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49

第49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29)

【穷理尽性】南齐谢赫《画品》“陆探微”条:“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穷理”指穷究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在绘画中具体是指把握客观事物具体的体貌、特征,从而能抓住对象的规律。“尽性”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而表达其本质特征,传达出艺术感染力。(刘星)

【文理合仪】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此处“文”指客观存在外在表象,“理”指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律,“仪”指准则,法度。所谓“文理合仪”说的是无论是外在所表现出的客观存在的样貌,还是内里的规律,都要符合法度,不能违背客观事实。(蒋宁宁)

【理致】北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尹质”条:“评曰:孙怀说气格清峭,理致深远。”理致,指理趣、情致。(周积寅)

【理趣】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历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即神仙星官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之心。今之画者,但贵其姱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理,即道理、法则;趣,即审美趣味。二者不相互排斥,但也不能相互替代,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在趣中才会令人“味之无极”。蕴含理趣的作品必然有理、有象、有趣,能够包含物理、哲理、志趣于艺术形象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教育。艺术作品中的理趣,是通过托物喻志的间接途径来表现的。自然景物中存在着客观普遍的理,这个理是事物内在的关系、规律,但是任何外界事物本无所谓理趣,理趣只有人在审美活动中才能感知、领悟,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借助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使反映在头脑里的自然之物有了与理、象融合在一起的情趣。(任大庆)

【理势】清代王概等《芥子园画传·画花卉布置点缀得势总说》:“画花卉全以得势为主着色象其形采,渲染得其神气,又在乎理势之中。”是说画花卉不但要得理,还要势,因为迎风含露,姿势极为重要,姿势不准就不能生动活泼。其实,不仅画花卉要得理势,画山水也要得理势。(周积寅)

【理气】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穷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外。”清代王昱《东庄论画》云:“画中理气二字,人所共知,亦人所共忽,其要在修养心性则理正气清,胸中自发浩荡之思,腕底乃生奇逸之趣,然后可称名作。”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画中理气二字最需参透。有理方可与言气。

有气无理,非真气也;有理无气,非真理也。理与气会,理与情谋,理与事符,理与性现,方能摈落筌蹄,都成妙境。”是谓画家要调理自己的气,处理好理气二字的相互关系,使理与气会,理正气清,关键在于修养心性。(周积寅)

【常形与常理】北宋苏轼《苏东坡集·净因院画记》前集卷三十一:“余常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与可(文同)

之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常形:指客观事物的固定形态。常理: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俞剑华《中国画理论初稿》油印本评述:“所谓常形,就是一般的形状,常理就是一定的道理。形是具体的,不但画的人容易表现,看的人也容易了解。理是抽象的,不但画的人难于把握,就是看的人也不易洞察。画家避实就虚,因此不画有常形的东西,专画无常形的东西,如此可以容易欺世盗名,哗众取宠。又常形之失是局部的,无损于大体;常理之失是全体的,虽有局部优点,也要同归于尽苏轼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并不完全正确。他说‘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我们认为人禽、宫室、器用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都是有形之物,也都是有理之物,实在难于区别。

至于说有常形,人禽、宫室、器用有常形也没有常形,常形之中有许多变形。人与人不同,禽与禽不同,宫室、器用也各有不同。山石、树木、水波、烟云无常形,也有常形,无常形之中有一定的常形。

山石变不成竹木,水波也不同于烟云。所以说人禽、宫室、器用有常形,山石、竹木、水波、烟云无常形是说不通的。人禽有人禽的理,宫室有宫室的理,器用也有器用的理。说人禽、宫室、器用只有常形没有常理,也是说不通的。至于说‘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固有一部分道理,但绘画是造型艺术,是要‘以形写神’,以形达理,形若不正确,就很难达到传神合理的地步。例如一个人像,目的固在传神合理,但是把鼻子或眼睛画错了,是无论如何也很难传神合理的,也很难成为一幅好画的。常形之失,还是可以举体皆废掉。

画的题材内容,也很难说,那个一定容易,那个一定困难。这与时代的要求和画家的习性有关。宋以前多画道释、人物、宫室、界画,宋以后多画山水、花鸟、兰竹,未必宋以后的画家都是欺世盗名的。至于说‘工人仅能尽形,高人逸士才能穷理’,这是封建时代轻视劳动人民,从张彦远到郭若虚的传统观点。也就是轻视专业画家、推崇业余画家,是专为文人画张目的。”(周积寅)

