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47

第47章 鱼腥

魚腥者,本指鱼虾等散发的腥气,亦泛指水族,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有曰:“谁矜坐锦帐,苦厌食鱼腥。”章甫《从贾倅乞猫》有曰:“携之俱东泛江水,厌饫鱼腥二千里。”可见古已有此称。徐珂《闻见日钞》说:“苏州人于入馔之水族,目之曰腥气。”而“鱼腥虾蟹”一词,更是吴人的口头禅。

苏州本是鱼米之乡,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渔猎总在农耕之前,故吴地先民很早以前就已渔鱼而食了。有人说“吴”字就是“鱼”字,或许说得太简单了,但苏州人读“吴门桥”、“吴趋坊”的“吴”字,确是读如“鱼”音的。春秋时,公子光使专诸行刺吴王僚,就利用僚嗜好“炙鱼”的口福之欲,让专诸奉进“炙鱼”,在鱼中藏鱼肠剑一柄,僚因嗜“炙鱼”而丧命,公子光篡夺王位,也就是吴王阖闾,在越来溪西构筑鱼城,《吴郡志》卷八记道:“吴王游姑苏,筑此城以养鱼。”相传范蠡辅越灭吴后,归隐五湖,养鱼种竹,著有《养鱼经》。可见苏州水产的捕捞、加工和养殖,都具有悠久历史。

晚唐陆龟蒙作《渔具》一组,小序有曰:“天随子·于海山之颜有年矣,矢渔之具,莫不穷极其趣。”得十五题,皮日休见而有和,又复得五题,这是唐代江南渔具的总结。至宋代又有扩展,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二上记道:“宋张明达来吴(尝知吴江县事),尝增损为《渔具图》,各系以诗,凡十七题。其已见于陆序者凡九,曰网,曰钩,曰罾,曰簖,曰罩,曰钓车,曰鸣榔,曰罱潭(按罱潭即罱也)。其曰裹丛,则隆冬毕集群渔,竭泽而捕之也;曰团罛,掉舟而合取也;曰帆罛,舟大而用帆也(今俗称撒网,凡用撒网者,男女老于舟中足盘辟不伸,市中自辨),则掷而散之也;曰篙枨(其法未详);曰摸鱼,则天寒以火自炙,以汤自沃,投石穴以取鱼也;曰虾笼,织筏为逆,须而笼之,以取虾也;曰撩浮,聚草于水中,俟鱼之来,依而取之也。盖至宋而取鱼之具与法,视唐尤备。后之渔家。大都本于唐宋而巧密益甚。网有三等,最下为铁脚,鱼之善沈者遇之,中为大丝网,上为浮网,以截鱼无遗。网皆有疏有数,其施之之法亦不一。曰逐,驱而入之也;曰张,丝结而浮于水也;曰跳,截流而使之跃也;曰注,迎急流而囊以取之也。其施网于湖中,俟其跃入而取之者,曰调网;其取鲤者,曰港调。又有扛,有掣,有荡,有兜,有踏,施之法既不同,网亦各异。罩之名有四,曰移罩,曰揿罩,曰罩签,曰砌青。钓之名有三,曰豁,曰经,其系穗于丝而饵之者曰谷钓。又钓鳅鳝与鳗均谓之钓,而钩各不同。当秋风大发,以舟载钩,系饵沈之巨浸中取白鱼,谓之钓白。又有畜鸬鹚,令食而吐之者。其他诸法皆网,遵古而行,要必穷极巧妙,以与鱼遇。其舟则各随网而异制,故其名多,因之又有羊头、夹垒、露罟之名。其行于水中,则或方或反,或前后相尾,其相尾者为舴艋。已捕而贮之,有笋、有筒、有笭之属。渔人以鱼入市,必击鼓卖之。自唐至宋,皆以斗数鱼,二斤半为一斗,故皮日休诗云‘一斗霜鳞换浊醪’。明初以来,不复击鼓用斗矣。”又注引乾隆《府志》曰:“今渔船大者有六桅,其网以时更,夏有夏网,秋有秋网,冬春俱用大网,四船相连,无橹桨,遇风则行。”由渔具一端,就可知苏州水产的丰富。

