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9600000040

第40章 互文性对中国的影响及其研究现状反思(7)

社会学批评试图从作者的生平资料、外部条件去寻找意义的来源,新批评则将我们的视野引向文本,认为意义就在文本之中,要细读文本方能体察意义之所在,现象学强调直观,强调回到事物本身来理解事物的意义,无疑这些探讨都是积极而有意义的。克里斯蒂娃认为意义具有生成性和过程性,意义不是静止的,它在实践中产生,不是简单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克里斯蒂娃强调文本与文本间、文本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因而文本打破了它的封闭,展示给人们一种流动、多义、对话的性质,文本成了各种各样意义交汇的空间。克里斯蒂娃将文本视为“一种超语言的程序、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认为文本不是语法的或非语法的句子的静态结合物,不是简单的纯语言现象,而是在语言中受激发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因而,主体对意义的感知不是一劳永逸的,意义的产生就是一个借助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链接而生成的意义的过程,意义永远指向别处。

解构主义互文性理论无法回答意义如何而来的问题,而是强调不确定性,这样意义就在不确定性中消弭了自身。正如当代学者警示的那样:“‘不确定因素’和‘不确定性’是两个概念:前者只意味着部分意义的不确定,而后者则意味着全部意义的不确定;前者并不排除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后者则完全排斥了确切意义的可能性;前者至少承认文本的解读尚须依循一定的标准,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后者则绝对排斥任何标准。‘不确定因素’一旦升格为‘不确定性’,它就由局部扩大到了全部,从而变成了一种极为有害的教条。”

二、局限二:解构主义文本观将文本引向其他文本,持一种开放的文本观

这种文本观不是将文本意义引向的社会、历史的深刻联系,而是将文本引向一种广义文本,认为所有的文本都是“互文”的结果,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之上的产物。互文性将文本视作符号的帝国,文学世界是由众多文本构成的文本的海洋,将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作家、世界”狭域化,认为互文即是文学的本质内涵,并忽视文本与作家、文本与世界的深层联系,将文本看作符号的世界,这实际上具有反现实主义、反历史主义的色彩。李泽厚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的最终实在、本体或事实吗?……人类的最终实在、本体或事实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基石上才生长起符号生产。”而互文性割裂了文本与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本可以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由抽象的已形成的文本的拼贴而构成,这无疑是形而上学的和令人费解的。因此,互文性只有包含了文化、社会历史等深层内涵才是客观的、有效的和合理的。

互文性对于意义的解释仅限于从此文本到彼文本,剥离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认为意义来源于文本间性,意义来源于其他文本,虽然其在广义互文上指涉了一切社会历史文化都是文本,故都与分析文本有着互文关系,但毕竟它的指涉不是那么明了,其立足点还是文本中心、间性中心。这其实是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解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等一路走来的理论倾向,即淡化甚至抹杀文学、文本的历史现实性,割裂文本与世界的关系。

三、局限三:对文学性的偏离,从而使文学文本走向广义的文化文本

互文性在强调当前文本同其他文本的关系中,不自觉地偏离了文学性,而文学性恰恰是文学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正如雅克布森的一段名言:“文学科学的主题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因素。”

文学性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区别于历史文本、哲学文本、文化文本的本质属性。在历来的文学研究中,文学性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此,雅克布森曾有一个巧妙的比喻,他说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人像一群警察去一所房子里抓罪犯,他们首先抓了门房、客人,接着又抓了母亲和祖母,甚至送牛奶的人也被抓了,但却唯独忘了去抓罪犯。这个罪犯就是“文学性”,就是文学得以成为文学的东西。互文性正弥补了心理学、社会学批评及以上提及的各类“后”学仅从文学外部进行研究的不足,其目的在于将文学研究者、批评者的研究重新引导到文学文本本身上来。然而它与新批评也不同,新批评认为文学性来源于文学语言,强调“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于是将文学研究局限在“悖论”、“反讽”、“复义”等狭隘的语言层面。文学性无疑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根本所在,任何对于文学性的偏离都是不合理的,互文性也不例外,它用广义文化的视野将整个文本世界纳入自身视野,一再强调文学对于传统的寄生性,却不探讨文学之所以安身立命的所在,从而使文学走向一种关系学与交际学,日渐偏离文学性,偏离了对于文学语言、文学中情感和意象、文学虚构等的感性认知。

互文性对间性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谓史无前例,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其对文学之文学性问题的忽视,仿佛文学的全部就在于找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遗传或贸易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洞察,这使文学缺乏创新,增加了其走向平庸化的危险。

四、局限四:无视作者的存在,从而消弭了文学活动的主体

从浪漫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强烈观照始,西方文学理论对主体性的强调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作者之于作品相当于上帝之于人类,但是在解构主义时代,作者的霸权地位很快被消解了。主体地位的沉浮以尼采、福柯、巴特为标志,从尼采宣布了“上帝死了”到福柯宣布“人死了”,再到罗兰·巴特宣布“作者之死”,再到互文性的“一切皆文本”,这样一步一步将主体的地位滑向文本,将五光十色的批评世界淹没在互文的大风大浪之中。

