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0400000040

第40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20)

【习见熟闻】清代钱泳《履园画学》:“故凡古人书画,俱无写其本来面目,方入神妙。董思翁尝言:董源写江南山、米元章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苕霄山、黄子久写虞山是也。余谓画美人者亦然。浙人像浙脸,苏人像苏妆,或各省画人物者,亦总是家乡面貌,虽用意临写,神采不殊。盖习见熟闻,易入笔端耳,犹之倪云林是无锡人,所居祗陀里,无有高山林,旷途绝之观,惟平远荒山,枯山竹石而已。

故品格超绝,全以简淡胜人,即是所谓本来面目也。”习见熟闻:指画家由于对平日见到听到的事物和生活环境非常熟悉,可以较容易把握住其神韵特性,将之表现于画面。(陈见东)

【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北宋《宣和画谱》卷十一“范宽”条:“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认为画家与其师法自然山川和现实景物,还不如师法心灵,去感悟自然和万物。范宽所提出的这一绘画思想,强调了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使人的心灵作用得到一定强化。(陈见东)

【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北宋黄庭坚《题道臻师画墨竹序》:“夫吴生之超其师,得之于心也,故无不妙。张长史之不治他技,用智不分也,故能入于神。夫心能不牵于外物,则其天守全,万物森然,出于一境。岂待含墨吮笔,盘礴而后为之哉!故余谓臻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此论既承续张彦远论画所求“意在笔先”,符载论张璪图绘“遗去机巧”,苏轼“取其意气所到”之说,又得道禅所论剔除物累而能够“游乎本心”、天人合一之理,所强调的一者师心独运,二者脱落机累,如此才能达到天机焕发融一即“得妙于心”的化境。(贺万里)

【化权】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空烟图》:“观石谷写空烟,真能脱去町畦,妙夺化权变态,要眇不可知已。”俞剑华释云:“化权与化工同义。总之,造化是客观的实物,画家在深入观察精熟模写之后,把客观的实物变成绘画,这绘画就是造化的集中概括的缩影,似造化而又不同于造化。画家可以画出造化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就是造化在手,随心创造。画到好处,俨然一片化机,似乎不假人力,好像画家也掌握了化工的权力一样。要想达到这种程度,首先要以造化为师,向造化学习,否则是无能为力的。”(《中国画理论初稿·造化论》油印本第四章)(周积寅)

【败墙张绢素】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记述北宋画家宋迪对学生的训诲:“汝画信工,但少天趣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此事于《圣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等着录中亦有记载,称陈用之“尤工山水,宋复古见之,教以张绢素于败墙之法,用志感悟,格遂大进”。“败墙张绢素”之法,说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一者有想象力参与;二者要以意取象;三者要养兴得意,获取灵感;四者自然天成,所谓“绝去机巧,任其自然,每有出于意外之奇境”;五者触类旁通。中国美术史上多有类此触类旁通、养兴得意的范例。怀素说:“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五代时李夫人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墨竹法。(贺万里)

【身即山川而取之】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一脉相承的。但是,张璪并未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进行阐述,而郭熙却对‘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做了相当充分的阐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是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的丰富和发展。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做直接的审美观照。郭熙认为,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

这应该是‘外师造化’的第一层含义,郭熙把它揭示出来了。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郭熙认为,为了发现审美的自然,画家必须有一个审美的心胸,他称之为‘林泉之心’。没有这个审美的心胸,就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多角度的观照。郭熙认为,为了发现审美的自然,创造审美意象,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这是因为,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不是单一的平面,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是多侧面的,而且是变化万端的。只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多角度的观照,才能对自然美有无穷的发现,才能把握无限生动和丰富的审美的自然。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有可能创造完美的意象。”(荆琦雷朝晖)

【真山水之云气、烟岚,四时不同】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朱良志《中国美学名着导读》:“郭熙提出着名的‘四季山景’的观点。自然山水是关乎人的身心的,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自然世界无处不在变化,一切外在对象都处于生命节律的变化过程中,而人的心灵和外在对象具有节奏化的对应关系。自然山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的心灵似乎也被置于这样的流转之中。这就是自然山水可以安顿性灵的内在基础。”(荆琦)

【登临探索,遇物兴怀】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书燕龙图写蜀图》:“山水在于位置,其于远近广狭,工者增减,在其生机。务得收敛众景,发之图素,惟不失自然,使气象全得,无笔墨痕迹,然后尽其妙。故前人谓画无真山活水,岂此意也哉?