有一首儿歌唱道:“摇摇摇,摇到吴江桥,买条鱼烧烧,头勿熟,尾巴焦,盛拉碗里必八跳,白米饭,鱼汤浇,吃仔宝宝又来摇。”(《吴歌乙集》)苏州人从小就吃鱼,几乎是天天的锻炼,因此很少有骨鲠在喉的事,偶尔有了,也不要紧,如细骨可吃饭团咽下,如骨稍大,无法咽下,街巷间就有“虎撑”取骨者。清吴县人石渠有《街头谋食诸名色,每持一器以声之,择其雅驯可入歌谣者,各系一诗,凡八首》,一首即咏“虎撑”,题解说:“外圆中空,范铁为之,相传孙真人遗制,以撑虎口探手于喉出刺骨者。”诗曰:“一幅白帘标姓名,一围圆相摇且行。活人那有好身手,毒口偏能为虎撑。”江湖百业中有此一业,可见苏州人吃鱼的普遍和频繁。

一年四季,苏州鱼腥不绝。据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一记载,鳞之属,有鲈鱼、鳜鱼、鳊鱼、银鱼、脍残鱼、白鱼、鮆鱼、破浪鱼、鲤鱼、青鱼、鲢鱼、鲩鱼、鲫鱼、石首鱼、河豚鱼、斑鱼、玉筋鱼、针口鱼、鮠鱼、鲇鱼、土附鱼、虾虎鱼、推车鱼、鲻鱼、鰡鱼、黄颡鱼、鳢鱼、鳇鱼、白戟、鳑鲏鱼、鲦鱼、?鲦鱼、比目鱼、鱓鱼、鳗鲡、·等;介之属,有龟、鳖、鼋、蟹、彭螖、虾等;贝之属,有蚌、蛤蜊、蚬、蛏、螺蛳、田螺等。三江五湖所出,各有特产。以吴江盛泽为例,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北通莺脰又分湖,紫蟹银鱼味绝殊。何似入春乡味好,燕来新笋菜花鲈。”自注:“莺脰湖在平望界,产银鱼。分湖在梨里界,产紫苏蟹,俱有名。而盛湖所出银鱼,烂溪所出蟹,亦与之埒。笋之早者曰燕来,菜花时有鱼名土附,其形似鲈,俗呼菜花鲈。”又咏道:“小庙港中水菜船,拌烹酱腊味浓鲜。阿侬剖得珠盈颗,带水论斤也值钱。”自注:“蚌肉俗呼水菜,出溪荡者,往往剖得湖珠小者,时有大者间出。其船皆停小庙港,含水分极多,购归秤之,辄十不得五。”又咏道:“水涨黄梅上土银,烂溪矶畔好垂纶。白肥自足盘飧媚,不数寸馀针口鳞。”自注:“土银鱼出烂溪,大者长四五寸,多肉有子,极肥美,为盛泽特产。见《盛湖志》。针口鱼,大不盈寸,以口上有针故名,味亦美。”

苏州水乡,冬月例有“起荡鱼”之俗,顾禄《桐桥倚棹录》卷十二说:“长荡南北又多蓄鱼池,每岁寒冬起荡,如青鱼、鲢鱼、鲩鱼,亦艇载而出,坌集于市,名曰起荡鱼。”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一也说:“吴郡水乡也,城之外陂泽弥望,波??,流汤汤。其深矣,鱼之;其浅矣,莲之,菱芡之。即不莲且菱芡也,水则自能蒲苇之,茭葑之,水之才也。茭之利为饲刍,茭根丛密,寒鱼聚焉。业荡之家,设人守御,若舟鲛焉。每于冬月,渔人毕集,来此打鱼,必向荡户言价,抽分其利,俗称包荡。然笭箵争投,鸣榔四绕,谓之起荡。荡主视其具,衡值之低昂。而矢鱼之多寡,各有不同,鱼价较常顿铩,俗谓之起荡鱼。”一般采用戽干荡水的方法,渔人下荡,用网用篓用盆进行捕捞,几乎将鱼荡清理一空。所起荡鱼,品种不一,大小不等,以应年市,价格也较平常低廉。

