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38

第38章 十二月

相传释迦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想放弃苦行,这时遇见一牧女送他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于十二月初八成道。中国佛教徒为纪念此事,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因唐代以十二月为腊月,故称此日为腊八,所煮之粥称腊八粥,也称佛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记初八那天,“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吴自牧《梦粱录》卷六也说:“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苏州寺院也不例外,僧人以乳蕈、胡桃、百合等,煮五味粥,馈送门徒,以矜节物。寻常百姓则以菜果杂煮,和以莲实枣栗,以多为胜。周宗泰《姑苏四季竹枝词》有《腊八粥》咏道:“霜降牵连五九风,粥名腊八菜名冬。调和百果成佳味,有碗先盛曝背翁。”袁学澜《腊八粥》诗曰:“岁事何峥嵘,星纪忽已匝。林间粥鼓喧,江乡祠汉腊。旧俗东京遗,设供西竺法。溉釜精作糜,燎薪无用腊。调和七宝珍,淅米计升合。馈遗喧戚里,僧厨散盘榼。香闻咄嗟办,比户占噬嗑。甘芳滑流匙,净馔欣口纳。满瓯泛糊涂,儿女坐绳榻。清味点虀盐,饱啜拥绵衲。剧怜穷巷民,风雪柴扉阖。箪瓢莫赠与,僵卧气衰飒。行乞官厂施,男妇聚噂沓。拥挤日中时,老羸遭残踏。颗粒未沾唇,归途泣鸣唈。啄食得优游,翻羡经台鸽。君子贵赒急,儒释道本合。但煮米双弓,不须果品杂。菜色起闾阎,论功逾建塔。冥报以相贻,应有千金答。”至今苏州大小寺院,那天都供腊八粥,前来吃粥的人,摩肩如云。

过了腊八,家家得准备年糕。年糕用糯米粉和以蔗糖为之,有黄白之分。大径尺而形方者,俗称方头糕;作元宝式者,俗称元宝糕,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赠亲友之需。凡赏赉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者称条半糕。富贵人家因用量大,大都雇糕工到家,磨粉自制自蒸;寻常百姓则在市间采买,故腊月糕肆,门市如云。蔡云《吴歈百绝》曰:“腊中步碓太喧嘈,小户米囤大户厫。施罢僧家七宝粥,又闻年节要题糕。”自注:“俗最重年节糕,大家小户俱有之。”又,许山《年糕》诗曰:“飙馆分曹斗糗餈,宋家曾入重阳诗。吾乡此风尚腊月,翻作年糕充馈节。呵冻舂磨连夜忙,满甑玉屑炊甘香。世人由来爱甜口,不妨十倍添糖霜。金刀如风玉纤巧,灯前片片分来好。妇子嘻笑儿女争,满袖分携杂梨枣。叮咛留片过元宵,好待老翁来撑腰。”

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回忆说:“从十二月初八日吃了‘腊八粥’以后,各个家庭就忙起来了。先说是年糕,有些大户人家,请了糕饼司务,至家里来做的。要做出许多元宝型式,有大元宝、小元宝,有黄糖制成的金元宝,有白糖制成的银元宝。至于糕团店置办好的年糕,饰以彩色金花,以引顾客。那时宁波年糕,尚未排闼入吴门呢。”不少人家也有在岁末时腌菜,包天笑说:“每到十二月中旬,家家都要腌菜,大概每菜一担(一百斤)腌置在‘牛腿缸’,我家每年要两缸,一缸是青菜,一缸是雪里蕻(此菜,人每写成雪里红,腌过的运到别处,便称之为咸菜,用途甚广)。这些盐渍菜,一直要吃到明年二月里。”

将过年了,苏州人家争入市廛,购买荤素食品,称为买年货,因为既要过年,又新年元旦至初五日不设市,故买以作为肴馔之需。熟食铺里,豚蹄鸡鸭都较平时货卖有加。饼馒店里,更有一种别处所无的盘龙馒头,为过年祭神之品,以面粉抟为龙形,蜿蜒于上,复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谶吉利。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朮、辟瘟丹等馈赠给长年主顾。苏州人将这岁末的购物热潮称为“年底市”。《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说:“腊月将残,市肆贩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各乡争出置买,市中交易较常增倍,带阓通闤,肩摩踵接,嚣尘昼涌,灯火宵红。凡海物噩噩,陆物獉獉,水物噞噞,羽物毨毨。斑斓五色者,为纸物;馨烈百和者,为香物;玲珑编缉者,为竹器;质坚纹细者,为窑器。洎一切食品果蔬、纤屑之物,无不毕萃杂陈。锻磨、磨刀、杀鸡诸色工人,亦应时而出。喧阗衢巷,总谓之年底市。”市廛间正是一片热闹景象。吴江盛泽则将年市俗称为“打南货”,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家家南货打来忙,担去尘埃送灶王。漫道家庭无失德,胶牙多用几分糖。”自注:“年终争购瓜子、花生、赤白糖等,嘈嘈杂杂,甚形忙碌,谓之打南货。相传灶神画尘记善恶,将诉天帝,故送灶前,先担去之,以灭其迹。祀品用汤饼之类,恐其上天言人家过失,故祷之,且取胶牙之意。”

