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45

第45章 三餐

苏州有句俗话,说某人“不吃粥饭”,意思就是这个人竟然不懂寻常道理。可见粥和饭是苏州人一日三餐的主食。

相传清高宗弘历认为苏州经济繁荣、市民富庶,误会苏州人是一日五餐,《清稗类钞·饮食类》记道:“高宗南巡,回銮后,曾语侍臣曰:‘吴俗奢侈,一日之中,乃至食饭五次,其他可知。’盖谓江苏也。其实上达天听者,传之过甚耳。如苏、常二郡,早餐为粥,晚餐以水入饭煮之,俗名泡饭,完全食饭者,仅午刻一餐耳。其他郡县,亦以早餐、午饭者为多。”

至晚近,苏州寻常人家,早餐仍以吃粥为主,从不吃饭,如不煮粥,则吃点心;中餐是正餐,都不吃粥;晚餐,苏州人说是“吃夜饭”,那是有饭有粥,中下之家,下午不烧饭,即以中餐所馀之饭,加水煮成泡饭,也称泡饭粥,米粒有韧劲,且有饭焦之香。粥则为米粥,色白汁稠,腻若凝脂。也有吃面的,《调鼎集·铺设戏席部》说:“每日饭食,三日中不妨略为变换,或面或粥,相间而进可也。”至于佐饭之菜,则“早饭素,午饭荤,晚饭素”,并注:“亦有早饭晚饭用粥者,似觉省菜。”这当然是就一般平民而言的。也有中餐晚餐之间吃一次点心的,有儿歌唱道:“道士先生,苦恼天尊。早晨吃粥,腌菜过顿。午时吃饭,酱油索粉。下昼点心,菜心馄饨。夜里夜饭,三样荤腥。肉?吃着,狗咬脚跟。”(《吴歌乙集》)

粥和饭虽最是平常,但要做得可口,似也不容易。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为喝破,使姑传之媳,母传之女,以两言代千百言,亦简便利人之事也。先就粗者言之,饭之大病,在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此火候不均之故,惟最拙最笨者有之,稍能炊爨者必无是事。然亦有刚柔合道,燥湿得宜,而令人咀之嚼之,有粥饭之美形,无饮食之至味者,其病何在?曰,挹水无度,增减不常之为害也。其吃紧二语,则曰:‘粥水忌增,饭水忌减。’米用几何,则水用几何,宜有一定之度数。如医人用药,水一钟或钟半,煎至七分或八分,皆有定数。若以意为增减,则非药味不出,即药性不存,而服之无效矣。不善执爨者,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饭常苦其多。多则逼而去之,少则增而入之,不知米之精液全在于水,逼去饭汤者,非去饭汤,去饭之清液也。精液去则饭为渣滓,食之尚有味乎?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犹米之酿而为酒矣。虑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也,犹入水于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咀乎?故善主中馈者,挹水时必限以数,使其勺不能增,滴无可减,再加以火候调匀,则其为粥为饭,不求异而异乎人矣。”

凡煮粥饭,入锅之水分,炉灶之火候,固然重要,而稻米性质不同,水之多少,火之强弱,不能一律,此笠翁未尝提及也。《调鼎集·点心部》谈到饭的标准是“颗粒明分,入口软糯”,要诀有四:“一要米好,或香稻,或冬霜,或晚米,或观音秈,或桃花秈,春之极熟霉天,风摊播之,不使惹霉发;一要善淘,净米时不惜功夫,用手揉擦,使水从箩中淋出,竟成清水,无复米色;三是用火,先武后文,闷起得宜;一要相米放水,不多不少,燥湿得宜。往往见富贵人家,讲菜不讲饭,逐末忘本,真为可笑。”至于粥,也有要素:“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人云‘宁人等粥,毋粥等人’,此真名言,防停顿而味变汤干故也。”

