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300000016

第16章 借西还魂:英语世界论《文心雕龙》与西方文学体系(3)

李敏儒提出,刘勰正是以“文心”概念为核心,将文学的这三个重要方面紧密地联系起来。“文心”的含义分为三个层次,恰好与文学的三个方面一一相对。在第一篇《原道》中,刘勰把自然万物看作“文”的来源,显示的是“文心”的自然秩序。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宇宙并非上帝的创造,而是自然变化过程的结果。刘勰在《原道》中将“文”上升到宇宙自然的高度,不露声色地为后文将“文”的焦点从自然扩展到社会,再延伸到个人创作这一转变打下伏笔。《原道》先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讨论文学的意义,《征圣》、《宗经》、《正纬》则开始指向社会,比如《征圣》中“政化贵文”、“事迹贵文”、“修身贵文”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谈论文学的社会意义。一些学者把《辨骚》看成《文心雕龙》文体论的一部分,李敏儒则认为,《正纬》中已经谈到文学的审美功能,纬书“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到了《辨骚》,刘勰的焦点则完全从社会转向审美。可以说,刘勰对屈原的赞誉完全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因此,《辨骚》与《文心雕龙》的前四章一样都对全书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前五篇中暗藏了严密的结构体系,而核心则是“文心”二字。他提出,刘勰的观点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即道、圣、文。正如刘勰所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至高无上的道是文的源头,道可以通过圣人及其文章得到表现;圣人在道的指引下“担负起建立社会秩序和文学模式的重任”;文人谨遵圣训,按照圣人典谟中所体现的自然之道来展开文学创作,同时在经典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道、圣、文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刘勰通过核心概念“文心”将三个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文学的三个层次,这恰好与叶维廉的理论模式相符合。

李敏儒在分析刘勰的理论模式时,特别注意刘勰对“三一”结构的应用,认为刘勰在许多细处也巧妙地与“三一”相合。比如谈宇宙观的“天、地、人”三才合一,谈《文心雕龙》内容的文、史、哲的合一,谈刘勰思想根源的儒、道、释三合一等,都有意强调数字“三”的特殊意义。李敏儒指出,这种“三一”结构并非由刘勰首创,刘勰只是将中国传统中已有的内在体系以更系统、更严谨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正因为中国传统中有这种强调融合的思想体系,所以并不适合用西方强调某一元素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西方文论常常偏向于某一要素或文学创作的某一阶段,因此用来解读作品时常会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发生冲突。比如新批评学派过分强调文本,认为洞察作者的意图是不可能的,而以中国传统思想来看,作者的情感通过文本被表现出来,是作者对世界的一种反应,好的作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并感受到类似的反应,因此读者是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向作者的心靠拢的。和西方学者相比,刘勰所持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观点,对他来说,阅读与阐释的过程是在作者、文本、读者的共同影响下进行的。

李敏儒特别重视“文心”的核心作用,在他看来,刘勰使用“文心”这一复合词,说明“文”与“心”是分不开的。如果一定要套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模型,孔子所提到的诗的兴观群怨与四要素也可以相关联,“兴”强调的是读者的反应,“观”强调的是外在世界,“群”和“怨”则都与作者和读者有关系。李敏儒指出,刘勰的文心理论和孔子的兴观群怨相关,但前者更加完善。“文心”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层:赞天地鬼神(serving Heaven and spirits);观人文社会(observing society)与重教化(education);玩文味(flavor or savor)。三者与宇宙、社会、审美秩序一一对应,表现出文心不可分割的各个方面。

在这篇论文中,李敏儒不仅对《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还特别通过比较诗学的方法,对中西文论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提取出“文心”这一特别的概念。一开始,李敏儒就指出中国古代文论不能套用西方文论的框架来解释,但他并没有完全排斥西方的理论,而是以比较的眼光,以西方理论为参照,对《文心雕龙》理论的种种特点进行阐释。他将刘勰的《文心雕龙》与模仿论、表现论、读者接受理论等相比较,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性。李敏儒认为,刘勰的理论与西方模仿论一样,十分强调作品与世界的相似性;其理论还和表现论一样,十分注重诗人对情采的表达;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理论”(objective correlative theory)。尽管刘勰的观点和西方一些重要文论有相合之处,但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世界观的不同而造成的。