岁暮时节,苏州农村人家围炉宴集,自相慰劳,称之为“泼散”,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说:“淮人岁暮,家人宴集,曰泼散。韦苏州云:‘田妇有嘉献,泼散新岁馀。’”《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说:“朔风正寒,塞向墐户,田家务闲,邻曲相过,围炉就暖,酌酒饯腊,烹羊炰羔,相劳作近局饮。酒酣耳热,击缶歌呼,亦乡园一乐事也。”并引王粲英《围炉饯腊》诗曰:“岁晚务闲事,酒朋聚三五。安排榾柮炉,短筵列果脯。欢笑传杯觞,艰难说肺腑。瓶罄兴未阑,冲寒益村酤。冻云覆屋茅,拇战喧宾主。踉跄醉步归,深雪迷林坞。”

城中士绅都以酒食相邀,亲友欢宴,卑幼行礼于尊长,称为别岁,也称为辞年。苏轼有诗《岁晩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寄子由》,其《别岁》诗曰:“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可见别岁这一风俗,也由来久矣。袁学澜《别岁》诗曰:“老觉岁行速,幼苦年去迟。回头思往事,如梦安可追。残腊忽已尽,挽之渺无涯。光阴有来日,少壮鲜还时。稍闻爆竹动,渐见春草肥。节序相代谢,虚度良可悲。短筵急须设,深杯且莫辞。聊尽终夕欢,及我犹未衰。”虽然说是酒食的欢宴,然而流年似水,一年又将过去,难免有点淡淡的伤逝之嗟。

苏州农村人家大都养猪,到了腊月里就宰杀,卖与郡中居民,以作年馔之需,苏州人称为冷肉。或乡人自备以祭山神的,祭毕再卖于人,称之为祭山猪。苏州地方祭神,都用新鲜猪头,以示尊敬。《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说:“里俗岁终祀神,尤尚猪首,必选择猪首如寿字纹者为佳。于是腌透风干,至年外犹足充馔。”人家吃的咸猪头肉,就是这样来的。

过了腊月二十,城乡居民都要用米粉裹豆沙馅做团子,作为祭灶的一品,感谢灶君一年来的庇护和上天言好事的功德,称为谢灶团。这谢灶团子都做得很大,含意寄托于田里的庄稼,团子做得越大,收获越丰盛。吴江盛泽家家做的谢灶团,其馅不一,有萝卜馅,有菜馅,也有肉馅,除祭灶、自吃之外,还互相赠送,蚾叟《盛泽食品竹枝词》咏道:“岁腊将残谢灶王,粉团蒸出满笼香。萝卜野菜夹沙馅,羡说他家聂切忙。”

褚人穫《坚瓠续集》卷二说:“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语大略相同。”苏州风俗,腊月廿四日夜,家家都得祭灶。范成大在《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中说:“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其说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祭灶词》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灶也称送灶,苏州人称为“送灶家老爷”。先把旧灯篝糊成一顶轿子,或是去市上买一顶纸扎的送灶轿,轿中放置纸马,以谢灶团、菜蔬、茶酒、胶牙糖、糖元宝等为祭。

用胶牙糖、糖元宝为祭,一说意在胶住灶君之口,不言人家过失之事;一说灶君上天,都甜言蜜语也。祭时焚化僧尼送的灶经,将送灶轿放入置有冬青松柏的盆中,举火焚烧,送门外。同时,将稻草剪得寸断,和青豆俱撤屋顶,称为神马秣。送灶上天,阖家罗拜,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并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蔡云《吴歈百绝》曰:“媚灶家家治酒筵,妇司祭厕莫教前,剉柴撒豆餧神马,小小篮舆飞上天。”自注:“范《志》:‘十六日妇女祭厕姑,男子不得至。’今未闻。廿四夜祀灶,妇女不得预。俗说灶君翌日朝天,白一岁时,故前期祷之。儿童剪柴和豆撒之空中,云以‘餧马’,又以竹挂竹兜云‘舁神上天’者。”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腊尽火盆红。玉屑饧糖成锭脆,紫花香豆著皮松。媚灶最精工。”自注:“腊月廿四以松火送灶,锭糖炒豆,奉之极诚。”既有送灶,自然应有接灶,苏州风俗,接灶是在除夕之夜,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并祭以酒果糕饵。

