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600000014

第14章 迁徙的动力在东北亚高原地区聚集(1)

这里所说的“东北亚高原地区”,是指由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原以及大小兴安岭、外兴安岭及其他远东山脉组成的高海拔地区。这一地区跨越温带和寒带,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地势开阔平坦而又广布森林和草原,可供食用的植物和动物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仅在北纬40°~60°范围内适宜古人类生存栖息的区域就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特别是在著名的欧亚大草原范围内,亚洲草原的优质核心地域也在这里,而草原本身就是亚洲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向南和西南方向可以抵达世界上各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古人类的互相迁徙交流和文化碰撞必然大大加快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进程。这里还以高海拔的独特优势,为古人类躲避大洪水、大海啸、大海浸、火山喷发和冰期交替等形成的自然灾难提供了广阔的庇护地。最具独特意义的是这里又靠近白令海峡,因而人类在从亚洲向美洲迁徙之前,理应将这一区域作为发育和聚集动力的大本营。

独特的区位条件

东北亚高原地区的北部是更加接近高寒地带的西伯利亚,这里濒临北冰洋的低地,西部是低洼的西伯利亚平原湿地,南部是燕山—太行山脉。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地貌和生物的多样性都有利于古人类的生存和迁徙。

高原的特殊意义。大河流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广为人知,但是高原所起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事实上,在大洪水、大海浸等特殊时期,高原起着拯救古人类的作用。在大冰期结束后的近2万年来,人类历史还经历过数次小冰期交替。而在这一时期,高原的地形地貌早已定型。有学者考证,在距今1万年到4100年的时间里,亚洲经历了5次大洪水期和若干次小洪水期。每逢洪水期,平原淹没,人无觅食栖身之地。洪水最大时,海平面曾到达太行山东麓。古人类只能沿山脉向高原逃生。小冰期来临,海平面下降,浅海变成草原,长江、黄河等大河出海口向深海方向延伸达上千公里,古人类又向温暖湿润的沿海平原迁徙。直至人类文明发展到农耕定居阶段,才形成当今世界的人类分布格局。

中低山脉的调节作用。东北亚高原地区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很多山脉。这些山脉的共同特点是大部分为中山和低山,起伏程度较小,海拔高度相差不大,很少有在其他山脉中常见的那种高山峻岭、悬崖峭壁。人类徒步在山脉中比较容易穿行。山脉与草原和河流相间分布,对于人类通行、动物繁衍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和支撑作用。

草原是古人类采摘和狩猎的最佳基地。在种植业和畜牧业起源之前

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主要依靠在草原上采摘植物果实和猎取野生动物为生。种植作物的农田在开垦前也都是草原,但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草原或者因为气候寒冷,或者因为降水量不足而不适合开垦,但仍然可以作为野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栖息基地,进而成为人类获取食物完成进化的基地。

· 种类繁多的植物。据考证,近1万多年来亚洲草原的植物种类是基本稳定的。在比较典型的草原上进行普查,植物种类多达1千多种。不少植物的果实、嫩叶和伴生菌类等都可以直接被人类食用,以获得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 持续繁衍更替的野生动物。草食动物的特殊意义在于能把人体所不能直接利用的植物纤维变为人类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是因为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瘤胃,可以对植物纤维进行发酵裂解,并

且偶蹄动物具有反刍功能,可以把粗硬的植物纤维反复咀嚼然后再进行消化。正是草食动物的这些独特功能才使生物界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因此可以说,如果地球上没有草食动物,人类就不可能进化成今天这样的高智能程度。据研究,亚洲草原历史上已经灭绝的一些大型草食动物,如猛犸象、披毛犀、野马、野牛等对人类进化的特定阶段都曾起过关键作用。大型草食动物灭绝后,鹿科等中小型野生动物成为草原人类猎食的主要对象。

· 草原和森林的结合部为人类的栖息创造了独特条件。降水量400~500毫米一般是作为北亚草原与森林植被的分界标准。东北亚高原地区的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比例较小。在其四周都有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季节性湿气团,内陆地区大部分为干旱缺水的草原,因而在山脉附近形成了众多的林草结合部。这些地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动物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人类在这里觅食、栖息、搭建帐篷的条件都优于单一的森林或草原。

· 开阔的地形有利于人类发现和追捕野生动物。东北亚高原地区的地形以浅丘陵和波状高平原为主,视线所及可达几十公里以上。猎人可以发现很远处的猎物,并且在平坦的地面上,可以比在山地和森林快得多的速度进行追猎。草原依不同降水及土壤条件形成湿润草原、干旱草原、荒漠草原等多种类型,野生动物在不同的草种、水源和地形之间进行有规律地迁徙栖息。古人类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更容易地捕猎到足够的动物性食物。

