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8700000015

第15章 唐词篇(14)

调笑令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调笑令》,亦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转应曲》、《三台令》,顾名思义。本是宫中用以开玩笑的曲调。此调为单调,8句32字,其中第2句迭用第1句,第7句迭用第6句,第6、7两句必须将第5句的最后两个字颠倒过来,这就造成了调笑的口吻。但戴叔伦的这首小令却变调笑为慨叹,从而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格调。

这首《调笑令》,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题作《转应词》,写的是一个戍边老兵在雪晴月明之夜,因思乡而悲极愁绝的情景。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这急促音律伴唱的,是一腔血泪的呼喊: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伴随我戍边岁月的,再没有别的什么,只有你这漫山遍野的荒草了!现在,当你葱郁的生命即将枯萎耗尽时,我这久戍的兵士也熬老了。天旷地远,人老草荒。这里的人,贱如草;这里的草,干枯了。人草融一,令人感叹嘘唏!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晴雪、明月,本是洁净、清幽之景,但在这位戍边老兵眼里,却显得异样地孤寂和凄清。是啊,遥望山南山北,除莽莽白雪铺盖大地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悬想千里万里,除幽冷月光遍洒世间外,再感受不到别的什么了。有家乡,但家在何处?有亲人,但亲人怎样?可谓荡荡胸怀如白雪,悠悠思绪似冷月啊!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明月啊,明月!你能带去我这一片思乡的情吗?听,胡笳一声,传出的是无限凄凉。眼见塞月孤明,耳闻胡笳夜咽,真是令我愁肠寸断了。胡笳,相传古代少数民族卷芦叶吹之(一说为管乐器,清代形制为三孔、木制、两端弯曲),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其音哀婉悲凉。

喻陛云谈到这首小令时说:“唐代吐蕃回纥,迭起窥边,故唐人诗词,多言征戍之苦。当塞月孤明,角声哀奏,正征人十万碛中回首之时。李陵所谓胡笳夜动,只增忉怛。”(《唐词选释》)这从背景、内容到艺术,都作了中肯的分析。

戴叔伦论诗:“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三《与极浦书》引)这种诗要有余味远韵的主张,曾对后世神韵派产生过较大影响。他的《调笑令》就极富神韵、旷远、疏淡,让人含嘴不尽。

《古今词话》则评它“笔意回环,音调宛转,与韦苏州一阕同妙”(《词林纪事》卷一引)。韦应物写过两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调笑令》,其中一首云:“胡马,胡马,远放燕友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广漠草原上这失群迷路而无家可归之马,正是久戍难归之边塞士兵的形象写照,它与戴词确具异曲同工之妙。

调笑

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前后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从兴盛急剧地走向衰败。随着大唐王朝国力的削弱,边境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史之乱前,唐帝国和西北的吐蕃时战时和,互有攻守。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哥舒翰把守卫西北边防的军队东调潼关,致使边防空虚,吐蕃乘机长驱直人。数年间,唐王朝西北数十州相继失守,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都成为吐蕃的领地。河陇地区从此沦入异族之手几近百年。********的尖锐,大唐故土的沦陷,激起了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中唐诗坛上出现了不少洋溢着战斗激情的篇章。“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李益《从军有苦乐行》)是诗人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另一方面,失地长期未能恢复,“边头州县尽胡兵”的现实,也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忧虑和悲愤,一些诗人的吟咏中往往隐含着一种故土沦丧之痛。

韦应物《调笑》其一就是一首慨叹北胡难灭之词。开篇“胡马,胡马”两句重迭,造成一种急促的节奏,画面上出现了一群群产于胡地的马。这些马虽然属于游牧民族所有,却公然在大唐版图内的燕支山下放牧。燕支山又作焉支山,本在匈奴地界,因盛产燕支草得名。“燕支”也作“胭脂”,可作女子的化妆品。汉武帝时,匈奴屡犯边郡,武帝命霍去病将兵远征。霍去病自陇西出击,过焉支山,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又由北进兵,南下祁连山,围歼匈奴。其后,河西四郡尽入汉廷,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匈奴失去了水草肥美的河西之地,受到很大损失,作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如今,胡骑的铁蹄又践踏着大唐的河山,成群的胡马又远放在燕支山下了。抚今追昔,怎能不使人感慨万分呢!

