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9600000042

第42章 结语

屈指算来,互文性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有三十年了,无论是互文性本身还是其在中国的接受都发生了深度的变异,本书以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重现其理论提出的来龙去脉。本书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西方互文性理论本身及其在中国的流入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这一研究以互文性为个案研究为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及影响情况勾勒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图景。一方面,可以看出诞生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如何进入中国,被中国学者接受,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何变异,中国学者如何误读了西方理论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作为异质性的西方文论缘何能够进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接受语境的描述,说明互文性在中国嫁接成功的原因。除此外,还略带描述了西方学者如克里斯蒂娃等对中国的理想化误读及这种误读带来的后果。总体看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乃是不可抵挡的世界潮流,中西文论在差异中共存是世界走向多元共生的必要条件,因此这类研究的价值就不言而明。总体说来,本书共论述了以下内容:

本书在国内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诞生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研究及变异的情况,并且将世界其他国家的互文性研究情况,主要是欧美的研究状况系统地向国内做了介绍,可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在第一章中第一次向国内学者介绍了互文性在西方的社会文化语境,指出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哲学美学上的语言学转向及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是其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书中还区分了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这两个常常被学界混淆的概念,论述了后现代在西方的兴起,论述了后现代精神与互文性精神在思想内涵上的契合。同时,本书指出并阐述了五月风暴的革命原因、革命过程及其在文化上的解构意义,指出五月风暴催生了全球的解构思潮,后现代主义则是革命在文化上的产物。本书还指出了由五月风暴而催生的解构思潮对互文性理论在思想上的启示意义。当时作为互文性提出者的克里斯蒂娃虽然忙于自己的博士论文,但是由于她身处风暴中心的巴黎不可能不受到革命的副产品解构思潮的影响,这也是她的互文性理论颇具解构色彩的重要原因。

本书还追溯了20世纪哲学领域的两大转向之一语言学转向,指出其是互文性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在20世纪的这一重大转向中,语言从工具论转化为本体论,人们对语言问题的思考更趋深入,语言学转向几乎影响到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整个文论,正如有学者在当时所说的那样,“在当代如果谁不懂得语言学,那他就生错了时代”。动一发而牵全身,语言学观念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哲学的命运,影响了诗学的命运。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三大理论渊源,分别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思想、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复调小说、洛特曼独特的文化符号学圈三个层面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渊源,并指出有关互文性的思想其实在巴赫金的诗学思想中已经脱出,克里斯蒂娃作为巴赫金思想在西方的传播者只是将其集中化、系统化和明确化。本书同样指出了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与互文性思想的相通之处,这是国内学界目前还没有论及的问题,克里斯蒂娃懂俄语,她不但对巴赫金的诗学理论非常熟稔,而且还接触并整理过洛特曼的著作,并从他那里吸纳了不少文化符号学思想,很难说明她后来提出的解析符号学不是对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思想深入思考和研究之下的超越。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这一部分可成为今后学界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书还论述了互文性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诗学嬗变,这部分内容国内学者已有深入研究。书中在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对互文性诞生的前前后后、互文性思想基本内涵、互文性提出后的诗学嬗变作了进一步的有益探讨。此外,本书从人物传记入手,对互文性的提出者克里斯蒂娃的学术背景,如何来到巴黎,来到巴黎后如何进入巴黎主流学术圈,如何与巴特、索莱尔斯、拉康、托多罗夫建立起友谊,如何在研讨班上初露锋芒引起以巴特为代表的学术巨子的赏识,如何进入巴黎学界及其与“泰凯尔”集团,并在上面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如何提出互文性的概念,之后又如何得到学界的推崇等热点问题作了动态的详尽描述。这些,对于互文性研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作为研究的佐证。本书还介绍了克里斯蒂娃的丈夫索莱尔斯的先锋派创作实践及其互文性主张,论述了他对互文性理论的肯定和强化作用。他的《戏剧》、《女人们》、《数字》等先锋小说在国内的研究十分薄弱,因而这部分的介绍与论述就显得极为重要。另外,本书还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两个路线分别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重要阐述者,当然这种区分只是出于一种便当的考虑,两派之间的思想各自鲜明却也有偶合之处。结构主义一路有T·S·艾略特、热拉尔·热奈特、里法泰尔、孔帕尼翁等人;解构主义一路有罗兰·巴特、德里达、哈罗德·布鲁姆等人。