福柯在《什么是作者》一文中开始质疑作者在传统批评中的强势地位,提出作者不是文学创作的上帝,作者只是一个“功能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作者表现了什么,而在于作者在社会文化关系及权力机制的约束下能表现什么。他说:“总之,必须剥夺主体(及类似主体)的创作作用,把它作为讲述的复杂而可变的功能体来分析”。福柯在这里表达的是作者主体在权力机制约束下能动作用的受限性,作者不再是全能的、预知一切的,而仅仅是作为一个功能体而存在。巴特在《作者的死亡》中强调的是传统批评对读者的漠视,似乎文学中没有别人,只有写作的那个人,在他看来必须用作者的死亡来成全读者的诞生,“现在,我们已开始不再受这种颠倒的欺骗了,善心的社会正是借助于种种颠倒来巧妙地非难它所明确地排斥、无视、扼杀或破坏的东西;我们已经知道,为使写作有其未来,就必须把写作的神话翻倒过来:读者的诞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在这里,巴特完全消解了作者的地位,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一个多维的空间,读者是这一意义的聚集处和发现者。

同类推荐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鲁迅散文中学生读本

    鲁迅散文中学生读本

    本书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人物描写神情毕肖。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风俗人情描写绚丽多姿。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

    《英美名篇选:杨岂深、杨自伍译文集(中英双语)》有伯特兰·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约翰·罗斯金:论书、奥古斯丁·比勒尔:购书、威廉·黑尔·怀特:一个伦敦人的假日、本杰明·富兰克林:读书、威廉·哈兹里特:青春不朽之感、大卫·体谟:论人性的高尚或卑鄙、乔治·桑塔亚那:爱情、戴·赫·劳伦斯:给她一个模式、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文化……
  • 故纸堆里忆平生

    故纸堆里忆平生

    从小我就喜欢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胡诌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句子来。那时候父母在外打工,家里还没有电脑,所以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支笔和一个本子就够了。每到夜晚将息未息之时,我就会把屋子里所有的灯光都灭掉,然后走进卧室,扭开台灯。于是,一盏小小的灯笼就在我的面前点亮了。我仿佛穿过了一片茂盛的时光森林,来到了古代,变成了一个结发束带的小书童,毕恭毕敬地坐在书桌前,认真而又努力地书写着每一个句子。圆珠笔在白色的纸张上静静地蜿蜒开来,发出绵密的沙沙声,犹如一场温润的细雨。
热门推荐
  • 锦鲤小公主是团宠

    锦鲤小公主是团宠

    锦鲤家族发生了一场动乱,小公主明乔与她的家人走散了,为了找回父母,小明乔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小短腿颤颤巍巍地走上了炮灰的道路。令系统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是个披着炮灰外衣的团宠。原文女主贺嘉瑶是个假千金,原主五岁被以私生女的身份送入了贺家因而一开始就遭到贺家众人厌恶,还到处被假千金刁难,后来甚至送进了孤儿院,但当贺家众人了解到真相后---贺家众人:“宝贝女儿(妹妹)”明乔睁着大眼睛看了一眼这群怪人,转头,拔腿,跑---“爸爸妈妈哥哥,有坏人抢宝贝啦”“是谁?”明家众人一脸凶狠。系统:“......”
  • 直播神豪在都市

    直播神豪在都市

    直播神豪系统,开直播赚人气值就能轻松成为神豪,更有神秘商城与技能树奉送。即将毕业的废柴大学生李迁,迎来了人生巅峰。
  • 霸刀缘

    霸刀缘

    什么是刀法的最高境界?这是刀客横行的年代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红帅之子,把自己的身世深深地掩埋,一直努力地寻求着这个答案。加入新兵营,在危机四伏中求生,在对决中领悟刀式的千变万化,几经辗转,杀出重重血路。在刀客的世界里,没有好与坏,只有血与阴谋!
  • 狮子爱吃鱼

    狮子爱吃鱼

    同一个时空两个相似的灵魂相遇,一个悄无声息的坠落,一个拼了命的救赎。
  • 独行者的朋友

    独行者的朋友

    我的第一部作品。终于看了这么多科幻作品后,可以自己写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个杀人机器遇到了一名善良但抑郁的大学生,机器能否产生人性?大学生能否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面对追杀的特工和本地的黑恶势力,他们能否冲出重围?
  • 叶罗丽精灵梦之彩虹之谜

    叶罗丽精灵梦之彩虹之谜

    精英小学王默的班级来了一对兄妹,他们是什么身份他们对王默他们来说是敌是友。而他们的仙子有什么秘密。一起来寻找吧。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EXOcp原创文集

    EXOcp原创文集

    勋鹿、灿白、开度、牛绵、鹿白、灿勋、牛鹿、繁星、牛灿、开白、城堡、星辰……66对EXO所有CP的温情浪漫汇集。错过=过错,别让真爱因距离受挫,别让炙热的心因分离而堕落,别让罗曼蒂克的花朵因世态炎凉而枯萎……青春是华丽的圆舞曲,青春我讴歌你的欢欣,青春你一去不复返……愿初心不变,愿花好月圆人长久……致我挚爱的十二位少年,EXO,永远唯12!1,2,3,EXO,WeAreOne!
  • 问君何求

    问君何求

    大唐末年,藩镇割据,纷纷自力。南唐郑王李从嘉不想参与储君之争,决定云游四方。他们一行人在游历的过程中遇到了传奇的故事,一代才子皇帝的非凡经历。
  • 你是我的所有心跳

    你是我的所有心跳

    “再见了高中再见了俞南故。”-“林煦阳,你是抛下我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