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传统习惯以二元对立的方法来看世界,现实世界和作品的艺术表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人们对现实世界和艺术创作关系的不同看法,将西方文论引向几个极端。一种思路认为诗人通过虚构的作品来表现具体的现实现象,尽管作品的艺术表现和现实有区别,诗人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客观地模仿世界,尽量不受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以世界为中心的模仿论,与此对应的基本创作方法为现实主义。另一种思路则把诗人看成创造者,诗人用新的形式将外在物质世界表现出来,作品所表现的是理想的世界,作者的想象乃是文学创作之源,因此作者的个性、才气均为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这就形成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表现论,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创作方法为浪漫主义。千百年来,西方文论思想便沿着这两条主线不断波动前行,西方文论史表现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不断分离、融合、交叉的过程。不少学者试图用西方文论体系侧重一极的方式检视《文心雕龙》,却发现刘勰总是在作者、世界、作品、读者之间游离不定,因此得出刘勰理论体系自我矛盾的结论。事实上,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李敏儒认为,《文心雕龙》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挣扎于主客之间,而是具有综合有机的特点,这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相符。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把世界看成天人合一的整体,不存在现实与想象、世界与作品之间的矛盾。刘勰从未把世界和作品彻底割裂开来,对他来说,失实的描述是不成功的,而不融合作者情感的所谓绝对客观的作品也是失败的。刘勰认为创作过程中神思、文心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和西方表现理论不同的是,刘勰的“心”不仅仅是作者的“人心”,还是“天地之心”、“道心”。表现论认为艺术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而对刘勰来说,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定义,因为在他眼里,自然世界与理想的艺术创造从来就没有被分开过。李敏儒指出:“模仿论和表现论在文论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刘勰的理论中和了两者的精华,这可以看作刘勰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此外,李敏儒博士将刘勰的阅读理论与英伽登(Roman Ingarden)的读者接受理论进行比较,认为刘勰对阅读的认识并不逊于西人。英伽登认为一切文学作品从结构上看有四层次,分别为语音层次(word sounds and the phonetic formation)、意义单位层次(meaning units)、图式化方面及方面连续体层次,四层次相互联系,任何人都应该同时从这个四个层面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就提出,读者欲理解文意,必须“先标六观”(观位体、观置辞、观通变、观奇正、观事义、观宫商)。李敏儒认为,刘勰的“六观”说与英伽登的“四层次”理论有许多重合之处,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值得注意。他指出,仔细观察刘勰《知音》篇和英伽登的读者接受理论可以发现两处主要差异。

第一个不同点是二者关注层面的顺序不同。刘勰首先提到的是位体,最后才是语音,而英伽登则恰恰相反,先谈语音。李敏儒认为,这个小小的顺序问题不可忽视,因为从中可以窥见刘勰和英伽登的不同出发点。事实上,英伽登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因为他的研究方法是线性分析式的,故他由最基本的单位出发,一步步走向更高级、更宽泛的层次,其间反映了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而刘勰“六观”的顺序则随意得多,读者可以任意切换角度,这正说明刘勰的综合式思维方式。

第二个不同点是作者在文学作品和阅读过程中的地位不同。英伽登讨论阅读过程时,有意忽略作者的作用,四个层次都是针对文本而提出的。英伽登认为作者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世、经历、心理状态,都完全在文学作品之外”,而且,“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经历也不构成作品的任何组成部分”。显然,英伽登有意将作者的影响降到最低,他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文本阅读的纯粹客观性。刘勰提出的“六观”却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作品优劣的评判也不是最后结果,观文的目的是“见心”。因此,阅读过程中,作者的身份并没有缺失,作者之心和读者之心通过“文心”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由此看来,阅读过程就是读者追随作者经验感受的过程,作者的身份仍占有重要的位置。李敏儒指出,西方理论家把语言当作现实的再现,因此,英伽登的四层次中有一层是再现客体,分析文本中再现的世界。而在中国古代,语言不是外在世界的表现,而是通向叙述者内心世界的通道,因此刘勰关心的是读者如何通过揣摩作者的创作体验得到其言外之“意”。

同类推荐
  • 有幸集邮

    有幸集邮

    《王宏伟有幸集邮》是“王宏伟系列集邮图文集”的第一部,为《中国集邮报》资深记者王宏伟2005年创作的集邮图文作品汇集,由《记者调查》、《特别报道》、《人物春秋》、《邮界新闻》、《邮海指航》、《封片简戳》、《邮展殿堂》、《学术探究》、《甘苦心知》等9个部分组成。
  • 字影

