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1500000092

第92章 铁路上马(1)

盛宣怀抛弃旧主,结盟武汉

湖广总督巧借机会修铁路

1898年6月26日,光绪皇帝陪慈禧太后用早餐。

慈禧太后突然询问光绪皇帝变法事宜,光绪皇帝说各部院对奉旨交议事件的回复拖沓。慈禧太后立即下令,各部院对奉旨交议事件必须限期回复,逾期即严加惩治。在发给各部院的上谕中,慈禧太后特别点了盛宣怀的名,命令盛宣怀赶办卢汉铁路,并迅速开办粤汉、沪宁各路。[1]

作为帝国的南北干线,卢汉铁路的建设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1878年,江苏文士薛福成就给李鸿章递了一份《开创中国铁路议》的报告。薛福成出生在官宦世家,但对八股文章毫无兴趣。1875年进入淮军集团,成为李鸿章的贴身秘书,李鸿章跟以刘坤一为首的一干大员的通信,均出自薛福成之手。薛福成建议,中国应修建一条自京师西,沿着太原、开封南下,至汉口的铁路。[2]

薛福成发出卢汉铁路的倡议后,台湾巡抚刘铭传、直隶总督李鸿章均赞同卢汉铁路的规划。期间,唐廷枢在滦州开煤矿,进展得相当顺利,大量煤炭需要通过火车运输,于是唐山至大沽的铁路秘密修成。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李鸿章想借机修建一条天津至通州的铁路,可担心清政府执政精英们会反对,便谋划在1889年光绪皇帝大婚之时送一份大礼。

李鸿章送的大礼是在北京城修建一条七公里长的小铁路,机车跟车厢一共七节。为了让光绪皇帝跟慈禧太后亲眼看到火车的优越性,李鸿章专门聘请法国商人承建。在修建过程中,李鸿章只划拨给承建商六千两白银,法国商人最终自掏腰包四万两。[3]1889年1月,小铁路刚修好,以帝师翁同龢为首的21名中央高级干部便联合弹劾李鸿章以西洋淫巧诱惑皇上。

尚书学士、九卿言官们强调,通州“密迩京师”,“漕运重镇”,“若置铁路期间,尽撤藩篱,洞启门户,风驰电走,朝夕可至”,[4]这种“资敌”“扰民”“夺民生计”的工程实在是太危险了。以翁同龢为首的高级官员们提议,可在边地试行。

一份大礼酿成了政治风波,这令当时统率北洋的李鸿章始料未及。李鸿章嘲讽北京城的官员们无知,欧美的铁路建设都是从繁华城市开始,如果将铁路设于边地,腹地之兵跟粮饷只能望尘莫及。如果铁路修在“荒凉寂寞之区,专待运兵之用,造路之费几何?养路之费几何”?李鸿章还给官员们普及常识:铁路设于腹地,有事则运兵,无事则贸迁,费用方能措办。

北洋跟京师交锋之时,两广总督张之洞于1889年4月1日向总理衙门上了《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折》。张之洞希望利用朝廷调停政治风波之机,寻求建造卢汉铁路的机会。张之洞认为“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众富有国力才会强盛。张之洞提议,“自京城外之卢沟桥起,经行河南,达于湖北之汉口镇,此则铁路之枢纽,干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所萃也”。[5]

张之洞的建议当时得到了奕的嘉许:“别开生面。”1889年8月8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猜测北京调令的深意:洞调两湖,自为创办铁路。张之洞上任湖广总督后,提出卢汉铁路干线由国家出资修建,支线则招募商股修建。卢汉铁路干线预算以一里铁路一万两银子的成本,国家需要通过财政积累的方式,投入2000万至3000万两。

修铁路需要大量的钢轨。清流派出身的张之洞拒绝向海外采购钢轨,可是中国也没有生产钢轨的铁厂,他决定在湖北组建铁厂生产钢轨。可是从组建铁厂到生产出钢轨,时间周期很长,于是张之洞提出了“储铁宜急,勘路宜缓”的策略,在汉阳组建铁厂。由于资金短缺,汉阳铁厂直到1893年才开始投产。汉阳铁厂产量很少,钢中磷含量很高,根本无法造出钢轨。

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回京后为千夫所指,在北京贤良寺郁郁寡欢。这时,身为轮船招商局总办的盛宣怀也面临人生新的抉择,是跟着李鸿章消沉下去?还是寻找新的政治盟友?淮军集团在精神上已经死亡,盛宣怀需要选择新的政治盟友。