忽然,一匹胡马离群而去。它毫无顾忌地用蹄子刨着地面的黄沙和积雪,发出响亮得意的嘶鸣,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它出生的胡地,而是大唐的国土。可能是由于跑得太远,而且环境毕竟有些陌生,这匹马迷路了。它东望西望,焦躁不安,还是找不到归家的路,不免显得迷惘和孤独。

根据词格的要求,词的六、七两句将第五句最后二字颠倒重复,变为仄韵。两句“迷路,迷路”相连,气氛凝重低沉,直贯末句“边草无穷日暮”。早在汉代就克复的燕支山,现在又成为边境了。枯黄的塞草直接天边,荒原唯闻马嘶,罕见人迹。此时斜阳残照,暮烟迷蒙,悲壮苍凉中又透出几分迷茫。

韦应物虽以田园山水诗名世,被人誉为“写景如画”,但他对社会现实还是关心的。早在初仕洛阳时,他面对战后残破的东都,曾写下“萧条孤烟起,日入空城寒”的句子,对官军和回纥军的破坏表示愤慨。那么,他对河陇之地的沦丧感慨颇深,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调笑》其二写远戍塞外的征人,秋夜将晓起视银河,引起乡国之思。

北国秋寒,一个来自江南的征人却黎明即起。或许是军情吃紧,或许是愁思难眠,夜色未退,他已登上边城戍楼。天穹寥阔明静,繁星尚未隐去,仰望星空,最能引起征人注目的就是高挂在秋城之上的河汉。河汉,即银河。看到银河,首先使人想到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

牵牛和织女的悲剧故事经历了一个长期流传和不断丰富的过程,大约在汉末魏初就已基本定型。“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漫漫的河汉把这对情人活生生地分开了,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令人伤感。但河汉不仅天上有,人间的天河更长更宽。在烽火遍地的****岁月,有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啊!征人远离故乡,只身飘泊,简直要羡慕牛郎织女了。天上的牛郎织女毕竟一年中还能在七夕相会一次,而自己和妻子何年何月才能重逢呢?“漫漫”一词,既是指河汉的漫长,也是征人与亲人相隔万里、各在一方而产生的心理感受。这漫长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这种“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的日子实在是太长久了。于是,征人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本来离愁就无时无刻不萦绕于心,起望河汉,更触发了新的别恨。这是江南塞北的别离,这是相会无期的别离,这是令人心碎的别离。六、七两句中的“离别,离别”,是征人进着血泪的呼喊,是他对命运的抗争。但眼前的现实是改变不了的,这就引出结句——“河汉虽同路绝。”征人在无可奈何、万分悲愤之中,对亲人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塞北江南,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河汉,但却没有鹊桥之路能使我们重逢。让我们就这样隔河相望,遥寄彼此的相思之情吧。

这首小词在简短的篇章中,表现了丰富的内容。它以优美通俗的语言。构成了含蓄动人的意境。深秋的季节,塞北的边城,漫漫的河汉,愁绝的行人,这一切是那么和谐、那么巧妙地溶合在一起,使“江南塞北别离”的情思充溢其间,极其感人。河汉,是星空的实景,又富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词以“河汉”起,以“河汉”终,河汉漫漫贯穿全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台

韦应物

一年一年老去,来日后日花开。未报长安平安,万国岂得衔杯。

冰泮寒塘水渌,雨余百草皆生。朝来门巷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韦应物,中唐较有名的诗人。早年侍奉玄宗,生活豪横放浪,不少作品也豪气干云。中年以后长期在州县做官,目睹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种种时弊,思想变化较大,作品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倾向。他的诗虽以山水田园之作称于世,但与王、孟的山水田园诗已有所不同,在号称“王、孟、韦、柳”的诗派中,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最多反映农民疾苦。他也是中唐时,间作小词的名家之一。

中唐,词与诗还没有明显的界限,正处在由诗向词渐变的时代,可以说有的词,除了配乐之外,和近体诗几乎没有大的分别,这就是唐声诗。这里所选韦应物的两首“三台”,又名“三台令”,就是两首近体六言绝句。两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也与后来称为词正体的,以华美词句写婉约情绪之作不同。

其一,所谈大约是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年-783年)事。韦应物于建中三年至滁州为刺史,建中四年就发生了姚令言所率部的兵乱。自德宗继位以来,天下就不太平,像陆贽所说的“兵连祸结,行及三年(当时才继位四年),徵师日滋,赋敛日重,内自京邑,外洎边陲,行者有锋刃之忧,居者有保求之困。”德宗信任大奸臣卢杞,陷害忠良,弄权误国。泾原节度使姚令言领兵驰援襄城之危,兵士“冒雨寒甚”,到了长安附近,因为朝廷未给任何优抚,兵士发生哗变,朝廷处置又不得力,致使乱兵进入长安,德宗慌慌张张逃至咸阳,再逃至奉天(今乾县),这时朱沘自称大秦皇帝在长安改元登基,并派兵三面围攻奉天,许多被卢杞排挤陷害的人依附了朱泚。