【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这个“理”指画家应遵循的一切创作规律,包括章法、笔法、墨法等。黄公望之所以认为理字最紧要,是因为在此前的画论中,“理”的出现频率很高。早在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中就有“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栖形感类,理入影迹”等论述,南朝齐谢赫《画品》中也有“穷理尽性,事绝言象”的评语,随后,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又提出“方穷至理”、“畴访理绝”等言论。可以说,“理”的概念在中国画发展初期,就一直成为最常涉及的创作和评判标准之一。五代时,“理”更为广泛用于评画,如荆浩《笔法记》:“张僧繇所遗之图,甚亏其理。”“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批评当时的画家把女仙画成“姱丽之容”而“不达画之理趣”。到了元代,黄公望对“理”的意义范畴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联系《写山水诀》全文看,一方面他总结了大量的山水创作技法,以此作为学画入门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总结,把前面所有的技法统归于一“理”,认为这才是作画的“最紧要”。

如他在文末讲“作画要去邪、甜、俗、赖四字”,就已经脱离了技法层面而近乎道了,所以他赞成吴融的观点,“善得丹青理”方可为“良工”。(任大庆)

【作画以理、气、趣兼到为重】清代王原祁《雨窗漫笔》:“作画以理、气、趣兼到为重,非是三者,不入精、妙、神、逸之品。”“理”:指画理、绘画创作的规律、原理;“气”:指气势、气韵;“趣”:指情趣、趣味。三者缺一不可,合则完美。(任大庆)

【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

北宋张怀《山水纯全集·后序》:“人为万物之最灵者也,故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何哉?盖天性之机也。性者,天所赋之体;机者,人神之用,机之发,万变生焉。惟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穷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于一毫,投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故昧于理者,心为绪使,性为物迁,汩于尘坌,扰于利役,徒为笔墨之所使耳,安足以语天地之真哉!”通达画理的画家能画出景物的精妙之处,不懂画理则会失去景物的本真面貌。张怀还进一步解释,天是人的本性的内在根源,本性是天所赋予的外在表现,人与神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内在根源一旦萌发,则事物的形态就千变万化。

只有在绘画中明晓这个道理,才能够循着本性去表现自然事物中的规律,才能在绘画的过程中心神融会,把各种细微变化汇于笔端,展现出万千气象,这样的作品才可以形质兼备、气韵飘然。所以,不懂画理者,心境被情绪驱使着,性情因不同外物变化着,很容易受到利益的役使而困扰于尘埃之中,这样的画家仅仅算是有了笔墨的外形,也谈不上表现天地之真谛。(任大庆)

【格物致知】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八法四知》:“四曰知物:物感阴阳之气而生,各有所偏欲穷神而达化,必格物以致知。”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谓要想获得知识,必穷究事物的原理。(周积寅)

【法】见“理法”条。

【画法】明代文徵明《跋江贯道画卷》:“画法之妙,余虽不能识,而诸贤题咏,皆清丽可喜。”画法,指绘画技法。(周积寅)

【法度】南宋邓椿《画继》卷十《论近》:“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盖一时所尚专在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故所作止于众工之事,不能高也。”法度,指绘画创作中遵循的规律与法则。邓椿批判院体画因拘泥于法度而止步于工匠之画,“不能高也”。明清之际,对“有法”与“无法”的讨论颇为重视。清石涛认为在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方面并无一定之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画语录》)。面对古法,应“具古以化”,强调“法乃我自立”。清方薰亦认为画有画法,但没有一定的方法,即使是“六法”也不是金科玉律,乃“画之大凡耳”(《山静居画论》)。面对画法,各人需意会而灵活运用,“变化古人,自出手眼”,才能“法亦妙有不同”(《山静居画论》)。因此,在绘画创作中,应正确处理好“有法”与“无法”的关系:既要遵循法度,又要避免拘泥法度;既要学习传统,又要有自家面目。(张曼华谢江岚)

【法法不宗而成】清代朱耷《题山水画》:“法法不宗而成,笔墨名家奚敢。”是说画家以古人既有的方法为师但不是完全以其为宗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名家。画家学习古人的方法要学习其内在神蕴,而不能拘于所谓的既有的方法,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认为学习古人“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明代李流芳《《檀园论画·山水》》云:“夫学古人者,固非求其似之谓也。”都是旨在说明画家必须从古人窠臼中脱离出来才能有所成就。(陈见东)