张之洞是盛宣怀政治结盟的首选。第一,在国子监祭酒王先谦弹劾轮船招商局一案时,盛宣怀的父亲盛康进京,成功游说张之洞保持中立,两人交往日深。第二,张之洞从清流名士到实权总督,跟他与清政府执政精英们的关系融洽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张之洞在地方督抚中的影响力已经超越李鸿章。第三,汉阳铁厂创设之初,张之洞曾欲与盛宣怀合作,两人在上海豫园“连日晤谈,详加考究”。[6]

盛宣怀跟张之洞在上海的商谈之所以无疾而终,主要是因为两人在卢汉铁路的资金问题上分歧严重。盛宣怀提出,卢汉铁路从组建铁厂开始就应该招募商股,轮船招商局的经验已经证明,民营资本运作效率高于国有资本。张之洞则坚持汉阳铁厂跟卢汉铁路干线应该国有全资。《马关条约》签署之后,朝廷连赔付日本的银子都要依靠国际贷款。所以,汉阳铁厂根本不可能从朝廷要到资金,没有资金已经进行不下去,再加上遭遇了技术难题,更是雪上加霜。卢汉铁路因此一拖再拖。

张之洞给光绪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他已经没有汉阳铁厂开张之时“再也不必仰仗于他人”之豪迈,而是相当谦卑地写道:“臣力小任重,时切悚惶,加以督工筹款,事事艰难,夙夜焦急,不可名状。惟以此事为自强大计所关,相机赶办,期于必成,断不敢因工巨款绌,中途停废,以致创举无效,贻讥外国。”[7]

卢汉铁路拒绝洋款,只招华商

帝国千秋之伟业,现在成了张之洞的心病。

张之洞当初主张修建卢汉铁路,在李鸿章看来是“欲结邸欢”。唐山至大沽的铁路通车时,李鸿章邀请醇亲王奕剪彩,奕坐在火车上感觉甚好。李鸿章在光绪皇帝大婚之时送小铁路作为贺礼,意在取得奕对天津至通州铁路的支持,没想到却闹出了1889年的政治风波,连奕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张之洞提出搁置津通铁路,修建卢汉铁路,主要是为奕解围。

“恐难交卷,终要泄底。”[8]李鸿章当时很快就掌握了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的情报,张之洞一来,自己的哥哥李瀚章就必须调离湖广总督之位。在给李瀚章的私信中,李鸿章很是瞧不起清流派出身的张之洞,甚至嘲笑张之洞在湖北干不成事,因为张之洞在北京期间就是一个高谈阔论之人,“枢廷皆知其大言无实也”。

现在,张之洞已经陷入绝境,汉阳铁厂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如每日冶炉化出生铁一百吨,将亏本银二千两,是冶炉多煽一日,即多亏本一日”,“炼铁仅开一炉,每年仅出铁一万五千余吨,亏折甚巨;欲添开一炉,则须增银五六十万两,无从筹措。”[9]张之洞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现得相当沮丧:“铁厂经营实在难以为继。之洞已使出全身解数,仍无回天之力。”

汉阳铁厂无法生产钢轨,卢汉铁路自然难以建设。当时,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连两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都只能靠贷款偿还,朝廷不可能再划拨银子给张之洞炼铁修路。李鸿章当初的预言成真,此时的张之洞相当狼狈,他除了向朝廷表达自己的无能之外,只能向友人空惆怅:“鄙人实无颜再向朝廷请款,亦无词可以谢谗谤之口,是死症矣。”

张之洞的报告送抵北京,北京方面考虑到,卢汉铁路是连接帝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岂能成为烂尾工程?可是朝廷实在没钱,汉阳铁厂这个包袱只能通过民营资本来化解。北京方面很快给张之洞下令:“南洋各岛暨新旧金山等处,中国富商在彼侨寄甚众,劝令集股,必多乐从。”朝廷同时下令时任两广总督的谭钟麟等督抚选派代表,“迅赴各该处宣布朝廷意旨,劝谕首事绅董等设法招徕。”[10]

一直没将华侨当人看的清政府执政精英们,这个时候想起了在海外的华商。张之洞本人对海外招商信心不足,因为“铁厂经营多年,用款甚巨”,现在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恐南洋华商无此才力”。盛宣怀曾经建议卢汉铁路进行商办,张之洞意气用事,拒绝了盛宣怀的提议,才落到今天的地步。这时,张之洞想起了盛宣怀,他让汉阳铁厂总办蔡锡勇跟湖北纺纱局总办盛春颐接触。

盛春颐是盛宣怀的侄儿,张之洞希望盛春颐转达自己邀请盛宣怀来汉口的意思:“令叔槃才,承办此厂,必能日见兴盛。议请阁下电商令叔,有无接办之意。”[11]张之洞谦卑的邀请,却迟迟没有等到盛宣怀的回音。1895年12月5日,汉阳铁厂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不得不封炉。

