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7400000021

第21章 享受充实、简单的幸福生活(3)

为什么我们会有贷款这样的机制?我觉得很不可信。只用自己的收入生活不就足够了吗?为什么还要贷款呢?更离奇的是,贷款还在宣传“不论是谁,二十四小时之内马上就能获得贷款”。这样一来,马上能见到的只有地狱。

若是把想要的东西硬往自己这个方向拉,那么东西自己也会向相反的方向拽。这就是对立的人生。

到手的东西有一天也会失去

即使有些时候,因为想要的东西很小,让你成功地将其拉向了自己。但即便如此,人与物也并非一体。即使自己拿到了薪水,也有可能不是自己的。

男性和女性交往,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讨她的欢心,为她买礼物,说各种亲切的话,有些女性可能会因此而拜倒在这个男性的魅力之下。但是,就算之后男人与这位女性约会、一起外出,她也不可能就这样成为他的东西。这位女性想的可能是如何逃跑。所谓的“物”就是这样,会不想成为任何人的“物”。

大家都请认真听听自己的心吧。会不会有人想被谁拥有呢?想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自己拥有的东西,这样的人很讨厌,不是吗?即使对自己的孩子有非常多的贪恋,也讨厌被自己的孩子当用人一样支使。我们连对自己的孩子都是这样,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若是怀着欲望把财产或人拉向自己的话,结果他们都只会逃向相反的方向。接下去的日子,还是不得不战斗。譬如夫妻,不少夫妇结婚之后,为了让太太安心待在家里,丈夫就不得不花许多工夫,哄太太开心,拼命工作,努力赚钱。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到手的东西,其实都在远离自己。虽然会告诉别人“我有这个,我有那个”,但最终,这些都在渐渐远离自己。

释迦牟尼曾说:“愚蠢者会说自己有财产,有家庭,但结果有的只是烦恼。”他还说过:“连自己与自己的肉体都不属于自己,还有什么财产?还有什么家庭?”

尘世里的人们,当觉得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在远离自己时,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当父母的若是孩子死了,会难受得不能自拔,不是吗?当丈夫的若是妻子走了,会痛苦得不能接受,不是吗?即使妻子没有逃跑,但为了让她们对自己好一点,每个丈夫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想要的终究得不到

“想要的终究得不到”这句话是一个真理、一个法则。即使人们想要,也会得不到。如果觉得某件东西成了自己的,告诉你,那只是错觉罢了。即使付了钱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东西也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与自己合而为一。

另外,我们都曾经因为个人情感而拼命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把这个东西想象成什么都行。但我的疑惑是,得到它是不是真的能够幸福呢?我们不清楚。比方说,某个人在店里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他很想要。但是虽然这样想了,却没有实际穿上身过。所以,穿这件衣服能否让他幸福呢?没有人知道。

每个人都在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能否让自己获得幸福、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就想着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即使和那个人真的在一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从中获得幸福,不是吗?尘世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因此失败的人也有很多:觉得跟那人结婚了就能幸福,结婚之后才发现情况完全相反。而那个人连这个道理都弄不明白,还为了能够结婚而大费周章。

欲望能获得的快乐很短暂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假使我们已经得到了某样东西,会如何呢?我想,大家会为了守住它,不让它离开而大费周章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我们很努力地得到了某样东西之后,接下去就必须为守护它而耗费心血。于是,保安公司就能大发横财了。

但是,由于“得到之前的自己”与“得到之后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所以即使成功地获得之后,也并不能变得像得到之前那样。那种想象中的快乐与幸福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了。

想象一下,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想和恋人一起出去玩而想买辆车子,人到中年攒够了钱买到了车子,会怎样呢?这时,他已经和这个女人结婚十多年了,就算买到了梦想的车子,也不会感觉到二十岁时所期待的那种“与恋人开车兜风”的快乐感受了。现在的他能感觉到的只有与妻子在一起兜风的十年。或许比起跟丈夫说话,妻子更关心担忧孩子,但这份“喜欢”或是“想要”的情感,与得到之前的自己却有了明显的不同。