这时韦应物在滁州。做为一方守吏,虽远离长安,他关心着朝廷与大局,也深知朝政腐败,奸臣当道,对大势自然忧虑。所以他首先感慨“一年一年老去”,一年年岁月流逝,自己年近半百,几经沉浮来到荒僻的滁州,心怀朝廷却无能为力,徒然兴叹而已。这里嗟叹的主要不是“老”,而是岁月逝去,无所作为。但他满怀信心地说:“来日后日花开”。个人虽然无能为力,不过春兰夏莲各占一时,四时均有花枝装点江山,即使谢了,明年还是依样开放。这是比喻,说明他对唐王朝还有信心,认为奸臣弄权,藩镇作乱,终是一时,好时光一定会到来。后两句直接谈时事与个人态度。“未报长安平定,”“未报”,还没有听到。皇帝出奔,长安沦陷,听到的全是坏消息,没有令人鼓舞的捷报。所以,他认为“万国岂得衔杯”。“万国”,在上古文中“大曰邦,小曰国”,“国”是城邑的意思。“万国”,这里是指全国。“衔杯”,以唇接触杯盏,实际就是喝酒。就是说,全国臣民在这个时期怎能有兴致举行各种宴会呢!全诗六言四句,谈了自己感慨,于国家无助,但相信朝廷最终会胜利,希望全体臣民共赴国难,以待收复长安,天下太平。

第二首。创作时间大约已是贞元年间,在苏州任刺史时。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韦应物在滁州被罢,穷到无力回返长安,只好暂住滁州西涧。又经过几次升降,贞元五年(789年)到苏州任刺史。这时期,德宗处于危难之时,比较能纳忠言,惩办了卢杞,又接受了李泌、陆贽提出的不少高明建议,军心、民心振作,于兴元元年七月收复长安,到贞元五年政局大体稳定。韦应物在苏州,既治大郡,又与顾况、孟郊、皎然等唱酬往来,心情与创作前首时自然不同。首句,“冰泮寒塘水渌”,“泮”,是溶解、分离的意思,“渌”,清澈的意思。写出了初春时节所有的景色特征。池塘中的冰在慢慢地溶化,也有冰块在缓缓移动,但池中更多是静静的水了,那水清澈如镜,可想而知,也寒冷如冰,但毕竟坚冰已经融化,春来了,岸上“雨余百草皆生”,一场春雨之后杂草已露出了尖尖的芽子,不知名的闲草杂卉都甦醒了。两句描绘出了欣欣春意,也象征着作者心中的国运中兴之乐。作者生活得很平静,“朝来门巷无事”,天下大局初定,暂时政简刑轻,况且从安史之乱以来,江南一带较少受战乱波及,民生也较安定。贞元以来,江南首富之区的苏州,长官就乐得时有馀暇了。再加苏杭一带人才集聚,顾况、孟郊、丘丹,诗僧皎然全在这一带活动,与韦应物时有诗篇酬唱赠答,高雅的郡守难免“晚下高斋有情”矣。“晚下”,政务之暇,一般为晚上。“下”同现在的“上”。“高斋”,既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高,又有深宅高堂之上清静无为的意思。这“情”,恐怕就要用浅斟低酌来相慰了。

两首相较,第一首写国家****,“銮舆外幸”之时,作者深深地担忧国家,关心朝廷,自叹无力为君消弭祸乱,求其次,认为台宴不宜。第二首写于大局已定,郡治安宁,又有同诸好友切磋诗文,时当冬去春来,万物争发,他诗人的故态又复萌了,觉得但有“情”,小酌台宴未尝不可。二词可说是写闲适境界的,但他的喜怒愁怨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作品表现出较浓的政治倾向。词既为人乐而作,所以读来琅琅上口,辞意浅俗,作者的一片忧国忠君之心,表现得清微淡远,诚如苏轼所言:“寄至味于淡泊”。

同类推荐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读者精品——爱情小语

    庐隐实在的恋爱绝不是游戏,也绝不是堕落的人生所能体验出其价值的,它具有引人向上的鞭策力,它也具有伟大无私的至上情操,它更是美丽的象征。没有在浮沉的人海中翻过筋斗的和尚,不能算善知识;没有受过恋爱洗礼的人生,不能算真人生。
  • 北回归线的忧伤

