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7400000016

第16章 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2)

接着前面的例子来说,我看到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即使自己觉得这幅画没有什么意思,但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应和着周遭的人,说些“太漂亮了,不愧是名家名作”之类的话。但不久之后,我便会烦恼:“我到底为什么会被《蒙娜丽莎》感动呢?”这是因为我们附和了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的评价体系,并没有自己判断。所以,我们有时候才会花许多钱买一堆没用的东西。

自身不明白事物的价值才会附和他人的评价

但是,由于只靠自己不足以判断很多东西的价值,所以即使我们附和了他人的评价也不会有任何的抱怨。

我现在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从开始计划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也研究了一些型号的款式与性能。

我在研究中发现,有一款与我所挑中的那款笔记本性能大致相同,但价格只有那一款的一半。只是性能上稍有不同,我挑中的那款增设记忆卡,相较而言,另一款就很便宜了。我选中的一台价格超过五十万日元,而后来看到的那一台只要二十五万日元。

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价格会相差这么大,于是便向店里的人打听:“这台机器的配置跟那台差不多,为什么价钱相差这么多呢?它们有什么别的区别吗?麻烦你告诉我吧。”

我说完这些话之后,店员就立刻告诉我说:“完全不同。”我就继续问:“到底是哪里完全不同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价格贵的那台多出来的性能不都成了些没用的玩意儿了嘛!”结果店员也开始跟我较真了:“没有的事!怎么会是没用的玩意儿!”最后,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价格的差别,所以直到现在还是没决定究竟该买哪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自己挑选的结果大概也会附和世间情感的判断吧。但若是仔细对照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各位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面对自己必须买的东西却无从得知它的价值。这个时候,你们是不是会转身去问别人呢?

女性一般都会这么做吧?但跑去问自己的女伴身上穿戴的衣服与首饰合适与否是很不明智的举动。女伴满腹忌妒,又怎么会好好跟你说话呢?自己实在不清楚穿戴是否合适的话,去问男伴的意见不是更好吗?相比之下,女性的忌妒心会比男性强烈一些,若是让男性来判断,应该更公正、更清晰才对。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人们自己不明白事物价值的时候经常会附和别人的评价。

接受理性、智慧、有道德之人的价值评价

从佛教的视角出发,那种自己无法判断价值就附和别人的意见,或是听凭情感驱使来行事的做法一点都不理性。实际上,这是一种偏离理性的行为。别人的评价也不一定可靠,别人的观点也是无知且带有感情色彩的。但因为自己是无知而带感情色彩,对方也是如此,结果只好相互欺骗。

佛陀曾认为“接受有理性、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评价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佛陀否定了尘世间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很多情况下,我们仅靠自己无法理解事物的价值,即使别人让我们自己判断也不行。

于是,佛陀有句教诲说:“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尘世对此作何评价,只听取那些有理性、有智慧、有道德之人的。”所以,我们不要听取尘世所有的价值观,只需听取有知识、智慧、不仰仗情感、值得信赖的人给予的判断就够了。因为他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聆听佛陀的见解

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佛教经卷中的典故吧!

释迦牟尼曾有两个在家的亲戚。这二人对于佛陀的教诲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每每讨论到“情感”的问题时,两人各持己见,都主张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于是,他们最终选择请教佛陀。其中一人问道:“关于情感的问题,我们互相讨论,他是那样想的,而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两个无法协调,所以向释迦牟尼请教来了。”

这个人虽然已经领悟,但还是继续说道:“我只认同释迦牟尼的回答。即使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和所有的神灵意见都相同,只要佛陀的意见不同,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佛陀。”

“所有的生命”对“一人的佛陀”!佛陀并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回头问另一个人说:“你怎么看?”另一个人回答:“我无话可说。”举手投降了。这个故事到此结束。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呢?这是因为提问的人对于“情感”的理解已经正确了。若是释迦牟尼给了明确的结论说谁对谁错,那么这亲戚二人大概都会觉得很尴尬吧?就这样,释迦牟尼没有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来回答,而是转而把问题提给了另一个人,以这样反问的方式漂亮地给出了回答。这样的话,即使是与那个人意见相左的另一个人也只得认可对方的意见。

不过这个故事中重要的部分是,这个人已经通过修行开启了自己的智慧,领悟到“佛陀即真理”“佛祖即智慧之人”的道理。因为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会不管世界上的人怎么说都跟随佛陀的意见。请记住这些话吧!要听取有智慧的贤者之言,听取大众意见的行为不是佛教的做法。

少数无需服从多数

在佛陀的教诲中,我们找不到“听取大众的意见”这一条。尤其在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之中,民主是严格贯穿其中的。即使众人出现了异议,也绝不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判断谁的意见正确,而是按照“谁的意见最符合释迦牟尼的教诲”的标准来判断。

所以,在佛教中,很多年轻的僧侣也会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意见。他们严格按照佛陀的教诲,提出自己的主张:“长老您是这么说的,但经典上是这样写的,难道我说得不对吗?”这样一来,即使身为长老也必须听取他的意见。

所以,在佛教中,要众人听取的不是大众的意见,而是正确的意见。

听取大众的意见就好吗?