也就是说,我们经由欲望获得东西,就一定会尝到“得到之后会失去”与“自己已经改变”两种痛苦。简单来说,就是祸不单行。没有得到很痛苦,得到之后,由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已经改变,也就变得不如想象中那么快乐了。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守护自己得到的东西。因为我们认为,这件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痛苦。所以,经由欲望而获得的快乐,绝对是不值得的。

关于欲望,释迦牟尼曾说过:从欲望中只能获得些许快乐,更多的是痛苦与忧虑。比起得,失去的会更多。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吃大餐很快乐,但是比起吃大餐的快乐,之前所品尝到的辛苦,还是会更多一点。

善养内心的修行(2):放下嗔怒

再来给心照张X光片,我们会发现另一种名叫“怒”的病症。下面我来阐述一下这种病症。

首先,人们产生了怒的情感,就会讨厌那些心中不喜欢的东西。然后,就会产生一种情感,想要攻击、破坏那些令自己讨厌的东西,通过破坏、毁灭自己讨厌的东西,获得幸福的错觉。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强者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会用自己的愤怒与强大的力量把世界破坏得一塌糊涂,犯法、杀人等都是会导致大破坏的行为。

而弱者则会感到后悔,继而破坏自己。他们的内心被愤怒填满,但因为自身力量弱小,什么也做不了,于是觉得后悔继而将自己破坏。自杀的人往往就是这种弱小者。

所以,愤怒是树立敌人的不幸之道。破坏自我便意味着树敌。树立了敌人之后,即使战胜了它们,自己也不会觉得快乐。简而言之,败,是败;胜,也是败。

这是从释迦牟尼的教诲中概括得出的。佛陀还说:“胜者会面对更多的敌人。”“败者会意志消沉。”“佛道中人内心平稳,无胜,无败,无竞争。”

忌妒源于嗔怒

随着愤怒一起前来的,就是嫉妒。所谓忌妒,就是一种不愿认可他人的幸福、安宁、成功的心情。自己明明与别人毫无瓜葛,却还要去忌妒。

怀着忌妒的情感生活,即使得到也只是一种不幸。

但是,因为嫉妒,很多人都错认为自己获得了幸福。忌妒使人心情跌落谷底,看到地狱。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继续忌妒。

更危险的是,这种心病会在愤怒的情感下被无限地放大。

想象一下忌妒之人的想法吧!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真正成功的呢?多少总会有一些吧!不论这个人是谁,总有一些优点和可以胜过我们的地方吧!看到了这个“优点”就跑去嫉妒,这么做不是非常没道理吗?

比方说,有人忌妒那些比自己年轻的人,又如何嫉妒得完呢?比自己年轻的人又何止一两个啊!

大家看看,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啊!

有人将“我和他不同,我是幸福的”这种想法作为前提,为了维持自己所谓的优越感而去忌妒他人,但我认为,真正幸福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忌妒他人。

社会上很多忌妒他人的人会不断跟周围的人抱怨:“什么嘛!什么态度!什么腔调!”自己一副高高在上、什么都做得很好的样子,和被他抱怨的那些人完全不一样。但如果这些人真的完美的话,就不用去忌妒别人了。所以,那只是想浑水摸鱼罢了。忌妒之人实际上自己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若有人是充满忌妒的性格,那他每天的人生真的是很辛苦了,而且绝不会有充实的活法。

若把整个世界与自己相比较,个人的存在实在太渺小了,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嫉妒之人的忌妒对象是他人,也就是整个世界。这不是明显想让自己的人生朝着失败者的方向前进吗?