笔者披览大量资料,详尽地论述了互文性在中国的传播及国内研究的具体情况,把国内的互文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1990年的初步译介阶段,1990—2000年的继续发展阶段和2000年以来的深化拓展阶段。从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段介绍与论述,以期对互文性在国内的接受情况作全面深刻的把握。本研究描述了“泰凯尔”集团1974年访问中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对这段历史进行还原,关于这次访问,国内学术界较少提及。本书在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指出了当时“泰凯尔”集团对中国的误读及由于当时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正在进行,而使中国错失了一次正面进行学术交流的良机。

本书论述了互文性进入中国的历史语境,指出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论引进热潮下进入中国的,而在此前的1974年作为互文性理论的主要阐述者的泰凯尔团体成员曾对中国进行过短期访问。这次访问没有留下任何学术方面的资料,这与中国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脱离不了关系的。而到了80年代西文文论大量涌入中国,互文性就是这股文化强流中的一股小流随风潜入。

本书将互文性与中国文论中的互文性思想做比较研究,论述了与互文性相关的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资源,指出了傅玄、刘勰、皎然、黄庭坚等人的诗学思想与互文性的诗学关联。书中论述了互文性与用典、互文性与诗注的挖墙脚、钱钟书的文学批评与互文性的相通之处。

本书论述了90年代之后,学者们开始对大量涌入的西方文论进行理性思考,反思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利弊。文论失语症的提出就是这股反思思潮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一种学说。本书论述了互文性传入后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以李冯和李修文的文学创作为例,论述了他们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互文性特征。在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上,列举了近年出现的以互文性为理论武器的批评文章,并以王宁、陈晓明等人的文学批评为例,阐述了中国文学批评界所受的互文性影响。在互文性对读者的阅读方式的影响方面,论述了互文性阅读方式使读者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模式,使阅读显得更为随意、轻松、自由。

最后,本书论述了互文性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及互文性理论在国内研究的不足。在局限性方面,论述了在意义的追寻、文学性的偏离、作者地位的消弭、对于独创性的否定等方面互文性所体现出来的偏颇。而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则出现了误读、同义重复、泛化、译介落后、研究落后等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同类推荐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迎向诗意的逆光

    迎向诗意的逆光

    赵月斌是写家兼评论家,是作家式的批评家。他有创作的经验做底子,有艺术的直觉做导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灵动的文字做翅膀。赵月斌的批评有宏观性、质疑性,观点犀利,锋芒毕现,敢于批评,不惧名家、大家,而且言之凿凿,自成一家。喜欢看文学评论的读者不妨看看赵月斌这本《迎向诗意的逆光》。迎向诗意的逆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热门推荐
  • 星辰修仙传

    星辰修仙传

    传送到修真星球,正准备开启主角光环大干一场,谁成想被检测出是个无法修炼的废材!正经版:寻找修行真谛,探索茫茫星宇!简易版:跨越各大位面,一路打怪升级!完整版:主角长在红旗下,从不乱搞迷信,挖死人坟都敢干,总之主角就是个不怕恶人的好人!本书主角有个宝贝很强很高很大很长很粗……
  • 诗剑系统1