我们的世界也是遵循民主的原则在前进的。

但是,我们细细回想一下,即使大家都遵照民主的原则进行选举投票,普通民众是不是能够选出真正“正确”的政府呢?会不会都支持风流倜傥、年轻英俊、擅长言辞、深谙幽默的那一方呢?这不是幻想,这是现实。若是有人气偶像来参加竞选,不也会有许多人立刻上前支持吗?所以,我认为大众的民主有时候并不可靠。

选举之前应该要认真考量,深入调查候选人的实际能力与从政经验,然后再决定哪个候选人更加值得信赖。这样才对,不是吗?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些,大多数人还是仅仅因为“那人脸蛋长得好”之类的理由就决定了。

这种现象,在那些贯彻民主的国家中比比皆是,美国也是如此。印度也是提倡民主的大国,但国内尽是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

若干年前,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一位名叫贾娅拉莉塔的女性在竞选中轻松胜出,成为该地区的首席部长。但我认为这个人不适合担任首席部长这个职位。虽然如此,为什么她会被推选为首席部长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她是个女演员,出演过一些非常有人气的电影。电影以神话为题材,讲述诸神的故事。在一部电影中,她扮演了一个女神,身着华服,运用高科技从天而降。故事非常简单,但印度人看了之后大为感动,之后由于她扮演了那个角色,于是印度人把她选为了首席部长。

所以很早的时候释迦牟尼就考虑过:“听取大众意见的民主对于国家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吗?”但这个问题在尘世中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释迦牟尼在他所说的世界里实现真正的民主,也就是所谓的“即使意见相左,听取的也不是大众的意见,而是真正正确的意见”。

不以贪欲、嗔怒的个人情绪左右价值判断

我们通过情感去鉴定各种各样的东西,并赋予它们价值,但常常不清楚事物的真正价值。因为我们被情感操控,成为情感的奴隶,终日生活在烦恼与痛苦的深渊之中。

于是佛陀为我们介绍两种鉴定价值观是否受感情左右的方法。我们在赋予事物价值的时候往往通过情感去鉴定。但这个鉴定的标准是贪欲与嗔怒。下面,我们分别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两种鉴定方法吧!

(1)鉴定基于无知与欲望而生的价值观

人们基于无知与贪欲作出的判断,会赋予一些稀有的东西以很高的价值,并且希望得到它。更有甚者,不惜破坏自然、污染环境,动用人类生存必需的东西去获取。就是因为这种东西数量少,这种想法难道不奇怪吗?

当别人告诉我说:“这东西只有十个哦。”我就会升起因为稀有而想得到的欲念。这种做法大家在电视购物节目中没少接触吧?曾有一档节目出售芝宝(Zippo)打火机。这款打火机造型独特,全球只有1000个,并按1到1000的顺序打上了号码的钢印,号称“每一个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

还真把人当傻瓜了!不过就是用机器打了个号码钢印而已嘛!再说,自己买的东西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理所当然。不用帮我打上号码钢印,我弄点刮痕在自己的东西上面,不也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印记了吗?但就是会有人为了这种东西疯狂,到处借钱,陷入贷款的深渊。显而易见,这就是无知与贪欲在作祟。

另外,也有人通过持有“独一无二”的打火机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要做被社会认可、尊重的人,应该努力做出成绩,不是吗?怎么可以通过这种挎名包、戴名表、佩名手镯的方式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做“出色的人”呢?

更严重的是,尘世中还真有人通过一个人身上穿戴的价值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若果真如此,家里来客人之前,是不是大家要先借一辆保时捷停在家门口?那可得小心,别让人家看出来是借的哦!仅凭这一点,人们就能得到很高的社会评价了。但是,像这样子通过物品所谓的价值来判断人的地位的高低是文明社会的做法吗?错!这是野蛮社会的做法。

此外,若人们真的拥有这种高价的东西,便会时常担心,唯恐“宝贝”丢失或者被盗。拥有世间至高至贵的“宝贝”,就意味着忍受强烈的恐怖感的侵袭。为此,恐怕人们还需要配备保安等一系列安保措施。等到家中布满了安保系统之后,人们只能在房间里面过封闭的生活了。