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谈到当时苏州人家的日常饮食时说:“我是江南人,自出世以来,脱离母乳,即以稻米为主食,一日三餐,或粥或饭,莫不藉此疗饥。但说到辅食,每日的点心,间食一切糕饼之类,都属于麦粉所制。尤其是面条,花样之多,无出其右,有荤面、煎面、冷面、阳春面(价最廉,当时每大碗仅制钱十文,以有阳春十月之语,美其名曰阳春面。今虽已成陈迹而价廉者仍有此称)、糊涂面(此家常食品,以青菜与面条煮得极烂,主妇每煮之以娱老人),种种色色,指不胜屈。更有一种习俗,家庭中如有一人诞辰,必全家吃面,好像以此为庆贺,名之曰寿面,也蔚然成为风气呢。其次则为馒头(又名包子),或甜或咸,或大或小,每多新制,屈出不穷。这都属于面食,恐数百种未能尽述吧。”又谈到当时吃的黄米和白米:“我自从脱离母乳以后,也和成人一般的吃粥吃饭了,直到如今,并无变迁之可言。但米谷亦有种种名质的不同。我在儿童时代所食的米,唤作黄米,黄米似与白米对待而言,作淡黄色,其实黄白原是一种,不过加工分类而已。因为我家祖代是米商,在苏州阊门外开一米行,太平天国之战烧了个精光大吉,不过我们的祖母,还知道一些米的名称。当时我们日常所食的,名曰‘厫心’,说是黄米中的高级者。要问黄米有什么佳处呢?也和苏州人的性质一样,柔和而容易消化,不似白米的有一种粳性(当时白米也没有现在好)。这不仅我家如此,凡苏城中上人家都是如此。只是工农力作的人,他们宁愿吃白米,以黄米不耐饥呀。当时的米价,最高的也不到制钱三千文一石。(当时用钱码所谓制钱,即外圆内方的铜钱,文人戏呼之为‘孔方兄’,每一千文,约合后来流行的银币一元。)数量亦以十进一,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为十合。那时买米重容量,今则计轻重,也是一个变迁呢。我们有一家十馀年老主顾的米店,在黄鹂坊桥吴趋坊巷,每次送米来,总是五斗之数。我笑说,这是陶渊明不肯折腰也。可是我家食指少,五斗米可吃两个月,足见当时的物价低廉了。除主食外,对于副食,我们经常购糯米一二升,磨之成粉(我家常有一小磨盘),可以制糕、制团、制种种家常食品,以之疗饥,更足以增进家庭趣味。再说苏州人吃黄米的风气,不到十九世纪之末,我大约十馀岁的时候也渐渐改变了,改吃了白米,始而觉得不惯,继而也渐同化了,因为别的地方都吃白米,何以你这里独异呢?”

由此可知,约在十九世纪末,苏州人吃黄米的情况逐渐变化了,家家都开始吃白米了。苏州人家除白米饭外,也经常做炒蛋饭、咸肉菜饭等,变化口味,并可省去佐饭之菜。

辛亥革命后,人力摇面机在苏州推广使用,生面业兴旺,人家经常以面条为主食。市上供应机制馄饨皮子后,人家也经常以馄饨作为主食。

包馄饨,苏州人称为裹馄饨。据说,裹馄饨也有讲究,因为一只只馄饨仿佛一只只元宝,当即将裹成之时,凡正面向里的,即能守财;正面向外的,便会失财,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家中裹馄饨,有纯肉心、虾肉心、菜肉心等,菜可用青菜、白菜,以荠菜肉馄饨最为美味。然而裹一次荠菜肉馄饨,贫苦人家也算是盛宴了,有童谣唱道:“阿大阿二挑野菜,阿三阿四裹馄饨,阿五阿六吃得饱腾腾,阿七阿八舔缸盆,阿九阿十呒没吃,打碎格只老缸盆。”僧多粥少,不可能人人裹腹,说来也是让人感慨的。

苏州人早餐,大凡吃粥吃面,或是吃点心,点心品类繁多,最实惠的是大饼油条,北方人称为烧饼油条,口味既有不同,形制也大相径庭,苏州的大饼油条都小巧精致,大饼一两一只,油条一两两根,夹着吃,或再来碗豆腐浆,就是一顿方便的早餐了。故而以前大饼油条店门前往往排着长队。大饼油条最具北味,大饼用发过酵的面擀成饼状,有咸甜之分,又有芝麻、葱油之别,刚出炉的大饼,外脆内软喷喷香,粗犷朴实;油条则在和好的面里掺入适量的苏打粉,擀成条形后略略转曲后放入油锅,迅速膨胀开来,捞出后入口又松又脆,油露露的。苏州人称油条为“油炸桧”,据说与秦桧有点关系,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说:“油炸桧,元郡人顾福七创始,然始于宋代,民恨秦桧,以面成其形,滚油炸之,令人咀嚼。”但周作人《谈油炸鬼》引范寅《越谚》说:“麻花,即油炸桧,迄今代远,恨磨业者省工无头脸,名此。”认为油炸秦桧仍是望文生义。不管如何,油条的历史实是很悠久了。两根油条,一只大饼,称为一副,也有只买油条的,拿回家去佐粥吃,蘸点虾子酱油或乳腐露,滋味另有不同。早餐吃的面食点心,除大饼、油条外,还有糕饼、馒头、油汆紧酵、生煎馒头、烧麦、春卷等;米食点心则有糕团、汤圆、汤团、粢饭糕、粢饭、米风糕、斗糕、藕粉圆子、赤豆糊糖粥、八宝饭、血糯米饭等。吴江盛泽人家早晨都买点心来吃,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户户眠迟早难起,清晨试检点心单。登春周氏汤团好,牢九胡皴亦可餐。”自注:“镇人率不朝餐,购熟食食之,名曰点心。登春桥汤团,数百年老店。牢九即今包子。胡皴,饼饵名,见宋人诗注。”