· 荒漠的特殊功用。人类在远古时代经历过漫长的冰期及间冰期。战胜冰雪、躲避冰盖就成为当时生存的首要问题。蒙古高原腹地是浩瀚的大漠,西侧紧邻的中亚草原也有大片荒漠,是世界干旱中心之中影响人口最多的两个。按现在荒漠地区降水量仅为沿海地区的1/30~1/10推测,即使在冰期,荒漠地区的冰盖也很薄或基本没有,这一特点无疑在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人类可以到这些地方避寒、栖息、觅食以等待冰期结束,冰盖消退。

食物短缺催生跨洋迁徙的动力

东北亚高原地区古代人类的食物短缺可以从区域内人口增长、区域外人类迁入、大型草食动物灭绝3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食物短缺必然造成古人类向外迁徙到别处觅食。向北是高寒的北极地区,动物和植物资源更加匮乏;向南和西南则是黄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等人类古文明发展最快的地区,人口压力更大;向东就是浩瀚的太平洋。唯一可以走得通的去向是东北方的白令海地区,然后通过白令海峡或阿留申群岛向无人类栖息的美洲大陆迁徙。

生物产量及承载能力。根据气候环境和第一性生产量(即植物)关系的分析(见表2–1),东北亚高原地区的生产率属于最低水平,每平方米每年只有100~200克干物质产量,不及最高等级(赤道潮湿气候)的1/4~1/8,相当于相邻等级(大陆性湿润气候)的1/2~1/4。

草原上的植物绝大部分不能被人类直接食用,必须由草食动物(第二性生产)进行转化后才能成为人类食物。按照生物界食物链10∶1的转化关系,第一性生产和第二性生产的利用率分别按一定比例来进行估算,在东北亚高原地区适宜古人类栖息的范围内(约为北纬40°~70°),依靠采集和狩猎来支撑的承载能力估计不超过30万~60万人。超过了植物生产率的极限和动物种群增殖的极限,即发生过度狩猎和种群灭绝,会加剧古人类食物来源的短缺程度。

古人类文化遗存。考古表明,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高原的广大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包括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各期及金石并用时代,其中尤以阴山地区和贝加尔湖地区较为集中。证明从远古以来这些地区就一直存在着非常活跃的古人类活动。

· 大窑文化。大窑遗址位于阴山南侧,距今70万年至1万年,与北京人文化属于同时代。石器种类众多,石器场达2平方公里,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石器制造场。动物化石有肿骨鹿、真马、原始牛、羚羊、披毛犀、古菱齿象、啮齿类、鸵鸟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位于下层,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位于上层。从草本、木本植物孢粉测定表明,远古以来阴山地区经历过草原干旱化、森林演替、间有沙漠化等多重变迁历程。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国学泛舟(上)

    国学泛舟(上)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热门推荐
  • 一世痴念

    一世痴念

    谁也不会想到,游然是带着上一世的记忆重新来到这个世界。上一世,她的家人以及爱人被人害死,悲剧不断。这一世,游然要复仇,不会再懦弱的活下去。她要复仇,不再重蹈上一世的错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学生认真细心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认真细心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大鲵与光仕

    大鲵与光仕

    人间孤寂少女大鲵与游离于天地与妖界的光仕相遇,相知并相爱,却未能相守。
  • 遵闻录

    遵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丽朗城的奇异故事

    丽朗城的奇异故事

    丽朗城,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来人往的商厦,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的平淡无奇,但它却没有外表看上去那么简单。一件件怪事发生在这里,每一件事都那么不可思议。但每件事都会得到解决,因为有她的存在——韩冰雪,一个拥有超异能的女孩。她几乎不笑,她的性格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冷!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个高冷的女孩,没有人愿意与她交往,而她也不会主动去跟别人说话,她总是习惯一个人!而佳儿却不一样,她喜欢跟韩冰雪呆在一起,哪怕韩冰雪不理会她。一个高贵纨绔、却又胆小怕事的富二代,在不知不觉中也卷入了各个奇异事件中。故事即将开始.........
  • 爷,为妻不是祸水

    爷,为妻不是祸水

    一场阴谋将她卷入了宫廷风云,繁华落尽,只剩一袭红衣妖娆如火,褪去入宫前的青涩,她一颦一笑媚而不俗,乱了这江山,还有江湖!
  • 弃女的重生

    弃女的重生

    (每天至少两更)第一周,她衣衫褴褛,全班同学的嘲笑,第二周,她衣冠楚楚,同学震惊,第三周,一身名牌,同学恭维,还“光荣”的荣获女神的称号,她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拭目以待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法规小事例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法规小事例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Tfboys之冰女孩

    Tfboys之冰女孩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为了自己的梦想,才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她不想当明星,她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她没有好听的嗓音,也没有灵活的身体,更没有好看的容貌。但她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朝着这个舞台前进。她是一个不喜热闹又怕孤独的女孩,她的内心有几人能知道?直到她遇见了他们,像雪碧那样霸气侧漏的王俊凯,像牛奶那样纯洁无瑕的王源,像奶茶那样温柔细腻的易烊千玺。他们能否把她冰冷的心房变得温暖?他们之中又有谁能守护她的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