燕仲穆以画自嬉,而山水尤妙于真形。然平生不妄落笔,登临探索,遇物兴怀,胸中磊落,自成丘壑。至于意好已传,然后发之。或自形象求之,皆尽所见,不能措思虑于其间。自号能移景物随画,故平生画皆因所见为之,此固世人不能知,纵复能知,未必识其意也。”董逌认为画家画山水,一定要从自然景观中广泛汲取素材,并且画时也要不失自然,使气象全得,无笔墨痕迹,这样方能尽显山水之妙。他认为北宋山水画家燕肃之所以画妙于真形,能逼真地描摹自然山水,就是因为他胸中对山水有着深切的爱好和体悟,平时不轻易举笔,一旦登临胜景,客观山水景物引发了他高超幽远的情怀时,就能将这种情怀通过笔下山水表现出来。

此时笔下山水虽是对于自然景物的逼真描摹,但因注入了画家内在的精神气质,所以能使气象全得而不留笔墨痕迹。胸中自有“丘壑”,经过感物触怀而发之于图素,画出的山水便充满灵性而具有生动的气韵了,这是典型的文人画论观点。(荆琦雷朝晖)

【每看每异】宋代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川训》:“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何得不究乎?”画家在观察自然景物时,通过步步移、面面看的观察,掌握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规律性,因为自然事物随着时节和位置、光景的不同,会显现出不同的面貌,这就需要通过大量而深入地观察了解其本质,并熟悉其表象,山水画创作方得其真。(万叶)

【法当于众中阴察之】北宋苏轼《东坡全集·传神记》:“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苏轼认识到如果要表现一个人最为自然流露的天性神态,画家必须于暗地里观察此人的一举一动。如若令其正襟危坐,则被画者必拘谨而不自然。(陈见东)

【未画之时,从旁窥探其意思】清代蒋骥《传神秘要》:“凡人有意欲画照,其神已拘泥。我须当未画之时,从旁窥探其意思,彼以无意露之,我以有意窥之。意思得即记在心上。所谓意思,青年者在烘染,高年者在皱纹。烘染得其深浅高下,皱纹得其长短轻重也。若令人端坐后欲求其神,已是画工俗笔。”意思:指相貌和气质的特征。

“未画之前,要留意观察对象的举止神情,把握其真实性情,然后落笔。观察的要诀在于‘从旁窥探其意思’,即在对象无意间流露真性情时抓住最能体现其个性的特征,并记在心上。早在北宋,苏轼在《传神记》中就已主张‘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南宋的陈造、元代的王绎等人。”(周锋编着《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荆琦)

【熟想而默识】南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使人伟衣冠、肃瞻眂、巍坐屏息,仰而视、俯而起草,毫发不差,若镜中取影,未必不木偶也。着眼于颠沛、造次、应对、进退、颦頞、适悦、舒急、倨敬之顷,熟想而默识,一得佳思,亟运笔墨,兔起鹘落,则气正而神完矣。”陈造提出了两种艺术表现的方式:一是“镜中取影”;二是“熟想而默识”。否定了前一种创作方式,而肯定了后一种。他所反对的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而没有重点的刻画,刻意寻求准确,最终必定如同木偶般毫无生气,认为表现人物应该在其日常生活境遇中寻求其内在神韵,“一得佳思”就要“亟运笔黑”,在刹那之间把人物的神采表现出来。(陈见东)

