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300000006

第6章 做理智的家长:走出导致孩子厌学的家教误区(2)

有一位家长,他曾经和孩子试着换个位置,孩子当父亲,父亲作孩子,孩子向父亲提问题:“人家挣一千元,你怎么挣八百元呢?人家住三居室,你怎么住筒子楼呢?人家有高级职称,你怎么还是助理呢?”这位父亲虽然很有涵养,但最终还是受不了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大发雷霆。他认为儿子怎么能不看实际情况一味地要求老子挣大钱,住好房,有高级职称呢?因此悟出道理,对孩子的要求要合情合理,要实事求是。

孩子最忌讳家长当着别人的面说他不如别人,说他不好。家长应该客观、现实地去比。

如果孩子有毛病,不要只是责怪,应该多想怎样去帮助他。家长应当坚信天下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都诚心诚意地说:“孩子,你能行!”“孩子,我来帮助你!”孩子一定会信心倍增,而且十分愉快地去努力。

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病态。

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区和郊区共有57.8%的家长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市区77.9%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对于孩子的职业,市区91.8%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脑力劳动。天津曾进行过一项学生升学愿望的调查,发现家长和孩子的愿望有明显的冲突。孩子愿上中专、技校的人数比家长想像的多,家长愿子女上大学、大专的人数是孩子愿望的两倍。

诚然,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愿望,但如果家长期望值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1993年4月29日,峨嵋山市的一个杀死父母、杀伤胞弟的19岁杀人犯彭足伟被依法处决了。

父母非常疼爱他,然而他竟亲手杀死了父母。人们不仅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用残暴的手段杀死父母,杀伤同胞兄弟呢?法医鉴定他精神正常。

彭足伟的父母把对未来的希冀都注入到孩子特别是长子彭足伟身上。望子成龙、出人头地是他们家教的基本准则。他的父亲经常指着电视里面中央领导的镜头对他讲:“你长大了,就要像这些大人物一样给老子风光风光!”

为了使彭足伟能考上高中、大学,每天当他放学回家后,父母就不再让他下楼去玩,而是把他关在家里死啃书本,读报也被视为不务正业,几乎剥夺了他与他人交往的权力,并扼杀了他所有的业余爱好。专制的教育方式使他愈来愈难以忍受,厌学的情绪不断地滋长。对父母的苛刻要求,他从洗耳恭听逐渐到公然对抗。本来基础较弱的他,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父母不是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责怪“没出息”。久而久之,父母的畸形教育观念带给孩子的是心理上的畸形发展。

用彭足伟的话说,家里不像家,而像个派出所;父母就是所长,他就是小偷。

彭足伟在押时说:“父母对我的学习要求太高,我永远也达不到,所以我恨他们。”在他的日记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对天下父母说的最后几句话:父母不但要在生活上、身体上关心孩子,而且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另外,就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提适当的要求,不要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然而,彭足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几乎近于病态。父母畸形的教育观念和专制式的教育方法,以及不绝于耳的唠叨,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结果,正是畸形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彭足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不能不引起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深思!

7、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扶助你的孩子意味着与他分担考验所带来的压力,而控制和操纵孩子则意味着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压力。”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了解的,否则必然导致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往往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达到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孩子是个灾难。有的父母拼命让孩子上音乐班学钢琴、学小提琴,是因为自己原来想当音乐家而未实现;有的父母让孩子上业余体操学校、上乒乓球或者足球训练班是为了圆自己想当运动员而未实现;有的父母让孩子上画家培训班、书法训练班等也是因为自己原来没有实现的艺术家之梦。家长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孩子身予以实现。对于父母为孩子安排的这些额外的学习内容,如果孩子本身就喜爱的话,他可能将这种额外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这样当然最好。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大多数孩子都把这些学习内容当成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折磨。因为他们本身的学习任务也很沉重,况且他们根本就对父母要求他们所学的东西没有一点兴趣!

可以肯定地说,凡是孩子本身不感兴趣的、父母强迫学习的东西,其结果就不可能是理想的。孩子不仅不会成为父母理想中的“家”,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孩子对学校功课的学习,从而造成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而且孩子在长期压抑的心情下,其生长发育及精神健康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父母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1)保证孩子学校功课的学习和进步

这是家教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每一位父母应该最为关注的任务,如果孩子连学校的课程都学不好,他哪还有什么余力去学习业余的东西呢?