    北回归线的忧伤

    本书共六辑,记录了作者关于爱与幸福、文学与艺术、生命与灵魂等等小到身边大到宇宙的思考与感悟,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最直观体现。正如作者所说:“思想,在现实面前,是奥林匹斯山的遥远,在理想面前,是梦断红楼的咫尺。时代看思想者有时很远,思想者看时代总是很近。相看两不厌,何其难也?但无论远与近,也不管难和易,于我都是生命深情的归来。”
  • 夕阳如此美好

    夕阳如此美好

    词的确是我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每个诗歌爱好者研究和学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甚至文化都成为了迎合人们生活的快餐文化。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生活的压力带了更多负面情绪:焦虑、苦闷、烦恼、孤独、空虚、痛苦等等随之产生。如何适当调节心中的情绪、化解精神矛盾,成为当今人们所面临问题。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是不妨来读一读这本诗集。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能为您打开另外一扇门。
热门推荐
  • 异世作手录

    异世作手录

    潮水退去,是谁在裸泳泥沙俱下,是谁在逆流若异世许你重头,你是否还坚持原来的自己股神秦军被手下送走,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发现这个世界也有一个叫股票的东西,一样有无数人沉迷其中。他是否还能呼风唤雨?
  • 转基因超人

    转基因超人

    世间因果,皆有循环。万善的人类种下了转基因的种子,却结出了万恶的果实,坑害了未来的世界,引发了由于转基因而变种的超级变种人的恐怖威胁!几个不知名的未来转基因超人,穿越到现在,他们中有善有恶,有变异后超级大脑,有变异后超级嗜血恶魔。然而,正义与邪恶的对抗算不了什么,如何才能在层层斡旋之中既避开杀戮,又接触或称为政权机要,从而彻底转变转基因观念,销毁转基因种子,才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不算什么,人类正面临空前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转基因大战!看穿越而来的转基因超人二人组-写手和歌手,如何拯救世界,阻止即将要发生在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转基因大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世纪之鸿荒神话

    上古世纪之鸿荒神话

    揭开战争的秘密与众神的真相?冒险的旅程由此开始,旅途中发生的一切,都将取决于你们的选择。你可以化敌为友,与往日的对手一同组队上路;可以扶弱济困,成为受万人敬仰的英雄;可以练就耕种与打造的本领,成为闻名大陆的匠人;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建造村庄,安居生活;还可以扬帆出海,寻找新的天地;或者建造城堡,坚守自己的领土和荣誉。
  • 整仁传

    整仁传

    嘈杂纷乱的都市中,身具异禀的小子,在一个机缘下,来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穿越吗?不是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真的只有地球这一个孤独的星球吗?不是的!那这个全新的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呢?显然并非众人熟知的科技,而是力量!在这个力量文明的世界里,主人公成功的活下去,等待他的是无穷的力量,还有那如花的美女……最后终于弄清楚了这一切,并成功返回地球,与那两小无猜的小姑娘……
  • 氪金精英

    氪金精英

    系统:现在有一次穿越机会是否使用?秦风:使用系统:宿主自己穿越或带全地球人一起穿越两种选择一种秦风:我操,还能这样玩,当然是带全地球人一起穿越。然后天空撕开一条缝隙,然后全地球人被吸入空间。
  • 品三国论管理

    品三国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所谓伊人只为你敞心

    所谓伊人只为你敞心

    这时她才发现,Albert身边站着一位气质清雅的男子,看着他样貌,夏萱伊猜测他应该是位亚洲人。双眼皮、高挺的鼻梁、性感的薄嘴唇、偏白的皮肤,这是夏萱伊对穆梓辰长相的第一印象。“Oh,I’dlikeyoutomeetthispersonnexttome……”不等Albert说完,就见男子朝夏萱伊伸出了手“你好,我叫穆梓辰。”看着打断别人说话的穆梓辰,夏萱伊觉得这个人真是不懂礼貌,这是她对穆梓辰的第二印象。即使这样认为,但她还是伸出了自己的纤纤玉手“你好,夏萱伊。”说完就把手从男子温暖的手中抽了出来。这是穆梓辰第一次见夏萱伊,同样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失态。多年之后回想,才发现,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他先开的口。
  • 爱你没错

    爱你没错

    没有重生,没有传送,现实里许勤就是一名小作家,没有外貌,没有才华,但却有数名痴心女子钟情于他。普通小青年,富家千金女,且看众人如何在爱河中挣扎,又如何逃脱背叛的惩罚。
  • 蔓株樱灵

    蔓株樱灵

    冥山脚下葬白骨,千里樱蔓映芳魂。她前世本是临安封家二小姐,被心爱之人退婚,进宫为奴却惨遭陷害,尸体被扔于乱葬岗,尸骨无存,化为花肥,灵魂与樱蔓共生,得山神点化,成为花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