后悔来自嗔怒

后悔是愤怒的另一种形态。所谓后悔,就是想起自己已经做的事情以及没能做的事情并为此烦恼,由此带来讨厌自己的情感。

还有一种后悔,是自己对自己撒谎说“我是好人”而产生了后悔的情感。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被过去的情感所牵绊而导致痛苦,并非充实的活法。后悔带来的结果就是,不断给自己增加多重不幸,同时向着失败者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这也是一种心病。

善养内心的修行(3):解除心病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心病。我在此只列出名称,供大家参考。下面这些都是心病。

吝啬

无知

不以行恶为耻

精神状态不协调,混乱与兴奋相混杂的状态

基于错误见解的生活,邪见

傲慢,自我意识强烈

医心病,才是有意义的活法

心病有许多种。即使只是其中一种,也会像癌症一样把我们的一切都破坏掉。而我们的心里有了太多这种心病,所以必须接受治疗。

幸福感与充实感都来自于我们的心。若能保持一颗健康的心,生活疾苦便会荡然无存。

若能保持一颗健康的心,便能消除一切徒劳。若产生了哪怕只有一种心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变得徒劳无益。所以医治心病能使所有的行为变得有意义。

尘世间有很多人,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两个字:挣钱。

但是,佛陀告诉我们,人活着的目的不应该是挣钱,而是医治心病。

拂去心上尘垢,这正是“有意义的活法”,只有消除心病根源的活法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活法”。

幸福需要有计划地构建

那么,要怎样才能拂去内心的尘垢呢?

这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幸福需要有计划地构建,幸福不是通过一瞬间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而获得的。

世上有些愚者会问:“难道没有一瞬间就能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佛教自身的原因。因为佛教在各地广泛流传的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经卷被破坏、散佚了。大家为了获得那种简单而便利的方法,开始创作各种咒语。

现在还有很多人能看到的,比方说,挂曼陀罗像能消除烦恼,或是立一尊护摩像,又或是心有108种烦恼,取108块木板烧了便能消除烦恼等。这完全是胡闹!佛教的世界也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怎么可能用如此低级的方法?这样的做法就好比说“不痛了、不痛了”之后,便真的觉得不痛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简单的办法!

我们不能在第一步便顿悟。循序戒恶、循序工作、循序前行便能到达顿悟(智慧)的境地。

也就是说,佛陀从不说:诸比丘,要顿悟于一瞬,医心于一举。我们必须循序戒恶,消除欲望、摆脱愤怒要循序渐进,路也必须按顺序来走。这样的话便能顿悟。

就像这样,真正的幸福是需要有计划地构建的,没有什么捷径可循。

实现幸福的计划

理清先后顺序

接下去,我将要说一下如何有计划地构建幸福,不过内容会比较晦涩。因为释迦牟尼在阐述这些道理的时候,运用了许多故事,尽力让我们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绕了许多远路才能明白。佛陀希望各位通过各种各样的例子,明白构建幸福的方法。

这里我介绍中部经典第54卷《哺多利经》中的一个故事,名为《顺序之道》。

某天中午,释迦牟尼在住处附近化缘,之后便走进了森林。这时,有一个名叫哺多利的在家人,穿着草鞋带着伞外出散步。一般的印度人是不穿草鞋的,而这人又穿草鞋又带伞,说明他是个爱打扮之人。这时,释迦牟尼想要与他交谈,就向他打招呼说:“先生!”

随后,释迦祖师又说:“这里有地方坐,过来坐吧!”

这时,那人十分生气。因为释迦牟尼用了跟普通俗人一样的话来跟他打招呼。

释迦牟尼这时明白了,这人讨厌被这么称呼。但佛陀还是故意说:“先生,这边有地方坐,坐吧!”

同类推荐
  • 圈里圈外

    圈里圈外

    圈子,顾名思义,是一个互相流通的圆圈。一般说来,圈子能够为我们提供这几种基本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因此也有人说,圈子就是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整合、匹配的一种魔方。圈子的出现也并不是社会开放所带来的结果。无论哪个社会,在人生漫长而艰辛的征途当中,任何人都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走向终点。人需要情感上的相互理解,需要尊重、信任和真诚,需要亲情、爱情、友情的支持。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必须与人合作,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互换资源。当然,个人只有进入某个圈子,成为那个圈子流通中的一个环节,才能够获取圈子提供的机会、信息、盟友、人脉……
  •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人情世故练达术:掌控主动权的人际潜规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当下这个以人情和关系为纽带的社会里,我们若想处处通达,就不能一味地棱角毕现、率性而为,而是要注意圆通,懂得“吃亏是福”,要通世故、懂人情。这就是“洞明世事”、“人情练达”。当然,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去学厚黑,而是要学会拿捏处世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这才是最高妙的处世学问。
  •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分析,告诉你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力,只要抱着一种积极的结果心态,认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小做起,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你就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 优秀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契约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契约