【静而求之】元代王绎《写像秘诀》:“凡写像须通晓相法,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静而求之”是人物画创作的观察方法。表现对象的真性情,必须在人物叫啸谈话之间自然透露出来。

而画家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在不打搅表现对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获取。(陈见东)

【默识于心】元代王绎《写像秘诀》:“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绘画创作前,画家要将在暗地里细心观察后得到的对象性情默记心中,闭上眼睛,人物的形象宛如在眼前,然后借助笔墨表现出来。(陈见东)

【静观默察】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是谓不动声色,仔细默察的意思。(周积寅)

【无心于画者,求于造物之先】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书李元本花木图》:“则知无心于画者,求于造化之先,凡赋形出象,发于生意,得之自然。待其见于胸中者,若花若叶,分布而出矣。然后发之于外,假之手而寄色焉,未尝求其似者而讬意也。元本学画于徐熙,而微觉用意求似者,既遁天机,不若熙之进乎技。”此处“无心于画”,实际强调绘画创作,要不为画而画,而要先心师造化,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用心灵去感受客观景物的内在精神风采,从而获得审美意象。(陶明君)

【身与竹化】北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徒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嗒然”:形容心境虚净物我俱忘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文与可画竹时用心专一,物我皆忘,胸中只有成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一句是说与可能把全部精力注入艺术,达到身心与绿竹融合为一,故能创作出高妙的艺术品。正因为画竹者“其身与竹化”,画出来的竹子就能与别人的不同,就是本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不同感受下所画出来的竹子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无穷出清新”的意思。“疑神”,即“凝神”,是艺术构思过程中偏于思维方面的概念之一。它是在“感物”、“感兴”、“神思”、“情理”等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画家应当凝神静虑,体察所表现的物象,使物我为一。“物我为一”是《庄子》一书所反复强调的物我交融的审美观点。《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

同类推荐
  •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

    本书首先从城市雕塑语义的辨析开始,就城市雕塑概念的形成、引用及多层次的语义指向等方面指出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独特语义,并由此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语境。本书就中国城市雕塑未能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并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雕塑发展状况作了概要性的描述。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明代儒风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明代儒风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德彪西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一)

    探索未知丛书-音乐之声(一)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热门推荐
  • 公子倾城

    公子倾城

    坑爹少女林池在从天牢越狱的过程中跑错的方向,导致跌进某个天然呆又爆武力值美貌值的公子马车里并不幸被和谐,更不幸的是对方好像和谐上瘾了……
  • 时光中,勿忘你我

    时光中,勿忘你我

    时光中,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当初一眼看上的人与你白头偕老。那一年盛夏,那一年下雪的南方,那一年离开后的歌唱,她与他回首相望。写作人生,读作时光。——致拥有梦想的你——致深爱他(她)的你
  • 呆萌小妹,你给我乖点!

    呆萌小妹,你给我乖点!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男主一步一步把女主宠的无法无天,非他莫属。女主不骄不作,不圣母不白莲花,好好谈恋爱。男女双洁。男主强大,独宠女主。这是一个扑倒与反扑倒,调教与反调教的逗比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捧在心尖上

    捧在心尖上

    “心尖,再对我凶一个呀。”明池对着自家小姑娘笑道。“滚开,丑东西。”秦鱼很嫌弃这丑东西。谁都知道,秦家有女,是明家公子的心上人。秦家女是个眼神不好的,丑的她说好看,好看的她说丑。明家公子是个受虐的,天天被说成丑东西也不恼,爱极了自家心尖说时的那个模样。众人纷纷感叹,这狗粮,我先干为敬。
  • 不想输

    不想输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当老实人抛弃心中那所谓善良,你连道歉的机会的都没有。不想输,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 反转大神

    反转大神

    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改变这个世界吧,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是我要做的事情!
  • 求生达人

    求生达人

    生命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渺小却活得真========求生达人,给你热血,带你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日魔

    明日魔

    欲成仙,却成魔,原来是欲成仙先成魔……仙魔终究不如凡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