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7400000020

第20章 享受充实、简单的幸福生活(2)

一直盯着一样东西看的话,眼睛会酸痛吧?一直听着同一种声音的话,耳朵会疼吧?所以我们要经常看不同的东西,经常听不同的声音,借此转移痛苦。

大家都觉得听音乐是件快乐的事情,那是因为音乐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混合而成的。若是一直听同一个声音,大家还会感到快乐吗?如果一直用钢琴等乐器演奏同一个音的话,听的人心情也会变差,不是吗?这样的声音还真不如摩托轰鸣声好听!但当钢琴家在键盘上舞动着手指弹奏,那就另当别论了,那就是一种让人感到美妙无比的音乐。

这就是人们的无知。因为持续听同一个声音很痛苦,所以听音乐,但这样做只是让痛苦渐渐转移出去了而已。若人们真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的话,时间久了,人会变得无法冷静。

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虽说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豆腐,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吃各种各样的东西呢?或者不加酱油等调味料,一直只是吃豆腐,这样行吗?

“说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米,那一定就是高志水晶稻,世界上其他地方哪有这么好的米?”很多日本人都为此扬扬自得。这算什么话!若真是这样,那我建议他们一直就吃米好了,还要吃什么菜!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事情都只是我们的主观感想,而非客观实际。那些行为也都不过是感觉的转移。所以说,感觉即痛苦,与快乐无关。尽管如此,还是会有很多人用自己的“肉身”去寻找幸福。

我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用另一种“苦”来替代眼前的“苦”罢了。然后,我们又会把这种痛苦减轻的过程看作是快乐与幸福。但是,我告诉大家,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觉。从一种“苦”转移到另一种“苦”上的活法,是一场梦幻泡影。

这种虚幻,若是用一种病换成另一种病的话,便很好理解了。“这次是感冒,下次就是肺炎了吧!再下次应该是什么病呢?”这种思维方式很奇特吧!但是,世界上就是有很多人,是用这种思维方式行事的。他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下次要换成怎样的痛苦呢?”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结果便是使一种“苦”向另一种“苦”的转换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追求幸福的感官刺激并非无界限的

通过视觉、听觉与味觉得到的快乐是有限度的。再怎么盯着看,一直听,快乐的程度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也不会再上升。

无知与混乱的人往往会听一整天音乐。这样做的后果是影响人的听觉,甚至导致失聪。同样,味觉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们一直吃同一种味道的东西,味觉神经就会被破坏,还会影响大脑健康。

身体的力量是有界限的,我们的身体并不拥有无限的能力。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用自己的鼻子闻到的,用自己的舌头尝到的,都不可能超出身体所能感知的范围。

人们虽然能够妄想,但妄想的行为与肉体相联系是有界限的。超越界限的妄想会让人的头脑变奇怪,让人生病,最后引发精神上的问题。

反过来说,即使不是妄想,如果过多地考虑一些多余的问题,周围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人的头脑有问题。某个人学习知识,整天就只考虑一些学问上的事情。这样,即使是读了很多书,也绝对够不上“头脑好”的标准,稍微交谈一下便会露出本质,反而让自己看上去头脑变差了。虽然他主观上想增加见识,但因为没个限度反而钻进了牛角尖,所以最好适可而止。

但若是秉承了“肉体至上主义”行为处事,人们便会不考虑界限的问题,觉得只要不断去做就好了。结果很明显,这样做出来的事情肯定也是一塌糊涂的。

了解自己的界限在哪里,这种行为在佛教中叫作“知量”。佛教认为,一个人应该清楚自己身体的界限,做好界限范围内的每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吃饭时不能吃到撑。肚子吃得过饱就超越了界限。长此以往,胃和肠道都不能正常运作,有害的物质在肚子中累积,会导致生病。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只要吃到满腹的三分之二就足够了。留着其他的空隙让胃酸有时间好好消化食物,让肠胃健康地工作。

超出界限,不仅会痛苦,还会陷入身体崩坏、内心混乱的不幸深渊。

佛教认为,即使奉行肉体至上主义,也只需达到最低的限度。也就是说,即使愚蠢了,也不要让愚蠢变成双份,愚蠢只需要一份就够了。做到知量,明白适度的含义,便能拥有快乐的活法。

拂去心尘

真正能感知幸福的,只有心

心究竟是什么?