(2)根据孩子的业余爱好选择学习的科目和类别

孩子喜爱体育就不要强迫他去学音乐;孩子喜爱奥林匹克数学就不要强迫他去学书法、绘画,等等。

(3)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

这里指的是孩子在学校课程以外的学习内容。如孩子喜欢踢球,父母不妨给他买足球,同时,在物质条件之外,还有精神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如不断为他打气,给予鼓励,孩子的球队参加业余比赛父母要尽量到场观看,为孩子加油等。

研究怎样教育子女的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说:“同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更加感到有必要调动子女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打算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就必须考出好分数。但是,如果我们过多地催促子女上进,将会适得其反,压抑他们与生俱来的才华和独创性。”

8、减轻压力:消除孩子厌学情绪的关键

过分加压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会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逆反和厌学的情绪,家长一定要理性地给孩子施加适当的压力。

现在不少父母都在给孩子学习上重重加压。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数学考多少分,语文考多少分,英语考多少分等;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考上什么什么高中,什么什么大学等等。

这种过份的要求和期望,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一份心理重负,有许多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干预孩子的学习,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的事件非常普遍。当然,父母为孩子加压,心是好的,但效果常常令人沮丧。干预的结果是束缚了孩子智力的发挥,束缚了孩子潜力的发掘,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只是忙于完成各种作业,机械重复地背诵一些东西,这不仅阻滞了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孩子越学越累,越累越厌。

那么,作为父母,究竟应不应该干预孩子的学习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教育专家对部分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的调查,这些家庭的家长对他们孩子学习的态度有下述几个特点:

他们相信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不是强行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而是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发展孩子的特长。

他们不给孩子规定每门课考多少分,只要求学习尽力就可以。

他们没有给孩子规定具体考上什么学校。

高考前他们不是给孩子加压,而是给孩子减压。他们对孩子说,只要尽力就可以,考什么样是什么样。父母体贴的话无疑给孩子以很大的鼓舞,使孩子能轻装走上考场,以平常的心态来参加考试。这些父母在考试过程中还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不要去想考完的课程的分数如何,还告诉孩子,考完一门算一门,考完成绩如何就不是你的事情了,那是评卷老师的事了。

1999年全国高考广东省理科状元许顺说:“我的父母对我高考没有过高的要求,随便考,考得高就报高的学校,考得低就报低的学校。我的父母总是对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只要尽力了,考到什么成绩没有人会怪你的。人和人之间总是有差别的,第一只能有一个。’”

1999年全国高考内蒙古自治区文科状元孙芳说:“我爸爸在我上高三时就对我说,只要能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就可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分在480~490之间。”那时,孙芳同学没有来自家长的压力,结果以总分596分成为状元。她又说到:“爸爸常对我讲: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他不为我规划学习,也不对我的发展进行规划,我感觉这就是我自己的事,平时学习也是自己的事。”

1999年全国高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理科状元江鹏以656分的总分考取了清华大学。他说:“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平时对我说,学习好才有前程。我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非常自觉地学习。我的父母不对我施加过多的压力,他们比较相信我。他们常对我说,在学习上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就行了,不要太勉强自己。由此给了我一颗轻松的心,以至于我每次考试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对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父母管得太死,无形中给我们造成心理压力,反而对学习不利。在高考前父母对我说,考试不用太紧张,考场上只要发挥自己的状态就可以了。这对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是一种心理上的强心剂。”

状元的家长相信自己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他们既不对孩子的学习包办代替,也不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干预,而是让孩子自己学。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让孩子拥有轻松的心理是保证孩子正常学习的关键。对孩子过分施加压力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孩子的心灵蒙上更深的厌学阴影。因此可以说,不给孩子加压是克服和消除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9、正确诱导:帮助孩子消除“老师不喜欢我”的心理

也许老师对孩子们的管教态度有宽严之分,亲疏之别,但这是极偶然的。它有可能是孩子的多心所致,所以,家长切不可附和。孩子一旦厌恶老师,厌学便随之而来。

最令孩子讨厌的老师就是“偏心的教师”;而最让父母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受老师的重视。在某一所小学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非常注意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而且十分笃定地认为:老师不喜欢他的孩子。有一天,当孩子放学时,母亲立即问他:“今天怎么样?”孩子答道:“真无聊!

今天我一直举手,老师却只叫别的同学。”一听到孩子的叙述,她再也按捺不住怒气,立刻打电话到学校,一口气说出她对老师的不满。当校领导找那位老师调查情况时,老师感到很意外,而且对这位家长的指责也感到非常委屈和气愤。

事实上,那位老师根本没有偏袒的心理,而这个孩子的成绩也很好,老师还期望他能担任班长。但是,从这一天之后,这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几乎濒临破裂之境,以至使这位学生在上课时,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也包含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就以这位学生为例,在事件发生之后,因为与老师的对立情绪波及了他的心理,从而导致他逐渐厌恶读书,甚至妨碍他的正常发展。

的确,老师可能对孩子们的管教态度,有严缓之分、亲疏之别,也可能根本不予以管教,但是,即使真有如此情形,极可能为偶发事件,或是孩子多心所致,亦可说是老师因孩子们的性格不同所施行的不同教育方法。总括而论,这种做法,不论其出发点是什么,不应认为老师是“偏心”。

父母通常只能经由孩子口中,知悉学校中的种种状况。假如孩子对父母诉说“不管我做什么,老师总喜欢骂我”或“我举手想作答,老师却不点我的名字”。此时,父母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

而某些父母亲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只相信孩子的话,告诉孩子“老师为什么只会骂你呢?”或是“可能是老师不喜欢常常叫你吧!”其实,这样的回答方式,是无法造成好的结果,反而使受害最大的人变成是孩子本身。因为父母如此的回答,只会加深孩子的多心,而不信任老师,当然对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都会带来无谓与不良的影响,并且会养成孩子对事物持有偏颇的看法。