    本书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社会背景分析与研究结构设计、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的概念分析、心理契约的结构分析等。
热门推荐
  • 洪荒之元炁祖师

    洪荒之元炁祖师

    炁者,元气也。万物皆由元气变化而成,一元复始而化天地万象。一个少年穿越而来,逐渐摸索被掩藏在时光的真相。所以,明悟元始,成就太上,一步通天掌元炁,以此成圣!
  • 被契约捆绑的爱2:随

    被契约捆绑的爱2:随

    继《遇》后,读者强烈要求,继续着故事。网文匆匆,命运轮回,伴随着作者21岁那年的沉静,终于完结了此书。————————————————————<br/>上官清夜,比林静亚更桀骜不逊的紫发男生。<br/>欧阳思竹,比靳真一更温柔体贴的帅哥学长。<br/>新的学校——圣樱贵族学院,充满贵族的鄙视、成人的嫉妒、同学的欺凌,黎刹那的大学生活,会是如何的波涛瀚浪?<br/>《随》,《遇》的续本,四个男主,最后会选谁,将在此揭晓。    
  • 真灵榜

    真灵榜

    真灵榜,蕴含十大上古真灵烙印…… 魔气侵蚀世界后,十大真灵消声灭迹。 真灵仙人族后裔清衣,手持真灵榜寻找十大真灵,可真灵榜带给他的,却是一场场生死考验。 因为他,已是魔气之身……(类似塞尔达传说一样的开地图故事,只是换车了玄幻的背景。)
  • 帝玄策

    帝玄策

    “吾有帝王法,一念山河碎,吾掌帝王权,一念天下归。”这个世界啊,没有王法已经太久太久了,宗门大庙皆恃强而立,万族异族以神人自居,唯有百姓平民在这水深火热的世界中还如刍狗一般苟活,既然这片天地没有法度,那便由我来制定这个规则吧。吾执帝王权,天下必归依。
  • 像是答应了一件轻松的事

    像是答应了一件轻松的事

    “在高中要快乐呀!”成阳对林晴说道。“放心吧,我会的!”阳光暖洋洋地照耀在她的脸上,她扬起了嘴角,眼里的笑意能在小河中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
  • 梦境之岭

    梦境之岭

    成为梦境师以后,我遇见了你,我本想护你安然入眠,偏偏命运造化弄人,你我终究为陌路之人……
  • 神医毒妃:冰山王爷笑一笑

    神医毒妃:冰山王爷笑一笑

    冰山王爷遇上鬼医爱徒。你怎么从来不笑?她第一次吻他,他的笑容是开的最美的并蒂莲。一次朝廷审查,父亲因她而死,失去容貌,坠下悬崖,她都不怕,可是唯一爱护她的师父也被人害死,她要重生,改头换面,她化身敌国郡主来和亲。而他却早已失忆,并与他人成婚,原本精通的医术让她进宫成了毒妃,她要复仇。是仇恨让她一步步走到了尽头,可当她快要成功时,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迟来的爱能否呼唤她的良知……
  • 重生芳华时代

    重生芳华时代

    一觉醒来,回到七十年代,再次面对相同的人生,你猜不透的结局,如何重燃,如何面对父老乡亲!
  • 情深入骨三分毒

    情深入骨三分毒

    有一场最美的爱情是在我爱上你之前,你已经深深爱上了我。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还是这样的两情相悦来的不尴尬,也足够坦诚。悲也好,喜也罢,还是情到来时方来到,人到此时终相守的好。命运就是让你遇见一个又一个人,然后得以用那些千丝万缕的细枝末节进行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美人弄:穿越之古代女法医

    美人弄:穿越之古代女法医

    她只是个小法医,一朝穿越到了陌生的古代,却还是摆脱不了和死人打交道的情况,成了个仵作。没想到却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在她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老天又给了她更大的考验——美男关!哇塞,既然上天这么“厚爱”她,她就勉为其难吧!美男,我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