同时,由于害怕损坏“宝贝”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他人也会有恐惧的感觉。周围的人会担心,“要是把这个弄坏了怎么办?要赔很多钱吧”,因此生出强烈的恐惧感。

人并不是生来就想犯罪的。但是,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社会的价值观,渐渐懂得那样东西有很高的价值。在了解了这些事情之后,有的人内心就会被玷污,干出犯罪的勾当来。因为了解东西的价值,没钱的时候,有人就会想到去偷、去抢。

假设一下,一个闯空门的小偷偷到了一颗宝石。但那宝石,小偷能留着自己用吗?不能吧!因为他也知道世间万物价值的高低,所以才会偷了宝石,为的是换钱。所以说,小偷是尘世间价值观混乱的产物。

社会赋予事物以价值,所以才产生了罪与恶。这一点在长部经典中也有提到。

但是问题到这儿还没有终止。

不计后果的工业生产、后继乏力的世界经济、永不停息的战争梦魇、人情淡薄的居住环境、异常强烈的竞争意识、极不和谐的精神状态!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问题,罪魁祸首都是由于人们按照情感赋予了事物以价值。

(2)鉴定基于无知与愤怒而生的价值观

人人都有一种名为“喜欢”的欲望。于是,人们不仅会肯定符合自己“喜欢”标准的东西,还会轻视那些位于“喜欢”标准对立面的东西。这种轻视就是“愤怒”。比方说,信徒有了自己喜欢的信仰、宗教之后,就会对其他宗教怀有憎恶的情感,用蔑视的态度去鉴定。这在现代社会中极为常见。明明别的宗教没有做错什么,还是会被认作“邪教”。

人类因为欲望与无知,就认定自己的民族最优秀,别的民族都是下贱且敌对的。于是,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民族的同胞也会产生对立的情感,互不相容。

我希望大家记住,基于无知与愤怒产生的判断既不符合伦理,也不是理性的东西,只会引起大量问题。社会上的各种歧视就是这样产生的。不论哪个社会都有很严重的歧视情形。

人们产生了不安、烦恼、痛苦等情绪,各种不安定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到处树敌、大肆破坏、批评指责、侮辱虐待的事情时常发生,严重者甚至攻击他人、发动恐怖袭击、引起暴动和战争!因为歧视而产生的问题频发且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社会里,普通人又怎能安稳地生活?

关于愤怒与无知产生的判断就是这样,不从理性出发评价事物,就会让世界变得如此可怕。

充满执念的价值观让人活得不轻松

世俗的价值判断等于执念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价值观。但是,价值观有时也会对人类的幸福进行攻击,也就是一些“必要的恶行”,消极运作的价值观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明确地说,我的结论就是价值即执念。若发现了某种事物的价值,即意味着对那样事物产生了执念。

如同人们平日里会说的,“那颗宝石太棒了”的情感就是执念,而类似“那个人真讨厌”这类情感,表面上看似与执念无关,但这是一种缘于愤怒的情感,把对手看作敌人,还是一种执念。因为自己内心还存留着对于那个人的情感,愤怒之情丝毫未减,所以,这也是一种执念。“价值即执念”这一点,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

贪欲、愤怒、忌妒、傲慢、自私等烦恼,也是一种自己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众生的价值观。我们有许多烦恼,愤怒、欲望、忌妒、傲慢比比皆是,但这些烦恼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众生的价值观的体现。所以,价值即执念,价值即烦恼。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人生就是痛苦的

“生存即痛苦。”对于生存在尘世之中这件事,佛陀如是说。生命只能存在于各种价值观之中。所谓价值观,其实也可说是执念,而执念是产生痛苦与不满的根源。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我讲一个动物的例子。

啃食尸体的秃鹫,大家都知道吧。对于秃鹫来说,尸体本身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它们对尸体会产生强烈的执念。若遇上来抢食自己食物的其他秃鹫,强壮的秃鹫就会发动攻击将它们赶走。但是,无论是那只赶走同类的秃鹫还是那只被同类赶走的秃鹫,都很痛苦。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又肮脏的东西,对于它们来说却有着很高的价值。而人类自己呢?赋予各种东西以价值,为之竞争,为之争斗,继而饱受痛苦。若是秃鹫看到了,会觉得人类的行为也只不过就是为了争夺一堆无用之物吧!在秃鹫的眼中,人类的争斗也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烦恼追随人终生

但是,若断言“一切的价值观都是烦恼”,却又有一点过了。从古至今,我们一直认定“价值观即烦恼”,这点一定要改正过来。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价值观。

现在,老和尚来简要概括一下释迦牟尼的话,就是这样的:除了区分善与恶的价值观与区分知与无知的价值观之外,其他的都是“烦恼”。烦恼是痛苦与不安的根源,甚至影响我们的轮回转世,前世今生。