    字影

    一本诗集,如同深邃的时光之旅,如同悲悯的情怀之歌,如同隽永的旷世之恋,纯净心灵,温暖灵魂。
  • 风雨华夏人

    风雨华夏人

    本书是优秀故事大王顾文显的6篇中篇精品结集,《四十年苦恋》写的是一段久经沧桑、曲折离奇的生死爱恋传奇,在一幅长时段的历史画卷中,体现出以佛爱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顽强、仆女小香的知恩图报、小张金保的受人之托践诺守信等感人至深的传统文化美德的力量。《风雨华夏人》与《四十年苦恋》情节有些许相似之处,亦表现出兄弟之间受托之后,信守承诺绝不逾矩的高贵品德。《俏女长恨》一篇写出了一个柔弱美丽的女人扣儿的情感历程,缠绵悱恻,情意满溢,很有特色。《春宵鬼魅》和《仙人洞疑案》是两则探案故事,涉及爱情与背叛等内容。《追杀黄河口》是历史武侠题材故事,写夫妇情、师门谊、民族义。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男诗人卷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男诗人卷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是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教授花费数年心血精心编选、翻译的极具权威性的金库版白银时代诗歌译本,是可以文化出品的双头鹰经典系列的第二辑。其中,“男诗人卷”收录了白银时代最负盛名的十六位男诗人230余篇诗歌代表作。这些诗人,既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勃留索夫、曼德尔施塔姆、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等巨匠,也有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甚至完全陌生的,但国际影响不容忽视的米哈伊尔·库兹明、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伊戈尔·谢维里亚宁等名家。当世纪末情绪仍然弥漫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中时,一群个性鲜明、极富才华的作家正迸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共同缔造了文学成就独特的“白银时代”。这其中,诗人群体更是以其丰富而各有千秋的文学流派和大量杰出的作家而备受瞩目。象征派的勃洛克、阿克梅派的曼德尔施塔姆、未来派的马雅可夫斯基、新农民诗派的叶赛宁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巨匠,用最凝练的语言形式——诗歌,书写当时的俄罗斯涌动着的种种思潮。他们将永恒的情感投向我们,就像一个星球在将自己的光投向另一个星球。
热门推荐
  • 陆医生我想和你结婚

    陆医生我想和你结婚

    夏筱和陆辰宇是青梅竹马,命运的捉弄使得两个人历经磨难。当夏筱毅然放弃自己的梦想成就陆辰宇的医学梦时,夏筱对他俩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几年后陆辰宇怀着自己和夏筱的期待,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医术精湛、声名在外的脑科医生。******但现实真的会如夏筱期待的那般一帆风顺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呢?命运总是难以捉摸,让人感叹…
  • 你的素颜

    你的素颜

    张巧娇是个喜欢化妆的女孩儿,终日不以真面目示人。有一天,她恋爱了。
  • 终极格斗
  • 严璐返回爱的又三年

    严璐返回爱的又三年

    爱情能有几个三年?秦小璐与严小辉的平淡生活全纪录
  • 帝君九卿

    帝君九卿

    她,现代世界的王牌特工,集一身才华的妖孽天才少女,一次意外,穿越到另一个大陆,成了君家人人皆知的废物大小姐呵,废物,听说大陆上炼丹师尊贵无比,丹药有价无市,她却一抓一大把炼器师稀少无比,呵,她一教一个炼器师废物,不可以修炼,她却站在了足以俯视所有人的地方,………可是唯独一人,她缺看不透……他,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可唯独对她宠溺无边,耐心无比……【男女主身心干警】【男强女强】【甜宠】
  • 校风之无上贱狼

    校风之无上贱狼

    “你是为了钱吗?还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美眉?”“不是为了钱,钱只是浮云而已。我可不是那么低俗的人,一看我高大帅气就懂啦!”“为了做大哥大吗?““不是啦!你看我这么乖的帅哥,怎么会想着整天东奔西跑的呢?”“难道只是为了活命?”“也不是啦!生命你是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能明天你死了也说不一定哦!”“那你到底为了什么?””美眉!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俺就是天生为守护美眉而生的!”“悄悄的透露一句,偶只是有点儿色而已,人家可是学习委员。”
  • 与青春作伴

    与青春作伴

    记录下生活的点滴痕迹,活出不一样的色彩!
  • 谁是谁的黄昏恋

    谁是谁的黄昏恋

    《谁是谁的黄昏恋》主题是关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子女的矛盾看法等等为线索的纪实小说、
  • 夫君难聊

    夫君难聊

    玖溪:“他不让我睡······”莫孑:“主子又在作死了······”这是一个恶毒女主带着自家忠犬怼天怼地的日常故事······
  • 人生的超越(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人生的超越(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