送灶的第二天,即腊月廿五,苏州士庶人家都以赤小豆杂米煮粥,以祀神食。祭祀后,阖家长幼人人都得吃一碗,即使是襁褓中小儿及豢养的猫犬之属,也得象征性吃一点,凡外出未归者,也当覆贮以待,这称为口数粥。说是吃了口数粥,可以辟瘟气,如果杂以豆渣吃了,还可以免罪过。口数粥的风俗悠久,据说,炎帝之裔共工,生不才之子,在冬至日死,为疫鬼,生性畏怕赤小豆,故冬至日作粥禳之。这一风俗在苏州流行,也由来已久。淳祐《玉峰志》卷上说:“二十五日食赤豆粥,下至婢仆猫犬皆有之,有出外者亦分及,名口数粥。”范成大在《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中说:“二十五日煮赤豆作麋,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豆粥本正月望日祭门故事,流传为此。”《口数粥行》曰:“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褓中孩子强教尝,馀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福桥。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中分豆粥。”

除夕之前,苏州风俗有送岁盘的习俗,即古之馈岁。里巷门墙之间,互以豚蹄、青鱼、果品等物馈贻,称为馈岁盘,俗呼送年盘。那几日,仆妪成群,络绎道涂,受盘之家,赏赉亦稍稍丰盈。潘际云《馈岁》诗曰:

“门巷相连意气亲,送将微物亦情真。略如佳节询亲友,聊比盘餐洽比邻。琐琐莫同秦璧返,依依还忆蜀风淳。年来馈赠惟僚友,自别家乡几度春。”周宗泰《姑苏四季竹枝词》之《送年盘》咏道:“东坡馈岁有新诗,少长亲朋礼不辞。却爱乞儿都雅致,堆盘纸匣与鸡皮。”

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淘白米,盛竹箩中,置红橘、乌菱、荸荠诸果及糕元宝,并插松柏枝于上,松柏枝上还挂铜钱、果子、历本等物,陈列内室,至新年时蒸而食之,取有馀粮之意,称为万年粮。又将除夕的剩饭盛起后,置果品于其上,作为元旦的吃食,也取有馀不尽之意,苏州人称为年饭或隔年饭。闵华《年饭》诗曰:“风俗隔年陈,中堂位置新。但教炊似玉,不使甑生尘。苍翠标松正,青红饤果匀。家家欣鼓腹,留此待开春。”也有人家将这隔年饭施于街衢行丐者,寓意在于去故取新。

除夕之夜,阖家举宴,长幼咸集,谓之年夜饭、合家欢,也称分岁筵。筵中必有一道雪里青,以风干茄蒂,缕切红萝卜丝,杂果蔬为羹,下箸必先此品,称为安乐菜。蔡云《吴歈百绝》曰:“分岁筵开大小除,强将茄蒂入盘蔬。人生莫漫图安乐,利市偏争下箸初。”自注:“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谓之分岁,于小除祭先者亦然。节物有安乐菜,杂果疏茄蒂为之,下箸必先此品。案《本草》,茄一名落苏,盖吴音落、乐同音,因以为谶耳。”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说:“盖菜羹滋味淡而称长,能食之者,自无不安乐也。”并有《安乐菜》诗曰:“冷淡家风不费钱,菜羹滋味乐终年。霜塍劚出连根煮,甜到千家饯岁筵。”

吃罢年夜饭,有终夜不睡者,称之为守岁。袁文《瓮牖闲评》卷三说:“古来除夕阖家团坐达旦,谓之守岁,此事不知废自何时。前此四五十年,小儿尚去理会,今并不闻矣。此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圞,把酒笑歌,相与竟夕不眠,乃是人家所乐者,何为遽止也。尝观杜子美《守岁》诗云:‘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苏东坡诗亦云:‘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以至‘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昔人多见于篇咏,则知前古,大人无不守岁者,今小儿亦不复讲,可惜也。”但苏州至明清时依然有守岁之俗,且至今尚未完全消歇。《清嘉录》卷十二说:

“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除夕合家欢。金盏满斟椒叶酒,兽炉频炙太平丹。守岁五更寒。”苏州人家守岁,有守岁盘,不但有酒有菜,还有各色糖食、水果。《吴郡岁华纪丽》卷十二说:“吴俗是夕有守岁盘,小儿女终夕不寝,就灯前博戏投琼,家人酌酒唱歌,围炉团坐,谓之守岁。盖以酒食酬终岁之劳苦,叙天伦之乐事。”所谓“终夕”,并非通宵也,一般过了子时,也就收拾一下歇息了。方岳《深雪偶谈》记薛沂久客江湖,濒老怀归,客中作《守岁词》曰:“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栗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带错。年种青松应也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话。”