关于苏州人家的日常三餐,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介绍说:

“虽说家常餐,也大分阶级制度,阶级密密层层,我姑分为上、中、下三级。上级是上级人家,吃得精美是不必说了,还有一种以大家庭夸示于人的,如张公艺九世同居,史籍传为‘美德’。我有一家亲戚就是一个大家族,自祖及孙,共有十馀房,同居一大宅。家中厨子开饭,便要开十馀桌,两位西席师爷开两桌,老管家、门公,其他佣仆等,也要另开,每餐恐要二十桌呢。那些娇贵的少奶、小姐们,吃不惯大镬的饭,大锅的菜,她们另有小厨房,诸位读了《红楼梦》,便可以见到此种排场呀。”“中级最普通人家,无男厨子,亦有女佣精于烹调的,文言中往往称为厨娘。这些厨娘,并不弱于男厨,雇用一人,合家赞赏,此一例也。”“我把传统的家食情形说一遍,这也是大家本来所知道的。书本上往往酒食并称,家常饭是没有酒的,不比筵席餐总是酒以合欢。但也偶或有之,有些家长老先生们,每日要过醉乡生活,便不能不备有一壶酒,大概也在夜饭时行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这种境界,至于晨餐午餐,却是少见的。餐时有一定坐位,长者居上座,少者处下座,家家如此,不必说了。从前家中吃饭从不用圆桌,亦不似西方人的用长桌,江南人称为‘八仙桌’,坐满一桌,适符八人,八口之家,最为适宜。讲到家常餐饭菜的分量吧,大概一桌有八人的,约须五六样菜;一桌有六人的,约须四五样菜;一桌有四人的,亦须三四样菜。但每菜必有汤,譬如六样菜肴,就是五菜一汤,以此类推,三样菜肴,亦是两菜一汤。我好饮汤,我对于餐事中的饮汤,却有些研究。在我们家常餐中。几乎无有一物不可煮汤,鸡、鸭、鱼、虾以及各种肉类、蔬菜类,应有尽有。这恐怕于物产的丰盈有关,江南本属水乡,而且在太湖流域,鱼类即多,洗手作羹,他乡恐无此鲜味呢。”

徐珂还将苏州、绍兴的一日三餐作了比较,《呻馀放言》说:“日常裹腹之三餐,越(山阴、会稽)人皆以饭,吴(长洲、元和、吴县)人则午饭而晨夕粥。以言肴,越人六七簋,率草具;吴人二三簋,率精馔。盖亦如清诗人之‘朱贪多、王爱好’也。由斯以言,越人体魄宜远胜吴人,乃适得其反,日三饭者,不及一饭二粥者之强。吴女之力田(长、元、吴三县之外亦然)、舁轿(游天平山者,恒乘之上山),世鲜知之,乃惟知其色美而靓饰,吴女冤矣。”

苏州大都是一日三餐,也有一日两餐的,包天笑回忆说:“就我家乡苏州而言,各业中颇有一日两餐的。据云,一为水木工人(修造房子的,都为苏州香山镇人),一为船家(雇用于人的),其他我所未知的职工尚不少。他们大概废止早餐,出外就做工或者沿途购取大饼、油条之类,塞住饥肠,到了午间十二点钟,正式吃饭,随后到晚上七点钟光景便是吃夜饭,吃过晚饭,便上床睡觉了。我虽不曾加以调查,大概农人也是如此,古人的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原来是这样的。为什么早睡呢?那时电灯未兴,火油未来,照明取给于食油,岂能浪费。”

这就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苏州人家的饮食情状。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骚客的传记

    中华千年文萃-骚客的传记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巫医、动物与我:怪诞且美妙的非洲之旅

    作者以兽医的身份到非洲行医,神秘的巫医姆津巴大夫第一个到访,不仅带来几只孱弱的需要医治的小狗,还抛下一句:“我已经等了你十六年,十六年前我就看到你了!”光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足以让人汗毛直立。而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在非洲行医的日子里,他遭遇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人和事:拿着大刀和市场上的肉贩干架;在酒吧跟人比腕力、教酒吧女郎下棋;主持当地人的成年礼并学习如何联结“圣灵”;甚至和巫医成了好朋友,与他一起探讨人生哲学问题。看似不务正业,却真正地帮助了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和动物,也让这趟非洲之旅格外与众不同。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憎得失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魔凤契约