张之洞决定冒险招募国际资本,他致电蔡锡勇:“铁厂一切经费拟包与洋人。有愿包者否?每年经费若干?建询各洋匠,电复。”1895年12月12日,张之洞急不可待地再次电令蔡锡勇,抓紧跟比利时、德国各大厂联系,希望洋商能够派人来评估,一切费用由政府财政报销。张之洞此举意在吸引国际资本。

蔡锡勇在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出任其幕僚,一直是张之洞的实业总管家,对国际资本相当排斥。可是炉已封,迟迟等不来盛宣怀,张之洞催逼甚紧,蔡锡勇只能在15日的回电中谎称,“闻盛道(盛宣怀兼任天津海关道)已南来”。在蔡锡勇看来,现在国际资本对中国铁路、矿产虎视眈眈,“揆度时势,似包与洋人,不如包与华人为宜”。

轮船招商局创设之初,朝廷就明文严禁国际资本入股,可是华商“类多巧滑,若无洋商多家争估比较,定必多方要挟,不肯出价”,被寄予厚望的盛宣怀迟迟不见踪影,张之洞决定亲自出面跟国际资本接触。张之洞致电大清驻俄德公使许景澄,希望许景澄在欧洲推销汉阳铁厂项目,看国际资本是否有意来湖北“看估面议”。[12]

张之洞心急火燎的时候,盛宣怀正在上演欲擒故纵的好戏。甲午海战埋葬了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一纸《马关条约》将李鸿章抛到了权力中心之外。张之洞现在是盛宣怀重要的结盟者,只是他还需要等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机会,让两者的结盟地位更对等。盛宣怀早就向汉阳铁厂派驻了卧底,卧底一直关注着张之洞的一举一动,随时向盛宣怀汇报进展。

盛宣怀这边正在观望,张之洞那边也很快跟洋商戴马陀联系上了。蔡锡勇在南京跟戴马陀见面后,戴马陀提议去汉阳铁厂实地考察一下。1896年1月,戴马陀跟比利时驻汉口领事一起来到汉阳铁厂考察,戴马陀“索铁厂机器价目全账”。经过评估,戴马陀提议将汉阳铁厂作价四百万两,他再出资四百万两,双方各持股百分之五十。[13]

戴马陀的汉口之行立即传遍了湖广官场,湖南巡抚陈宝箴立即给张之洞发电报:“忽闻铁政将与洋商合办,极感怅然。我公此举原为铁路、枪炮及塞漏卮而设,诚中国第一大政,我公生平第一盛业。今需用正急,忽与外人共之,与君初意大不符合。且此端一开,将无事不趋此便易之路,彼资日增,我力难继,必至喧宾夺主,甚为中国惜之。”[14]

陈宝箴的电报击中了张之洞的痛处。卢汉铁路是张之洞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一旦汉阳铁厂落入清流派痛恨的洋人之手,岂不成了天下第一大笑话?张之洞的幕僚们对此分歧也很大,有人持赞成票,觉得如果戴马陀投资,汉阳铁厂便可起死回生,更重要的是卢汉铁路将来也可以推行汉阳铁厂的模式。但以蔡锡勇为首的心腹幕僚竭力反对,希望张之洞能够招来华商资本。

接办汉阳铁厂

盛宣怀一直觊觎汉阳铁厂跟卢汉铁路。1893年,郑观应以招商局帮办身份巡查长江各分局,路过武汉时跟湖北布政使王之春交流,了解到汉阳铁厂已耗银400多万两,张之洞当时还在向朝廷请求再调拨七十万两。郑观应向盛宣怀建议,“如欲接办”,“宜先寻有好煤矿,可炼焦炭,将化铁炉移于大冶铁矿山左右,可省运费,焦炭价廉方可获利”。[15]

丁戊奇荒期间,盛宣怀在赈灾过程中跟江浙资本建立了盟友关系,属于广东商帮二流人物的郑观应当时也加入了赈灾圈子,并成为了盛宣怀的知己。郑观应在武汉收集汉阳铁厂情报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由此不难看出盛宣怀对汉阳铁厂早有酝酿,对汉阳铁厂的资本结构、原材料都有周密的筹划。

陈宝箴及其幕僚的批评令张之洞相当尴尬,他不得不亲自给盛宣怀写信,希望他能够南下合作。张之洞以卢汉铁路为诱饵,说总理衙门已经发出了电报,让广东、湖北、湖南三省的督抚就“粤湘汉铁路须速奏”,“迟则恐为外人强索矣”。[16]湖北按察使、盛宣怀世交恽松耘在1896年2月17日给盛宣怀发电:“帅颇喟然,嘱公速自赴鄂详看,以便筹商。”