心是人用来感知的地方。快乐、幸福、痛苦等感情都是通过心感知到的。请大家回想一下本章最初提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感知到了幸福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里:感知幸福的是我们的心,与身体没有关系。

因心生痛苦,因心生幸福

物,也就是被心感知的对象,其本身并不会创造幸福。

我们经常会提到钱,但钱本身不能创造幸福,只有我们自己的心能创造幸福。

“获得一万日元会觉得幸福!”按这句话的说法,创造幸福的应该是这一万日元吧!这样的话,不论谁得到这一万日元的钞票,能够感受到的幸福就应该是相同的。这应该会成为一种固定法则。

比方说,有个玻璃容器,可以装四十毫升的水,这样的话,不论谁来装水,容器的容量都是四十毫升,水多了便装不进去。

同样的道理,若真是物制造了幸福,那这一万日元应该也能创造出相同的幸福。这样的话,无论是谁得到了这一万日元,幸福的程度都应该是相同的。但是,事实上真是这样子的吗?难道每个得到一万日元的人所感受到的幸福几乎相同吗?虽然数额相当,但每个人能够感知到的幸福也应该是有差异的。

试着给婴儿一万日元看看。他(她)会高兴吗?肯定不管是什么,他(她)都直接往嘴巴里塞了。再试试把这钱给一岁左右的小孩看看,估计直接就被他拿去涂鸦了。就是这样。

再把这一万日元给穷得吃不上饭的人试试?他们应该会觉得非常高兴吧!若是把这一万日元给大富豪呢?估计他们不但不高兴,反而可能还会生气。像政治家之类的人物,即使接受了数以亿计的钱财,也会说“忘记了”“让秘书拿走了”等等。所以,若是给一位议员一万日元,他也不会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看到这里,大家对“物不能创造幸福”这个道理了解得很清楚了吧!即使是最好吃的饭团,也不会带给每个人相同的喜悦吧!若是碰上讨厌米饭的人,不是更不会感到高兴吗?

即使在同一环境下,由于每个人内心的实际情况不同,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人觉得是幸福,有人觉得是不幸。所以,重要的还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因为缔造幸福的并非是“物”,而是“心”。幸福的感知与肉体本身无关,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让心能感知到各种幸福。

肉体至上主义是完全错误的。身体所能感知到的只是痛苦,而非喜悦。真正能感知到喜悦的只有内心。所以,我们要学习让心感知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心能感知无边幸福

我们的身体有界限,但我们的心没有。

若能好好地培养并管好自己的心,便有可能感知到无边无际的幸福。

关于这一点,释迦牟尼祖师在经典中是这么说的。

释迦牟尼的第一个信徒是一个名叫阿难陀的居士,他家境富裕。这是阿难陀居士与释迦牟尼初次见面时发生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阿难陀居士有要事前往桥萨罗国,并在一个富裕的朋友家里借住一宿。但是,令他不解的是,以往去朋友家他都会被认真接待,这次变了,朋友显得相当忙碌,完全没有时间接待他。

于是,居士向朋友询问:“明天是国王要来吗?”朋友回答说:“不是。要来的是开启了我智慧的佛陀,我正在做一些迎接他的准备。”听到“佛陀”二字之后,居士非常惊讶。他心想着,无论如何都要见佛陀一面。于是他整晚都坐立不安,辗转难眠。

他等不及第二天早晨的到来,就准备出门。周围的人拦住了他,并告诉他说:“像你这种有钱人,半夜在外面走很危险。佛祖明天早上就会来,你先睡觉吧!”即便如此,居士依然无法入眠。