    诗剑系统1

    在这里收集本书所有战技,希望大家喜欢,目前总共是二十九种战技。“无尘将绝斩!”“雪隐惊龙变!”“天啸雷鸣舞!”“云裂风吟葬!”“绞影三重杀!”“皇家御甲盾!”“皇极崩行怒!”“龙岩浆火浪!”“地卷残风别!”“寒霜冻结指!”“闪云疾影脚!”“惜日雄心掌!”“天门霸行拳!”“影子刺杀术!”“煞魂灵魄斩!”“血战千里雨!”“血祭轮回诀!”“灭情兽王印!”“纤龙风神翼!”“飞星光影闪!”“炎龙焰心灾!”“苍穹挥别斩!”“戮意怒金刚!”“漫天罗影掌!”“幻灭摘星手!”“宿乱真归离!”“休尼罗咖门!”“暗界镜轮转!”“惊涛巨浪斩!”
  • 截道封神录

    截道封神录

    都市只是起点,未来我的身影将遍布于茫茫的宇宙之中。富可敌国,成为地球最有势力的人那也都是小CASE,把封神榜格式化了重写才是我的追求;跟着我,看我如何给你揭开天道不为人知的秘密。看一个屌丝如何登上神座,指点乾坤,坐拥女神——
  • 剪落风琉

    剪落风琉

    前世:他手握江山辜负红颜,期盼来世能够弥补。今生:他铁骑戎马,杀伐果决,却为红颜怒发冲冠。而她摇身一变,成为古灵精怪邪教妖女,闯祸不断,纷争不减!当他们再次相遇,会是怎样一番爱恨情仇?
  • 租个小妾来回家

    租个小妾来回家

    他说刻上他的印记,这辈子就是他的人,可她等到的却是一具熟悉而又模糊的尸体……他是她的相公费青帆,爱她疼她,却最终将她典租给王爷做妾,为期两年。他是租夫九王爷,为她这样一个传言“残花败柳、不会下蛋、姿色平平、脾气极坏”的女子出手阔绰;租妻成妾,一生质变。
  • 真假安小姐

    真假安小姐

    第一次见面,因为一场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她轻声对他说了一声:“我喜欢你”第二次见面,她刚做完一场心脏搭桥手术,步履匆匆与他擦肩而过,他看着她的背影感觉似曾相似却记不起是谁。第三次见面,就算他是英雄救美吧,这才算正式认识。更巧的是,俩人还成了邻居。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后面一次又一次的交集,让两颗冷漠的心渐渐越靠越近...本文1v1,男女双洁,甜宠文,本故事纯属虚构。
  • 帝后惹火,狂夫滚一边

    帝后惹火,狂夫滚一边

    狗血穿越了,还穿到一个身份低下的烧火丫鬟身上,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异能,没有金手指!怎么愉快地混异世?她从不言败,她在阴谋诡计中穿梭,在战斗中涅槃重生,没实力没关系,她会强大到让人跌破眼镜,且看小丫鬟如何登上巅峰,一统异世!
  • 荆棘花开,依然爱你

    荆棘花开,依然爱你

    父母车祸双亡,十五岁的年纪独独扛起家族所有担子。这是她裴素妍应该得到的么?他说他爱她,她信了。可却偷走父亲留给自己最后的东西。她想要恨他,恨了。五年后,她化身世界最刺人的杀手。偏偏与他再次相遇。他是万年集团的继承人,世界享有盛名的夺命帝。她想要复仇,不对,是不得不复仇。可,却……玫瑰花开得如此妖艳被层层荆棘围绕,如那可歌可泣的爱情。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我的未婚夫到底是谁

    我的未婚夫到底是谁

    每晚八点,布鸽~又名:未婚夫的马甲到底有多少个?[现代言情+情有独钟+甜宠]/曾楠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神,有一天突然告白:“我爱的人是你,这一生也只有你。”,从此开启了疯狂宠妻模式。夺妻者,往死了虐。凡是媳妇想要的,是星星是月亮全摘了。天下千千万万,也只独宠一人。/李宗绅/功成名就后归来,只为夺回一人。“我公司是你的,旗下的艺人是你的,我也是你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艺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怪。这是一本不虐的甜甜的书,文中会出现一些心理或精神障碍的人的故事,也会提到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会弱化很多,毕竟是言情小说),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从无聊军的书中感到温暖吧,无聊军也会为此努力的。首次开文请多多指教啦~有不合理的地方尽情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