越有毒,越有价值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经济学定律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经济学定律

    本书借鉴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定律,尤其是经济学定律,对培养青少年的经济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犹太人商学全集

    犹太人商学全集

    本书穿插了丰富有趣的实例、名言、警语和生动的比喻,集中分析了犹太人关于经商的种种智慧。
  • 人一生要学会的100件事

    人一生要学会的100件事

    一生中要学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100件事,助你重新认识和思考人生。快节奏的时代,社会在向你要价值、老板在向你要效率、家庭在向你要生活的保障和品质。学会这100件事,轻松人生,成就人生。
  •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是很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竭力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 读历史学谋略

    读历史学谋略

    本书对中国谋略家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整理:从先秦到明清,从吕不韦到李鸿章,都有详述。将中国谋略家的发家学、旺家学提炼为“智学”,将老板与谋略家共进之道命名为“智者七道”。
热门推荐
  •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本书对世界名人名言分学校教育篇、家庭教育篇、理想奋斗篇、人生处世篇、美德修养篇、友情爱情篇、文学艺术篇、健康幸福篇八篇进行了收录。
  • 不朽神朝

    不朽神朝

    曾经的天才沦为废材,却从废材一步步崛起,建立起不朽的神朝。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更新,望各位投下推荐票,收藏一下。
  • 撒旦老婆冷冰冰

    撒旦老婆冷冰冰

    她,原本是被人捧在手心精心呵护的小公主,可一夜之间,却从天堂掉落地狱。她的生命中只有黑色,黑,无边无际的黑,她在黑暗中沉沦……直到一个男人说爱她,她真的相信了,谁知道,这一切不过又是一个骗局而已。三年后的她冷的可以将周围的一切冰冻,再次回来之时,她却已将他遗忘,遗忘在心底的最深处……
  • 末世之植物共和国

    末世之植物共和国

    简介:善良之神与邪恶之神各自变出一幅图景,一幅图景中,人们互帮互助、友爱善良;而另一幅图景中,人们狡诈邪恶、冷酷残忍,别人越是痛苦,自己越是开心,人们以别人的痛苦为食粮。善良与邪恶之神待瘦老鼠看完自己变出的一幅图景后,可怜吧吧的看着瘦老鼠,眼中都显示出“别人都是胡说八道,应该相信我,接替我神位”的信息。瘦老鼠看着俩个可怜的老头,偷偷摸摸的从他们手中接过一道令牌,待善良与邪恶俩个老头走远了之后,又从怀中掏出了一道令牌。瘦老鼠看着代表“善良”“邪恶”“自私”三道令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 超脱宇宙,文明遗产

    超脱宇宙,文明遗产

    远古文明的终极产物,在席卷全宇宙的战争中遗失,最终来到了太阳系。在经历无数岁月后,来到了它的第四任主人霍翟的手中。对于有能力掌控两个世界的霍翟来说,是成为霸主,还是和平使者。是在背后操纵世界,还是用绝对的实力成为文明的独裁者……无论如何选择,他都会成为神一样的存在。
  • 权志龙,我喜欢你

    权志龙,我喜欢你

    练习了六年之久的他终于在2006年从YG公司出道。2008年,他因一首谎言而火。她便深深的喜欢上他成为他的粉如今,他是时尚界的宠儿,话题制造机又因为参加芒果台2016年跨年演唱会而在中国又圈了N个粉的亚洲组合合bigbang的队长G–DRAGON.看他们俩如何相识相知相守
  • 追梦命格

    追梦命格

    他们用生命去爱着彼此,他们用生命去追求着梦想。他们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成长?一生的时间有多么漫长?一段艰辛的岁月又会怎样的刻骨铭心?
  • 佳木斯以南

    佳木斯以南

    江城以北,佳木斯以南,我遇见了尤佳,简言,徐婉,姜珊……
  • 鼓手

    鼓手

    《鼓手》是为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获奖作品写的评论。陈勇,笔名,秋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2月出生,1985年8月毕业于湖北电大中文系。1998年以来,连续出版《在水一方》等微型小说集九部,《声音》等文学评论四部,《老人与狗》、《鱼鹰》、《神秘的派克钢笔》等二十几篇作品获全国大奖。
  • 从此山河不可欺

    从此山河不可欺

    顾陈,一个刻进心里的名字!楚年,我爱的女人!‘顾总,如果我会离开你呢’‘天涯海角必随’‘如果我们是仇家呢’‘老婆,报复我,你快乐过吗’所以当楚年每次看着顾总穿衣的精英样子时,都会感慨这是一个披着西装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