突然,他的身边亮了起来,那种亮光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已经到早晨了。因为居士“想见佛祖”的想法非常单纯,所以能看见光。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也存在着让人顺利行走的光。因为阿难陀居士用一颗清明之心想事情,一心要见佛祖,于是就有了光。

然后,阿难陀居士说:“已经很亮了,这样的话,我一个人出门也没问题了。”说着便出去寻找佛陀。

但是,感受到光需要常保持一颗清明的心才能实现,走着走着,居士的注意力分散了,光也随之消失了。周围一片漆黑。居士心中觉得异常恐怖。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定了要见佛陀的信念。光再次亮起,他继续前进。

走到森林深处,有一处只有极少落叶而又非常寒冷的地方,居士看到了一个很像佛陀的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对于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阿难陀居士来说,隆冬时节,佛祖不因寒冷而退缩,静静地坐在那里的行为实在不是他能想象的。“不管怎么说,坐在这种地方怎么受得了?这人真的是佛祖吗?”阿难陀非常担心。

他心想:如果这人真是佛祖,那就应该叫得出我的本名。“阿难陀居士”只是当时的人对他的一种敬称,并不是他的本名。他的真名是“须达”,而这个名字只有他的父母才知道。

随后,他听到佛陀说:“须达,欢迎!”

直到此时,阿难陀居士才彻底明白,那人就是真正的释迦牟尼。随后,他又很担心地问佛祖:“祖师在这种地方也能睡觉吗?”释迦祖师就回答说:“内心清明无污浊,完全善养了自己内心的人就能睡得好,过得幸福。”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也要教育别人善养自己的心。这条教诲所表达出的含意与“肉体至上主义”完全相反。不善养自己内心的人,即使住在宫殿、城堡之中也会饱受痛苦。善养了自己内心的人,即使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也能感知幸福。这种幸福才是佛教意义上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没有界限,真正的幸福是通过善养我们自己的内心获得的。

修理内心的行为便是佛道

善养内心便能感受到无边的幸福,但如今我们的心都处于故障的状态。因为内心故障,所以幸福也好,充实完满也好,我们都无法正确感知。

若是心出现了故障,又该如何是好呢?我的理解是,非修不可!修理内心的行为便是佛道。

无知的人认为幸福在心外。他们认为幸福存在于金钱、家庭、汽车、孩子、娇妻之中。所以,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悉数收入囊中,为了获得这些“财产”拼尽全力。

还有一种人,他们所谓的幸福就是永恒的天堂。但永恒的天堂也存在于心之外。这些人认为:既然这个世界是苦难的,那永恒的天堂就是永恒的幸福了。

这二者其实是相同的。在我看来,坚持“同美女结婚便是幸福”的人与坚持“我对于现世没兴趣,我祈祷进入天堂获得幸福”的人属于同一个级别。因为他们都认为幸福是存在于心之外的东西。所以,也不是说对于宗教没兴趣、一味挣钱的人级别就低,挑战精神世界的人级别就高,其实他们在本质上相差无几。

修行,让心感受幸福

故障中的心,不论身处何地,料理何事,所能感知到的都只有不幸与痛苦。因为我们的内心处于故障中,即使得到了宝物也还是觉得痛苦。

比方说,那些腰跟全身都疼得束手无策,坐都坐不下去的人们,让他们去坐在金质的椅子上,就会不疼了?就会觉得幸福吗?痛苦消失了,还是加剧了?