    魔凤契约

    (全本决定永久免费完结,另外影的故事正在上演:爆笑穿越:鬼马狂妃霸上爷)现代黑帮统治者,夜家独女夜麟舞。生赋异能,善剑和近身战!天性冷酷如冰山。因一个从小随身的血玉而穿越异世,为烈家废物小姐。他,充满神秘如迷般的男子,冷傲,狂妄,睥睨一切,拥有另人咋舌,痴迷的强大能力。初次见,他冷酷而忧郁,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她却在他的乐声中沉迷,对他引起了兴趣。第二次相见,他处于生死之中,她予命相救,从此,牵上了不可磨灭的情缘。她开始为他走上强者道路,只为配他,却不知,那上族的恩怨阴谋,正在悄临……??
  • 中原沦陷

    中原沦陷

    西晋被灭避天山,二十年后入中原。为复晋室寻四剑,千山万水不拒难。两族胡人起内乱,舍身相救慕容燕。岂料年少误红颜,可是胡汉不共天。醉卧挥剑斩红线,机缘巧合遇牵绊。两剑无踪两剑现,委曲求全邀敌谈。心怀异心聚四剑,一起共赴长白山。过河拆桥遇艰险,青铜门后人心寒。破而后立重见天,惊天之秘送南边。东晋宰相误人言,一入相府遭暗算。大难不死命已残,心灰意冷抛偏见。辅佐冉闵定江山,驱除鞑虏休论断。冉闵功成把脸翻,待已察觉为时晚。对天发誓绝后患,重启青铜得箴言。中原沦陷两百年,世事沧桑终变迁。大隋灭陈只一战,汉人重统汉河山。司马风寻神兵、盗古墓、连横合纵……将手中乾坤剑一举,人定胜天!
  • 婚姻策:谋夺老公家产

    婚姻策:谋夺老公家产

    好友余然在结婚当天被新郎陆子安抛弃,女主容贝替她抱忿不平,遂决定向陆子安报复。她成功勾引陆子安,与其结婚。一年后,她骗光他的家财,让他身败名裂,再一脚踢开。岂料,二年后,陆子安再度容光焕发归来,女主惊惶之际,却发现,原来当初好友余然被抛弃另有真相……
  • 总裁的作精白月光

    总裁的作精白月光

    网瘾少女穿成总裁的青梅网红白月光?小说中的白莲白月光:“郁哥哥,你让妹妹把肾捐给我嘛。”“郁哥哥,她推我。”“郁哥哥!你竟然喜欢上她了!呜呜呜。”最后,善良的女主原谅了男主挖她的肾,和男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沈冬安穿越后人气女网红当的越来越开心...(全篇甜甜甜)
  • 退休后在爱情公寓

    退休后在爱情公寓

    家主幺子被退婚上门,为何没有喊出那句经典的【莫欺少年穷】,甚至还被逐出家门?世家子弟被逐出家门,为何没有留在本地成为上门女婿,等待家族回心转意,反而出国勤工俭学,成了佣兵?高阶佣兵日常任务遇见一群大机器人,为何死里逃生后不继续传奇生涯,反而毅然退休归国?佣兵退休回归都市,为何不当总裁、校花的保镖,反而住进【爱情公寓】,继承了张伟的霉运?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让我们走进《退休后在爱情公寓》,揭开一切谜团搜索关键词:爱情公寓诸葛大力有个群188159429,填入陆天即可进群,有什么想说的可来。本书主角无剧本,世界融合背景
  • 搜神烈传

    搜神烈传

    自元始天尊设封神榜开始,诸神归位。但神魔之间的较量却从未停止过,红尘中的功名利禄像药引子般,让经历过的神们无不凡心胎动。封神台又岂能阻挡三魂六魄的离散?魔界各幽灵所神往的封神台却是诸神们迫切想逃离的泥潭。一个个交换从此开始,神和魔演变出一场场亦敌亦友,非敌非友,可敌可友的惊天动地道术故事。人身在世时为功名利禄争夺不休,死后竟还重复着生前之种种,比贪恋中的奢华红尘更加地激烈角逐,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生前所做的一切罪孽以及还未哗变完的贪嗔痴最终在六道轮回中上演超级霹雳无敌大争霸。
  • 袭逆苍穹

    袭逆苍穹

    叮,恭喜宿主获得……叶星意外获得无限机遇。看他怎样逆天改命,称霸九州。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女世界貌似穿越者的日常

    少女世界貌似穿越者的日常

    一个貌似穿越者在少女世界的生活后的日常类小说,不喜勿入。以上全是胡说八道!这本书不签约,捧个人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