苏州人家对鱼腥不但有所选择,且讲求时令。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说:“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熊掌之味,尚亚于今之南腿,不过存其名而已。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北地以黄河鲤鱼为佳,江南以螺蛳青为佳,其馀如刀鱼、鲈鱼、鲫鱼、时鱼、连鱼、鯾鱼,必各随其时,愈鲜愈妙。若阳城湖之壮鳗,太湖之鼋与鳖,终嫌味太浓浊,比之乡会墨卷,不宜常置案头者也。”烹饪则讲求五味、五色、五香调和。《清稗类钞·饮食部》说:“苏人以讲求饮食闻于时,凡中流社会以上之人家,正餐、小食,无不力求精美,尤喜食多脂肪品,乡人亦然。至其烹饪之法,概皆五味调和,惟多用糖,又喜加五香,腥膻过甚之品,则去之若凂。”水馐鱼肴有炒、爆、汆、炸、煎、蒸、炖、焖、煮、焯等等烹饪手法,菜肴色香味形之丰富多采,亦为大千世界。以陈墓为例,乾隆《陈墓镇志》卷四记有数品,如“水晶脍,以鲤鱼慢火熬烂,去骨及滓,待冷即凝,切片入之”;“塞肉鲫鱼,用猪肉斩烂,和砂仁、葱、白糖、酱油入鱼腹烹之”;“酒制鲫鱼,用猪油切小块,和白糖入鱼腹,酒酿、盐煮之”;“腌和鲭,以腌猪肉同鲭鱼切块,用葱、椒、酒酿煮之”;

“虾腐,即虾圆,以虾肉打烂,即将虾壳和酱炊熟,取其汤,先置镬中,将虾肉作圆入汤,一滚即食。虾圆和入鸭子、猪油、笋皆可”;“虾子鲞,用蟹虾子铺鲞上,蒸熟晒干,味极美,亦是路菜”等等。

这里再介绍几种并非鱼的鱼腥。

俗话说“正月螺蛳二月蚬”,春天最早入市的便是螺蛳和蚬子。螺蛳价极低廉,又因其吃起来有失风雅,高档宴席上绝无,在家里则可随意,烧个酱炒螺蛳,将鲜活的螺蛳养在清水里,滴几滴菜油供其排净污秽,然后剪去尾部,洗净后入锅烹炒,加入葱姜料酒,未等开锅就已满厨皆香。

螺蛳肉特别鲜美,介乎鱼味和肉味之间,但比鱼味醇厚,比肉更鲜,将它作为下酒之物,因有停顿吸食,故为最佳。清明前后的螺蛳,味道最美,如果去市上买,花不了几文钱,去芦埂滩上、石桥洞里摸索,也极易得,有人将草绳扔在水里,不一会回,草绳上便是一长串,当然最好是急水活螺蛳,可称上品。螺蛳还可炒酱,蚾叟《盛泽食品竹枝词》咏道:“渔妇谋生不惜勤,朝朝唤卖厌听闻。螺蛳剪好还挑肉,炒酱以汤做小荤。”蚬子以周庄白蚬江所出,最为有名,嘉庆《贞丰拟乘》卷上记道:“白蚬江向出白蚬子,味极鲜,今不能多得矣。”吴江莺脰湖也出蚬子,道光《平望志》卷一记道:“蚬,出莺脰湖者佳,口青,馀皆口黑,名潮蚬。”蚬子吃法很多,或和韭菜炒,或和雪里蕻炒,或做汤,味之鲜美,无与伦比。

至于螃蟹,过去价格很便宜,尤其在水乡,几文钱可以买一串,乃寻常人家的时令美食。苏州四乡都有螃蟹,以出阳澄湖者最著名,其实出周庄者也堪称佳妙。光绪《周庄镇志》卷一记道:“蟹,牝者圆脐,牡者尖脐,近地诸湖俱有之,惟出吴淞江者大而色黄,出分湖者,两螯大小,益肥美。”吴岩《江南名镇序》对周庄螃蟹有一段描述:“念念不忘的,还有故乡的螃蟹,总觉得江南的螃蟹比苏北或安徽的肥嫩鲜美,甚至认为周庄的螃蟹虽然没有阳澄湖大蟹名气大,论质量,其实有过之无不及。我小时候在鱼行‘观察’、‘研究’过的。秋冬之际,鱼行里要对它储备的蟹进行一番鉴别筛选,留下最强壮的在严冬应市。他们把蟹从甏里一只只的拿出来,让它在平滑的八仙桌上爬行,凡爬行时八只脚悬空,肚皮不碰到桌面的方能入选。肚皮离桌面远的,就是腿脚有力,长得结实的铁证。这一点,大人们从上往下看,往往看不真切,所以他们请我这个身长比八仙桌高不了多少的小学生当‘观察员’,充分发挥小不点儿‘平视’的优越性。我在几年的‘观察’过程中得出一个牢不可破的结论,故乡的螃蟹个儿不算大,可长得结实,身强力壮,其中不少能过冬哩。”