释迦牟尼再次举出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想象有一头没有皮的牛。牛皮脱落,红色的肉裸露在外。这头牛待在草原上,吸引了很多虫子靠过来叮咬。牛于是觉得很痛苦,就换了一片草原待着。结果怎样呢?因为没有皮肤,浑身上下被花草的刺扎得通红。而且虫子依旧靠过来叮咬,于是牛只好通过蹭树来弄掉虫子。这又如何呢?牛得到幸福了吗?还是仍旧处在痛苦中呢?所以,我们无论是在太阳普照的地方,还是背光的阴暗面,无论是在大草原上,还是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感受到的都只有痛苦。

人的内心故障与没有皮的牛是同一个道理。若是内心出了故障,天国也好,地狱也好,都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如果我问大家,人有钱了,生活就能变幸福吗?不能吧。若是内心长期处于故障之中,不论一个人是否有钱,都会感受到不幸。

追求刺激的心无法感知幸福

故障的心会追求身体上的刺激。

但是,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内心始终处于故障之中,人们只会胡乱追求一些获得刺激的方法,所做的一切又以失败而告终。想要挣钱,结果触犯了法律,留下的只有痛苦。

若是我们持续这种做法,构造出的世界便是弱肉强食、充满竞争,如中毒般沉溺在刺激之中,破坏自身的身体健康,结果只能陷入精神的苦难深渊里。若是我们的内心处于故障状态,便会身陷肉体至上主义,走上自我破坏的道路。

当今社会,环顾四周,大家不正是朝着破坏的方向在前进吗?资源渐渐流失,温室效应加大,一部分国家可能还会因此沉入海底;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无论人们在何处,都可以发现,过去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破坏。

善养内心的修行(1):远离贪欲

我们的心若处于故障状态下,就必须接受诊疗。

若是我们给心照一张X光片,便会发现一种名为“欲望”的病症。所谓“欲望”,就是希望把身外之物都变成自己的物品的想法。所谓身外之物,包括家庭、财产、住宅等,形式多样,品类繁多。认为把这些东西都变成自己的便能拥有幸福,这就是依存于外界的幸福观。

这种观念实在是非常可怜啊!因为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了这些身外之物,他们的人生就是不幸的。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说:“老婆带着孩子跑了,我真不幸!”

这不是开玩笑。人们觉得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好像这样子别人就拥有了幸福。但是,幸福不是内心的东西吗?又怎么会被人轻易夺走呢?若真是一种东西的话,倒是还能被别人夺走的。

欲望针对的是外面世界出现的东西。外面的世界非常大,所以欲望也被无限地扩大,自己内心的故障也因此被慢慢扩大了。欲望不正是这种东西吗?欲望这种东西,越看外面的世界,越会增加。所以,人们依存外界的行为是很危险的,会让自己的欲望增加。

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有些东西,即使你想要也不一定可以得到。身外之物这类东西就有类似的排斥力。

是不是你说了想要,身外之物就会变成你的呢?不会吧。见到一个美女,你说想要,是不是美女就会与你结婚?不会吧。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你说想要,店员就会跟你说喜欢就请拿走吗?不会吧。身外之物是不会这么轻易就属于自己的。

万事万物都有一种不愿成为你的东西的排斥力。

所以,“获得”这种行为本身就很辛苦。我们看到昂贵的衣服便会产生欲望,但不贷款根本买不起。贷款的宣传口号也许是“让您有计划地用”,但事实上,有计划进行的只是金钱还贷而已。所以,获得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作为女人,懂一点话语操纵术,不仅可以让自己在社交上左右逢源,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的担心、顾虑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懂得说话技巧的聪明女人能轻松驾驭生活,并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如果在交谈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话题入手,常常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启对方的心扉。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
  • 赢得一生好时机

    赢得一生好时机

    本书从认识自己、规划方向、把握机遇、情商管理、人脉关系等方面,生动地讲述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做事技巧,全方位地解析了一个人的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然后赢得成功的好时机。
  • 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

    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

    《感悟青少年的哲理美文: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知识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机智,寓意含蓄,是广大青年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花香花海花成然