【绳墨】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绳墨原指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此比喻规矩或法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周积寅)

【楷模】语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制作楷模》卷一。邓白《图画见闻志注》:“所谓楷模,就是法则,也即是绘画创作的基本知识。着者在篇中提出除了艺术技术之外,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如人物的性格典型;及衣纹、林木、山水、畜兽、花果、翎毛、屋木等的特征和规律;还详细列举鸟类的各种部位名称和建筑上许多专有名词。认为画家必须熟识生活,深入理解对象,才能真实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精神特质。所论体现了我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值得重视和研究。”(王凤珠)

同类推荐
  •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钢琴家

    快乐学习丛书——如何成为小钢琴家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社会的认可,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如果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和快乐的。要让学习快乐起来,让教育鲜活起来,《快乐学习(套装共20册)》将使我们的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 书法名家(上)

    书法名家(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2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鲁虹自选集

    鲁虹自选集

    《鲁虹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鲁虹自选集》收集了作者历年精选作品,从历史的角度让人们重新解读或认识中国当代艺术。书中梳理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这些艺术创作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为世界当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自己是最后的医生

    自己是最后的医生

    本书共分为四册,内容包括:《黄帝内经》说起;脏腑决定病理变化;透过症状看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内外沟通的桥梁;把握中年健康;平安度过智慧的人生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钉头七箭书

    钉头七箭书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七种精神状态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封神演义中钉头七箭书又与古人探究生理学和心理学有什么关联......一次必然的意外,解开谜题的杨鸿宇惨遭横祸......留给我们的是一个25年的谜。看25年后,杨思雁踏上了寻亲的旅途,踏破工作上的阻碍,能否得知密辛
  • 我在未来有有点田

    我在未来有有点田

    秦萌萌重生在了了未基因缺陷的小叶夜莺的身上。为了保护自己的美人爸爸,她决定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别人用机甲打星兽,没关系,她没有机甲,可是她有美食呀,用美食捕获了一群星兽小弟别人用机甲,没关系,她有星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良田在手,美食我有以为自己的美人爸爸是一个软包子,可是事实告诉她,什么事情都不可以看表面以为那个冷冰冰的小哥哥可是不好相处的,但是事实就是某人看着面前这个美丽的小女孩,用那甜死人不偿命的声音问道;‘宝宝,你说,你要怎么才肯理我’
  • 世羽宁息

    世羽宁息

    千转轮回,因果想照;因或非因,果或非果;流离起源,早已定局。“宁息那丫头,总是倔强得很,一点不定的服软,若非宁息是这样的性格,当初死了应该就是她了吧。天不想让那丫头离开,那她就要在这世俗间受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那丫头都必须在这里,不能离开。”这是宁息在昏迷前,听到寺庙里的和尚对宁息的评价,似乎还很高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武祖神

    异武祖神

    异能与武术的完美结合,谓之异武,废材公子翻身成为异武者,异武争霸天下,主宰苍生!吸宇吸尽宇宙元气重宙辗压九天十地君临宇宙,异武称王,祖神来袭!!
  •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说,沉默是金。其实,沉默更是一种智慧,它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沉默,是一把含蓄的剑,它胜在以柔克刚的技术和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沉默暗藏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蕴蓄着胸怀大局的气度,显现着以退为进的策略。它是心灵深处的慧智,是从容淡定的外现,它为进攻做好了缓冲……
  • 文娱振兴之路

    文娱振兴之路

    有时候,梦与现实是共存的。陈默在娱乐圈做了二十年的幕后。会写歌,会编曲,会制作。一身才华,却缺了一个好歌喉。有时候梦里自己拥有了一个好歌喉。无论从音色还是音域都无可挑剔。也许还有一张俊俏的脸蛋。在梦里,陈默站在台前发光。现实里,陈默在幕后默默地工作。有一天,一辆车帮助陈默把梦变成了现实。可是,陈默缺苦笑着说。我想回家!
  • 下一代互联网

    下一代互联网

    本书系统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的进展情况,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解析,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的最新发展情况,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进展,以及各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政策计划。最后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提出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政策建议等。全书共6章,包括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现状,下一代互联网基本概念,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最新进展,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现状,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现状,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