旧时苏州宴席上是极少有整蟹的,因为掰吃既不雅观,又不合卫生之道,况且“螃蟹上桌百味淡”,螃蟹一上,其他美味佳肴相形失色。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掰吃整蟹时往往冷场,食客都只顾啄啄剥吃,无暇再作谈笑。宴席不上整蟹,但可以做成雪花蟹斗、清炒蟹粉、蟹粉豆腐等等,让客人一尝蟹味。当然,掰吃整蟹能得本味,也更鲜美,这就适宜在家里吃。一家长幼或约三五知己,每人两三只,边呷酒边剥蟹边聊天,悠悠享用,其味无穷。

苏州人家煮蟹方法极简单,将它们洗净后,一只只放入大镬子,添冷水,加紫苏生姜,再将大镬盖盖上,用旺火煮蒸,不用多久就可以取出那琥珀般颜色的熟蟹了。吃蟹蘸料无非是陈醋嫩姜,可戒腥去寒,包天笑则认为加点白糖更为鲜甜,又有滴入少许太仓五香糟油的,除腥提鲜,风味更佳。

约在明末清初,苏州人发明了一套吃蟹的小工具,起先只有三件,署名瀛若氏的《三风十愆记·记饮馔》记道:“始自漕书及运弁为之,每人各有食蟹具,小锤一,小刀一,小钳一,锤则击之,刀则划之,钳则搜之,以此便易,恣其贪饕,而士大夫亦染其风焉。”后来发展为八件,人称“蟹八件”,水乡人家几乎家家都有,往往作为嫁妆里的一样。钱仓水《蟹趣》说:“蟹八件包括小方桌、圆腰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舀等多种功能,一般是铜铸的,讲究的是银打的,造型美观,闪亮光泽,精巧玲珑,使用方便。螃蟹蒸煮熟了,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二只大螯和八只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取出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取出雪白鲜嫩的蟹肉。一件件工具的轮番使用,一个个功能的交替发挥,好像是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曲,当用小汤匙舀进蘸料,端起蟹壳而吃的时候,那真是一种神仙般的快乐,风味无穷。靠了这蟹八件,使苏州人吃蟹,壳无馀肉,吃剩的蟹砣活像个蜂窝,脚壳犹如一小堆花生屑,干干净净,既文明又雅致。”在陆文夫写的《美食家》里,朱自冶说:“那一年重阳节吃螃蟹,光是那剔螃蟹的工具便有六十四件,全是银子做的。”这套工具竟然是“蟹八件”的八倍,当然是小说的夸饰,但也由此可见苏州人的懂吃和会吃。

旧时苏州没有小菜场,卖小菜的每天清晨在热闹的街市间设摊求售,有鱼摊、肉摊、鸡鸭摊、蔬菜摊,甚至葱摊等等,秋天螃蟹上市,也有蟹摊,往往放在鱼摊边上。四乡的水产都船载而来,彭孙遹《姑苏竹枝词》咏道:“一斗霜鳞一尺形,钓车窄似小蜻蜓。橹声一歇鼓声起,满市齐闻水气腥。”黄兆麟《苏台竹枝词》也咏道:“一夜腥风散水乡,阊门昨到太湖航。家家坐艇买鲜去,尺半银鲈论斗量。”有的并不上岸设摊,就在船上叫卖起来,苏州人称之为卖鱼船。有的卖鱼船形制有点特别,称之为“活水船头”,这船的部分底舱有活络机关,河水溢入舱中,而鱼则不会游出,仍然在水里活蹦乱跳,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临河人家,便在窗口和船上的卖鱼人交易,讨价还价以后,就将绳子将竹篮和铜钿吊下来,卖鱼人将鱼秤了,再吊上去,交易也就成了。虽然说是这样类乎萍水相逢的买卖,却很少有短斤缺两、偷大换小或以死充活的事,正是水巷里的一道风景。

至于水乡小镇上,鱼腥更其新鲜了,吴岩《江南名镇序》谈到孩提时在周庄所见的大鱼笼,这样说:“我家老宅对面就开着两爿鱼行,鱼行前门面对市街,后门临着一个水面广阔的潭子。一早一晚都有渔民来把刚捕获的活鱼卖行鱼行。鱼行在后门口用竹子在水面上搭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挂着六口装活鱼的竹笼,浸在水里。那竹笼可大哩,像我这样的小学生,至少能装上十多个,所以活鱼可以在其中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身居囚笼而不知囚笼的危险,直到某一天有个长柄网兜从上面把它捞起来时,也还欢蹦乱跳地走向刀俎。当年我这个小学生有可怜和同情那些鱼;可离乡背井的那六十年里,我在哪儿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浸在水里的鱼笼,却又以故乡的大鱼笼为骄傲,深深地惦念着它们。”