    花香花海花成然

    莫蕊蕊,莫然究竟是你的什么人?莫蕊蕊表示这个问题已经头疼了她十几年,她和莫然的关系?呵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冤家路窄,互不顺眼,朋友?兄妹?恋人?以上好像都是又都不是,如果不是小时候遇到莫然她的生活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是如果没有遇到莫然呢?管他呢!走一步算一步她莫蕊蕊什么时候怕过,只是真正的行走江湖,两个人都互相有了秘密,莫然你到底是什么人?莫蕊蕊你又是什么人呢?爆笑,无厘头,让人欲哭欲笑的江湖狭路行!!
  • 少女集结令

    少女集结令

    古代、校园、末世......各种类型应有尽有。(新人发书,写的不好请指教~)
  • 天煞女帝

    天煞女帝

    意外落难遍体鳞伤的他,被神秘女子所救,却恩将仇报利用女子,精心设计圈套,意欲报复敌国。二人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爱恨情仇,一场暴风雨悄然而至将原本的幸福碾的粉碎,女主毅然担负重任,踏破硝烟弥漫,渡过零落漂泊,步履蹒跚处,生出朵朵帝王花。
  • 魏少又来追妻啦

    魏少又来追妻啦

    前一秒,叶泠川一脚踩着凳子,按着吴智的头,指着桌子上的练习题给他讲解。后一秒,魏烨来了,叶泠川立马乖坐下,一只手拿着笔,另一只规矩的放在桌子上,轻声细语的对吴智说:“你看啊,你这个解法是有问题的…”吴智:“大姐您没事儿吧,你别这样我害怕。”………“烨哥哥,放学一起回家啊。”“好,我等你。”“烨哥哥,中午吃烤肉吧。”“我随便,看你的。”“烨哥哥,我男神的电影周末上映!!!”“我陪你去看。”“烨哥哥,我喜欢你啊。”“我也是。”………“魏烨!”“叫哥哥。”“咦,你好骚啊。”“宝宝这是嫌弃我了?”1v1双洁甜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次意外的邂逅

    一次意外的邂逅

    沈峰作为沈氏集团的二公子,在生活的逼迫之下,不得不放弃了相恋四年的恋人。而后沈峰却意外邂逅了温柔善良的萧寒珊,这次沈峰还会放弃这次邂逅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如何呢?
  • 从斗破开始的最强守护灵

    从斗破开始的最强守护灵

    最强守护灵,从斗破开始。斗破苍穹中,他是纳兰嫣然的无上师尊;是云韵的臂膀依靠;是小医仙绝境中的一丝微光。一人一剑,横扫半壁斗气大陆!斗罗大陆中,他是千仞雪的心灵寄托;是胡列娜的暗恋对象;是比比东阴暗人生中的最后一抹救赎。白衣染血,屠遍三千神界生灵!吞噬星空中,他是伊莲娜的灵魂之主;是人类族群的希望;是宇宙毁灭尽头的唯一一缕幽芒。君临天下,吞噬亿万星空黑洞!世界历程:斗破——斗罗——狐妖——一人——超神学院——星辰变——吞噬星空……书友群号:164353754
  • 史上最牛帝皇

    史上最牛帝皇

    酷爱三国历史的刘辩,带着金手指,神魔升级召唤升级,穿越成为大汉王朝皇帝。
  • 通天劫途

    通天劫途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世人只知玉皇大帝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始证天帝。那么,当主持人间兵革之权衡的天皇大帝下凡历劫,注定不凡的他是将万物刍狗,亦或是广推大徳?在这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炎凉世间,且看陈勾是如何带领众家兄弟一刀刀杀出个天下太平!
  • 彩虹之戒

    彩虹之戒

    系统开始入侵都市,衍生各大势力统治世界,大哥扬言:我的梦想就是拯救世界。斗气俱乐部、魂力俱乐部、内力俱乐部、传武大联盟、修真同盟会、魔法师协会、科学研究院、召唤师联盟……更是创造出天界以及地府……吴帝带领着小伙伴们对抗系统一步步成长,后穿越时空找帮手,却发现系统之主竟然是……为了彻底终结系统,多次跨越位面战斗,终于找到这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