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1300000014

第14章 文字类(5)

《秋天的花园》(1951)是海尔曼又一力作,它一反作者一贯的锋芒毕露的风格,以淡淡的哀愁的调细腻描绘几个步入中年的人的心理,他们为年华虚度而痛苦,却又缺乏毅力去改变习惯形成的生活固定模式。50年代初,海尔曼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但她拒绝在法庭上作证,并公开写信谴责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后她被列入黑名单,直到1960年才重新获得发表剧作的机会。这一年她最后一部作品《阁楼上的玩具》公演,为她第二次赢得纽约评论界大奖。剧中两个中年女子为弟弟牺牲了一切。当有机会实现多年愿望时,却发现自己宁可维持原状。此剧风格与《秋天的花园》相近。作者对不敢面对现实的自我欺骗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情和谅解。

海尔曼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写作,大部分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激烈尖锐,语言直露泼辣,很受欢迎,《小狐狸》,《守望莱茵河》都有连演400场以上的记录,有的还被改编为电影和歌剧。不过她对主题的开掘往往有片面偏颇之嫌,人物形象鲜明但不够丰满,从而影响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森林深处》(1946)这部企图追溯《小狐狸》中那个南方世家的罪恶根源的剧作便是突出的例子。

海尔曼晚年写了三部回忆录:《一个不成熟的女人》(1969)、《旧画翻新》(1975)和《邪恶的日子》(1976),都获得高度评价;其中关于她少年时代的朋友朱丽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牺牲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她直到70年代中期还常常应邀到美国各大学讲学,被授予各种名誉学位。

邓巴·保尔·劳伦斯

(1872~1906)美国黑人诗人,1872年6月27日生于俄亥俄州的代顿市,1906年2月9日因肺结核病逝在故乡,年仅34岁。他父母原来是奴隶,父亲在蓄奴时代逃往加拿大,南北战争时参加北军作战,战后在种植园当瓦匠。母亲曾是种植园里的家奴,能读会写,善于讲故事,常常把南方种植园里的种种传说讲给邓巴听。邓巴自认为受母亲的熏陶和影响很大。

邓巴在公立学校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只好到一家百公司开电梯。1892年自费印刷了第一部诗集《橡树和常青藤》,亲自兜售。诗集受到一个白人医生的欣赏,出钱资助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大调和小调》(1895)。这部诗集引起当时的名作家豪威尔斯的注意,在他主编的《哈珀氏杂志》上写了一篇长文推荐,使邓巴一举成名;成为第一个全国闻名的黑人诗人。接着第三部诗集《下等生活抒情诗》(1896)出版,进一步奠定他的文学地位。翌年出访英国伦敦朗诵他自己的诗歌,回国后先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一个时期,不久放弃工作专门从事诗歌和小说创作,从1897年到他逝世的十年中,共出版了诗集三部:《炉边抒情诗》(1899),《爱与笑抒情诗》(1903)和《阳光与阴影抒情诗》(1905);短篇小说集四部:《来自南方的人们》(1898),《吉狄恩的力量与其他故事》(1900),《过去在种植园的日子》(1903)和《快乐谷的心脏》(1904);长篇小说四部:《不速之客》(1898)。《兰德里的爱情》(1900)、《狂热者》(1901)和《众神的娱乐》(1902)。

总的说来,邓巴的诗要比小说写得好,而小说中短篇要比长篇写得好。短篇中只有《私刑处死裘伯·班逊》涉及种族问题,长篇小说中只有《众神的娱乐》以黑人为主人公,描绘了黑人在腐败堕落的南方以及纸醉金迷的北方城市的悲惨命运,其他小说都以白人为中心,拙劣地模仿白人小说家托马斯·纳尔逊的种植园传统小说。