父母若真心疼爱孩子,就更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的是非。即使老师真有偏心行为,也不可在孩子面前加以评论,聪明的父母反倒应利用这个机会,以现成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对事物须辩证地看。

此时,不妨试着对孩子说:“老师会骂你,才表示老师非常关心你,希望你成为一个好孩子。”以父母的立场来说这种话并不困难。另外,也可以说:“老师之所以不叫你,是因为老师认为你很用功,所以你应该信赖老师,并且更努力用功才对。下次当老师发问时,其他同学都不会作答,只有你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是一个用功的学生了。”

当一个人认为某人不好时,就会否定对方的一切优点;相反地,若以善意来衡量他人的话,在一种暗示作用下,就会很主观地认定对方一切都相当美好。因此,父母所说的话,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孩子对自己所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往往学得很好,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课程往往因逆反心理而厌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父母应当帮助孩子破除“老师不喜欢我”的心理,并且帮助他培养信赖感与亲和力,积极地帮助孩子消除与老师间的隔阂,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孩子爱学习,爱学校。

同类推荐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本书通过介绍美国家庭关于尊重、独立、品格、素质、学习、理财等八个方面的教育状况来帮助中国的年轻父母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
  • 不是孩子的问题

    不是孩子的问题

    本书主要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按重要程度分成9大部分。阐述了各大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提供了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家长们排忧解惑。
  •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每对父母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对孩子的爱,有了这种爱,父母就有了做最好老师的必要条件。然而,父母们应该知道,光有爱还不够,同样是父母之爱,有些爱把孩子培养成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些爱却把孩子带入自我毁灭的深渊。《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从习惯、学习、情商、交际、健康、财商、美德、气质八个方面来帮父母把教育女孩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击破,让父母成为女孩人生路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
  • 孕期保健宝典

    孕期保健宝典

    本书根据怀孕周期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每个孕月相应的饮食营养调理、日常生活防护、孕检医疗预防以及临产与分娩的有关保健事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清河脉语

    清河脉语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心动的女孩是你的粉丝?”?“不可能”“唐脉语,你就没想过,我喜欢的人是你!?”许清河,国内一线流量,跳舞踩点狂魔,讨厌麻烦。唐脉语,待人八面玲珑,个性迷糊跳脱,许清河铁粉,为了维护偶像想尽办法,偶像的恋人?得宠!偶像整段垮了?帮着捡起来!偶像说喜欢我?!!!!这。。得跑??
  • 恶魔或许也是天使

    恶魔或许也是天使

    林楚纤爱他,爱苏泽沐,他却伤害了他,深深的伤害了她,她要忘记他。季辰宇爱她,爱林楚纤,他愿意为了她付出所有,哪怕她爱的永远是苏泽沐,他也不介意。苏泽沐爱她,在他伤害了林楚纤之后才发现,但是,好像晚了,但是他不怕,他相信,林楚纤放不下他。
  • 蓬莱传说之夜墟境

    蓬莱传说之夜墟境

    凝结了万千妖魔怨念幻化成的绝色容颜,下界为妖的上古神兽青龙,还有一群预摆脱命运掌控的凡人,邂逅三界,纠缠千年,幽森的孤岛,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宫计之纳兰静语传

    深宫计之纳兰静语传

    记录一个名叫纳兰静语的女子在后宫之中的故事与所见所闻,她将何去何从?
  • 天磬

    天磬

    这是一个化神满天飞、元婴遍地走的修仙世界,这是一个灵气浓郁到连头猪都可能睡觉睡到化形的修仙世界,这也是一个圣人无踪、仙人绝迹的修仙世界,这是修真者的天堂,也是修仙者的地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小人物重生到修仙世界之后,只是想修炼到化神境界好好和心爱的人活个上千年,结果却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通的通天大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空畅想录

    星空畅想录

    无尽星空;无数古老而强大的存在诞生,泯灭。在星空中留下无数时光亦不能抹去的痕迹。人类从弱小走来,经历无数血与火的考验,站在了星空的最顶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宁静。三百年过后,宁静的星空中,战争的旋律再次带着血与火的激情,降临人类文明。一个预言;一台被诅咒的生物战甲;随着一个少年的崛起,在无尽星空中刻下一段永远流传的辉煌传奇!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颦颦幻雪:雪妃传

    颦颦幻雪:雪妃传

    噗通”,那透过心扉的冰凉,瞬间袭来;就这样我就落入那深不见底的湖水里。当我醒来时候,绫罗绸缎,满屋的丫鬟,我根本记不起我是谁?.......当我发现我的身世端倪时候,突如其来的进宫选秀打乱一切计划,我本想反抗命运,不想还是无奈进了宫.......当樱雪告诉我或许宫里能找出所以事情起因,我便伺机在宫里找寻机会,只是进了宫我发现更多疑问发现真相远没有我想象简单,我的路又该何去何从?......宫里的尔虞我诈,平静下的波涛汹涌,荣贵仪的跋扈,俪妃,皇后,月盈,云烟,还有一众的妃嫔,压在我身上的秘密真相,我唯有等待真相揭开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