关于苏州的鱼腥,实在说不尽说,只能拾零而谈。

同类推荐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2005年11月11曰-12月20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经中国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韩国供奉,我馆珍藏地宫文物随佛指舍利赴韩国展览。韩国方面努力推展我馆大唐宝藏。199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国宝一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特首董建华先生观赏我馆珍藏国宝。
  •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空间用来养小鬼

    空间用来养小鬼

    如果你有了空间,你会用它来做什么,或者,它会让你现在的生活,得到一个怎样的改变。很期待是吧,那就进来吸取经验吧,也许哪天,一不小心,你也会拥有一个空间的!
  • 求魔的路

    求魔的路

    玉皇大帝:你为什么叫如来。如来:其实我的全名叫做“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玉皇大帝:噢?如来: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要重来三次。三个主角,长着一样的模样。一个是至高无上的王。一个是富可敌国的花花公子。还有一个是出生很烂心地善良。练右手:她绝不能死,求求你,什么条件都可以。晓命:“她的命魂已死,你若想救她就要吃掉这颗升龙丹,到时候你就是玉皇大帝,到时候你就不可以再爱她。”菩提祖师:你叫什么名字。练小手:我没有名字,求求你收我为徒。菩提祖师:我已经不收徒弟了。练小手:我带了一只无量酒神蛤蟆。练左手:求求你教我本事,我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堕落魔道也可以,我一定要杀到西方世界夺回王小丹。魔:你终于想通了。
  • 盛世田宠之带着淘宝来种田

    盛世田宠之带着淘宝来种田

    (本文1V1双洁,甜文,爽文,欢迎入坑!)五星级大酒店厨师长李悠悠,意外带着淘宝穿越到了古代的穷山沟沟?极品后娘天天欺,老爹懦弱又无能,狠心祖母怀疑她身世,联合后娘一起要将她赶出家门去。没房住咋办?带着淘宝赚银子修呗!没菜吃咋办?在淘宝买来菜苗自己种呗!没肉吃又咋办?用赚来的银子自己买买买!可是……无良爹娘见她发家后,隔三差五来闹她,怎么办?一手拿起扫帚,打跑恶毒后娘,甩掉无能爹,独自过她的自由快活小子日去。◆◆◆(小剧场)可是,在潇洒自由没多久后,却被一男缠上,死活要娶她为妻。某日,将军相公驰骋沙场凯旋而归,一到家门便是大喊道,“娘子,为夫回来了……”“滚一边去,没瞧见我在忙吗?”“忙啥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夫可想你想的紧呐!”鸡飞狗跑,某女已被某将军扛入屋内,关窗闭户。PS:本文女主带着淘宝来穿越,虐渣渣,做美食。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逆袭

    逆袭

    本书摒弃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运用了大量实例来佐证心态、意志、人气等的重要,名人的事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决心与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们借鉴和复制。本书将告诉你最现实的做人哲学,最实用的避险之道,最直接的成功心法,最有效的处世良方。
  • 沐偶

    沐偶

    我是安亦,“穿越”过来也过了有两三年了,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奇怪的东西在我身边,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急!答:你怎么穿越过来的,再试一遍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啸九歌:盛宠轻狂庶女

    凤啸九歌:盛宠轻狂庶女

    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绝色轻狂,令无数人畏惧,代号“魅蛇”,因一次追杀,意外死亡来到天洛国。重新睁眼,她,也是颜家最为废物和懦弱的三小姐!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嫡姐欺辱,庶妹算计,还有一个未婚夫挑衅。呵呵,放马过来,我奉陪到底!三年隐忍,十年伪装,一朝换魂,凤啸九歌!面对此刻的颠覆,众人望天感叹:这。当真是那废物?……吹风曰:此女主风华倾城、智谋无双,绝对的狂傲!此男主一手遮天,腹黑无比,绝世的盛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依君心(婚婚欲醉系列)

    依君心(婚婚欲醉系列)

    [花雨授权]第一次遇上他,就注定了她是他的,可傻傻的他懂她的似水柔情吗?他是真的傻子呵!可她不怨,她不恨,她是爱他的……他无忧的双眸已锁住了她一生的幸福,为他,为爱,为世间不绝的情缘,可,突然的一天,他,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