张之洞在跟洋商洽谈期间,盛宣怀一方面静观湖北的动静,一方面在判断李鸿章的政治前景。当时,清政府执政精英们主张联俄抗日,李鸿章又肩负起结盟沙俄的使命,成为出使欧美的全权大使,李鸿章起节出洋到底是仕途转机,还是清政府执政精英们化解国人愤怒的借口?盛宣怀一直以健康为由,推延南下武汉。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本教材通过对古代、近代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对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及时总结和分析评述,对国外经济思想的融会贯通以及联系实际的比较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师生认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演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美元陷阱

    美元陷阱

    本书上篇揭示美元陷阱的形成和表现,下篇探讨我国怎样避免进一步落入美元陷阱、怎样减少外汇储备损失。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少爷你变了

    少爷你变了

    阴风瑟瑟,在预示着整个国家的灭亡,他虽英勇无比,却难敌上万大军,他准备决一死战,为国而亡的瞬间,却离奇的卷入一道玄光。难道是在天上的娘亲保佑吗?她,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冷艳高傲,在别人眼里有些无情,是个爸爸和哥哥宠坏的大小姐,而他,忽然的“降落”到她的世界,让那个曾经宠她爱他的人变得不认识。她开始厌烦,正直的将军和高傲无情的大小姐想想都不会有交集,然而,是她折服在他正直的气概中,还是他和她一起混社会。一切难以想象,可是我就是爱你,性格不合又如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王国

    一个王国

    海岛帮派争夺地盘,混战与征服。不要害怕,也不要迷茫,更不要嗤之以鼻。跟随主角的脚步,打开你的脑洞,活跃你的思维,发挥你本应该有的想象力。最后,一个王国将完完整整地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王国,这也是一个充满纷乱的王国,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王国。人性的贪婪、欲望、仇恨、恐惧等等等;将在这个荒岛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且看主角张伟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去…稳定更新,敬请放心阅读!——会跳舞的炒饭
  • 最信赖的温柔

    最信赖的温柔

    此作品原创,如有雷同,只能说是巧合吧。女主角云初见,男主角苏幻城,身为同人格分裂症的他们会擦出这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因本人还在读小学,所以。。。。。会更的慢一些,请见谅。谢谢。
  • 赤狂风

    赤狂风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侠客行》
  • 重回校园做女神

    重回校园做女神

    一心想着混吃等死,不劳而获嫁入豪门的清浅,在遭遇了毕业失恋与工作毒虐的双重打击之下,竟意外喝到了一碗神奇鸡汤,重新回到了大学时代。励志发愤图强重启人生,给渣男一点颜色瞧瞧。从校园小透明一步步成为了既有钱又有颜,颜值学历双高的女神。
  • 玄魔之间

    玄魔之间

    有玄门清客,自有魔教妖头。两派古来并有,却从未和光同尘,只有陌路仇杀。玄对魔,不期感化,斥其左道旁门,只要戮其身形,灭其踪迹。而魔,自视曲高和寡,对玄,便要以杀止杀。玄门,自是那道家正统,便要做那清玄仙宗。魔家,依然是我行我素,哪管他应命顺天。两者,永难两立。某日,一个来自小城镇的乡下小子,在一个小学院的一场入门考试中写下了自己的命题和答案:“论玄与魔的共融性和同源探究”。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或者终结,总会伴随着一个风云人物的出生或者死亡。一滴水雾,直上云霄,终有一天,会搅动风云,酿成风暴。
  • 九劫修炼系统之帝怒苍天

    九劫修炼系统之帝怒苍天

    人怒心魔滋生,仙怒堕仙为魔。神怒屠怒苍生,帝怒破碎苍穹。
  • 我家老公超可爱

    我家老公超可爱

    他是权势滔天的大人物,高高在上,清贵出尘。而她却是被家庭所抛弃的弃女。六年前,她被人所害,喝下一杯加了料的酒,误打误撞爬上他的床。六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对她指染成瘾。“少爷,少夫人打人了!”“人手够不够?不够再派人过去。”“少爷,少夫人准备开拍一部电影!”“把她喜欢的明星都请上。”某女:“你今晚睡哪?”男人看着她:“睡你。”【双洁】
  • 慕思执

    慕思执

    初见就产生的执念,几经回转是否如初?一步步退让一场场的信任化为乌有,又该如何?重结神识阴阳反转,旧人相见又该如何?相思,即是苦那为何?要受轮回苦而求。一场等待了数万年埋藏在心底的思念,待卿来解纵使万劫不复。
  • 谢谢有你我的男孩

    谢谢有你我的男孩

    永远的爱还不如先将现在的爱给予。永远的温柔你只能针对我。你的唇你的心你的一切都要是我。嗯,他答应了,也做到了。他让她像一只宠物一样,乖乖的。他给她写了七本书。她愿意。谢谢有你,我的男孩,精彩纷呈,演绎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