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历代帝王

    历代帝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是中国第一部从文化哲学视角系统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学术性专著。该书立足于全球化下的文明冲突与对话和现代化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大背景,在伦理学、文化学、民族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把宏观的定性研究与微观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回族文化的伦理现象作系统的研究。该书安排了文化是非线性的、选择的、多元的、内在的四个理论预设,作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理论前提。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老北京趣闻与传说

    老北京趣闻与传说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北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北京扎根,不仅仅因为北京有全国最繁华的街道、最豪华的商场、最时尚的品牌,更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是一本让人品不够的书,是一座承载传奇的文化宝库——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的相继定都成就了她历史的厚重;什刹海、大栅栏、王府井、八王坟等地的繁华热闹成就了她的宜居宜玩;颐和园的传说、雍和宫的趣闻、十三陵的神秘、八大处的善缘成就了她的多姿多彩……北京,有太灿烂的文明、太辉煌的历史、太复杂的往事、太丰富的内涵,等着人去发现、欣赏、回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说主角变成我

    小说主角变成我

    我是一名生活在地球上籍籍无名的扑街小作者,原本应该如此,但是自从我做了一场怪梦之后,这一切都被改变了,我原本平淡的人生也终于掀起了些许的波澜。“我必须回去,在我的家乡,还有人在等着我。”来自异世界的金发女孩手中握紧那把断剑,目光坚定的对着我说道。“你肯定接触过神血石,不然你是不可能做到这种事情。”自称从神界而来的某妖精晃动着她那耀眼夺目的翅膀一脸认真的对着我说道。“谢谢你救了我,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被自己救下,险些死在匪徒手中的千金大小姐,带着感激的语气看着我说道。“他一定还活着,求求你,帮我找到他,求求你。”在各个世界流浪,只为了找到那个人的女人,在我面前声泪俱下的恳求道。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 我在斗罗当朱家少主

    我在斗罗当朱家少主

    穿越到斗罗大陆,成为了星罗帝国朱家少主,有一个娇俏可人的姐姐,还有一个清冷怜爱的妹妹,嗯,他要如何在斗罗大陆书写自己的传奇,留下自己的痕迹呢?(本书纯属我想YY,更新随缘,不喜勿喷。谢谢)
  • 黑道之魁首争爱

    黑道之魁首争爱

    她是被遗弃的天使,从小缺乏亲情;他是黑道的嗜血狂魔,霸道冷酷固执。一次暗中相斗,他们相遇相爱。他腹黑狠辣,但惟独对她一心一意,生死相随。可当阴谋考验来临,他们能否守护,黑道首席的艰难爱情?
  • 青竹园童话

    青竹园童话

    青年男子罗卿的生命经历与思索感悟,生命生活的意义何在?
  • 穿越之我不知道我是穿书的

    穿越之我不知道我是穿书的

    简月娇也曾期待过穿越,想女主一样邂逅一场美美的爱情。但是随着快穿文和逆袭文的出现,那份期待便淡了下去,不想那些虚无缥缈的。谁知天降横祸:她穿越了!!!简月娇:各路大神,我错了,放我回家吧!!小女子以后一定为社会奉献爱心,为国家做贡献,争取做一个五好青年!求放过啊ps:第一次写文,可能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再找找,说不定会找到你们喜欢的
  • 所爱,隔远山

    所爱,隔远山

    所爱隔远山,山海不可平。喜欢又能怎么样?现实面前,怎样的挣扎都那么苍白无力。现在的她,已经不配拥有幸福的权利了……或许,上天眷顾,能给我一份机遇,那我一定会抓紧你的手,一定一定不会放开......我祈求那一天的到来......
  • 哈姆雷特(英文版)

    哈姆雷特(英文版)

    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时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进入晚期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去世(1603年)前两年,因而,《哈姆雷特》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意识,而且反映了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矛盾冲突。《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包含了四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涉及谋杀君王,篡夺王位,进而谋害王子的政治悲剧成分。第二层次涉及代表着文明进步的正面人物同丑恶与罪恶展开斗争的社会悲剧成分。第三层次涉及因盲目而卷入政治冲突而导致毁灭的家庭悲剧成分。第四层次涉及爱情被摧残、被利用的爱情悲剧成分。
  • 逐风录

    逐风录

    起风了,乱世中的人儿们啊,只能如浮萍一般随风飘摇,在这纷繁的乱世中总有人愿做那掀起风浪的弄潮儿,也有人只是默默地追逐着这股风,不知前路。(本故事纯属虚构。)
  • 苏美尔的冬天

    苏美尔的冬天

    美丽的池星幻,虚无的宇宙,她从近于疯狂的童年步入华美的少年,多少事情发生,点缀着她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