邓巴的诗歌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以前期诗歌为主,约占三分之一,用黑人方言写成,这些诗拿豪威尔斯的话说,是“诗人能从美学角度体验黑人生活,并用抒情方法把它表达出来”。诗人接受并模仿“种植园传统文学”,缅怀,美化和歌颂蓄奴时代的旧南方(如诗篇《给南方:论它的新奴隶制》),把旧种植园美化为人间乐园,如诗篇《玉米之歌》写奴隶们种完玉米唱着歌回家,坐在廊子里的主人听见歌声,竟感动得流泪。诗篇《荒芜的种植园》写一个忠心的老妇怀念旧种植园,拿今日的荒芜景象与昔日的盛况作对比,最后竟希望自己早日归天,好去侍候在天的老主人!

邓巴另有三分之二的诗用普通的正规英语写成,这些诗继承浪漫派诗人的传统,表现出一种抑郁惆怅的伤感情调,觉得生活像监狱,人的情欲很难满足,人生没有什么意思,黑人的生活便其如此。在一些比较优秀的诗里,诗人也歌唱黑人民族和黑人军队,(诗篇《埃塞俄比亚》,《黑战土》,《无人歌唱的英雄》等),歌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篇《弗莱德里克·道格拉斯》,《布兰迪威的黑参孙》,《斯托夫人》等),甚至隐晦地抗议种族歧视(诗篇《神学》、《同感》《闹鬼的橡树》等)。

邓巴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写作也很努力,可惜他名利心切,渴望得到白人上层社会的承认和接受,不得不写出一些言不由衷的作品去迎合白人评论家和读者的口味,结果使他心中充满矛盾和痛苦,这种思想感情在他晚期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吸取了黑人民间诗歌的丰富营养,文体简洁质朴,别具一格,富于艺术魅力,因此在美国黑人诗歌发展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布鲁克斯·克林思

(1906~)美国批评家,新批评派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10月16日生于肯塔基州默里市。1928年于范德比尔特大学毕业后人牛津大学深造。1932年至1947年执教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其间曾创办《南方评沦》。1947年开始任耶鲁大学教授。1964年至1966年曾担任伦敦美国大使馆文化专员。他是“流亡者”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与罗伯特·潘·沃伦合编的《诗的理解》(1938)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对新批评的广泛流行和在大学文科里制度化起了关键的作用。《诗的理解》按照传统标准选择诗和诗的评论,把新批评的分析过程简单化,以为它所假定的程序和判断便是读诗和教诗的正确方式;它要求读者细读,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诗上,抛开历史和社会语境,认为一首好诗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将不同的素材以复杂的;反讽的对立统一在张力中聚合在一起,因此只需读诗就够了,甚至读诗本身就是一种目的。《诗的理解》长期被作为大学教科书,对几代文科学生产生了影。响,但其僵化的分析方式也导致了新批评的衰落。布鲁克斯还与沃伦合编了《小说理解》,影响远不及。《诗的理解》。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有:《现代诗与传统》(1939),《精制的瓮》(1947),《文学批评简史》(1947,与威姆萨特合著)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1963)等。其中《精制的瓮》对反讽有比较精辟的阐述。

布鲁克斯后期的文学观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仍然坚持新批评的立场:另一方面,他接受了“反映沦”或模仿论的观点,承认诗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具有人文主义的含义。因此有人说他后期的立场介于纯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诗学”之间。

贝凯特·萨缪埃尔

(1906~)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剧作家和小说家。1906年4月13日生于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在中学读书时,学业以法文最优,课余爱好橄榄球和戏剧。1927年,他毕业于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学土学位。次年,他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英国作家乔伊斯,深受其影响。1930年,他回都柏林教法文,因对教书不感兴趣,两年后辞职。在伦敦度过了一段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十分困苦的日子以后,他于1936年出游德国。卢森堡,最后于1937年在巴黎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巴黎沦陷期间,他参加过地下抵抗组织,任一个抵抗小组的秘书和信使。1942年,他逃过盖世太保的一次搜捕,到达非占领区,当农业工人。1945年,他去爱尔兰一个红十字会组织的战时医院担任翻译。战争结束后返回巴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同类推荐
  • 调教晚清

