三,健全党内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以及罢免等制度;第四,实现党内“权利监督”与“权力监督”的结合,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特别是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最终实现全面监督、全程监督的良好局面。

同类推荐
  • 评说晚年周恩来

    评说晚年周恩来

    本书辑录的评说,首先辑录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论述,作为本书的开篇。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辑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对“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说;下编主要辑录外国政要、友好人士和专家学者有关“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论。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王金柱编著的这本《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以实现中国梦为全新的参照,在60多年历史的大视野下,探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执政条件下改善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力量源泉。本书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分析在执政背景和历史方位发生的变化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回顾执政以来的党群关系,总结,国外政党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提出了改善党群关系面向未来的出路与对策。
  •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本书指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还是第一代社会学家,多数社会思想家缺乏理解战争的理论工具。除了少数例外,笃信社会进步的学者对战争这一大规模暴力冲突现象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将战争视为边缘或过时的现象。直至20世纪,大部分社会理论家对现代世界抱有过分乐观的展望,对战争与暴力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语焉不详。社会理论志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令人信服的诊断,但对战争有意无意的忽视是其大的缺陷。由此,本书倡议重新审视战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汇集了作者陈先达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章。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结构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等等。其中《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有的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原国家教委“高校理论战线”优秀论文奖等。
热门推荐
  • 老妖传

    老妖传

    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哲♂学的问题,在传说中,那边是个被强权污染的污秽世界,便是买路也要使用面大额钱钞,钱与权力甚至能让人罔顾尊严推起石磨,生时不公死处也不平,可那处地方仍是人心中向往的净土天堂,这是这个可悲的世界的中心,是人总要活着吧,死了还能数钱吗,人人畏死个个想往生,心之所系,于是它就真的存在了,谁敢说它不存在?
  • 武灵录

    武灵录

    灵界,这个到处都充斥着人类科技与奇异灵兽的异世界。我们的主角石磊,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因一场意外来到了这里…你确定这位大叔是我爷爷?好吧,那这小屁孩怎么回事,你要我管他叫小叔?行,这些先都不说,那你给我解释解释这36D的外国妞是怎么回事?你竟然要我管她叫太奶奶?***PS:本书【不邪恶】【不恶搞】【不后宫】【不种马】【少许yy】【少许柔情】【更多刺激】【更多热血】
  • 诸葛大力想让我告白

    诸葛大力想让我告白

    猛!男!必!看!点击领取你的专属学霸女友。
  • 大宋新国公

    大宋新国公

    他是美洲人民的救世主,是天下霸主大宋王朝的总设计师,是全球富豪排行榜仰望的男人,从寒门到国公,他就是大宋梦的榜样!
  • 闪婚后大佬人设崩了

    闪婚后大佬人设崩了

    高冷淡漠的傅爵墨被闪婚了,闪婚的对象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于是,从此之后……在外,他是神秘霸道高不可攀的商界大佬。在家,他是为她洗手作羹汤的暖心丈夫。乔楚一坦然自若的享受着自家丈夫的暖宠。直到有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气宇轩昂的男人像极了自家丈夫,再也无法淡定了。“到底是我拉你上了贼船?还是你早有预谋的拐骗我?”傅大佬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传闻中那个杀伐果断,冷漠无情的墨爷,变成了一个炫妻和宠妻的狂魔。【暗恋成婚,高甜虐渣宠文。】
  • 海底便利店

    海底便利店

    世界上各类事情都在这里展开回忆。包含着最接近人们现实生活的样子,给人一样感同身受的心情。
  • 万界邮轮王

    万界邮轮王

    父亲脑梗公司面临破产,富二代濯行舟再也不能炫富装逼,他有点方。就在大家以为濯行舟完犊子的时候,他居然开着一艘神秘豪华邮轮回归大众视线。据说这座邮轮上有很多非地球元素,那里不仅可以吃到来自仙女星系某星球的孜然肉蜥腿,还放得下侏罗纪时代的一座温泉活火山。男人们喜欢在邮轮上撩宇宙各地的美女小姐姐,女人们则发誓要买下邮轮神秘药店中所有的驻颜丹。然而邮轮最厉害的还属各种预约航线和限定人数的岸上剧情穿越游,妥妥的让你发现宇宙万界真(无)善(底)美(线),还想再活五千年。准备好了吗?跟着爸爸的步伐一起进入星际启蒙时代。
  • 火影忍者同人文绘樱之扇

    火影忍者同人文绘樱之扇

    火影同人。手鞠的同人感情线,我不太喜欢be,所以结局也许会是好的呢
  • 刘河间伤寒医鉴

    刘河间伤寒医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藏玉兔我藏你

    月藏玉兔我藏你

    “你过来”他看着树上的女孩子“不要嘛,上面好多果子呢”女孩不满“家里有”“自己摘的好吃”得,自从认识她,就没有一回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