    调教晚清

    一个古董商人穿越以后调教晚清各位大小军阀,清流,混混等等各种人的故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回到三国当暴君

    回到三国当暴君

    被杀身死,让悔恨的程远志拥有了时间回退的能力。“吕布?三姓家奴,让你一只赤兔马,我站着单手就行了。”“关羽?区区匹夫,不值一提,十刀之内,绝不还手,谅你也砍不到我。”“张飞?无知屠夫,要比狂暴是吧?今日定教你后悔,见识真正的暴君。”“比试箭法?哼,本暴君直接把你弓与箭都给射断了。”回到三国,谁不服,我锤谁!做最强的暴君!
  • 我绝不当皇帝

    我绝不当皇帝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艾玛,真香啊!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三国我煮天下

    三国我煮天下

    三国我做主的时代,四世三公在袁术手里是壮大还是衰落,天下又会落入谁的手里,在巨鹿之战里抢怪,在长平之战的里修改历史,那下一个副本你猜又会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 海影孤客

    海影孤客

    一切都源于50年前的陨石坠落,末日生还者们的命运却维系在一人身上,厄运接踵而至,他是否命中该绝?
  • 疮伤

    疮伤

    一段不幸的历史就像纱布下面的疮口,有的也许已经结茧,而有的仍然血迹斑斑,触目惊心!故事叙述了六七十年代几个家庭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深思,催人泪下。
  • 孤武残术弃仙录

    孤武残术弃仙录

    剑殷飞落身不在,只道人世蓦重来,凄雪红妆染生寞,问剑向天理何哀。却明!生逢两世,血溅七尺,魂然不识,迷惘自知......却道!仙尽仙路是无情,凡守凡尘世俗心,阴阳五行八卦起,颠倒轮回尘埃定!明道!生!死!已然无续!
  • 淘汰的人性

    淘汰的人性

    sorry~我会努力的丰富知识,希望更好的帮助您~
  • 逆世邪凤之傲看天下

    逆世邪凤之傲看天下

    她,本是血族公主,封印的解封使她穿越到了女尊大陆,她成了她。且看小白如她,如何比心机斗大臣。“陛下!你看这个.....”“......”“陛下,你......”“血儿说过男人都是有毒的,碰了会很疼的,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了”“......”总之这是一个小白游走腹黑“妃子”的完美故事
  • 撒冷遗落的笔记

    撒冷遗落的笔记

    我捡到了一个笔记,上面讲述了一段尘封已久的辛密,那是一段被历史遗忘的可怕事情,而我的生活,也因此改变
  • 无望相思

    无望相思

    她是尚书之女,本想寻找郎君,琴瑟和鸣。不想被送进后宫。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想进宫后,她胜眷正隆。后又突遭废除,被遣送出宫。三年后,她以贵妃之身回宫,三年前是阴谋还是保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朝阳小记

    朝阳小记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段时光,我们通常把它叫做——青春
  • 白颜料

    白颜料

    我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黑,黑色的画布上泼洒着斑驳的七色光。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永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曾尝试隐藏在画夹中企图融入其他大白纸。幻想自己也是众多可爱的简笔画中的一员,哪怕变成一张凹凸不平的水粉纸,甚至是一张软弱的宣纸也好,只要能让我不再那么格格不入,我万“撕”不辞!为此我开始流浪,不断给自己添加色彩,但始终无法在喜欢白纸的人们眼中得到哪怕些许认可。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她,太阳映在她的脸上,泛着乳白的光晕。天!那便是我一直渴望的色彩,天使翅膀的颜色,母亲乳汁的光辉。她是一罐白颜料,我珍贵的白颜料~
  • 日常树

    日常树

    日常树虽然普通,但是拥有惊人的发展性、延续性。